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源,正是不费吹灰之力
然后从源沿着水南下攻占饶州饶州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得鄱阳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上千万亩山地郁郁葱葱,近二百万万亩水域流金淌银,山林水产资源都极其丰富
进了饶州,第一个要占领的地方就是德兴,这里真正是宝地德兴,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德兴是金色的家园,素有“铜都”、“银城”、“金山”之称,境内的德兴铜矿是世界五大斑岩铜矿之一、亚洲第一大斑岩矿山在后世,这里年产铜居全国之首,年产黄金居江南之首,对这样的地方卢俊义怎么可能不垂涎三尺当占据了德兴县后,便派黄信领六千重兵,召集矿工、驱赶俘虏前来开采,那高丽和倭国的奴隶也押运一部分前来补充人手不足,这里的矿产足以提供日后攻打江南的军费开支
方百花补足编制后,稍作训练,便沿着乐安江西进攻占乐平县,然后在饶州治所鄱阳跟刘梦龙水军会师
方百花拨出六千人马交给杜微沿着昌江北上攻占景德镇和浮梁县,在鄱阳留下三千人马,在乐平留下一千人马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景德镇瓷器乃国宝,要发扬光大,不仅要烧制此时的青白瓷,还要烧制青花瓷、里红等多种品种卢齐政府会重点扶持这里的陶瓷,同时将浮梁县更名为景德县,在此县特设陶瓷专司负责扶持陶瓷工业
方百花在鄱阳跟刘梦龙新编的二万水师会师后,便越过鄱阳湖,沿着江攻占了江南西路洪州治所南昌南昌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城内四湖,城外四湖,形成“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赣江之滨,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的重镇,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占领了江州、饶州和南昌,便将鄱阳湖牢牢地抓在手心,赣江也被齐军控制,到时候事迹成熟便可顺流而上攻占江南西路全境,目前好需要花费时间消化已经吃下去的领地南昌的滕王阁需要保护
当将南昌攻下之后,交给水军治理,方百花军退出洪州,沿着余干水南下攻占饶州的安仁县占领了饶州全境后,方百花大军继续南下攻占了信州的贵溪、弋阳县,然后继续东进占领了信州治所上饶,同时兵分三路,杜微一路南下占领了铅山,黄信一路占领了永丰,最后三路在信州玉山县城汇合,继续东进攻打衢州信州铅山县境内的黄岗山系武夷山脉的主峰,是中国东南第一峰,海拔2158,素称“华东屋脊”占据此地后,择地建要塞,即可防守住福建赵宋官军侵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统一道教
 更新时间:2009…10…9 0:32:38 本章字数:3463
信州,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龙虎山卢俊义特,派了公孙胜、樊瑞、包道乙等人一同前来,齐国宗教事务总署的高人来了将近一半,还有方百花军中的金剑先生李助,还有方百花这第七军五万人马将龙虎山团团包围公孙胜此行就是用道术、用强权、用武力逼迫龙虎山答应归附玄教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灵山秀水被张道陵相中,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后来谎称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张道陵便用龙虎之名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覓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可在卢俊义眼里,这龙虎宗是个狗屁,只懂依附权贵,可曾为供奉它成长的中华土地和中华子民有一点点贡献?蒙元、满清屠戮汉民,可曾见它有半点表示,竟然被世俗权贵给腐化堕落成佛教一般田地,还敢妄抢国教之名,丧国之宗罢了
张陵后嗣之所以成为后世那般堕落,纯粹是赵宋朝廷放纵从二十四代张正随起,每代都曾被诏赴阙,赐“先生”号,表现了宋室对龙虎宗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赵当朝时
其实卢俊义这个时代之前,龙虎宗偏安江南,不理北方蛮族进犯之事,倒也无伤大雅,但最让卢俊义不能容忍的是,蒙元时期竟然是贵溪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依次为张宗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张正言,从张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张与材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位居诸符箓派之首,龙虎山因此也成为此后诸符箓派众山之首此期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并输送了一批道士至大都燕京,由张留孙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宗支派玄教,主领江南广大地区之道教事务,其主要骨干如张留孙、吴全节、夏文泳、陈日新、陈义高、薛玄曦等,不下数十百人,皆出身龙虎山
而且,元世祖忽必烈为灭南宋,曾派人密赴江南与龙虎宗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联系,张可大预言二十年后忽必烈将统一天下忽必烈灭南宋后,为安定江南,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朝,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给二品银印,命主领江南道教,以资笼络
卢俊义将自己熟悉的历史全写给公孙胜,以此为神明的教谕,怒斥龙虎山众道士听真:“宗教须是民族的宗教,方能称之为宗教,无宗何来教?忘记祖宗、依附异族、数典忘祖之辈,如不慎慎,恐万劫不复!”公孙胜、樊瑞等人跟这些整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养尊处优的道士比斗道术,结果龙虎山一边倒地大败,没有经历真正实践的道术是假道术,只能瞎胡愚蠢世人卢俊义便以“蒙蔽世人、数典忘祖、不学无术”的罪名要取缔龙虎宗将所有山中道士全部抓获起来,逼迫当代龙虎宗掌门只得答应放弃世袭、放弃龙虎宗而转入玄教,方正玄教也是张留孙创过的公孙胜逐个面试,但凡那种不学无术的道士全部押解去挖矿,道教以后再也不能给世人坑蒙拐骗的印象了,所有败类全都终生劳役,骗之罪过有甚于偷
龙虎山上的道士虽然大部分道术都非常低微,但胜在有基础,
铅山县中部的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东晋初著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此处亦可开辟成玄教圣地,因为葛玄名玄且在书中称道即玄卢俊义敕令所有名山道佛不能并存,以此挑起佛道相争,而卢齐政权暗中帮助道教,而明教要建立拜堂亦可,只需取佛寺使用即可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山派、老华山派、
、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