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罚没家产、获取十年劳改。”
有人又问道:“如果有地主向屯民购买田地。借此兼并土地。那该如何是好?”
这是卢俊义竭力杜绝地事情。便斩钉截铁道:“屯民如不愿继续屯田。只能将田地平价卖给义军地方政府。不能转售为私人。如果有贩售私人者。买卖双方都将抄没家产劳改十年。”
另外卢俊义也对军屯地两个情况作了相应规定。
地方防备军本属于地方民兵。他们本身就是民屯。只不过屯田之地更靠近要防守地州县镇地城池。他们享受民屯一样地收成标准。不过同时对他们地亲属有优惠。凡是入选地方防备军地军人家庭本身就是民屯出身或自耕农。他们可以少交半成。之所以这样考虑。一是为了鼓励民兵入选地方精锐武装防备军。一则是因为每家每口五亩地。一家如果有六口人。包括壮年妇女也只有两或三名劳力。如果征召一名士兵前去防备军。则这名壮年劳力只能耕耘军屯地五亩地和训练。家中就少了一名主要劳力。如不降低田租。军属负
加重。
对义军主力军屯的田地,则属于山东苏北的不与民争利的荒地或新开辟领土上的田地,大部分军屯只不过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规定土地所有权归士兵所有,到时候他们可以转给移民来此的亲属或平价卖给义军政府。
如果有士兵不愿意随军迁移想退伍便将他转为民屯,由原来军屯的公八私二转为公四私六。
为了让民屯和军屯的百姓们感到心理更踏实,在宣布土地私有的同时,卢俊义并没有无偿地提供田地。因为了解国人的心理,所谓白白送来的便宜里面总会陷阱,老百姓们反而会敬而远之,只有那种有偿而又不过分的好事才能引动大家的兴趣。
所以在将田地提供给屯民和屯兵时,会收取中档价格的地价,另外还附加了低微的利息。由于大部分屯民和屯兵都一贫如洗,不过他们可以分期付款。
他们可以凭个人信用从义军的官办钱庄申请到低息贷款,这个贷款额度很小,但正好够付首期,随后屯民和屯兵可以选择是五、十、十五、二十年还完买地的费用,利息的算法等同于后世的供房利息。卢俊义统治之下的粮价较高,屯民和屯兵都可以通过卖自己的一部分粮食换钱来偿还分期付款。为了防止滥开荒破坏环境,义军政府对开荒的土地也征收半价的地价,农户在开荒之前要找村社或镇上的官员申请,凡是影响到战略或环境的都不得开垦。
为了严厉打击土地兼并,卢俊义规定,除了军屯和民屯外,其他自耕农和地主都不准直接贩卖田地给私人,只能卖田地给政府,然后再由政府卖给真正缺地的自耕农或屯民。政府卖地时应该公示,但不采用拍卖的方式,只让众人审核买地农户是否真的缺地。
农户再去买地时如若缺钱,可以到义军的官办钱庄,以已有的田地作抵押,申请低息贷款,购买适当亩数的田地,以每户人家里每口五亩地为上限,超过这个亩数要加收半成田租。
除了剿灭一部分恶霸地主武装外,卢俊义基本上没有动过地主阶层,特别是那些耕读传家书香门第的中小地主家,这是统一战线要团结的阶层。
对这些地主家庭,义军政权征收的田租为三成。看似很低的田租,但在实际上地主们每年也只能得到田亩收成的两成,因为宋朝的佃户并不像其他朝代时简直是地主的奴隶,宋代的佃户、奴仆其实大部分都是自由身,随时可以终止租用合同,地主不得阻拦。
外面民屯急需要人,那里田地有偿提供但可以分期付款买到,然后就是自己的土地,前二十年交租五成,后来就是四成,有些新开辟的地方或自己开荒的话一开始就只交租四成。
所以地主不敢收取六成以上的田租,有时候连六成或五成都不敢收取,因为很多佃户宁肯开荒或者离乡背井去外面的海岛赚取六成的田地收成和真正属于自己的田地,那样一来地主的地很多都被迫撂荒,而义军政府看你田地撂荒,因为你浪费土地资源,还特别征收撂荒税,你原来要交的三成田租一个不落还要交出来,逼得所有地主都只得降租到五成甚至四成,而且大部分地主在现有田租制度下觉得种田根本无利可图,也都断了兼并之心。
当然卢俊义也不想过于逼迫地主,还特别制定了几条有利于地主阶层的政策,首先一点凡是子女亲属为义军服务并担任连级以上军方或县级以上地方职务的地主家庭田租免去半成,如果团级或州府级别以上则田租税减去二成,此举意在鼓励那些耕读传家的地主家庭为义军效劳,但不会搬出朱元璋愚蠢的士绅免粮税,只是减少,而且不准兼并;对地主家庭开发部分矿产开采(不包括贵重金属和铁、盐、石油和煤炭)、大部分商品的批发权、海上贸易的配额,当然这些都要通过拍卖,价高者得;每隔半年召开一次选贤考试,招纳所有贤才纳入地方和军队的管理体系里,虽然是卢俊义出题,不考四书五经,但地主家庭出身的中青年还是比自耕农和佃户家庭出身的要有优势些。国人里面有知识的只要你给他官做,没知识的只要你给他地种,基本上他们就能逆来顺受,天下太平。
卢俊义决心宁可藏富于民,也绝不能沦落到朱明朝廷之类的下场,让那些本该属于全体国民的利益净被那些禽兽级的皇室宗亲、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给瓜分了,朝廷会连根毛的税都收不上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四十二章 预谋倭国
 更新时间:2009…9…18 10:57:32 本章字数:7149
不多日,军情处安插在日本的特工也赶回复命。
政和三年末,卢俊义就授命石秀的军情处要在日本安插卧底。
前提条件就是要找寻合适的卧底特工,找寻人选的过程其实并没有花费太多周折。就如同之前曾讲过的《清波杂志》里面的记载,跟随日本商船前来中土宋境的日本女人遇见心仪的宋国男子就会主动上前自荐枕席,有些是借种,有些则贪恋宋境的繁华和宋国男子的儒雅英俊,就甘愿做妾留了下来。日本女人的后代子嗣在相当自由开化的宋国里依然还是会受到一些轻视,没有继承权,只能流落在外做杂役,便被石秀在明州(宁波)和泉州等地寻觅到二十多个这样的混血儿,经过培养锻炼后,让这些人携带重金,前去日本投奔母亲的家族。
找寻前去高丽的卧底特工也是如此经过,这些特工也是携带母亲的信件去投奔母族。
日本国名原来并不叫“日本”,而是称为“倭国”或“倭奴国”,这是中国人根据音译起的名称。《汉书地理志》所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日本文献中,起初也沿用此名称以自称,如圣德太子撰《法华经义疏》,署名即为“大倭国上宫太子”。直到盛唐之世,日本国内汉学发达,日人始觉“倭”字有“顺从”之意,用于国名有伤体面,于是厌弃旧称,改称“日本”。
而在宋代,骄傲的宋人还是称东方的岛国为“倭国”,称呼那里的人为“倭奴”,虽然一开始卢俊义不太习惯,在叙述上沿用了现代说法,但后来还是觉得“倭国”和“倭奴”的说法比较解气,比较爽心,便在日后的一系列文辞上都转用“倭国”和“倭奴”的说法。
基于对这个时代高丽妇人的好眼光和远见的佩服,又基于对现代韩国女星宋慧乔、金泰熙和张娜拉的好感,卢俊义在日后攻打高丽时下令绝不伤害任何一个不反抗的高丽女人。
同样,基于对宋代倭国女人的好眼光和远见的佩服,又基于对藤原静香和深田恭子等女星的好感,卢俊义在日后攻打倭国时也下令绝不伤害任何一个不抵抗的倭国女人。
那二十八名卧底特工是在政和四年初前去倭国的,经过近三年的潜伏查探,他们也基本摸清了倭国的底细。因水土不服和暴露死掉了六名特工,有二十名特工继续潜伏,有两名特工返回山东参见卢俊义和石秀,详细汇报那边的情况,因为每次飞鸽传书的信息量有限。
前来汇报详细情况的两名特工,一个全身上下只遗传到了一点鱼腥体臭,大宋名字为王复,倭国名字为藤原复;一个全身上下只遗传到了一双罗圈腿,大宋名字为张峰,倭国名字为源峰,如果不细看,都是翩翩美少男,倭国女人果然借得好种,难怪她们的家族并不嫌弃这两个混血儿,反而都赋予重任,三年内都在各自家族掌握了一定的势力。比较遗憾的是,藤原家已经日薄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