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田,可以增加大量的官粮,王安石听了非常高兴,又说好是好,只是那么多水放到哪里去呢?当时刘贡父也在场,接话说在旁边再开一个八百里湖泊就可以容纳。王安石听了哈哈大笑,此议也就作罢。“西城括田所”成立后也打起了梁山泊的主意,梁山泊本是济州、东平府沿湖渔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但“西城括田所”将整个梁山泊收为“公有”,规定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立租算船纳直,犯者盗执之”,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犯禁者以盗贼论处。沿湖各县除正税外,每年新增税钱十几万,遇到灾害还不得减免。沉重的租税逼得人们走投无路,许多渔民不得已就投奔了梁山水泊。
卢俊义此时方才知道自己原来封湖迁移渔民的政策有多么荒诞愚蠢,整的自己跟朝廷没有什么两样,卢俊义马上改正了方法,还是派出军队,但是是利诱和说服,并不威逼。
梁山义军出兵剿灭“西城括田所”的税吏武装,规定但凡归附梁山的渔民可乘坐梁山的大船出湖捕鱼、采藕、割蒲,梁山义军不仅提供保护,还以市价收购渔民的鱼和藕,不收取任何税,一方面吸引沿湖几十万渔民的支持,同时也可让更多士兵腾出时间参与训练。
正文 第九十一章 梁山扩军
 更新时间:2009…9…18 10:55:10 本章字数:3406
卢俊义站在梁山最高峰虎头蜂上的聚义厅前,看着梁山到处一片繁忙景象,不禁豪气大生,谁料想,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废柴白领,现在竟然掌握数万人马,主宰无数人的未来前途。
年约三十,瘦高清癯的神算子蒋敬制不住满心的欢喜,走到卢俊义面前,敬了一个军礼,笑道:“后勤部部长蒋敬特来报告。”
卢俊义让随侍左右的没面目焦挺拿来两张椅子,卢俊义示意蒋敬坐下。蒋敬晓得卢俊义平素就没有主公的架子,便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后卢俊义坐在虎皮椅上,一边看着波澜壮阔的梁山水泊胜景,一边听蒋敬统计出来的好数字。
蒋敬虽然拿着账册,但并不用翻开去念,他过目不忘,所有的数字都尽在他的大脑之中。蒋敬先对卢俊义行了一个大礼:“多亏主公智慧如海,教会我那个阿拉伯数字记数法,使得我这几个月的工作变得有效率甚多,也轻松许多。”
卢俊义向上天抱拳谢礼道:“此乃九天玄女娘娘所授;俊义愧不敢当;多谢娘娘厚爱。”
玄教的谢礼不是划十字或者双掌合十,而是沿用绿林中的抱拳礼。蒋敬也对上天抱了一个谢礼,才开始进入正式的汇报工作程序。
蒋敬先提到目前梁山人马的规模:“当主公调整了对梁山水泊沿岸渔民地政策;梁山义军便备受他们的欢迎;那些渔民听说义军的军饷不亚于禁军;不刺字也不受歧视。还能升官升军衔,许多渔民都纷纷前来投奔加入义军;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千五百名渔民加入了义军队伍;其他自愿来梁山居住捕鱼的渔民达到三万多人;而且还以每天五百的数量递增。”
蒋敬又讲到梁山人马剧增的另一个来源:“主公派石秀潜回大名府配合红帮洪七,在大名府周边地区,招纳人马,尤其先招收那些曾经受过卢家恩惠的佃户贫民百姓,让他们绕过大名府禁军地监视,化装潜行分道前往梁山水泊。截至目前。已经从大名府来了七千四百人,有三千五百名编入队伍,其他人或筑墙修屋或打渔种植,皆有生计。”
同时蒋敬提到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梁山有二万士兵,五千匹战马,四万平民百姓,而且陆续前来投靠的人马还日益增多,梁山上的存粮日渐减少,从能支持十年变成只能支持三年。再过几个月恐怕只能支撑二年或一年。另外一万新兵的编制也急需制定。”
卢俊义让蒋敬提交给统帅部一份详细报告。统帅部系原来的中央军委的别称,卢俊义后来深思,觉得完全套用后世某个组织的称谓不好,便废除了中央军委的称谓,直接将大权统一到统帅部,所有机构都必须向统帅部负责。统帅部统领就是义军最高元首卢俊义。
此时从东边黄海上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黄海(原来写成了东海)上李俊地海盗军现在已经扩编到了一万人。有了思想有了精良武器有了坚固船舶的海盗军势不可挡,击败了黄海诸多海盗集团,将海州外的朝连岛上的宋军水师歼灭,占据了朝连岛。以此为根据地,侵扰海州、明州到高丽、东瀛的贸易航线,半年内截获上千万贯财物和上万个高丽东瀛奴隶。黄海上的海盗军目前编为复兴义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自然是李俊。副师长为卢俊游,政委为卢大洋。张横、阮小二、阮小七、卢俊游、李俊为五个团的团长。
统帅部召集了所有营级军官开会。研究复兴军第一军第三师地编制问题。
神算子蒋敬将原先讲给卢俊义地数据又详细讲给在座地军官。大家倍受鼓舞。梁山发展越来越快了。形势一片大好。
义军第一军第三师地师长人选。让卢俊义大伤脑筋。燕青、王进、林冲。都够格。该选哪位。后来还是觉得燕青对自己地忠诚是最无可置疑。而且燕青能力最全面。尤其最近一年多跟着自己。在兵法韬略上大有长进。对综合战术地灵活运用上比王进、林冲这两个科班出身地还要厉害些。尤其燕青擅长指挥远程攻击。适合做防守。
因为第三师地主要士兵都是新兵。没有经历过什么训练。所以第三师从班长开始。大部分地基层军官都从第一师抽选。还有一部分是梁上军校地优秀学员。第一师空下地岗位再依照功绩能力资历等进行擢升评定。再从第三师调动一部分新兵补充第一师地人员空缺。同样第二师海盗师地军官一靠原本地第二师第一团补充。再从第一师水兵团选拔一部分过去。重点安排地岗位都是经过卢俊义亲身传授过地俊义武馆和后来地梁山军校地学员。
就这样。第三师地高级军官配备为。师长燕青。副师长徐宁、张顺。政委许贯忠。副政委郑天寿。下面地五个团团长依次为近卫团燕青、骑兵团索超、步兵团徐宁、步兵团欧鹏、水兵团张顺。自然第一师也略有调整。第一师地其中一个步兵团团长为鲁智深。另一个水兵团团长为阮小五。政委为朱武。公孙胜兼任副政委。
编制问题很好处理。因为军队扩编了。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升官了。好事一桩。接下来讨论地就是战略问题。梁山该怎么发展出去。往哪里进军。
目前侯蒙和张叔夜刚刚到任,正在调整军队,一两个月内整顿不出像样的军队能构成对梁山的威胁,而这一两个月却是梁山难以忍受的时期。
几万人在梁山小岛上待了七八个月,中间只打过一次小战,没有战打,就意味着没有战功升迁缓慢,就意味着训练再多也看不出效果,血气方刚的士兵们都憋着一肚子火气,他们需要血淋淋的战争供他们发泄,梁山必须要主动出击打几次大战了,否则军心不稳。
另外一个逼着卢俊义必须主动出击的原因自然是粮食的匮乏,梁山岛这么小,不能屯田,水上又不能种庄稼,不能坐吃山空。
卢俊义本来想领兵北上攻下大名府,将家中的金银粮食全取回。卢俊义这个打算起因是,梁中书上报朝廷是谎称卢俊义将大部分的金银粮食都带去了梁山,梁中书只上报了二十万贯金银和二十万石粮食去欺骗朝廷,剩下更多的粮食金银被他贪污,自然有一部分要分给他的岳父老泰山蔡京老贼。梁山义军如果攻下了大名府,就可以将卢家的大部分家财都抢回来。但问题是,大名府是赵宋朝廷的北部第一重镇,驻扎了十万铁骑,而辽国在大名府的北面幽州也驻扎了十万人马,目前两国还处于盟约阶段,而且卢俊义杀死的那个王子正是辽国南院大王的世子,很有可能,到时候宋辽联手打击卢俊义的梁山义军。这个险绝对不可以冒。
那该怎么出兵呢,打濮州或者打济州,打东平府或者东昌府?现在对卢俊义来说都不是很好的选择,为什么?因为卢俊义现在开始面对整个宋境展开了玄教和复兴党的宣传,先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不堪赵宋腐朽朝廷残酷压迫和不堪辽人欺凌的无辜商人,在蓟州做生意时见义勇为被迫出手还击击毙辽国王子,然后就被汉奸朝廷活活逼上了梁山。这个形象决定了他目前不能直接攻击朝廷的城池,一旦他攻击了,天下人都认为他是久有野心,那些同情分就赚不到了,这个是战略上的问题。
就在他愁眉不展之际,一个来自登州的情报让他豁然开朗。
双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兄弟二人是登州第一猎户。登州城外山上出现了猛虎,知府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