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保证秦军的后勤辎重。
历史上,秦始皇发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一开始秦军打得非常顺利,很快就攻占了现在的桂林。然后,问题也就来了,后勤补给不上了,通过五岭那险恶的道路难以供应足够的粮草,令秦军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秦军几乎是饿着肚子在作战,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战力低下。
更可痛者,秦军的统帅屠睢,更是在一次百越的偷袭者丧生了。
后勤不解决,南越难以平定。王翦不愧是杰出的军事天才,一语切中要害。
历史上,秦始皇平定岭南之时,王翦已经病逝了。若是他还健在,说不定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会先一步发现这问题,秦军就不会打得那么艰苦。
“上将军所言极是在理,只是这后勤辎重要如何解决呢?”范睢也犯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是个人都能明白。
五岭道路难行,要想通过五岭运输足够的粮草,那是痴人做梦,众人无不是拧着眉头,大为焦虑。
“无妨。此事朕早就部署。”秦异人道:“把郑国叫来。”
孟昭领命,忙去带人。
没过几多时间,郑国带着他的学生史禄进来了。二人冲秦异人见过礼,秦异人冲郑国,道:“郑国,上次在长沙之地,朕要你勘察之事如何了?”
“陛下,这事臣是有愧于陛下之托,无计可施。然,臣的学生史禄却有妙想,还是让他来说吧。”郑国冲秦异人一抱拳道。(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提倡商业
“先生大才,修得郑国渠,你的这个学生史禄如此得你高看,想必非凡呐。”范睢已经从郑国的话语中读出了不同一般的韵味。
郑国是绝世水工,他都没有办法的事儿,他的学生史禄却有办法,可想这个史禄是何等的了得。
众人大为惊奇,目光炯炯,集中在史禄身上。
史禄虽然年轻,不过二十余岁,却是镇定自若,并没有丝毫异样。要知道,在座之人个个都是非凡了得之辈,只要他们跺跺脚,就会风云失色,要是换个人,要么激动难已,要么惊恐不安,史禄平静异常,实是不凡。
“好!”范睢他们齐声赞好。
“史禄,你说。”秦异人当然知道这个灵渠的设计和修建者非凡了得,要不然的话,不会修成灵渠。
“诺。”史禄应一声,开始陈述起来。
“史禄与老师奉陛下之命,查勘把湘水和漓水连接之事,经过实地勘察,颇有些想法,要是不妥,还请陛下训诲。”史禄不卑不亢,先是来一句开场白,然后就切入正题,道:“湘水高而漓水低,若是要把两水相连,实为不易。然,并非没有办法。以史禄之见,可以在山上环绕,以减缓水流,就能通航。”
历史上,秦国一共修了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要数郑国渠了,因为这事引发了“逐客”风波,秦始皇差点犯下最为严重的错误。这也是后世谈论的好题材,是以被渲染得很是出名。
然而,平心而论,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应该是灵渠。
灵渠的设计思路本身就是一奇,象修盘山公路那样,在山上建渠,进行环绕,减缓水流速度,就可以达到通航的目的。
“善!”众人齐声称善,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构想,令人有醍醐灌顶般的感觉。
“先生想法虽好,然,要想通航有两难。一是湘水有不足十里高低起伏,不便于通航。二是一到枯水期,无水可用时,又是难以通航。”王翦却是眉头一挑,提出了两个问题。
秦异人的目光落在王翦身上,大为诧异,这个王翦的洞察力真是了得,这也知道。
湘水比漓水高出数百米,即使修通了,也不能通航,为解决此事,就得把运河象盘山公路那般修。
不过,湘水有四公里长的落差太大,不能通航,王翦的第一问题就是针对此点。
“这事不难办。”
史禄却是信心十足,道:“湘水那不足十里处不能通航,却可以改变河道,只需要如此修便成。”
一边说,史禄划出一个“S”形。
湘水本身不便通航的这四公里,就这样被史禄解决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
“妙!”王翦右手轻拍着额头,大声赞好。
“真是奇思妙想啊。”范睢他们一脸的赞叹。
“至于枯水期不便通航一事,可以筑堤坝蓄水,到了枯水期放水调节水面便成。”史禄接着道。
筑堤坝就得用船闸,这是世界首创,是整个世界上最早的船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节水位的作用,可以令灵渠一年四季都能通航。
“妙!绝妙!”一片赞叹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个个一脸的赞叹。
就是秦异人也是不免赞叹一番,虽然秦异人早就知道灵渠是史禄的杰作了,然而,当他亲耳听见史禄说出构想,仍是叹为观止。
我们的祖先拥有大智慧,创造了很多杰出的工程,灵渠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若想修渠的话,就得先派一支军进入岭南,攻占漓水。”王翦眼中精光暴射。
“这事就由上将军定夺便是。”秦异人很能放权,把这事交给了王翦。
王翦说得没错,要想修灵渠,就得先把现在的桂林攻占了,然后再来修,方有安全保障。
“诺。”王翦欣然领命。
灵渠连接的是湘水和漓水,其实是把长江和珠江连接在一起,因为湘水通长江,漓水通珠江,这两大水系就因为一条灵渠就通航了,可以极大的促进中原与华南的交通,可以促进华南之地的经济发展。
“只要此渠修成,后勤辎重就不再是问题了,平定岭南是必然。李牧,击破匈奴之事,你有何谋划?”秦异人冲李牧道。
“君上,臣以为欲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必得两路出兵,一路直取单于王庭,一路直捣匈奴祭祖圣地狼居胥山。”李牧对匈奴很是了解,侃侃而谈,道:“眼下的情势,大秦只能一路出兵,就是从河套之地所筑的朔方城出发,这难以给匈奴以致命一击。臣的意思,要想开辟另一条出兵道路,就得出兵辽东,扫灭燕国的残余势力,顺势击破东胡。如此,方能两路出兵。”
漠北甚大,若是一路出兵的话,要击败匈奴不是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是以,两路出兵是必然之举。
历史上,汉武帝发起的“漠北决战”,就是把汉军一分为二,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一支军,横绝大漠,直捣匈奴老巢,打得匈奴一蹶不振,最后灭亡。若是汉朝一路出兵,打胜不是问题,却不能把匈奴灭掉。
李牧这话切中了要害,秦异人大为赞赏,道:“李牧所言极是有理。出兵辽东,击破东胡之事刻不容缓,李牧,你就择机出兵吧。”
“诺。”李牧欣然领命。
东胡虽是时不时就要滋扰边关,却给华夏的威胁并不大。然而,若是不破东胡,难以解决匈奴,因为东胡会威胁秦军的补给线,不得不先击破之。
再商议一些细节后,王翦和李牧告辞,离开咸阳,去准备平定百越和出兵辽东之事了。
秦异人又投入处置政务之事中,忙得不可开交。时间过得很快,很快的,清夫人前来禀报,清夫人出面邀请的那些商贾已经来到咸阳了。
清夫人是天下间最大的商贾,在商贾中有很高的威望,她出面相邀,这些商贾不得不来,来到咸阳的商贾大大小小不下上千家。
秦异人在清夫人的陪同下,率领范睢、李斯、蔡泽、王绾、范增这些文臣,来到朝殿,放眼一瞧,好家伙,好多的商贾,个个衣锦,一身的奢华之气。
商贾啥都不多,唯独金多,要想他们不一身铜臭味都不行。
而且,这些商贾打量着秦异人,一脸的紧张,如同进屠宰场的猪似的。
商贾冲秦异人见礼,秦异人挥手,要他们免了。
然后,秦异人笑道:“朕这么一瞧,你们个个紧张万分,你们是不是在想,朕是不是盯上你们的钱袋子了?”
这些商贾还就是担心这事,要是秦异人盯上他们的钱袋子了,只需要秦异人一道旨意掷下,他们还不乖乖把钱财奉上?
听了秦异人的话,他们更加紧张了,有人的脸色都白了,身子发抖,以为完蛋了。
“你们尽管宽心吧,朕不会做这种竭泽而渔的事儿。”秦异人笑道:“朕把你们请来,是有一笔大买卖要和你们做。”
“陛下,您说笑的吧?您是天子,怎会与我们这些商贾做交易呢?”没人说话,猗顿氏不得不说话了。
如今执掌猗顿氏的是老猗顿的儿子,约莫四十来岁,很是精明。
“是呀,是呀,陛下说笑的。”打死这些商贾,他们也不会相信秦异人要和他们做买卖,一定是骗他们的。
商贾们的心思,秦异人当然知道,笑道:“朕说的是真的,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