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是要通过办学来培养人才?”范睢已经想到了。
“没错,正是如此。”秦异人点点头,道:“一统,不仅仅是战场决胜,还在于要治理,若不能治理好,仗就白打了。要治理好天下,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就需要大秦提前准备。”
(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异人新政(续)
秦异人这话太有道理了。战场决胜,实现疆域的统一,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还要治理。若是治理得不好,就会动乱,会发生战争,统一之战就是白打了。要想治理,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人才必须要提前准备,不然的话,到时找不到人才来治理,就会出大问题。
历史上,有不少大帝国,其疆域异常广阔,诸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最终分裂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治理好,没有打造出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文明。
一提到秦始皇,我们就会想到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华夏,没错,这是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仅仅是秦始皇伟大功业的一部分,秦始皇的伟大不仅仅在统一了疆域,还在他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打造出了华夏文明,把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
正是因为如此,自秦以后,中国多次大分裂,最后仍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秦始皇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就是因为他身边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著名的有王翦、尉缭、蒙恬、李斯、王绾……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就得提前储备人才,不然的话,到时就有大麻烦。秦异人这是高瞻远瞩,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王太孙英明!”范睢、白起、司马梗、王翦他们个个打量着秦异人,极是赞赏,心悦诚服的颂扬一句。
“呵呵!”秦昭王发出一阵畅笑声,捋着白须,打量着秦异人,笑得很是开心。
秦异人能看到他没有看到的事情,能提出他不能提出的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比这更让秦昭王欢喜的吗?
“我想要建的学馆,是集军、政、经济、法令、农田水利、军械制造、炼钢……于一体的大型学馆。”秦异人的胃口不小,说出来的话很是惊人。
秦异人这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要建位一所综合性的学府,把对秦国对天下有用的学科系统化。
“公子,这要如何解?”范睢他们头一遭听到如此说法,大为不解。
“先说军。大秦要一天下,就需要猛将千员,还需要大量的校尉,唯有如此,大秦之军才能骠悍善战。”秦异人开始一一解释,道:“而眼下的兵法多为秘技,等闲不传人,这不好,很不好。你白起,征战一生,必然有很多用兵的经验,你是想找个传人,还是带入地下?”
“当然是找个传人。”白起想也没有想,脱口而答。
“你找到了吗?”秦异人反问一句。
“人才难得呀。”白起摇摇头,打量一眼王翦,那意思是说王翦倒是能传承他的兵法,只是王翦盘盘大才,不见得比他差。
“要是找不到能传承你兵法之人,你就要把兵法带入地下,是吧?”秦异人再问一句。
这次,白起只是叹息一声,没有说话,其意已明,若是找不到合适的传人,他就要把兵法带入地下。
“臭毛病!你这是秘技自珍。”秦异人声调转高,指责起白起了。
“公子,这话白起可不敢当。没有合适的传人,不带入地下,还能怎的?鬼谷子盘盘大才,经天纬地,若他没有找到李悝、商君、孙膑、庞涓、张仪、苏秦这些才具之士,他一身所学也会带入地下呀。”白起大叫冤枉。
“要是没有合适的传人,你的兵法就不能传于世了?”秦异人的声调再高,有些尖细,道:“这就是我要建立学馆的原委所在。只要建起了学馆,你白起就去学馆教学,只要把种子传下来了,总有一天,会有人把你白起的兵法发扬光大。兴许,这时间比较长,会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不管时间多长,总比你白起带入地下要好得多。”
这绝对是事实,白起无言以答。
“有理。”秦昭王他们重重点头,大是赞成秦异人的话。
“只要你白起传下兵法,学你兵法之人,不一定能象你那样纵横天下而无对手,至少对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你不要小瞧了这种帮助,众多的人习你兵法,他们或作为校尉,或作为将军上战场,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对大秦的好处显而易见。”学习兵法的人并不一定能成为名将良将,这太奢望了。不过,对他们的帮助肯定很大,这就是军校存在的必要。
“异人,你的意思是说把学馆建起来后,让白起去教兵法?”秦昭王心里一片火热,眼中精光大放,道:“若是白起用兵之法能传于世,大秦之军将更加善战。”
白起是军事奇才,他征战一生,就没有打过败仗,他的兵法能传下来的话,虽然不一定能造就出第二个白起,对将军的帮助必然很大,那些将校一定会更加善于用兵。
“没错。”秦异人重重点头,道:“政之一道与此相类,若是丞相有空的话,也可以去教弟子。丞相盘盘大才,精通政务,若是你的政道传诸于世,必然会有很多人从中受益。”
“好啊!”范睢欣然同意:“这种美事,就是没时间我也要挤点时间。”
以范睢之才,他不会看不出这样做的好处。
“经济之学,可以请蔡泽、大田令这些能人去传授;农田水利可以请大田令以及专研此等之事者去传授;军械制造成可以请军器监里的良工巧匠去传授;炼铁可以请徐夫人去传授……”秦异人一一道来,让众人很是振奋。
真要如此做的话,秦国就会有更多的良工巧匠,就会有更多精通经济之学的人才,就会有更多善于农田水利的能人,秦国要不强都不成。
“好是好,不过,有一个问题。”范睢沉吟一阵,道:“就是良工巧匠若是去传授的话,他们不一定会尽心尽力。要知道,他们好不容易钻研出来的技巧,白白传授于人,这对他们很不公平。”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让人瞠目的辉煌,其中很多技术就是以现代科技也难以解析。只可惜的是,这些技术被埋没了,不为人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就在于,良工巧匠秘技自珍,他们把自己钻研的成果隐藏起来,不传授别人。即使要传,也只传自己的子弟,这就有了“家传”、“祖传”一说。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被保护,范睢这话说到要害处了。
“异人的想法虽好,却是没有好办法解决这问题。这问题要是不能解决的话,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秦昭王明智之人,范睢一提出,他就想到了。
“这事不难解决,大秦只需要设立专利保护即可。”秦异人早就深思熟虑了。
“专利?何为专利?”一众人平生头一遭听到这种说法,大是诧异,很是不解。
“专利就是……”秦异人给他们一通解释。
“好办法!好办法呀!”一众人赞叹无已。
“如此一来,既让这些能工巧匠从中受益,还能让他们一心一意钻研,大秦的器械将会更加精良。”范睢的眼光深远,一语道破玄机。
专利的出现,很好的保护了工匠们的利益,又能促进他们全身心的去研究,会促进技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之所以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就是没有专利来保护。这了吃饭穿衣,为了养家糊口,能工巧匠不得不秘技自珍,要他们把技术传于他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了专利的保护,这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要写进秦法,这事臣来处置。”范睢极是兴奋,冲秦昭王请命。
“呵呵。那就有劳丞相了。”范睢的才智让人放心,他主动请缨,秦昭王大是欢喜。
“王太孙提出了好办法,不过,这需要一个人来操持。”王翦提出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建立学馆,培养人才是大事,秦异人的想法虽好,要是没有人来主持这事的话,等于没说,不会对秦国有益。
“君上,臣举荐一人。”范睢眉头一挑,立时就要举荐人了。
“丞相,你可是要举荐荀子?”秦昭王也想到了最为合适的人选。
“没错,臣就是要举荐荀子。”范睢重重点头,道:“荀子曾经两为稷下学宫祭酒,打理稷下学宫,井井有条,让人称赞。若是荀子来操持此事的话,这学馆一定会很兴旺,一定会超过稷下学宫。”
荀子曾经两次当上著名的稷下学宫祭酒,由他来操持此事,众人没有异议。
“那就有请荀子……”秦昭王见众人都同意了,也没有问秦异人,依他想来,秦异人同意是理所当然之事,就要任命荀子担此重任。
然而,却给秦异人打断了,道:“大父,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