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国所处的地方就是现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平原。这本是一块富饶之地,然而在战国时代,这里人口太少,属于极不发达之地,被中原视为苦寒不毛之地。
“大父,此言差也。”秦异人却是摇头,道:“燕国之南就是中原。而中原的屏障就是燕国南方的大山,若从燕国之地出发,这是居高临下,俯瞰中原。即使中原实力雄厚,也是难以抵挡。”
秦异人这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为历史所验证了的。
众所周知,宋朝积弱,先是为契丹压着打,后是被女真占了中原,夺取了半壁半山,最后被蒙古人给灭了。宋朝为何会被这些异族压着打,最终灭亡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宋朝积弱无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也有客观因素。
这客观因素就是“石敬瑭卖国”,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他契丹。当时的燕云十六州,相当于战国时代的燕国之地。契丹、女真和蒙古人得到这里后,以此为战略基地,对中原大打出手,打得宋朝无还手之力。
很多人在想一个问题:若是燕云十六州没有落在异族之手,即使宋朝积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吗?
由此可见,燕云之地的重要性了。
燕云之地之所以如此重要,除了这些土地肥沃,适于农耕外,还在于,太行山是中原的北方屏障。一旦落到异族之手,中原的门户就洞开了,后果无法设想。
“异人,你言之有理,可是,就算匈奴占领了燕地,只要中原一统,中原实力雄厚,也是不惧啊。”秦昭王摇着雪白的头颅道。
“那可未必。”秦异人反驳,道:“若是匈奴再与东胡勾结在一起的话,大父,你还敢如此认为吗?”
“这……”秦昭王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危言耸听,匈奴与东胡有世仇,他们未必会勾结在一起。”赢煇讥嘲一句。
对这话,秦昭王倒是有些赞成,没有喝斥赢煇。
“世仇又如何?”秦异人一咧嘴角,冷笑道:“赵武灵王时,匈奴大举南下,大父抛弃了与赵国的世仇,下令停止攻赵。不仅停止攻赵,更是要为赵国提供帮助,准备与赵国合兵,共破匈奴,这事你忘了?”
“嗯。”这是秦昭王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他白眉一轩,大是受用,挺了挺胸膛。
“你敢保证匈奴和东胡不会勾结?”秦异人冲赢煇一扬下巴,充满挑衅的问道。
“……”赢煇张口结舌,无言以答,只有生闷气的份。
“公子此言有理。谋国者,当谋万全,不能存在侥幸之心。”范睢大声附和:“匈奴与东胡或许不会勾结,也可能会勾结,为了万全计,就得当作他们会勾结处置。”
范睢不愧是智士,一语切中要害。谋国者,不能有任何遗漏,哪怕是万分之一都不行。
为了华夏的安危,绝对不能赌匈奴与东胡不会勾结。
“有理。”秦昭王点点雪白的头颅,话峰一转,道:“若是寡人即时出兵,扫灭列国,一统华夏。到那时,华夏之强,前所未有,即使匈奴与东胡勾结在一起,大秦何惧?”
“是呀。”司马梗、蒙骜和桓齮他们大声附和,认为秦昭王所言有理。
秦昭王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只要中原一统,实力就会剧增,到那时何惧一个匈奴?就是匈奴、东胡、百越,这些周边的异族全部与中原为敌,亦是不惧。
“君上,此言差也!”秦异人摇摇头,就要出言反驳,只听范睢开口道:“匈奴占领燕地后,大秦还不可能一统华夏。”
“哦。”秦昭王有些想不明白了,眉头一拧,道:“丞相何出此言?寡人即时发兵,要灭山东之地何难之有?只要大秦之军一到,就能踏平山东之地。到那时,说不定匈奴还未进攻燕地呢。”
“不!君上误也!”白起却是大声道:“君上可知,大秦要灭山东列国,费时几多?”
“费时几多?”秦昭王一心想一统华夏,他当然是想过这事的,道:“不过三五年吧。”
“不!”白起重重摇头,道:“三五年间,大秦无论如何不能灭了山东列国。”
“你胡说。”秦昭王有些不悦了,道:“山东无力抗秦,三五年还灭不了?寡人就不信了。”
他是巴不得立时扫灭山东列国,他等不起,因为他来日无多。
“君上且听臣细细算一笔帐。”白起却是仿佛没有听见秦昭王的喝斥似的,扳着手指头细算起来道:“大秦东进第一战,必然是灭韩,这至少要半载时间。”
韩国虽小,毕竟还有那么大的地方,秦国若能在半年会灭掉,已经非常不错了。
要知道,这是战国时代,交通极不发达的时代,不要说攻城略地,就是韩国不抵挡,任由秦国去占领,以秦军的进军速度,也要费时良多。更别说,韩国还会抵挡。而且,韩国都城新郑,是韩国经营百年的老巢,城高垣厚,易守难攻。
“半载?”秦昭王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了。以他之明智,他当然知道白起这是已经以最好的结果在算了。
“魏国虽是屡败于大秦之手,丢土失地,然而,魏国都城大梁历时百年经营,曾是天下间最大的城池,大梁风华曾为天下所重。此城极为坚固,很难攻克,能在一年之内灭魏,已是侥天之幸了。”白起扳着手指头,接着算帐。
“一年半。”秦昭王轻语一声,眉头紧拧着。
“齐国,曾是一流战国,更是太公旧地,得太公遗教,甚是了得。得渔盐之利,齐之富甲于天下,就是大秦也是难以企及。虽然乐毅伐齐,齐国大损,亦是不容小视,没有两载时间,难以攻克。”白起沉声道。
在当时,齐国还没有那么糜烂,君王后还在世,不容小视。能在两年内灭掉齐国,已经是非常了得不的战绩了。
在历史上,齐国很快就被秦国所灭,那是因为秦国的邦交成功,成功的迷惑了齐王建,还有后胜这个奸臣暗中相帮。更重要的是,明智的君王后已死,齐国无能人。如今,君王后还在,秦国的邦交还未成功的迷惑齐国。
如此一来,若秦国要灭齐,必有一战,不会象历史上那样,几乎是兵不血刃。
“三年半。”秦昭王的眉头皱在一起了。
“楚国虽是屡次败于大秦,却是地域广阔,可以一退再退,大秦要想灭楚,谈何容易,必是有一番恶战,能在三年内灭楚,已是侥天之幸了。”白起的话很是打击人。
历史上,秦国灭楚,费时最多,前前后后,差不多三年,还有一场大败仗,这还是在楚国比起眼下更加糜烂的情况下。
眼下的楚国,虽然积弱,不是秦国的对手,然而,其实力不容小觑,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楚国还没有被春申君弄得国蔽民贫。
如此一来,秦国要灭楚,最为艰难,能在三年内完成,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得了。
“六年半!”秦昭王脸色很是难看。
(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如何救?
以秦昭王想来,秦国扫灭列国,一统华夏有三五年就能完成,给白起这么一算,间然超过了他的预估,他的心情能好吗?
毕竟,他来日无多了,还能活几年?他很想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华夏的伟业,白起的话太打击人了。
而且,这还是最好的情形,战阵之上,瞬息万变,会发生何种情形,谁也说不清楚。然而,可以预料得到的是,秦国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的时间会多于六年半。
这还不包括燕国在内,白起是把燕国当作被匈奴所灭。若是把燕国算进来,这时间就更长了。
“就不能缩短时间?”秦昭王目光炯炯,打量着白起,沉声问道。
白起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摇头。
这一摇头不打紧,秦昭王一颗心直往下沉,如同坠入冰窖似的。
他来日无多,他很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伟业。六年半后,他还在世吗?
“君上,上将军只是算了征战之事,臣还要算一笔治理之事。”范睢眉头一掀,道:“大秦扫灭列国,一统华夏,不能仅仅是统一疆域,还要治理,还要治理好,唯有如此,方能是真正的一统。”
“嗯。”秦异人重重点头,大为赞许这话。
灭掉列国,完成疆域的统一,不过是统一大业的开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要治理。若是不治理,只是疆域的统一,并不是真正的一统。
在历史上,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帝国,他们着有广阔的地域,最终却是四分五裂,为何?因为他们没有治理好。
最有名的例子要数蒙古人了。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曾经建立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庞大帝国,其领土面积横跨欧亚大陆,包括现在的中国、俄罗斯、中东地区,这是人类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最终却是分崩离析。
究其原因,就在于蒙古人只会盘马弯弓,不会治理。在蒙古大帝国的三部分中,忽必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