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自然是要帮异人,秦异人成了笑柄,会连累秦国。”信陵君冷笑道:“就算秦国一国相助,也是办不成吧,我就不信,山东六国会响应?”
“没错!”毛公大声赞同。
“本公子说的反话。”信陵君一愣,很是不悦,沉声道。
“毛公没说错,六国不仅要响应,还要大肆响应。”薛公接过话头,肯定毛公的判断。
“为何?”信陵君有些想不明白了。
举办抡材大典对秦国有利,会让秦国博取美名。秦国与山东六国是死仇,秦国越是得利,山东六国越是要倒霉,应该唱对台戏才对,怎么山东六国会响应呢?
XXXXXXXXXX
齐国都城,临淄,王宫。
齐国太后君王后、齐王田建、丞相田单,还有君王后的弟弟后胜在座,四人脸色沉重。
“这个秦异人,真是好大的气魄。”一代名后君王后大声赞叹:“这次抡材大典不论成与不成,他都有美名。若是成功的话,他的美名就会天下流传。”
“是呀。”须发皆白的田单点头附和,道:“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未有人如此大手笔。周文王号称礼贤下士,可是,与秦异人比起来,就是天差地远了。”
周文王是周朝的奠基者,以举贤任能著称,后人赞他“济济一堂”,由此可见他聚集的人才很多了。然而,他的礼贤下士只有少数人如姜子牙之辈获益,大多数人却是没有受益。而秦异人这次的抡材大典一旦成功的话,受益的读书人会很多,很多,周文王的礼贤下士与之相比,差得太远。
“既然如此,我们齐国就不参与了。哪能让虎狼秦人得利的。”齐王建马上就有了决断。
“放肆!”君王后脸一沉,沉声喝斥:“你已经是一国之王了,还如此轻易决断。”
“请母后教诲。”齐王建对这个母后是极度依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恋母”君王。同时,他又对君王后极为害怕,君王后一怒,他就大气也不敢出。
“若齐国不参与此事,必为天下人所骂,会成千夫所指。”君王后打量着齐王田建,道:“齐国自从复国以后,国势衰弱,就在于人才缺乏。昔年,先王发现范睢之才,本有重用之意,无奈范睢心恋父母之邦,婉拒先王。这次抡材大典,必然会有很多人才聚集,若齐国不趁机招揽一批人才,还不为天下耻笑?齐国不参与的话,人才都去了秦国,还有比这对齐国损害更大的吗?”
范睢初识于齐襄王,也就是田法章,齐国被乐毅攻破,他躲到太史家中为奴,与太史之女,也就是君王后私通。因为灭国的磨练,他很精明,很想寻觅一些人才振兴齐国,却没有一个大才。
后来,他发现了范睢,很想把范睢留在齐国,重用范睢,并派出丞相田单去挽留。他自己之所以没有出面,是为了留点余地。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惹出了名动千古的大风波。须贾以此诬蔑范睢,范睢差点被魏齐害死,范睢远走秦国成了秦国丞相,秦昭王为他复仇……都是缘于齐襄王。
Ps:从明天起,改成每天两更。朋友们放心,总字数不少,仍然是每天六千字,每更三千字。更新时间为12:00和19:00。
第六十七章 人才争夺战
第六十七章人才争夺战
“太后所言极是,若为秦计,山东六国都不响应,不参与,秦国独得美名,独揽人才,那才是最好的结局。”田单眼睛雪亮,一语切中要害。
要是山东六国都不响应,任由秦国一国响应,美名全成了秦国的,人才全去了秦国,这才是让山东六国抓瞎的事儿。
“丞相所言才是正理。”君王后扭头看着齐王田建,道:“要与秦作对,就是要参与,要大张旗鼓的参与。”
“请母后主持。”齐王田建有名无实,实权在君王后手中。
“我意,秦国出金一万,齐国就不抢秦国的风头了,就出金八千。再派一员重臣前往,招揽人才。”君王后很有决断力。
齐国的国力虽然大不如以前了,不过,却比眼下的秦国要强,完全可以拿出几万金,不过,那样的话太抢秦国风头了。秦与齐两国因为距离最远,没有什么利益牵扯,两国间倒也友好。
“臣愿往。”田单请命。
田单本是商贾中人,因缘际会,竟然投身军旅,并因此而破燕复齐,成为天下名将,一时之重。若他出马的话,非常合适,齐国一定会招揽到不少人才。
不说别的,光是冲田单这个名声,就有很多人投奔。
“丞相,你的身子骨能撑得住吗?”田单前往的话,君王后不会有异议,只是担心他的身体。
如今的田单,身子骨大不如以前了。以一座孤城,与名动天下的乐毅对抗数年,殚精竭虑,那是何等的残酷,田单的身体早就在那几年被拖垮了,他能活到眼下,已经是奇迹了。
后人指责齐襄王防田单,既任命田单为丞相,又不给他权力,让他理政。其实,这话有失偏颇,齐襄王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田单身体不行,国务繁重,压在他身上的话,田单能吃得消吗?
“为了齐国强大,臣万死无悔。”田单忠臣一个,昂昂而言。
“丞相,你是齐国的顶梁柱,可不能出事。”田单为相二十余年,却没有为齐国招揽多少人才,得靠他来顶着,若他出了事,齐国就是塌了半边天,君王后摇头。
“太后、君上、丞相,这事还是让我走一趟吧。”久久没有说话的后胜终于发话了。
君王后眼睛一亮,盯着后胜没有说话。
后胜是君王后的弟弟,是齐王田建的亲舅舅,虽然没有任要职,其身份在那里,说话有份量,由他去的话,合适,很合适。
“舅舅,你不能去,寡人离不开你。”齐王田建一生最为依恋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君王后,一个就是他的舅舅后胜。
“丞相去的话,自无不可,只是车马劳累,丞相这身子骨着实不太好,丞相还是歇着吧。”后胜笑道:“丞相若不放心,可以派一信得过的人随我前往便是。”
后胜精明人一个,为人伶俐,其奸臣的一面还未显露,田单对他不无好感,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让贤了。”
XXXXXXXX
燕国都城,蓟城,王宫。
燕孝王(太子丹的祖父)与群臣商议。
“抡材大典这事,你们有何高见呀?”燕孝王不紧不慢的问道,有些兴趣缺缺。
“君上何必为此事而召集群臣商议?不就一个抡材大典吗?”群臣才不当一回事。
眼下的燕国,早已不复燕昭王时的盛况了,那时节的燕国上下一心,矢志复仇,要报复齐国,更有乐毅、剧辛一批干臣,每遇议事,不论大小,无不是畅所欲言。抡材大典这事,群臣还没有看出其中的玄机,不当一回事。
“是呀。”燕孝王瞄了一眼剧辛,暗想要不是你逼着寡人,寡人才不会召集群臣商议。这才屁大一点的事儿,用得着召集群臣商议吗?小题大做。
“君上,眼下的抡材大典已非抡材大典了……”群臣之首,上卿剧辛扫视一眼群臣,暗自叹息,如今的燕国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了。
“抡材大典不是抡材大典,还能是什么?”群臣立时反驳。
“……如今的抡材大典已经是人才汇聚之地,秦国之所以率先响应,是因为秦国要招揽人才。齐国一直在寻找人才,必不会错失这等良机,一定会响应。魏国、楚国、赵国、韩国不会不看不透此点,响应是迟早的事儿。”剧辛剖析很透彻:“若燕国不响应,一是会为天下笑,二是会寒士子之心,人才就会离燕而去。”
剧辛不愧是与乐毅共过事的人,眼光独到,一语切中要害。
眼下的抡材大典已经变质了,成了人才争夺战的战场了。
“哦。”燕孝王总算有了些兴趣,忙问道:“依上卿之见,该当如何处置?”
“依老臣之见,燕国不能落于人后,应当响应,出金资助,再派一重臣前往招揽人才。”剧辛说出自己的想法。
“就依上卿,上卿你就走一趟。燕国国小力弱,就出两千金吧。”燕孝王挥挥手,没兴趣再议下去。
燕国是很弱小的战国,加之地处北方不毛之地,就算有人才也不会来燕国,用得着出那么大力气吗?
“君上,一国之力才出两千金,这事儿传出去,定会天下笑。”剧辛一愣,暗想你用于享乐的金比这多得多呀。
“上卿嫌金少不好办事,是吧?那就再加一千金吧。”燕孝王甩甩袖子,不耐烦了,大步而去。
XXXXXXXX
魏国都城,大梁,王宫。
魏安釐王正与丞相须贾对饮,一边饮酒,一边大发牢骚。
“这个秦异人好大的手笔,竟然不惜重金,网罗人才。”魏安釐王把手中青铜酒爵一放,冷笑道:“可是,这与我们魏国有屁相干?说到人才,哪国能与我们魏国相比?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