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指南录-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我在这儿!八岁的卫王赵昺从门外蹦进来,大声喊道:刚才太精彩了,我看见咱们大宋战舰,一齐杀过去,顷刻就拿下了海滩……看看众人肃穆的表情,卫王赵昺瞪大眼睛,不知道是否该说下去。
你不怕?小皇帝拉着弟弟的手,如一个父亲般问道。
不怕,都说蒙古人厉害,咱们七八个打一个,怕他做甚!卫王天真地回答,计算着守军和自己这一方的军队数量比。
有时候,作战未必光凭数量。将士齐心,君臣和睦,多念着国家,少图些虚名小皇帝喘气着,把卫王拉到陆秀夫面前,陆大人……
皇上!陆秀夫以头触地,泣不成声!
朕将卫王交给你,希望你们能尽快整合我大宋力量……;皇帝喘息着,咳嗽着,贴身太监赶紧上前,架起他委顿的身体。
哥,你怎么了!卫王惊诧地看着自己的哥哥瞬间失去力气,大声喊着,情急之下,忘记了皇家礼节。
难为你了……饱经忧患的皇帝知道自己大限已到,经历了两年多流离的他,心理成熟程度远远高于普通儿童,伸手摸索着弟弟的脸,喘息着说道:当今之时,大宋再不可弄那些义气之争,你记住,天下贤臣,莫过于文丞相……
哥……卫王扯着嗓子哭道,抱着哥哥的胳膊,感觉到体温一丝丝远离。
皇上…,楼船上响起大声的哭喊,文臣们哭叫着,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皇帝死了,就在即将入城的刹那,皇帝驾崩了。
这不是天要亡大宋么,几个忠心的文官绝望地哭着,以头抢地。
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终于走了,看看谁还敢胡闹!几个因勤王有功而火速爬上来的地方豪强私下交换着目光,思考着下一步,是继续追随大宋,为家族博取利益。还是见好就收,去北元那里请赏。那边对待降员,基本上是保持原来职位,并有机会获得回乡守土的荣耀。
天晴了,彩虹从海与陆地之间升了起来,一条漂亮的大鱼突然跃出水面,洁白的腹部,在阳光下闪出金色。
黄龙出水,黄龙出水啊,临近的战舰上,有不明白御舟情况的水手大声喊道。
御舟上,忙碌的大臣们偷眼望去,看到一条又一条大鱼跃出水面,在阳光下,仿佛一个仪仗队出行。紧接着,一条巨大,修长的身影跃出,看不见头,看不见尾巴,只看见腹部美丽的鳞片,阳光下,宛若镏金。
黄龙出水,天佑大宋,天佑大宋啊!带着眼泪的礼部官员大喊道,貌似癫狂。
黄龙出水,黄龙出水,我大宋不亡啊,我大宋不亡啊!枢密副使陆秀夫第一个反应过来,从船舱中跑出,跑上甲板,边跑,边大声喊。
也许是彩虹,也许是条巨鱼,陆秀夫不敢细看。皇帝在这个时候病故,他需要动用一切手段来稳固人心。
而天降祥瑞,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陛下!杨太后抱着小皇帝的尸体,哀哀的哭道。她知道陆秀夫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她的一个儿子已经为了大宋江山的延续而牺牲掉,马上,另一个儿子又要坐在那左右为难的位置上。
陛下节哀!有机灵者冲着卫王跪倒。
陛下,我!卫王指着自己的鼻子,看看母亲怀里的哥哥,转身躲开众人的跪拜,抱着哥哥的身体拼命摇晃,哭得声嘶力竭。
黄龙出水,天降圣君,数日后,由广州府衙门临时改建的行宫中,卫王坐在了自己哥哥的座位上。皇帝赵昰暂时葬在香山(中山),庙号端宗。
万岁,万岁,万万岁!新帝赵昺坐在龙椅子上,茫然地看着众文武按序跪倒,恭贺自己的登基大典。
坐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地看清楚诸位大臣的脸,甚至能看清楚张世杰和陆秀夫二人鬓角的白发。丞相陈宜中去安南未归,朝中诸事基本由张世杰来决定。几经权衡后,行朝对人事上又做了大幅度调整。
张世杰光复广州有功,封越国公,进太傅。文天祥长期在外牵制敌军,劳苦功高,进信国公,封少保衔,兼天下兵马大都督。夏士林参政知事,王德同知枢密院事,张德殿前都检点。陆秀夫为右丞相,与文天祥同职,负责行朝内筹军旅,外调工匠。
另一个天下兵马大都督的衔,继续由张世杰兼任。
观文殿大学士曾渊子任山陵使,负责保护端宗的遗骨,待光复旧日山河后,还葬祖陵。
万岁,太后,臣有本奏!贺喜完毕,殿前都检点张德出班,举芴施礼。
张爱卿请讲!新皇帝赵昺按照陆秀夫事先教导的礼仪,客气地抬抬手,示意张德不必多礼。
启禀万岁,广州乃四战之地,不宜为都。况且两年之内,六度易手。城墙已经被贼人达春所毁,城内房屋破败。是以,臣请陛下择日起驾,移跸他所……
话未说完,满朝上下立刻响起一片嗡嗡之声。文武百官议论着,脸上都出现了恐惧的表情。海上漂流太久了,至今,他们躺在床上,还感觉到大地在浮动。如果再次出海,很多人都未必保证自己活着上岸。
嗯哼!右丞相陆秀夫轻轻发出了一声咳嗽,示意百官注意礼节。所有的嘈杂声都被压了下去,在严肃的陆夫子面前,的确不宜表现得太轻浮。
依卿之见,朕该移驾何处?赵昺低声问道。他知道张德和张世杰的关系,这个移驾建议,肯定是张世杰一系的官员商量好的。虽然年青,但他这个新皇帝却目睹了哥哥的悲剧,更知道如何纳谏。
崖山!臣自海上,曾观此地,有气吞之奇,实乃帝王龙兴之所!张德大声回答。
大臣们互相用目光交流着,不再议论。崖山这个地方大伙都去过,舰队在海上漂流时,曾经靠岸补给。那里有废弃了的大宋屯兵山寨,还有一个可以停泊大船的天然良港。崖山岛与汤瓶(古兜)山的汤瓶咀相对峙,就如两边门一样,之外是汪洋,一望无际。此地乃潮汐出入处,称为崖门。崖门之外有大虎、二虎、三虎三虎洲,其东大小螺珠、二崖山石、白浪堆诸岛;旁边为台山港,台山的上川岛东南有乌猪洲,以东为乌猪洋。因此,据崖山可控制崖山海而至乌猪洋一带,进可攻,退可守。比起在惠州,英德肇庆三地包围的广州来,的确更适合军队修整。(酒徒注,此时崖山和现在的崖山地形不同,是海中大岛,银洲湖还未形成,今天的今古洲、双水东部和北部,睦洲、三江、古井、沙堆的大部分地区还是海面。)
张将军欲朕在崖山,重整三军么?就像文丞相在百丈岭中一样!聪明的赵昺笑着问道,他一眼看出了张德等人的想法。
在登基之前,陆秀夫根据端宗遗命,再次提出前往福州汇合文天祥的建议,但再次遭到众臣的否决。文天祥的大都督府中,很多官职与行朝重复。如果双方汇合,朝中的大臣们就要做一番取舍。并且,去了之后,到底是张世杰主持军旅,还是文天祥主持,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按数量,张部人多,按战功和声望,文天祥远远超出了张世杰。纵使张世杰不争这些,远在安南的陈丞相也不会同意,他在朝中的代言人已经一再强调了,福建三面受敌,很难长期坚守。
那些手中握有私兵的地方豪强更不同意,他们自认为,能力与威望都不低于文天祥,没必要去福州听文天祥的号令。
这就是大宋,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团结对外的大宋。端宗试图整合各派力量,结果在疲惫中绝望而死,赵昺可不想步哥哥的后尘。
万岁,将士们长期航海,的确需要修整!张世杰出班,施礼,大声禀告。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被文天祥打破,既然破虏军可以做到,朝廷的兵马一定也能做到。眼下,自己和文天祥差的,就是一直被蒙古人追杀,从来没时间练兵而已。
他要寻一个场所,练兵。还需要一个机会,将对朝廷心怀不轨的人一网打尽。为端宗皇帝报仇,并且洗刷外界加在他身上的疑惑。
几个在奋战在广南的大宋忠臣已经奉命前来汇合,依仗他们的力量,自己可以理顺朝廷内部关系,重塑大宋朝廷。
陆丞相,你意如何?赵昺看看陆秀夫,希望他能提出一些建议来。
这……陆秀夫看看张世杰,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的性子生来柔弱,既然张世杰等人执意不肯去福州,他也没你能以先帝遗命这个名分来勉强大伙。众武将的心思他懂,以张世杰固执的性格,知道文天祥将部队百炼成钢,肯定也想找个地方,好好操演自己麾下的兵马。而从这个角度上讲,崖山的确是个上上之选。
陛下,崖山乃南海之咽喉,有天险可扼守,的确是一个好地方!杨元礼出班,对张世杰的话表示赞同,他是杨太后的亲戚,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代表了大部分外戚的建议。
如此,就依众卿之请!陆丞相,你代朕拟旨,朝廷驻跸崖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