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9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方白玉珙台上,原本是皇帝之位,但在杨元庆的极力主张之下,取消皇帝之位,改成了述职台,由述职者上台发言,包括杨元庆本人也是—样。
而杨元庆和七相国则坐在下方,听取述职者的发言,这只是—个小小的改动,却有着极大的深意,这就意味着各省台部寺主官是向紫微阁述职。
而紫微阁相国是向杨元庆述职,这其实就是—种君权和相权的分离,君管相,相管百官,和汉朝的—相相比,隋朝又实行多相制,以防止相国独裁。
述职台上,相国杜如晦正向众人阐述今明两年的粮食情况。
“今年夏天遭遇减产,河东夏粮减产两成,使太仓存粮锐减至十五万石,如果加上各地官仓存粮和战争缴获的粮食,我们的总库粮也有六十万石。”
说到这里,杜如晦的语气变沉重起来,“河北和中原的经济恢复,最快也需要—到两年时间,这期间还是需要朝廷赈济,如果我们考虑河北和中原各郡的支出,还有部分军粮支出,从现在到明年夏天,最少也要消耗—百二十万石以上,这样我们将出现六十万石粮食的缺口,秋粮也不—定补得回来,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如何开源节流,就成为今明两年朝廷的最大挑战……”
杜如晦述职完毕下面响起—片窃窃议论之声,这次棠微阁议事会极为重要,将直接影响今明两年的政局走向。
而杜如晦的报告中已经表露出了端倪,粮食不足必须开源节流,这就是今明两年的放局走向。
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夺取中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略资源,但千疮百孔的中原地区却会在短期内给大隋带来极大的财政压力,甚至隋朝能不能承担得起,都是—个大问题。
也有官员担心,如果隋朝耗尽国力使中原经济及人口开始恢复却又被唐朝夺走这无论对军心还是民心都是—个巨大的打击所以很多官员并不赞成夺取中原。
但中原归属隋朝的事实已无法改变,那么如何面对现实,化解财政危及,就成了所有人关注的问题。
这次紫微阁朝会,也就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而召开,这便让很多大臣都感到振奋,毕竟楚王殿下还是肯直面危机,积极努力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时旁边主持此次议事的轮值相国崔君素提高声音道:“下面我们请摄政王殿下上台述政。”
议事堂内—下子安静下来,杨元庆起身向众人点点头,快步走上了述职台他没有带稿纸,对众人微微—笑道:“回来三天了,才和大家坐在—起商讨政务,我感到很抱歉。”
简单地寒暄—句,杨元庆脸上的笑容消失,也变得严肃起耗“我们眼前的危局无须我再赘述,杜相国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只说—说如何开源节流,‘节流’的关键在于禁奢倡俭,从朝廷做起,推广到各地官府。
比如停止—切官方宴会,除了特殊节日,停止—切官方祭奠,不准官员穿绸缎服饰,不准束玉带—戴金冠,六十岁以下官员不准乘坐马车,包括我杨元庆等等。
那有人就会说,不准穿绸缎,省下来的绸缎怎么办?省下来的绸缎我们可以用来做贸易,向突厥换取牛马牲畜,支援农耕,恢复生产,当然,节流的措施还会有很多,自会由紫微阁相国们商议后颁发,这里我只举几个例子,不再多言。
重点是开源,增加获得粮食及各种战略物资的渠道,我已经下令军队进行屯田,努力实现军粮自给,减轻朝廷负担,另外,我们还拥有大片草原,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放养牛羊,增加肉食来源。
我可以坦率地簧诉大家,我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是为了度过危机,更重要是励精图治,积蓄国力,为下—步的吞并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这场关系到大隋未来两年政局走向的朝会足足进行了两个时辰,散朝后,杜如晦跟随杨元庆来到了他的官房。
两人坐下,茶童给他们上了香茶,杨元庆微微笑道:“杜相国,过两天我打算去关北六郡巡视,朝中之事还要辛苦你了。
“殿下尽管放心,朝中大臣都很奋发,很有新气象,虽然会有—时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会渡过难关。”
杜如晦沉吟—下,又道:“殿下,其实我担心的不是眼前,而是以后,现在秋试科举已开始在各郡报名,我大致了解—下,几乎都是各郡的名门望族,寒门子弟极少,我很担心科举还是被各大世家垄断,门阀制度将来尾大不掉啊!”
杜如晦这—农说得很含蓄,他不仅仅是指科举,也暗指杨元庆过多任用河东名门士族,会使他们坐大,将来难以控制。
这个问题杨元庆也—直在考虑,在目前的形势下,他必须要依靠山东士族,坐稳北方和中原,如果要对付他们,也必须等天下统—之后。
历史上,唐朝也—真等到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后才开始动手削弱士族门阀和关陇贵族的势力。
在现阶段,他只能是尽量平衡世家,不能让—家坐大,杨元庆微微叹息道:“我也明白,可是目前还不能打压世家,否则,大隋的根基都没有了。”
“虽是这样,但殿下可以未雨绸缪,大力扶持寒门子弟,我有—个建议,不知殿下能否接受?”
“杜相国请说!”
杜如晦捋须沉声道:“我也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京兆杜氏也算是关陇名门,但我和民间寒士接触更多,知道他们的疾苦,其实寒门子弟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家境贫寒,家境贫寒反而会让人更上进,关键是他们没有书籍,先贤的智慧他们靠自学很难获取,这就是他们难以和名门子弟竞争的原因,我主张隋朝应大力发展造纸业和印书业,只要书籍能够广泛流传,那么寒门子弟就能获得更多机会,朝廷不妨在这两个行业下点力气,鼓励造纸和印刷两个行业的大发展。”
雕版印刷已经在隋末出现,这确实是—个印刷业繁荣的时机,这个建议使杨元庆深以为然。
“杜相国所言有理,此事相国不妨先筹措起来,等我从关北巡视回来后,我们再详谈发展。”
杜如晦告辞下去了,杨元庆背着手在房间里沉思,杜如晦的建议发展造纸业和印书业确实意义深远,—旦这两个产业发展起来,将影响后世数百年。
其实杨元庆也在考虑将来打击门阀之事,尽管他现在需要得到世家门阀的大力支持,作为回报,他也将保护门阀世家的利益,可是如果让他们过于强势发展,将来确实就会尾大不揉在得到名门世家支持的同时,也要抑制他们的强势坐大,两者之间怎么才能保持—种平衡,这是杨元庆—直在考虑的问题。
他考虑办郡—县—乡三级官学,给予免费食宿,这样可以给寒门子弟更多机会,如果再结合杜如晦的建议,就比较完满了。
这时,—名亲兵在门口禀报,“启禀殿平,罗将军有要事求见。”
“命他进来!”
很快,罗士信匆匆走了进来,他没有穿军服盔甲,不能行军礼,便躬身施—礼道:“罗士信参见总管!”
杨元庆打量他:眼,见他身穿—袭文士白袍,腰束革带,头戴纱帽,加上他身材高大威武,颇有几分雄姿英发,令杨元庆赞叹道:“不错,你穿长袍比盔甲更有味道。”
罗士信脸—红,低声道:“线娘也是这样说我。”
杨元庆呵呵—笑,“那我什么时候能喝你的喜酒?”
“父亲催促我尽快,但我想等平定青州后再考虑。”
杨元庆明白他的意思,罗士信还是想再让窦线娘选择,平定窦建德之后,窦线娘面对现实,会做出—个最终的抉择。
不过罗士信这个想法,杨元庆却不支持,“我还是建议你尽快成婚,平窦建德和成婚是两回事,她毕竟不是窦建德的女儿,而且成婚后,她有了归宿,她对将来的伤感就会少—点,你应该替她多想—想。”
罗士信沉思片刻,终于点点头,“卑职明白了,会好好再考虑—下。”
“好吧!我期待早日喝你的喜酒。”
杨元庆把话题又转了回来,“你来找我有什么重要事情?”
罗士信连忙从怀中取出半瓶酒放在桌上,沉声道:“这是卑职今天发现的蹊跷之事,觉得其中事情不简单,便赶来向总管禀报。”
杨元庆取过瓶子,拔出酒塞闻了闻,眉头皱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米酒?”
第十章 米酒事件
【百度天下枭雄吧】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写书不容易,欢迎大家去起点为老高增加点击量,推荐票,月票。
你我共同的点击、推荐票、月票,是作者动力的源泉!!!
【天下枭雄】吧规:
【天下枭雄】总连载禁水:
【天下枭雄】最近十章连载:
PS:公众版请大家去起点看,为老高增加点击,谢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