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8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河岸,当年隋军战死数十万人才占领的城池已重新被高丽人占据,如今一条辽水已经挡不住高丽人的野心,他们利用高开道投降的机会,开始向西扩张了。
辽河宽约数十丈,水深波平,此时辽河上已经架上了两座浮桥,一队队高丽士兵正快步渡过浮桥,向河西岸进发,在河东岸,数万大军密集排列,声势浩大。
尽管盖苏文和高开道的谈判是出兵三万人,但在最后决策时,手握军政大权的高丽宰相渊太祚改变了主意,他认为三万军战胜隋军会很艰苦,便决定出兵五万,由他亲自率领,迎战隋军。
辽河岸边,渊太祚目光yīn冷地注视着辽河,就在这条河边,六年前,隋军发起了对高丽的大举进攻,一连三次战役,几乎毁了高丽的根基,如今六年后,却反过来,是他高丽军向隋朝进攻,不!是向中原进攻。
渊太祚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这一直是他的梦想,他今年已六十岁,原以为此生他不再有机会,却没有想到在他暮年,这一刻竟然成为真,他心中异常激动,以至于他决定亲自率军西征,以实现他数十年的夙愿。
“父亲!”
长子盖苏文从远处飞驰而至,这一次高丽军西征,他没有随军,而是留在高丽,替父掌管军政,他特地赶到辽河边为父亲送行。
“这次西征,父亲准备何时归来?”盖苏文担忧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快则两个月,迟则半年。”
渊太祚对自己的长子非常信任,他亲自率军西征,把手中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他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已经三十岁了,以你的才智,我相信你能够担起这份重担,荣留王刚刚继位,他还没有什么威信,只要你牢牢抓住大权不妨,他就拿你无可奈何。”
“请父亲放心,内政之事,我一定会处理好,希望父亲能早rì实现自己的夙愿。”
渊太祚仰头一笑,“是啊!想到几十年的夙愿即将实现,我就算死也瞑目了,我会在幽州城给你送去捷报。”
渊太祚望着宽阔的辽水,他意气风发地下令:“穿我的命令,军队加快速度过河……河对岸的一片密林中,萧延年正率领五十名斥候密切地注视着高丽军渡河,燕军探子的消息证实了,至少有五万高丽军渡过辽河,助战高开道……未完待续)RQ
第十八章 紧急情报
临榆宫再次被利用起来,成为隋军的后勤重地,从幽州运来的十五万石粮食便囤积在宫中,还有大量的帐篷、军械、火油等军用物资。
这次辽东之战,并没有动员朝廷支持,主要是上谷郡为备战河北而囤积的各种军资粮食都远远没有用完,河间郡太守杨玄奖和涿郡太守温彦博动员了十万民夫运送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对辽东的战役。
临榆宫有驻军一万人,这一万人并不是进攻辽东的五万军,而是重新从河间调来的一万军队,他们任务是保护后勤重地,防止高丽军从海路袭击隋军后路。
临榆关战役已经结束近五天,罗士信已率大军挥师北上,而杨元庆却没有跟随军队北上,而是留在临榆宫,作为观战者的身份静观辽东战局的发展。
临榆宫玄英殿,这里曾是杨广召集重臣商议军务的内殿,此时临时辟为杨元庆的办公场所。
大殿内一切可以搬走的物品都已荡然无存,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只剩下一个空壳,连地上铺的砖也被撬走,大殿内长满了杂草,但此时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士兵们在大殿内扎下几座大帐,分隔出了四五间屋子,杨元庆的军帐便位于正中。
此时,在杨元庆的军帐内放置着一台巨大的沙盘,长三丈,宽两丈,由四台沙盘拼接而成,包括了整个北方地区,河北、河东、中原、关内、关中。
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当然不能仅仅盯住辽东一域,尽管他是借口视察造船所,实际是来关注辽东战局,但辽东战局一旦开始,他又不得不考虑其他势力的动静。
牵一发而动其身,辽东战役的开战,他也相信所有的势力都在关注隋军,有的只是关注。但有的会蠢蠢yù动。
窦建德刚到青州,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地盘,稳住民心。收拢军心,相信此时,窦建德宁可向南发展也不会再过黄河。
李密在月初已迁都陈留,以梁郡为中心,建立他的中原帝国,在刚迁都之际,万机待理。
更重要是。他已经将瓦岗军改名为魏军,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远远超过了他的迁都,他已经走出了去瓦岗化的最关键一步。
而这一步也必定是凶险异常,稍不慎就会造成李密军内乱,想必李密也知道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考虑进攻河北。
再其次是王世充。据说他收拢了很多从宇文化及那里逃来的士兵,军队在虎牢关血战损失两万后,又再一次扩张到七万人。都是原来隋朝的jīng锐之军,又占据了洛口城,有了粮食为依凭,实力不容小视。
不过王世充现在正准备禅让登基,他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应该无暇北顾,事实上王世充也没有北图之心,他真正的对手和敌人是李密,尽管他们已停战和解,但这个和解并没有约束力。
中原的三大势力杨元庆并不是很担心。他担心的是长安李渊,而且他也不是担心李渊会进攻关内六郡,或者河东,唐朝内有李建成为首的强大文官势力会恪守和解协议,阻止军方的冒险。
他担心的是李渊趁辽东战役的机会,继续向东扩张。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辽东战役不能扩大化,必须把它控制在一个能速战速决的范围内,一旦战争扩大,将整个高丽卷进来,那么形势就会变得极为复杂,很可能隋军就会掉入这个泥潭。
这是一步险棋,这也是杨元庆亲自来辽东观战的原因,在军事上,他完全放心罗士信,但在政治上,罗士信还嫩了一点,他很难把握住这个度,稍微不慎,就会把战局扩大。
事实上,辽东战局已经在朝危险的方向发展,高开道已经投降了高丽,高丽对辽东这块到嘴的肥肉,岂肯轻易放弃?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猜测,今天上午,高开道的燕王长史刘正佩从柳城郡逃到临榆关,向他们透露了一个消息,高开道在辽远镇已经和高丽特使盖苏文达成了派兵协议,高丽将派三万军渡过辽水参战。
辽东之战已经变成走钢丝绳,稍不留神,第四次高丽战争就要爆发,只不过当年是隋军进攻高丽,现在是反过来,高丽进攻隋朝。
杨元庆也深为忧虑,他并不惧怕和高丽一战,只是现在并不是和高丽爆发全面战争的时候,他四面皆敌,和高丽爆发战争,只有会让第三者抓住机会。
杨元庆深知这一点,所以早在攻打幽州之前,他便考虑到了和高丽爆发战争的可能xìng,他已经做好了预防,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避免辽东之战变成辽东泥潭。
就在杨元庆低头沉思之时,一名亲兵飞奔而入,高声禀报道:“启禀总管,临榆关送来紧急鹰信。”
亲兵将一管鹰信高高举起,是红sè信管,代表十万火急,杨元庆接过信筒,从里面抖出一卷纸,在桌上平展开细细查看。
这竟是斥候校尉萧延年从辽水发来情报,高丽宰相渊太祚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渡过辽水向西进军。
这个消息让杨元庆暗吃一惊,渊太祚亲自率军前来,这就是事态危险化的征兆。
渊太祚是高丽权相,手握高丽军政大权,以他的身份亲自率军前来,那么他的目标就不会是一个辽东那么简单了,宰相的度量可不是一个辽东能填满。
他们必然会杀过临榆关,杀过北平郡、杀向幽州,此时,杨元庆心中充满了担忧,罗士信是否会是渊太祚的对手?是否能完成自己的重托。
想到这,杨元庆毅然下定了决心,这场事关重大的战役,他杨元庆不能当观客,他要去亲自对阵渊太祚。
“速令邓太守和董将军来见我!”
片刻北平郡太守邓皓和北平守将董熙匆匆而至,邓皓是隋朝的北平郡太守,因不满罗艺当幽州总管而被罗艺罢免,一直闲居涿郡,罗艺败亡后。温彦博向杨元庆推荐他为北平郡太守。
这是一个清廉而经验丰富的官员,在北平郡深得民望,正是他的努力,使北平郡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而原本准备调任北平郡太守的刘子贵,改任渔阳郡太守。
“参见楚王殿下!”邓皓进帐深施一礼,他是这次辽东之战的后勤总督理。
这时董熙也进来了,他负责率军镇守临榆宫,他上前单膝跪下,“参见总管!”
杨元庆摆摆手道:“都不必多礼了,我找你们二人进来。是有重要事情交代。”
两人肃然而立,等待杨元庆的吩咐,杨元庆沉吟一下道:“刚刚接到前方情报,高丽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