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床挥枥聿牵频美唇坏米蕴唾郝辉齑U庑┗首娓付疾恢椋丫皇秦迹腔龉鷍iān贼,请皇祖父斩此人,以谢天下。”
杨广知道杨倓说的都是事实。他也责罚过虞世基,只是他现在还需要虞世基替他稳住江都局势。便叹了口气,“虞爱卿,朕会好好管束孙儿,你先退下吧!”
虞世基忍住心中之恨,慢慢退了下去,御书房中只剩下杨广和长孙杨倓二人,两人都没有说话,杨广也没有责罚孙子,而是提笔将五原郡、灵武郡和其余关北几郡都涂红了,他放下笔对杨倓笑了笑,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杨倓低下头,羞愧道:“孙儿刚才失态了。”
杨广慈爱地摸了摸孙子的头,“祖父心中有点闷,陪祖父去后花园走走!”
杨倓点点头,杨广便换了一身短衣,头戴幅巾,拄着拐杖,在长孙的搀扶下,向后花园走去。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到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江都宫后花园的龙液池内长满了荷叶,荷叶间,几支菡萏已探出头,蜻蜓立在上头,岸边垂柳依依,微风轻拂,在夕阳的映照下,后花园内格外美丽。
十几名宦官、宫女以及侍卫远远跟着,杨广拄杖和孙儿在小道间缓缓漫步,自从去年雁门之变后,大隋王朝内忧外患,巨大的压力使杨广身体在短短的大半年内便垮掉了,今年只有四十八岁,可看起来却像六十岁的人一样,身体虚弱,走路也需要拐杖。。
“朕已经决定立你为皇太孙,可朕却迟迟没有下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孙儿不知。”
杨广叹息一声,“大隋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朕的责任,朕不想把眼下的这个大隋交给你,不想让你承担任何责任,大隋的一切罪恶都由朕来承担。”
泪水从杨倓的眼中涌了出来,他哽咽着声音道:“可是皇祖父,事情还没有到那么严重的程度,我们还有巴蜀,还有南方十几个郡,我们还有军队。”
杨广摇了摇头,“关键是李渊占据了关中,他身后是整个关陇贵族的支持,朕很清楚,关陇贵族是大隋的第一大敌,瓦岗军其实也是关陇贵族的势力,关陇贵族同时也是大隋的基础,朕想打烂这个基础,却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新的基础,最终导致了朕的失败,朕也不想承认失败,可听说李渊占领了关中,朕的心就死了。”
“可是皇祖父可以下旨重封杨元庆抗突厥之功,然后命杨元庆去攻打关中,洛阳的军队再从东面夹攻,一定能剿灭李渊。”
“朕就算下旨给他,他也不会去打关中,他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平定关中,反而会将他彻底陷在关中,他比谁都清楚。”
“可是”杨倓还想说什么,但他却不知从何说起。
杨广轻轻扶住孙子的肩膀,在一个石墩上坐下,他注视水面上的荷叶,眼睛里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述的复杂目光,半晌才微微叹道:“倓儿,朕知道你很喜欢杨元庆,因为你父亲曾经把你们兄弟托付给他,你们视他为叔,你弟弟侗儿对朕说过这件事,朕能理解你的心情,所以刚才你斥责虞世基,朕也没有真的责罚你,但你们真的不了解杨元庆,天下除了朕以外,恐怕也没有人能看得透他。”
杨倓紧咬嘴唇,没有插祖父的话,他感觉祖父的话中有一种强大的说服力,尽管他说不清楚这种感觉的源头在哪里,但这一次他觉得说的是对的,他耐心地听着。
杨广看了孙子一眼,微微笑道:“这两天你不是总在催促朕封赏杨元庆的抗突厥大功吗?你知道朕为什么迟迟没有封赏?”
“孙儿不知。”
“因为朕想封他为弘农郡王。”
杨倓吃了一惊,封杨元庆为王,这是他想都没有想过之事,皇祖父怎么会想到封异姓王,杨倓的心忽地一动,其实杨元庆也不是异姓。
杨广仿佛陷入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之中,他在回忆仁寿四年,在白玉塔中,杨元庆对他的承诺,永为大隋之盾,在雁门城下,他重复了这个承诺,此时杨广心中涌起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他终于明白杨元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大隋依然是大隋,只是
但杨广并没有暴怒,也没有敌视杨元庆,他心中只有一种深深的悲哀,这种悲哀中又藏有一丝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希望,如果大隋王朝依然能存在下去,或许又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让他将来去见先帝时,还有那么一点点颜面。
杨倓沉思良久说:“他现在已是楚国公,以抗击突厥的大功,也确实是应该加封为郡王。”
杨广脸sè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长孙的想法和他相差太远,他也觉得自己的念头荒唐之极,竟想用杨元庆来延续大隋,这个理由他实在无法对孙儿开口。
杨广站起身,拄杖慢慢地向回走,杨倓扶住了他。
“皇祖父,那什么时候能下旨表彰丰州这次抗击突厥?”杨倓小声问道。
“可以先表彰丰州军,至于杨元庆,以后再说吧!”杨广叹息一声,他心中充满了茫然,他也不知道该不该封杨元庆为郡王。
次rì一早,杨广正式向天下下诏,嘉奖丰州军抗击突厥,所有丰州军将士皆加勋官两级,赐丰州军号为忠勇,阵亡将士加倍抚恤,裴仁基、李靖、杨思恩等十名有功大将赐爵郡公和县公,但令人意外地是,这份诏书中丝毫没有提到对丰州总管杨元庆的封赏,使整个朝廷内外对此都充满了困惑。
但另一份诏书,关于谴责李渊勾结突厥之事,杨广犹豫了很久,最终没有发出这份诏书,他担心再次引发军中的恐慌。
【历史上江都的骁果之所以发生哗变,实际上就是因为李渊答应突厥,关中子女皆归突厥,所以李渊占领关中的消息传到江都后,引发了骁果恐慌大逃亡,最终被关陇贵族子弟利用,发生了哗变】
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逃兵危机
原创目前江都的军队还有十万人左右,皆是大隋最jīng锐之军,分布在江都郡和丹阳郡,其中三万禁军驻扎在江都城内,这三万禁军又称为骁果军,是隋军jīng锐中的jīng锐,这种jīng锐并不是指战斗力强,而是指他们装备之jīng和待遇之高,为大隋诸军之冠,士兵皆骑汗血马,装备骑枪和马刀,身穿血sè明光铠甲,头戴赤金豹头盔,左臂上刺有血鹰以为标识尽在
骁果军主要以关中人和洛阳人为主,和关陇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突厥的恐慌渐渐平息,但对于关陇子弟,却有了另一种心思。
江都西门旁有一家酒肆,原名叫做‘淮扬居’,店主极有经商头脑,一个月前将酒肆改名为‘长安思’,立刻生意火爆,每天来这里吃饭喝酒的骁果士兵络绎不绝。
中午时分,在长安思二楼的一间雅室里坐了十几名骁果中级军官,这十几名军官皆是关陇子弟,为首军官名叫窦贤,是窦威之孙,官任虎贲郎将,其余十几名军官有一半是他的手下。
旁边还坐着一名文官,正是将作少监宇文智及,宇文智及也是宫中侍卫官出身,和窦贤关系极好,今天是被窦贤拉来喝酒。
众人心情皆不好,都默默地喝着闷酒,宇文智及见冷了场,便笑道:“今天的诏书大家看到没有?真他娘的很有趣。”
勋侍杨士览是宇文智及外甥,一心想拍舅父的马屁,立刻接口笑道:“是有意思,圣上开口要给重赏,要加倍抚恤,人情拿到了,钱却要丰州自己掏。”
宇文智及伸手抽了他一记头皮,“你小子除了钱还知道什么?”
旁边窦贤端起酒杯笑道:“这份诏书的看点不是钱,而是居然没有封赏杨元庆,连杨元庆手下大将都封县公、郡公。惟独主帅杨元庆只字不提,这不是挺有趣吗?大家说说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圣上这是在恶心杨元庆,封你的士兵,封你的将领,偏偏就不封你,让你跳脚骂娘去。”
窦贤摇摇头,“我估计是有点难封,杨元庆已经是楚国公了。再升无可升。难道还封他为王不成?智及,你说是不是?”
“我觉得不是难封。”
宇文智及想了想道:“就算不封爵,封他散官也可以。杨元庆现在也只是紫金光禄大夫,上面还有好多级呢!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都可以封他。我觉得圣上就是对他自立不满,肯定是这个原因。”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成一团,这时窗外有人大喊:“猎逃人归!”
房间里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纷纷探头去看,只见由屯卫将军独孤盛带着数百骑兵从城外回来,十几名骑兵举着竹竿,每根竹竿上挑着数颗人头,还滴着鲜血。模样格外狰狞,这是想逃回关中的骁果士兵人头,被独孤盛追捕到。
独孤盛并不是独孤家族之人,他父亲原本姓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