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5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睡觉,一天一夜可奔出三百里,五原郡到灵武郡也就千余里,突厥骑兵三天就可以杀到了,我也觉得也不安全”
儿子已经上了几年学堂,而父亲却大字不识一箩,关于这个深奥的问题,父亲憨厚地嘿嘿直笑,却无法回答
这时,旁边的一名年轻校尉听到了他们父子间的谈话,他插口笑道:“突厥骑兵一般不会进攻灵武郡,除非是五原郡沦陷,否则后勤补给就会成问题,灵武郡那边,他们捞不到一粒粮食”
“可以他们如果是分兵来攻打呢?”
少年虽然很担忧,可他却问到了点子上,使年轻的校尉不得不思索一下,才回答他的问题
“灵武郡我们也有守军,可以防御,而且我们在五原郡的兵力也不少,如果突厥人分兵来攻,少了不起作用,可如果分兵多了,五原郡他们就不一定打得过我们,他们突厥人不傻,这个问题应该考虑到”
少年还想再问,他的父亲却伸手在他头发上揉搓一下,他虽然不懂部兵打仗,但懂人情世故,这名军官明显是急着要走了,便对儿子笑道:“这位将军是在执行公务,你就不要打扰人家了”
少年不好再问,年轻校尉向他们父子二人笑了笑,催马向前方疾驶而去,少年望着他的背影走远,他眼中担忧消失,渐渐变得坚毅起来,向父亲请求道:“爹爹明年我想再读郡学”
他母亲在一旁笑道:“别说傻话了,家里就只有你爹爹一人干活,就指望你明年开始帮忙呢”
父亲沉思良久,他毅然点了点头“你既然想继续读书,爹爹支持你,家里的事情爹爹一个人撑得起来”
“大郎”
母亲有些埋怨孩子父亲,“你别这样宠着他,家里需要人手你不是不知道,而且二郎从军,你还要帮他们家里耕地,你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
父亲慈爱地在儿子头上又摸了一下态度却很坚定道:“让儿子读书一直是我的心愿,我们陶家几辈子都是农民,我就希望我的儿子能出人头地,将来也能考上郡试穿上官服,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两年都是我一个人撑着,我才三十三岁,再多撑几年也没有问题”
父亲说完他的目光向远处的黄河望去,他希望将来有一天他们也能像官员家眷一样,坐船南迁
.........
就在丰州开始大规模南迁之时,太原里李府的一间密室内李渊在听取刘文静的突厥之行汇报,房间里只有刘文静和记室参军温大雅一共三人
“突厥始毕可汗我见到了,和他详细谈过他答应全力支持我们,也答应出兵丰州,不过他开出了三个条件.....”
说到三个条件,刘文静也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从刘文静的表情,李渊便知道这三个条件很苛刻,他背着手站在窗前,平静地问:“三个什么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明公必须质子突厥,只有公子抵达突厥后,突厥和明公的约定才会生效”
李渊眉头一皱问:“他有没有指定谁为质子?”
刘文静摇摇头,“这个倒没有,只说必须是明公之子”
刘文静明白李渊的意思,又补充道:“突厥不像隋朝这样看重嫡庶,明公不妨让五郎前去为质”
五郎就是李渊的第五子李智云,是庶出之子,今年只有十一岁,李渊也是这个意思,建成、世民、玄霸、元吉都是大才,让他们出使突厥为质,他一个都舍不得
他点点头又问:“那第二个条件呢?”
刘文静有些为难,半晌才道:“第二个条件是明公必须向突厥称臣,起兵时不准使用隋朝赤旗,必须使用突厥白旗,不仅夺关中,将来争霸天下,也要用白旗”
这个条件着实苛刻了,李渊沉吟良久,又问:“那第三个条件呢?”
“第三个条件是隋朝的土地、男子突厥不要,但隋朝的财宝和女人必须归突厥,如果明公接受,突厥可以派兵助明公起事”
李渊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其实第一个条件他可以接受,关键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太苛刻了,让他难以接受
可是如果不接受突厥的条件,那么他夺取关中就必然会遭到杨元庆的强力阻击,以丰州军的jīng锐,他很难是其对手,可如果不占领关中,他就无法获得关陇贵族的支持,那么他夺取天下就将变得渺茫,无论如何,他必须要让突厥出兵丰州,使杨元庆难以参与关中之争,甚至突厥可以帮他灭了杨元庆这个最强劲的对手
这时,刘文静劝他道:“卑职听说马邑郡刘武周已经造反,他必然也会谋取突厥的支持,那这样一来,明公率兵南下争关中就有了后顾之忧,太原空虚,刘武周焉能不夺,明公北联突厥,有助于稳住后方,以解后顾之忧,其实第二个条件,卑职倒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李渊急问道
“很简单,我可以用白旗,但衣着也一并用白衣,这样天下人就不会知道我们的白旗是因为突厥人,同时,我们再广传图谶:法律存;道德在;白衣天子出东海,表示明公用白衣白旗是顺应天意,和突厥没有半点关系,同时也符合了突厥的要求”
刘文静之计使李渊捋须暗赞,其实财宝女人他也并不在意,天下之大,突厥人能掠走多少?关键是向突厥称臣,这个有失大义,只要天下人不知这一点,等自己夺取天下后再改一改史记,问题就没有了
李渊想到杨广召自己去江都,他没有时间了,而关中的机会已经出现,他心中便有些急不可耐,当即写下一封给突厥可汗之信
‘当今隋国丧乱,苍生困穷,若不救济,终为上天所责我大举义兵,yù宁天下,远迎主上还
渊平靖天下,与突厥和亲似开皇之时,岂非好事?今rì隋朝圣上虽失可汗之意,愿可汗不忘高祖之恩,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写完信,他放进信封封好,交给刘文静,“三个条件我皆答应,你可带五郎去北方见突厥可汗,请他立刻出兵丰州”
.........
【写到这一段时,老高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隋书》和《资治通鉴》关于李渊给突厥可汗的信中,最关键的一句是这样,‘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后面就没有了,也就是说突厥仰慕李渊,不计报酬,甘愿为他无偿打工
但在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录》中,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这就是战利品的分配问题
至于谁才是真实的历史,老高也不知道,小说内容是老高自己发挥,与史无关】(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三十一章 渊突之盟
刘文静已经出发前去突厥大营,李渊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他一个人背着手在后花园里慢慢踱步,整理最近有些纷乱的思路,从他本意来说,他还不想起事,现在起事还不是时候,时机并没有完全成熟
隋朝虽然大势已去,但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最后时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背弃隋朝,李渊对局势看得很透,现在离隋朝分崩离析还欠那么一把火候,离隋朝这头巨大而羸弱的骆驼最后倒下还差两根稻草的力量
他李渊是一根稻草,但还不够,还缺一根,这另一根稻草会是谁?李渊负手凝望着漫天星斗,他叹了口气,他希望自己是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能再拖那么几个月或者半年,那时他再起事,把握就大得多,可是时间不等他,杨广召他去江都任职,他找各种借口已经拖了近一个半月,再也拖不下去了,重要是关中之战出现了两败俱伤的局面,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一旦隋朝追加援兵,或者杨玄感恢复元气,他想再夺关中,就是难之又难了
想到这里,李渊心中的决心开始慢慢凝固了,这时,一个黑影匆匆从远处走来
“父亲”
这是李建成的声音,黑影从树丛中走出,星光照在他脸上,正是长子李建成,他脸上有一种紧张的神sè,手中拿着一封信
李渊看了一眼长子,他不希望长子脸上出现紧张的表情,任何紧张都应该压在心中,而不应表露出来长子在涵养方面还略略欠一点火候这也是他的xìng格,在遇事冷静这一点上,建成还不如次子世民
“什么事?”
“禀报父亲,刚才独孤怀恩送来了一封信,说是非常紧急”
李建成将信递给了父亲,李渊接过信,他且不急着看,问李建成“你兄弟出使突厥之事,你知道了”
李建成点点头,他已经知道了,智云说是出使突厥,实际上是送到突厥为人质,他心中叹口气,总觉有些不忍,“父亲,五弟还是太年少,而且身体也不是很好孩儿担心他能否顶得住突厥的严寒,其实.....”
李建成咬了一下嘴唇,“如果一定要质子,孩儿觉得元吉适合他的身体健壮,冬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