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来吧!”
杨元庆推mén走了进来,却发现裴晋、裴著兄弟也在,不由微微一怔,他知道裴蕴让自己晚上来是为什么事,却没有想到孙辈也在,难道裴家想让两个孙子和自己并肩作战吗?
杨元庆没有多想,他躬身施礼道:“参见两位祖父!”
“嗯!”
裴矩笑着摆摆手,“你也坐下吧!”
杨元庆也坐了下来,裴矩先笑问道:“今天面圣,可得封赏?”
这次西域之行,裴矩说服契苾从西面进攻吐谷浑,也颇立功绩,一般做官到了他这个资历,上升一级都很难,但这一次裴矩被升为尚书右仆shè,职官也提一级,任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而杨元庆开疆辟土的封赏应该更大,敏秋被封到从一品诰命,就是一种先兆,裴矩很感兴趣。
杨元庆却摇摇头,“这次只和圣上讨论了西域之事,没有提到封赏。”
裴矩一怔,这怎么可能?旁边裴蕴笑道:“这件事我倒知道一点,元庆的封赏是有的,但要等宇文述回京后一并封赏,这次宇文述和杨雄出兵击溃吐谷浑,功绩很高,封赏也不会少。”
裴矩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他又问:“那圣上还和你说了什么?”
“还说了两件事,一是关于杀戮处月部一事,圣上要我解释。”
裴矩和裴蕴对望一眼,他们知道这件事就是张瑾对杨元庆的弹劾,两人立刻关注起来,裴矩问道:“那你怎么解释?”
“西突厥内讧,无力出兵,便借处月部来进攻伊吾,处月部攻击隋军在先,我随后反击,这个我有确凿证据,圣上接受了,且已经否决了弹劾奏折。”
“这样最好,挫挫了他们的风头!”
裴矩又笑问:“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第二件事便是关于京城流传,有关于我谶语之事,圣上也知道了,虽然他说这件事是无稽之谈,但我感觉得到,还是多少有了一点影响,他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再让我去西域。”
说到这,杨元庆又道:“我今天在来裴府的路上,遇到了李渊父子。”
“殿内少监李渊?”裴蕴追问道。
杨元庆点点头,“正是此人,李渊告诉我,朝中有一种说法,谶语是元寿所为,元庆想问两位祖父,朝中真有这种说法吗?”
裴矩看了裴蕴一眼,眼中lù出一丝惊讶,他摇摇头,“谈论这种谶语是很忌讳之事,至少在朝廷里是没有人敢随意谈论,我没有听过这种说法,二弟听过吗?”
裴蕴也摇摇头,“我也没有听过,或许是他们sī下谈论,不过若说是元寿所为,也很有这个可能。”
“不!这件事和元寿无关。”杨元庆断然道。
“为何?”裴矩和裴蕴都有点不解,不明白杨元庆为何这样肯定。
杨元庆微微冷笑,“如果真是元寿所为,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他必然会策划周密,不仅要让谶语流传,而且要让圣上相信这谶语,所以收买章仇太翼也是必然,以元氏mén阀的实力,收买章仇太翼未必办不到,但圣上并没有相信这个谶语,说明谶语被章仇或者别的术士否决了,连含糊其词都没有,并没有人收买章仇太翼,所以我有七成的把握,这不是元寿所为,而是有人在故意兴风作làng。”
裴矩赞许地笑了,杨元庆思路慎密,果然不错,裴蕴眉头一皱,“元庆的意思是指李渊所为,他反说元寿是在yù盖弥彰吗?可是他没有理由啊!”
裴矩并不认可是李渊,他对元庆笑道:“应该不是李渊,此人为官清廉,名声很好,而且为人忠厚,一向胆小谨慎,更重要是,在关陇势力中,此人只是一个小角sè,就算关陇势力要联合对付你,他也只会退避三舍,远远跟在后面,绝不可能冒头做谶语这种事,这对他百害无一利,应该是他人所为。”
他又对杨元庆笑道:“元庆或许不知,其实关陇贵族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
!@#
第十九章 严厉警告
第十九章严厉jǐng告
夜幕降临,杨元庆夫fù告辞而去,裴家也没有挽留,今天是杨元庆第一天回来,小两口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裴幽也知趣留在裴府,没有跟随他们回去。
随着杨元庆的离去,裴矩书房内的紧张气氛也渐渐散去,两名裴家巨头终于达成了妥协,分两步走,先用裴蕴的方案,在背后支持杨元庆,裴家并不出面,一旦关陇势力扩大打击面,将目标对准山东士族,裴家将责无旁贷。
马车内,裴敏秋终于如愿以偿地依偎在丈夫的怀中,但她没有打扰杨元庆思路,她知道丈夫在考虑着重要的事情,她只要能依偎在丈夫怀中,感受到他宽阔的xiōng膛和那种令她无比依赖的温暖,她便心满意足。
杨元庆靠在软垫上,轻轻将敏秋搂在怀中,车厢内光线暗淡,他凝视着窗外的行人,思绪依然在政治斗争的道路徐徐而行。
尽管裴矩和裴蕴都认为不是李渊,但直觉告诉杨元庆,谶语一定就是李渊散发,为了挑起他和元寿的直接冲突,加深他和元寿的仇恨。
别人都不知道他和李渊在元尚应一案中的暗中jiāo手,但他们两人心里却明白,李渊被自己摆了一道,他又怎肯袖手旁观,更重要是,李渊若真是忠厚且胆小之人,他又怎么可能成为大唐之高祖。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杨元庆并不畏惧和元氏的斗争,但他却有点担心从李渊那里shè来的暗箭,披着忠厚老实外衣之人shè出的冷箭才会令人防不胜防,他必须要给李渊一次严厉的jǐng告。
其实关陇贵族对付他未必是坏事,他可以乘机将山东士族团结到自己身边,这是一个机会。
“夫君,事情很严重吗?”
裴敏秋感受到丈夫身上的肌ròu都绷紧了,心中不由有些担忧,“我觉得你好像有点紧张。”
杨元庆一下放松了身体,他不想给妻子带来无谓的烦恼,便低下头亲了亲她的耳垂,在她耳边笑道:“我没有紧张,我在想将来给我们的孩儿取个什么名字?”
裴敏秋抿嘴笑道:“夫君现在就想着给孩儿取名,太早了一点吧!”
“不早,今晚不就有了吗?”
裴敏秋这才明白他的意思,心中大羞,挣扎着要坐起身,杨元庆却牢牢将她抱在怀中,低声调笑道:“难道你不想有自己的孩儿吗?”
裴敏秋被他抱紧,虽然害羞,心中却涌起一股甜意,她羞涩地将头埋在丈夫怀中,脑海里却出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婴儿,她眼睛也渐渐亮了起来。
正平坊西北角,有一栋占地十五六亩的宅子,这里便是李渊府邸,和其他关陇贵族一样,李渊的先祖李虎也是六镇戍军,是一名胡化的汉人,随着北魏内部胡汉矛盾爆发,代表鲜卑胡人利益的部分军事贵族策动六镇士兵发动起义,最后被北魏汉化的拓跋氏借刀柔然军队镇压。
数十万六镇胡人和胡化汉人被押解往中原安置,大部分被安置在河北河东一带,后来就形成了高欢的北齐势力,而六镇中的武川镇戍兵及家眷则被安置在关陇一带,他们中的骨干份子渐渐聚集在了宇文泰身边,形成了关陇势力,这就是关陇贵族的由来,也是为什么如此多的隋唐名臣祖籍武川的缘故。
随着宇文泰的兴起,李渊的祖父李虎也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关陇八柱国之一,按照宇文泰归籍关陇的要求,李虎便寄籍陇西,成为了陇西李氏名mén的后人。
尽管李渊祖父李虎地位高崇,但由于他父亲李曈⒛暝缡牛挥心芨仙纤宄ⅲ试辏钤ń鍪辏羌易迕挥心茉谠诖笏宕苷庖皇贝骳háo中抓住机会,没有分到隋朝的红利,李氏家族迅速没落。
虽然杨坚念旧情,依然封了李渊唐国公之爵,但在关陇集团的各个家族中,李渊家族只能排名在中下,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势力。
李渊素有忠厚之名,谨慎胆小,这样的xìng格首先便被一心打压关陇贵族的杨广看上,拿他开刀,屡遭贬黜,从富庶的陇西、荥阳太守,逐渐贬为苦寒贫瘠的边疆之地楼烦太守,这一次若不是修汾阳宫有功,他不会再有出头之rì。
而历史上,杨广正是被李渊懦弱胆小的伪装xìng格所míhuò,认定他不会造反,而委予他重用。
夜已经渐渐深了,李渊正坐在书房里看书,他显得有点心神不宁,倒不是谶语之事,他相信谁也想不到杨元庆的谶语是他所为,他是为今天下午在元寿府中的开会,元寿竟然要他出面弹劾杨元庆擅杀元尚应一事,元寿的理由确实很充分,这件事他最清楚,由他来弹劾最有说服力,但李渊不想承这个头,不仅会引火烧身,而且元尚应曾是齐王心腹shì卫,谁知道他和齐王被废有没有什么关系?万一牵连到齐王之事,他的仕途就危险了。
李渊忧心忡忡,正想着用什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