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听他口齿清晰,条理分明,才一个十岁的少年,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思路敏锐,难怪高颎说他奇才,看来颇不简单,他便微微一笑,“朕已经说过,你不满十五,不究你罪,不过以后不要再猎朕的珍兽了,那些都是朕放生之物。”
杨坚从小被尼姑养大,心中怀佛,总不忍杀生,便将各地敬献的珍兽在西内苑放养,不料却被元庆偷猎很多,他心中恼火,一直在查此事,不过今天元庆救了他一命,又是杨素的孙子,他便不计较了。
他又笑道:“朕一定要让你祖父厚待你,不是为你,而是为救朕的西内苑之兽。”
就在这时,远处又有马蹄声传来,只见几人骑马疾奔而来,为首之人正是杨素。
“陛下!请息怒。”
声音十分焦急,和高颎的叫喊一模一样,但此时杨坚已经想通,他背着手等杨素上前,杨素翻身下马,跪下哀求道:“陛下当惜龙体,可怜天下苍生!”
杨坚叹了口气,起身将他扶起,“你们都是忠臣,心念社稷,今天朕是一时糊涂,杨相国,朕要格外谢你,你有个好孙子。”
杨素愣住了,自己的好孙子,怎么回事?他抬起头,一眼便看见了元庆,顿时大为惊愕,“元庆,你怎么在这里?”
元庆连忙又跪下,“孙儿打猎练武,巧遇圣上。”
“不仅巧遇,还救朕一命。”
杨素看见地上野猪,又看见伤马,他明白了,一定元庆杀死野猪,救了圣上,他知道元庆打猎之事,却没想到元庆居然机缘巧合,救了圣上一命,他心中又惊又喜,孙子真是命中有福星,这种千载难逢的救驾机缘都被他遇到了。
杨坚却心中冷笑,他想斥责杨素不惜子孙,但看一眼元庆,他便改变主意,对杨素哼了一声,“罢了,朕就给你留个面子,不说你了,你自己回去问。
他只觉身体异常疲惫,吃力地站起身,“朕要回宫。”
这时,越来越多的武卫军赶到,侍卫又牵一匹御马而来,杨坚从身上取下一块玉佩,递给元庆,“凭此玉佩,你可以随时进宫,朕希望能再见到你。”
说完,他翻身上马,下令道:“回宫!”
“陛下回宫,起驾!”
数千武卫军护卫杨坚龙骑,浩浩荡荡向皇宫而去,杨素走到元庆面前,见他穿得如此粗陋,心中又是难过,又是怜惜,便摸摸他头叹道:“是祖父不对,让你受苦了。”
“祖父,孙儿没有吃苦,这是一种磨练。”
杨素苦笑一声,“我知道是磨练,可圣上未必这样想,算了,你先回去吧!”
.........
(这一段故事应该发生在六月,除了野猪和元庆出现不符史实外,其余都是史载。)
第二十七章 金口已开
御书房内,杨坚呆呆地望着御案上一枚玉簪,这是尉迟怜儿的遗物,睹物思人,他又忍不住潸然泪下,想着怜儿的柔情似水,想着妻子的狠毒绝情,他痛极低呼,“怜儿,是朕对不起你!”
这时一名宦官低声禀报:“陛下,皇后来请罪!”
“请罪?”杨坚冷笑一声,“她有何罪?从来都是朕有罪,不见!”
宦官不敢退下,他怎么去对皇后禀报,又过片刻,杨坚叹息一声,“去告诉皇后,朕在考虑军国大事,无暇见她。”
“是!”宦官正要下去,杨坚又叫住他,“还有,再告诉她,那件事,朕已原谅她。”
宦官下去,独孤皇后也拜谢而去,房间内很安静,杨坚呆坐良久,终于慢慢拭去泪痕,拿起一本奏折,这是一本八百里加急快奏,是突厥使长孙晟刚刚送至。
杨坚微微一惊,他立刻忘记儿女伤感,凝神阅读。
当初隋朝初建,实力不足,而突厥兵力强大,屡屡大举入侵,侵占北方要地,隋军败多胜少。
开皇二年,突厥四十万骑兵侵隋,杀入长城关内,隋军一败再败,四面告急,大隋江山岌岌可危,就在这关键之时,长孙晟劝说铁勒进攻突厥老巢,最终以围魏救赵之策逼突厥退兵,挽救了隋朝。
从此,杨坚便采用了长孙晟‘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突厥之策,联合弱小突厥部落,孤立强大的木杆可汗,并用离间之计,挑拨突厥各贵族间的矛盾,最终使突厥陷入内战之中,最终分裂为东西突厥。
突厥内乱,有力缓解了突厥对隋朝的威胁,给隋朝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南北统一,民富国强,隋朝已经到强盛时期。
为了进一步分化**,前年,杨坚又将女儿安义公主嫁给突利可汗,长孙晟又劝突利可汗将本部落南迁至于都斤山旧镇,使之成为隋朝屏障,两年来,每有都蓝可汗部南侵,突利便及时告隋,使隋将事先准备,突厥军屡遭铩羽而归。
今天又不知长孙晟发来八百里加急是何意?杨坚匆匆看了一遍,奏折说突利可汗发现都蓝部在大规模制造攻城器械,极可能要攻打大同城,杨坚看完奏折,陷入沉思之中。
就在这时,宦官又来禀报,“陛下,杨太仆求见。”
杨素来得正好,杨坚点点头,“宣他觐见。”
片刻,杨素匆匆走进御书房,向杨坚跪下,“臣杨素向陛下请罪!”
杨素心中十分紧张,他刚才又悄悄问过shì卫,孙子偷入西内苑狩猎,这让他又暗吃一惊,虽然这谈不上什么大罪,但元庆携弓带刀出现在圣上面前,始终不是好事,如果圣上不计较还好,可如果圣上计较这件事,他可就有点说不清了。
杨素偷偷看杨坚一眼,见他在沉思之中,心中更加有些不安。
这时杨坚已经从沉思中醒来,他笑了笑,“杨爱卿有何罪?快快请起!”
杨素不安地站起,杨坚又瞥他一眼,想起元庆说一个月只有五吊钱,在偏远之地,或许没有问题,可这是京城,三个人靠这五吊钱怎么活得下去。
杨坚淡淡道:“杨爱卿,朕记得这些年赏过你不少财物,光土地就赏你一百多顷,朕没有记错吧!”
汗水从杨素的后背流下,他连忙躬身道:“陛下对臣隆恩浩dàng,臣铭记于心。”
“嗯!那就不是朕的问题了。”
杨坚又微微一笑:“那就是贵府上规矩好像不太合理吧!”
杨素擦了额头上一把汗,“是!臣疏于管家,以致家事烦扰陛下,臣有罪。”
“罪倒是没有什么罪,只是朕很喜欢元庆这孩子,勇猛、诚实、更有孝心,一个十岁的少年尚知赡养rǔ母弱妹,让朕真的很感动,和朕幼时很像,朕和他很投缘,杨爱卿,这孩子朕看中了,你替朕好好培养他,朕希望他将来能成为第二个杨太仆,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杨素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他当然明白,圣上的意思就是让元庆继承他的事业,这是圣上开了金口,也就意味着他们杨家能继续被恩宠下去。
“臣绝不负圣恩,一定将元庆培养成材。”
杨坚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好吧!这件事就不提了。”
杨坚取过长孙晟的奏折,“朕想再和你好好商量一下突厥之事。”
杨坚又吩咐宦官,“去把高相国也请来!”
元庆先去利人市,将野猪和山雉卖掉,得钱十五吊,收获还不错,他回到杨府时,天已是黄昏时分。
眼看到上元节,这两天杨府也格外忙碌,所有的族人下人在都忙着布置花灯,走到大门前,老远便看见四叔杨积善在指挥几名家人挂四盏大灯笼。
这几年因为杨玄感、杨玄奖、杨玄纵等嫡子都在外为官,家中以杨积善为长,他便渐渐开始受到重视,尤其杨素的后妻贺若云娘和玄感等子关系很僵,因此贺若云娘便有意拉拢重用杨积善,使杨积善逐渐成为杨府的大管家。
从前家人们都叫他四郎,但现在则称他为‘四爷’,以示他地位尊崇,杨积善老远便看见元庆,却装作没看见。
在所有的后辈中,他惟独对元庆有点惧怕,既不会对他优待,但也不敢刁难他,从来对他不闻不问。
元庆小时候对杨积善恨之入骨,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心中的仇恨也渐渐淡了,他上前笑着打个招呼,“四叔,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了,你去忙吧!”
杨积善不冷不热地回答一句,又转头去关注挂灯笼,“小心点,这灯笼可贵了,别弄坏。”
元庆也不生气,这时,门内走出一个又胖又高的少年公子,身着锦袍,头束金冠,颇为胖大威风,他瓮声瓮气对杨积善说:“爹,给我五吊钱。”
这个少年就是杨积善小儿子杨巍,从小就是元庆的死对头,不过自从元庆学武后,基本上和他再没有什么瓜葛,他听说杨巍也在杨府练武堂中学武,这小子颇有力气,杨府大武师叫赵伯明,也是京城有名的武师,夸杨巍有天赋,悉心为他筑基,教他学武,五年下来,杨巍成为杨府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不过秉xìng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