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孝恭等人面面相觑,难道隋军有千里耳吗?
。。。。。。。
南郡江陵城曾经是梁朝国都,是荆襄地区除了襄阳城以外的第二大城,城池周长近四十里,三万八千户人家,二十余万人口。
江陵城同时也是第二驻兵重地,有两万唐军驻扎,江陵城位于长江北岸,在唐朝攻打荆襄时,在江陵俘获了三百余艘萧梁战船,便使得江陵也成为唐军的水军基地。
江陵城的守将名叫卢祖尚,是一名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将领,使一支方天画戟,重一百三十斤,武艺超群。
他原是洛阳隋将,王世充篡权时,他逃出洛阳,投奔了唐朝,跟随李孝恭驻守荆襄。
李孝恭极为欣赏这位年轻勇猛的将领,封他为南郡将军,率两万军驻防江陵,加上卢祖尚水xìng不错,率领过水军作战,李孝恭索xìng又将三百艘战船交给他。
卢祖尚这段时间心情也不好,他刚投靠了唐朝不到一年,便发现唐朝大势岌岌可危,前景黯淡,而且他的家乡弋阳郡成为了隋朝疆域,这让卢祖尚不免有些懊悔,他年轻冲动,一时没有考虑清楚,便将自己的前途断送了。
本来他也想过,做个无名之将,无声无息离开唐朝,去投靠罗士信或者徐世绩等名将,以他的武艺谋一个前途不成问题,只是李孝恭对他极为恩重,倒令他不忍背叛唐朝了。
夜晚,卢祖尚执戟站在城头,远远凝视着远方黑黝黝的江面,江面上波光粼粼,夜sè太浓,看不见任何船只。
卢祖尚的目光又回头向西望去,忍不住叹息一声,隋军竟然已经占领了夷陵县和宜昌县,断绝了荆襄和巴蜀的联系。
他心中多少有点愧疚,说起来他有责任,隋军是从他的军辖地过境,而且在紫陵县被发现,他通报了荆王,但还是晚了一步。
其实按理说,应该是他率军前去追击隋军,或者他率军去攻打夷陵,他也做好了出征准备,不料荆王却不批准他离境。
理由虽然没有说,但卢尚祖心里也明白,凭他手中的两万军,就算能攻下夷陵县,也攻不下宜昌县,只能白白去损兵折将。
卢祖尚心情很沉重,荆襄大战在即,不知道这一次将鹿死谁手,唐朝能不能扳回这关键的一局。
就在这时,一名报信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奔至城门前大喊:“卢将军可在?”
卢祖尚手执火把,探头问道:“发生什么事?”
“启禀将军,公安县李校尉送来紧急情报,江面上发现了一支可疑船队,足有百余艘之多。”
这个消息令卢祖尚吃了一惊,居然有一百多艘船只,这是什么,商船队吗?还是隋朝的水军。
他连忙又问道:“是什么船队?”
“李校尉说船体颇大,不像是商船队,也不像运兵船,李校尉怕打草惊蛇,不敢靠近检查。”
卢祖尚心念一转,他忽然明白了,这一定是去夷陵郡的隋军补给船队,他们是想趁夜偷偷过境,却被公安县的水面巡哨发现了。
他心中兴奋异常,当即喝令道:“全军出动,去江面拦截船队!”
。。。。。。。。
在离江陵县十几里外,一直由百余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沿着南岸无声无息地向西行驶,这只船队正是谢映登派去夷陵的补给船队,从江夏出发,一路平安行驶了七八天,抵达了最危险的江陵城一带。
其实长江上像这样的大型商船队也有好几支,但一般都在江夏以东行驶,荆襄一带并不多。
领船队的船老大也清楚危险在哪里,船老大姓陶,在长江上行船三十年,经验极为丰富,也知道该怎么躲避危险,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威胁,只有江陵郡有唐朝水军,想躲开水军,只有利用夜sè掩护,在晚上过境。
江陵城一带江面宽阔,宽达十几里,船队沿着南岸行驶,在夜幕的掩护下,江陵城根本就看不见,船老大逃税躲避检查,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船队缓缓在江面上行驶,黑沉沉的江面上看不见任何危险,一般这个时候唐军巡哨都不会出船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船员指着前方大喊:“陶爷,有船来了!”
只见前方江面上忽然出现了数百艘战船,黑影曈曈,如一座座小山一般拦截在江面之上。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八章 风起南郡
隋军的粮船被缓缓逼停,卢祖尚兴奋异常,长戟一挥,喝令道:“登船抓人!”
这时旁边副将刘方智低声劝他:“卢将军何苦为自己找麻烦呢?抓了隋军的粮船,必然会遭到隋军报复,南郡可就多事了。”
卢祖尚大怒,狠狠瞪一眼刘方智,“你若再敢胡言,我拿你人头祭旗!”
刘方智年约三十余岁,也是萧梁降将,就是江陵本地人,从军十余年,在荆襄一带资历深厚,他一直不服年轻的卢祖尚骑在他的头上,今天本是好言相劝,不料却被卢祖尚威胁要杀他。
刘方智也被激怒了,他后退两步,对卢祖尚怒目而视,卢祖尚哼了一声,手按剑柄上,冷冷道:“你是想纵敌吗?”
刘方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知道自己理亏,恐怕再多说一句话就要被卢祖尚趁机杀掉,他只得把这口咽下,躬身道:“卑职不敢!”
“哼!谅你也而不敢。”
卢祖尚目光又转回隋船,发现隋船竟然在向南岸驶去,不由大喝:“截住船队,不准它们靠岸!”
数百艘战船一齐向隋军粮船驶去,箭矢齐发,shè向隋军船队。
隋军粮船上有一千隋军士兵看押,平均每艘船有十名士兵,为首将领名叫袁嵩,也是一名经验丰富老将,他就在第一艘大船上。
当他听说前面有唐军拦截时,立刻命令船队靠岸,并在桅杆上点火,向后面的船只发出jǐng告。
一百多运粮船首尾约二十余里,黑暗中,一团火烈火在江面上异常清晰,这是前方的首船发出了jǐng报。后面的船只纷纷向岸边靠去。
本章节 雄霸 手打)
他们一路顺利,没有用到这只鹰。但在此危急关头。袁嵩找到了这只鹰笼,黑暗中,鹰的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冷光,就在袁嵩打开铁笼之时,却被鹰喙狠狠一啄,手背顿时流出血来。
袁嵩已顾不上流血。他一把抓出信鹰,将一卷纸条塞进鹰腿上的信筒里,冲出了船舱。一扬手,将信鹰向天空扔去,信鹰展翅翱翔。盘旋几圈,向东方飞去。
袁嵩一颗心放下,这时大江上已是喊杀声一片,后面的船只纷纷向南岸靠去,而前面的数十艘大船被唐军船只拦截。无法靠岸。
无数隋军士兵索xìng跳水向一里外的南岸游去,唐军士兵奔至船头放箭,密集的箭矢shè向江水中的隋军士兵。
袁嵩奔向船尾,船身却剧烈一晃,他一个趔趄,险些摔倒,船头被一艘唐军战船撞上了,数十名唐军冲上首船,挥舞着横刀大喊:“所有人统统跪下!”
船老大和十几名船员吓得纷纷跪倒,一名唐将发现了袁嵩,指着他大喊:“抓住他!”
十几名唐军士兵挥刀向这里扑来,袁嵩已奔到了船尾,随手抱起一根浮木,纵身跳进了大江中。。。。。。。
。。。。。。。。
唐军水师在江陵段袭击隋军运粮船的消息,以快的速度传向襄阳和江夏,虽然在这次事件中,隋军损失了两万石粮食和二十万担干草,并有近三百隋军士兵被俘或被shè杀,损失并不是很惨重。
但在战争yīn云密布的荆襄,这次事件就俨如迸入汽油桶的一颗火星,将荆襄战火率先引向了江陵。

此时是杨元庆进驻江夏城的第五天,数万民夫刚刚把五百艘海船上运载的粮食和物资卸下,杨元庆已任命了新的太守、长史等一众江夏官员,将韦云起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军务。
这几天杨元庆一直在忙碌地接见从南方各郡赶来效忠的官员,长沙郡、巴陵郡、武陵郡、宜chūn郡、沅阳郡等等地方官员,从太守到县令,足有百余人先后来赶来觐见楚王。
江夏城的府衙内,杨元庆正在会客堂内接见长沙郡太守萧彦琦和长史韩潞,萧彦琦说起来也和杨元庆在敦煌曾经有过一面之缘,他是敦煌萧氏家主萧茵茵之弟,同时也是杨元庆心腹萧琎的叔父,从敦煌回江陵后,被萧铣任命为长沙郡太守。
唐朝在攻取荆襄后,同样是出于稳定南方的考虑,除了几个核心郡重新任命官员外,周边郡县的官员都没有被撤换,让唐朝想不到的是,隋军刚到江夏,这些官员便争先恐后地前去表态效忠了。
“多谢殿下,家姊最近几个月身体不太好,很少出门了,不过萧氏家族发展很快,已经是江陵第一名门,很愿意为殿下效劳。”
杨元庆呵呵一笑,“敦煌萧氏可是大隋的功勋名门,当年我从敦煌带走的十八名文士中,萧家子弟就有三人,现在都是大隋的骨干,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