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不足,败事有余,连忙恭恭敬敬的向郑译行礼:“小侄拜见郑叔叔。”
“好,好。”郑译连忙在身上摸了摸,掏出一颗明珠,递给杨天:“老夫今日来得匆忙,也没有准备礼物,这颗明珠权当见面礼。”
杨天将明珠接过,又道了谢,才请郑译重新坐下。郑译摇头晃脑的道:“随公,当年同学中,吾观随公之相最贵,如今果不其然。”
杨坚知道郑译明着是捧自己,实际上是自鸣得意,他冷笑一声道:“郑兄,你今日虽拜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坚却不敢恭贺。”
郑译顿时诧异:“随公此话怎讲?”
杨坚道:“大周皇位前番都是兄传弟,到如今才父传子,武帝兄弟众多,未必没有人想弟承兄业,若有一人铤而走险,郑兄身为皇上的第一心腹,首当其冲即为郑兄,所以恭贺的话还是以后再讲。”
郑译顿时冷汗迭出,六年前,武帝刚刚收拾宇文护,出巡在外,武帝五弟卫王宇文直自持在剿灭宇文护余党中功高,想废太子抢夺继承权,谎称武帝病危,率军攻打东宫,差点得手,当时宇文直的叛兵突然掩至东宫的肃章门,幸好东宫留守尉迟运及时将大门关上,为止,尉迟运的手指还被叛兵用刀从门缝伸进来砍去半截无名指,可见当时情况凶险。
肃章门被关上后,叛兵又搬来木柴,放火烧门,想将大门烧毁,柱国大将军李贤的儿子,司卫上士李询当机立断,下令禁兵搬来木柴,在内也放火,熊熊大火才将叛军挡住。当时太子只有十四岁,而郑译就陪在太子身边,两人都被吓得半死。
武帝在位时尚且有人打主意,何况此时武帝已去,新君刚立,想起那次的凶险,郑译仿佛眼中又出现了熊熊大火,在随国公府中顿时如坐针毡,不到半刻,就匆匆离去。
杨天望着自己老子,心中大赞,只凭刚才廖廖数句,大周的皇室恐怕就要掀开一场血雨腥风。
郑译从随国公府出来就匆匆入宫,正碰到宣帝看完京兆丞乐运的上疏,见到郑译,宇文赟心情稍好,将乐运的奏章丢给他:“郑爱卿,你来的正好,朕正要派人捉拿乐运,你就辛苦一场。”
郑译正想向宇文赟进言防范几位皇叔之事,一个乐运根本不放在眼中,将奏章匆匆浏览了一遍,向皇帝道:“皇上,暂慢,乐运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兆丞,安有胆子对皇上的行为评论,臣担心的是怕背后有人撑腰。”
宇文赟一惊:“何人敢如此?”
郑译道:“至少也是番王之流,如果陛下捉拿乐运,正好给他们一个机会抹黑陛下。”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章借刀杀人下
   郑译的话也正是皇帝的心病,宇文赟又何尝不担心几个皇叔会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其中尤其是六叔齐王宪为最,齐王宪曾经是武帝最得力的助手,多次统领兵马作战,在大周有百胜将军之称,又是众皇叔之首,威望最高。若是登高一呼,宇文赟的皇位马上会不稳。
宇文赟顿时惊慌失措:“郑爱卿,那该如何是好?”
“皇上,有道是先下手为强。”说完,悄声的在宇文赟耳边说了几句。
过了几天,皇帝派大将军宇文孝伯前往齐王府宣诏,让宇文宪前往皇宫,告之皇帝要立齐王为太师,宇文孝伯虽然是太子身边之人,却是忠直之辈,在武帝面前丝毫不掩盖太子的缺失,和齐王宪也交好,齐王不疑有他,独自前往皇宫。
宇文宪一到皇宫,周宣帝马上命令预先藏好的卫士将齐王逮捕,齐王大声辨护自己无罪,周宣帝让大将军于智作证齐王谋逆,宇文宪气愤之余,与于智当面对质,将于智加在自己身上的所有罪名一一驳倒,于智哑口无言
郑译在旁阴阴的道:“以殿下今日之处境,又何需多言?”
齐王回道:“死生自有天命,我何尝贪图活命,只是老母尚在高堂,恐不能尽孝罢了。”
周宣帝毫不怜悯,直接在皇宫中命人用绳子将齐王活活勒死,齐王死后,周宣帝立即召集齐王府的僚属,命令他们证实齐王有罪,当齐王的尸体放在齐王府一干属下面前时,诺大的齐王府眨眼之间就树倒猴散,最后只剩下幕僚李纲为齐王收尸,齐王的五个幼子也被周宣帝下令处死。
杀了齐王,宣帝还不放心,又将平时与齐王亲近的上大将军王兴,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独孤熊,开府仪同大将军豆卢绍三人也一同被处死,因为暂时找不到罪名,周宣帝便直接污陷四人一起密谋造反,被后人称为伴死。
齐王有大功于国家,今被无故处死,众臣都是禀然,其他的五位皇叔更是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宇文孝伯更是后悔的捶胸顿足,自己不该为宣帝传召。
齐王死后,故吏皆散,王府又被封,李纲只得用一辆牛车将齐王的尸体载到城外,一个人独自掩埋,连挖坟连放声恸哭,只是他悲痛之余,花了半天的时间也只是挖了一个浅坑。
突然一个少年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我来帮你。”
李纲抬眼一看,一个十二三岁一身华服的少年郎站在他面前,身后还跟着两个十五六岁的大男孩,他垂下眼帘:“你是谁家的孩子,知道眼前之人是谁吗?”
杨天叹了一口气,心道我不但知道眼前之人,而且还知道他为什么会死:“知道,这是大周的齐王,也是我大周的百胜将军。”
李纲的神色更是悲愤,问道:“那你还敢帮忙,不怕惹祸上身?”
杨天道:“人人都知道齐王无罪,却无人敢说话,勇虽是黄口儒子,却又何惧之有?”其实若是齐王在世,大臣们肯定会群起反对宣帝诛杀齐王,只是宣帝动作太快,根本没有审讯就将齐王直接杀了,木已成舟,众人再翻案齐王也活不过来,只会白白得罪皇帝,才造成群臣皆不言的情况。
李纲对杨天顿时大起好感,把位置让开,杨天招乎杨石,杨淼两人,一起过来帮助挖坑,在四人的努力下,花了约半个时辰,终于将墓穴挖好。
四人又齐心合力,将齐王的棺木放进墓穴中,掩埋完毕,杨天也学李纲的样子,对齐王的陵墓拜了数拜。
祭奠完齐王,李纲才向杨天问道:“不知公子贵姓,此番大恩,文纪必铬记于心。”
杨天将姓名告之,李纲默然半响才道:“据我所知,齐王与令尊随国公大人非但无旧,反而有仇,不知公子可知?”
杨坚相貌异常,额头隆起,酷似传说中的龙形,有一次齐王宪在武帝面前道:“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在他面前总会不自觉失去主意,恐他日普六茹坚有反意,兄当早除。”
武帝不以为然,他雄才大略,一心想统一南北,自然不会以这样的原因猜忌大臣,何况武帝连佛都灭,根本不信什么天意,回道:“看他的相貌,作上将可以,没有什么特异。”
不久,王轨又向武帝密报:“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周武帝很不高兴,道:“假若真有天命,朕又岂能奈何?”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不过,此话后来传到杨坚耳朵,却把杨坚吓得半死,为人处事陡然低调,这也是为什么武帝刚死,杨坚就要借郑译和宣帝两人之手,将齐王除掉的原因,否则宣帝的皇位稳定下来,以宣帝多疑的性子,齐王再在宣帝面前说杨坚什么坏话,宣帝说不定就信了。
杨天对双方的恩怨却不清楚,那些陈年旧事,国公府就是有人知道也不敢说给杨天听,不过,杨天马上大义禀然的道:“我今日拜祭齐王,仍是因为他对大周的贡献,又与家父的恩怨何干?”
李纲呆了半响,才道:“想我李文纪枉活二十多年,倒不如一个少年郎。”他又在齐王的墓前拜了拜,只觉得大周满朝文武,却不如眼前少年胸襟。
等李纲拜祭完毕,杨天才道:“不知先生葬完齐王,可以地方容身?”
李纲摇了摇头,昔日齐王府帐下人材济济,齐王一死,各奔东西,不过是换了一个主子,可是他李纲偏要对齐王收敛尸身,还抚棺痛哭,人人避他还来不及,谁会收留他。
见李纲的神态,杨天心中一喜:“不知先生可否屈身于随国公府?”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章班底上
   周宣帝授杨天骠骑将军之职,又允许杨天开府,更象是一个玩笑,谁会投奔到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帐下听命。除非杨天向父亲杨坚要人,只是杨天有许多事要瞒着杨坚,又怎么能全部依靠杨坚派过来的人。
听到李纲的事杨天就动了心,如此忠心之人,如果能收下,日后必是一大助力。
李纲虽然忠直,却并不愚蠢,眼前的这位公子年龄虽小,却是当朝国舅,绝不会毫无原由的冒着风险掩埋齐王,他正好无处可去,也不矫情,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