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杨石愣了一下,不解杨勇话中有何意,不过,还是迈开大步向明德殿走去。 
只是杨石刚迈出数步,家令邹文腾已经气喘息息的跑了过来,见到杨勇,脸上顿时大喜:“太子,不得了,不得了。” 
“什么不得了?”杨勇疑惑的问道。 
邹文腾喘息了一下才道:“殿下,前殿来了好多人,除了汉王,还有卫王、河间王、腾王、申国公、宋国公、曹国公、化政公、新义公、太平公……都来了。” 
 
从邹文腾嘴中冒出一连串地王爷,国公头衔,不但杨石听得呆了,杨勇也听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杨石呆呆的发问:“还有没有?” 
邹文腾胸膛挺了挺,仿佛这么多人来东宫,他亦有荣焉:“当然 有,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六部尚书都来了,还有各部侍郎,十二卫大将军也多半来了。” 
“冬至大如年。”只是往年除了少部分大臣会悄悄过来给太子贺节外,基本上各大臣从皇宫回来就各自回家,哪有象今年一样,如今前殿几乎所有重臣都已来到,难怪邹文腾会说得如此眉飞色舞。 
杨勇听得眼前一黑,百官齐聚东宫,若是传到父皇耳中,父皇会怎么想? 
外面一阵踏踏的脚步声传来,掌管礼乐的东宫右庶子唐令跑到杨勇身边,喘息着问道:“殿下,汉王、卫王、腾王、河间王和各个国公,大臣驾到,是否要准备礼乐相迎?” 
杨勇瞪了唐令一眼:“下去!” 
看到杨勇黑着的脸,唐令心中格噔了一下,不知是谁得罪了太子,更误解太子是让他下去准备礼乐,连忙应了一声:“是,微臣马上去 办。” 
“回来,你下去办什么?” 
“这个……微臣……微臣准备礼乐呀。”被杨勇这么一喝,唐令更是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结巴起来。 
“本宫让你滚下去,谁要你准备礼乐?” 
“是,微臣马上就滚,马上就滚。”唐令兴冲冲来,却只能败兴而归。  
看着唐令消失的背影,杨石和邹文腾都若有所思,杨勇转过头,向邹文腾道:“邹爱卿,你到前殿去,就说本宫今日偶感风寒,现在正在吃药,不便见客,多谢大家前来东宫贺节,今日只能怠慢了,若等本宫风寒好了,来日必定再登门拜谢。 
” 
邹文腾顿时傻眼:“太子,我……”他虽然是东宫家令,俗话说宰相门下七品官,何况是东宫,可是前面殿内不但有众多重臣,还有国 公,亲王,里面随便一个人也不是他能得罪,大家兴冲冲来给太子贺 节,太子避而不见,这算什么回事,谁又相信上午太子刚刚祭天回来,下午就生了病。 
“我什么,还不快去!” 
“是,微臣马上就去。”看到杨勇没有半点笑意的脸色,邹文腾只得硬着头皮,一步步向明德殿迈去,脚步沉重的象是要奔赴刑场。 
看到邹文腾前往明德殿,杨勇松了一口气,带着杨石重新回到后面的崇教殿,刚刚坐下,马上命令杨石:“到前面去一下,看看情况怎么样了,若是邹文腾劝不动大家,你只需对卫王……如此就可以了。” 
“遵令。”杨石也转身出去。 
杨石出去了,杨勇却丝毫没有轻松起来,百官齐至东宫贺节,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搁在数年前,即使传到皇帝耳中,皇帝也会一笑至之,只是这几年,随着杨坚年龄渐大,越来越多疑起来。 
杨坚性格本来就急燥,加上猜疑,这数年,更是重新恢复了庭杖制度,常因小事而在殿庭中对大臣施加杖刑,还因为受刑者不死怪罪行杖人,认为他们行杖不力,将行杖者一并处死。 
此事到底是百官自发而来,还是有人在其中唆使,其唆使之人的目的是什么?杨勇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想道。 …老茅承认第四卷写的非常失败,导致不少读者流失,后面会加快速度,应当马上会到一肥段高潮,目前的点推比实在惨不忍睹,求一下推荐票。 
第四十九章疑虑
   殿的喧哗声越来越大,纵使相隔一重殿宇也听得清清 才慢慢平息下来,又过了半响,邹文腾和杨石两人才回来。两人头上都是满头大汗,仿佛外面不是大雪纷飞的冬季,倒象是刚从盛夏的阳光中走进大殿。 
看到两人进来,杨勇恢复了平静,问道:“大家都回去了?” 
邹文腾点了点头:“回太子,各人都回去了,大家听到太子感染了风寒,本来还要给太子探病,多亏卫王殿下的相劝,又加上有汉王殿下带头,各人才肯回去。” 
“好了,你也下去吧,记住,一直到过年,无论何人来访你都回道本宫感染了风寒,不能亲自接待。” 
从冬至这天起,直到正月初五,朝庭各衙门都已休假,早朝也停 止,太子说感染了风寒,完全可以足不出宫。 
“微臣遵令,只是太子……”邹文腾现在还没有想通,这么多王公重臣来给太子贺节,为何太子非但不高兴,还要装病躲过去。 
杨勇瞪了邹文腾一眼:“只是什么,还不下去。” 
“是。”邹文腾不敢再问,只得百思不解的下去。 
其时杨坚正在门下省内,门下省驻地离东宫明德殿只隔有一个弘文馆,不过,负责弘文馆的官吏都已放假回家,中间非常安静,明德殿的声音还是传到杨坚耳中。 
此时杨坚还沉浸在上午祭天的兴奋中,他虽然多次拒绝礼部和钦天监提出到泰山封禅的请求,只是有时静下心来一想,以自己的功业末必没有超过秦皇汉武,秦皇汉武可以登泰山封禅,自己当然也可以登泰山封禅,之所以委次拒绝,是因为他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间而已。 
从长安到泰山封禅,来来去去差不多要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在外面,杨坚心中还是隐约有点担扰,只是眼下四海升平。偶有动乱,也是边疆一点癣疥之疾,自己到底为什么担心,杨坚却是想不出,也不愿想。 
听到东宫传来的喧嚣,杨坚顿时眉头大皱,对身边服侍的陆老太监道:“派人去看看,东宫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宣哗?” 
“是。奴婢遵旨!”陆老太监颤巍巍地走出门下省,经弘文馆,由通训门直接进入东宫。 
还没有接近明德殿,各个王公大臣的声音就清晰的传入陆老太监耳中。陆老太监虽然年龄大了,耳朵却没有花,稍停了一下顿时下了一 跳。明德殿内地大臣之多。几乎可以直接开早朝了。 
陆老太监很快返回。向杨坚报告:“回皇上,是几位王爷在明德殿喧闹。” 
“几位王爷?”杨坚却不是那么好糊弄:“朕怎么好象听见韩擒 虎。史万岁等人的声音?” 
“皇上好耳力,这么远就能听见韩大人,史大人他们的声音,老奴老眼昏花,到明德殿才勉强分辨出数人。” 
见陆老太监装耳聋,杨坚不好再问,只得对旁边另一边年轻太监 道:“小丁子,你去看看,东宫到底在干什么?” 
“奴婢遵旨。”叫小丁子的太监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转身下 去,不一会而就返回报告:“回皇上,卫王、汉王、腾王、河间王、申国公、宋国公、曹国公……六部尚书,侍郎共有近百王公大臣一起在明德殿等待太子接见。” 
杨坚越听脸色越沉,不悦的向左右问道:“内外朝官一起朝拜东 宫,这是何礼?” 
此时杨坚身边随侍的除了太监外,还有四名大臣,内史舍人封德 彝,兵部侍郎柳述、太常少卿辛亶、员外散骑侍郎王邵,柳述因为前段时间史万岁先谒东宫之事引起杨坚的不悦,不敢插言,太常少卿辛亶只得委婉的道:“禀皇上,今日是冬至节日,百官到东宫是为贺节,不能算朝拜。” 
听了辛亶的解释,杨坚沉默了一下,才自言自语地道:“若是贺 节,或几人,最多十几人同去,为何所有官员一同齐聚?” 
柳述和辛亶一时无言,王邵看着杨坚脸然不宜,心中一动,连忙自高奋勇的道:“皇上,不如让微臣去看看,太子和诸位王公大臣到底在干些什么?” 
杨坚点了点头,王邵连忙转身向东宫方向而去,王邵的专职是撰写皇帝起居注,本来撰写起居注地官员常为皇帝所不喜,因为他们的职责是事无巨 
皇帝地一言一行,即使是皇帝不愿意也不行,这样, 工作的关系得罪皇帝,只是王邵善于拍马屁,常称皇帝有龙颜戴干的仪表,并指示给群臣观看,让杨坚大悦,王邵自然也获得了皇帝地信任。
王邵赶到明德殿时,众大臣已得到太子感染了风寒地消息,经过卫王和汉王两人地相劝,正陆陆续续的离开,王邵连忙拉住一名熟悉地官员,询问刚才发生了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