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
也不知道是弘光帝还是马、阮等人的缘故,朝廷居然下了明旨,催促史可法尽快南下,不许进城。
这么一搞,连面见皇帝的陈述危急的机会都没有了。
史德威原在援剿都司,这几年一直在史可法身边做副将,虽没有大的功勋,却胜在稳重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积功至今,最能明白史阁部的心思:“大人再这么等下去还能等出什么结果来?我想着联络一下附近的旧友至交,凑些银钱财帛出来,把上下关节疏通了,总有机会见到圣上的吧?”
史可法这样的大臣想要面见皇帝陈述军情,居然还要贿赂各方,就是史德威自己也认为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荒谬之事。
可世道如此,还能有什么别的法子?
“一派胡言。”史可法当即就怒了,厉声道:“我等忠心为国,日月可鉴。如何能做贿赂小人的勾当?我史可法宁死也不于马、阮等幸进之徒行贿赂之举,哼……其中忠奸如黑白分明,百年之后,后世子孙自然分的清楚孰忠孰奸……”
“大人教训的是。”
史德威躬身退开,无言的看着史可法的背影。
这位史阁部对朝廷真是没话说,忠心是足的不能再足了,只是有些迂腐不知变通,一味执着于忠义纯臣之名,在很多事情上未免力不从心。
江风水汽陡然重了,拂起史可法宽大的衣衫,瘦弱矮小的史阁部似难当江风之劲,却固执的矗立着不肯回头暂避。
不远处,五人文人还是诗酒往还。有几个显然是喝的十分醉饱,趴在江石上一阵呕吐之后,抽出镶金嵌玉的宝剑,和着美妓的琵琶节奏弹剑而歌: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射天狼啊射天狼……”击剑而歌的文士抱着美妓哈哈大笑……
“这些书呆子,还有心思唱歌,真要是有(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本事的怎不去投军抗敌?”史德威厌恶的想着:“光在这里和女人唱歌,唱的再慷慨有个屁用?就能把清兵唱的退了?”
城内。
元晖殿。
大殿之内,丝竹悦耳笙箫阵阵,一众乐工吹拉弹唱。
“迷醉守望潮红里,凭栏笑看桃花绽……”
大殿正中,十几名芳年少女或歌或舞,正在演绎兵部第一才子阮大铖阮大人的得意之作《桃花笑》。
阮大人兵事不行,可谱曲编舞的功夫确实一流,找的少女都是江南佳丽,扮相行头这么一弄,还真是如九天仙子一般。
霓裳圆转,罗衫翩翩,肌肤如玉、面似桃花,弘光帝根本就没有听清楚演的是什么,眼珠子一直在那些少女的身上打转转儿。
“好,好哇,这才算是歌舞升平盛世景象,哈哈。”弘光帝摸着近身小宫女的白玉一般的脸庞哈哈大笑。
天气已经开始变得有些潮热,按说弘光帝这样的大胖子应该怕热才对。偏偏还在元晖殿安放了好几个暖炉,让阮大铖和马士英等忠臣很不适应。虽然已是汗流浃背,也只能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陛下洪福齐天,四海生平……”
现如今的局面还说什么太平盛世的陈词滥调,其实也没有人会相信,就是弘光帝本人也不相信这些阿谀奉承,不过皇帝么,不说这个还说什么?难道要说“刀兵四起”?难道要说“社稷将倾”?那岂不是更煞风景。
眼前美人醇酒,岂不就是最后的风景?
弘光帝低声对身边的近身宫人说了些什么,那宫人立刻取出一金锦小匣,从匣子里取出鸽卵大小的一枚药丸。
弘光吞了一丸之后,似乎嫌药效不够,又取出一枚吞服。然后斜斜歪倒在卧榻之上。
由于过分的沉迷酒色,肥胖的弘光皇帝身子早就是被酒色掏空,不得不借助虎狼之药行男女之事。
作为“重臣”的马士英和阮大铖都知道这些,可身为臣子的怎么好说皇帝这方面的事情?只好视而不见的当作没有看到。
不得不说这药物的效果确实不错,功夫不大,弘光帝就已经双目如火面色赤红,就连那白嫩如妇人的大肚子都变成粉红颜色。
药效行开的弘光皇帝根本就是不顾一切,低低的牟叫一声扑倒一个盯看了好久的佳丽,就往屏风后头拖拽。
歌舞的佳丽们立刻大乱,尖叫着瑟瑟发抖。
阮大铖阴沉着个脸,低吼道:“歌舞乐曲继续,违命者以谋逆论处……”
歌声、乐声再次响起,元晖殿又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只不过这音乐之声中好似多了一丝颤音。
很快。
屏风之后就响起裂锦声和少女的尖叫声……
一声惊呼,刚刚被弘光拖进去的少女跑了出来,身上的装扮依旧,只不过裤子已经被扯了下来。露出白闪闪的两条细腿,两腿中间一片血污……
“美人儿,回来,回来……”弘光帝还是屏风之后气喘吁吁的大叫。
“给我回去。”阮大铖一脚把跑出来的少女踹到,拖着她的头发再次把她拽进屏风之后。指着乐工和少女们说道:“看什么看?歌舞继续,不要停,违令者齐斩全家!”
屏风之后还是不时传来器物碰撞和少女尖叫的声响,终于淹没在丝竹声中。
马士英冷着个脸说道:“陛下身子虚了,以后那虎狼之药少给他些,拥立这么一个皇帝是很不容易的……”
正文 第114章 车轮比天高
 更新时间:2009…9…18 9:37:48 本章字数:3396
在这个时代,因为通讯和侦查手段的落后,让大几千的主力军在敌方地图上凭空消失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何况赴死军和清军都还没有进入对方的视野。
赴死军主动出击和朝廷没有一星半点的干系,外界知道的消息很少,尤其是作为先遣的开头部队,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其确切位置。
因为赴死军没有什么顶头上司,更加不必理会什么朝廷、各部各衙,也就用不着飞马传递军情闹的世人皆知。
尤其是现在的江左几乎是一个空白地带,来去纵横自如的很。
为尽可能的掩饰作战意图,沿途遇到的百姓流民等闲杂人等,一律扣留随军同行。
暂且作为斥候使用的马步营经过这一年的扩充发展,已经拥有骑马步兵七百余人,堪用的马匹九百余(不全是战马)。
如此大规模的斥候力量已经全都撒了出去,尽可扩大侦查范围,以赴死军主力为核心,骑马步兵已经形成一个半径近两百里的侦测范围。
骏马飞奔,淮扬一带的战报流水一般汇总上来。
“清兵的动作可真不慢呐。“
在占领徐州之后,仅仅四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攻克泗州,主力正在渡过淮河,其前锋直逼扬州。
气势汹汹准备清君侧的左良玉忽然莫名其妙的病死,这让弘光君臣欢欣鼓舞的同时,史可法也终于如愿以偿的回到了扬州。
作为淮扬督师地史可法。既没有利用这点宝贵地时间加强防线。更没有在南下地过程中和左部有过哪怕一次战斗。虽然也有身不由己地原因。可宝贵地时间和战机就在他这么辗转之中白白溜走。
这些宏观方面地消息很容易就能得到。关键是清军地详细兵力部署、后勤保障、军队制置、各部统属等详细情报。
已经渡河和正在地渡河地是清军主力。也是多铎手中最为精锐地部分。其中满蒙各有两旗(固山。现在读者习惯称为旗。真正地满洲兵在入关时候大概有十个固山——作者按)。汉军一旗。共计五旗兵力。
在江北各镇南调地时候。刘良佐给弘光帝地报告是:“虏众约七千余。或不过八千。余者多为沿途新附……”
至于史可法。由于采取过分保守地防御战略。对于清兵地总兵力也只能有个大概地估算。史可法给朝廷地奏报是“建虏如火。兵甲廿万”。
多铎地兵力到底是七八千人还是铺天盖地地二十万大军。南京方面并不是很清楚。
满洲兵的建制李四比较摸底,每固山(旗,以后为了行文的方面将弃固山这个很正统的称呼,使用旗这个通俗说法)战兵数量在七千五到八千之间,这个数字只包括真正的战兵,根本就没有把奴兵计算在内。
显然说多铎只有七八千嫡系人马的说法完全就是在胡扯。
多铎手中主力就是这五旗人马,纯粹的战斗部应该在三万五以上四万以下,再加上相当数量的奴兵,总数应该在六七万之间。再加上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所部以及河南的降兵随从,算上在归德收拢的三万新附,杂七杂八算起来也就在十万到十三万之间。
随着清军的快速突破,尤其是从亳州到淮安这么漫长的距离,清军就是神仙也很难集中兵力。
尤其是那些新附军,本就是大明官军和地方武装,编制混乱战斗力低下,分布在漫长的战线上,也就是摇旗呐喊的份儿,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