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第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僵持的战场,很快演化成了夏军大溃败的战场。
“杀!”
“杀!”
宋军的骑兵迅速的集结起来了,开始了所有骑兵最拿手的绝活——追杀溃兵。
***
“……贼军大首领没啰卧沙被霹雳投弹当场炸死,监军使梁格嵬被追兵斩首,梁乙埋的一个侄子被生擒,此役共斩获大首领十五名,小首领二百一十九人,俘虏大小首领二十二人,斩首贼众三千余级,俘虏五千余众,缴获贼军伪铜印一枚,旗鼓、马匹、军器无数……”丰稷向石越念着刚刚接到的左路军战报,“种谊、刘昌祚率部一路穷追贼军溃兵,沿途大小城寨皆望风而逃,种、刘一直追至赏移口方停止追击。经此一役,葫芦河方向,贼军已无抵抗之余力……”
“甚好。”石越亦不由得喜动颜色,对于还没有丧失冷静的石越来说,这是战争开始以来,真正值得高兴的消息。“本帅当下令嘉奖之。”
他快步走到地图之前,找到左路军所在位置,看了一会,喃喃道:“种谊与刘昌祚会自西北出鸣沙城往灵州,还是会自北方出黛黛岭?”
李丁文、刘舜卿、章楶等幕僚、参谋闻言,都聚到地图边来。
刘舜卿看了半晌,摇摇头,道:“左路军出鸣沙川或是出黛黛岭皆不重要,现在下官只想知道,李宪在哪里?!自李宪与王厚分兵之后,王厚已与董毡会师兰州城下,而李宪却已经有整整七天,没有军情传回来了!”
他手指指向天都山,忧心忡忡地说道:“若李宪部有意外,贼兵自此而下,我后方空虚,自平夏城至渭州、陇州、秦州,皆已倾巢而出,所留守之兵总计不过万人,皆老弱不堪,贼军可轻易深入我腹心之地……”
所有人尽皆默然。
刘舜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数日之前,梁永能忽然派兵反攻紧邻延州的保安军顺宁寨,想趁宋军倾巢而出,后方空虚之时,自保安军攻入延州后方,对宋军还以颜色。保安军守军瘁不及防,若非顺宁寨三千将士浴血奋战,兼之当时环庆行营还有大军驻扎,种谔率军救援及时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但这件事却给宋军敲响了警钟。
西夏人未必是被动挨打的,如若不能消灭敌人的军队,当宋军主力深入西夏腹地之时,西夏人的军队反而出现在了陕西路境内,那这个后果就严重了。
比烧杀抢掠,无论如何,宋军都不可能是西夏人的对手。
而相比延绥、环庆行营来说,秦凤行营的守备更加空虚。
石越的手指轻轻敲击帅案,默然半晌,终于淡淡地说道:“无论如何,我们眼下惟有相信李宪。再等他五天,五天之后,再无消息,再抽调兵力未迟。”
王厚与李宪的计划挑不出什么毛病。
西线的战略目标一开始就被行营都总管司明确为牵制西夏在天都山以西的军事力量,伺机直接进攻兴庆府——而不是灵州。而西线的兵力配置却并不少:除了神锐军第一军与从秦凤行营调来的神锐军第二军、第四军以及神卫营第四营共计四万左右精锐禁军外,还有总数在两万四千左右的原熙河地区的教阅厢军、沿边弓箭手与蕃军。若再加上董毡许诺的至少四万的吐蕃联军,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虽然跟随王韶开熙河的许多有经验的优秀军官,在持续数年的禁军整编过程中被一批批调走,充实到其他的禁军当中,但是至少,李宪与王厚都对自己亲自训练的军队感到满意——尽管这中间也出现过如文焕这样的“败类”。
所以,人们有理由对西线寄予厚望。
尽管西线大军的补给无异于一场噩梦,但行营都总管司的一些官员,依然很乐观,他们甚至相信李宪会比中部军先打到兴庆府。
毕竟他们面对的对手,也并不强大。西夏人的主力,绝不可能在西线。而西夏方面名义上节制天都山以西诸军司的禹藏花麻,根据各方面的情报,这个人也并没有替梁乙埋卖命的意思。
于是,王厚与李宪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王厚率神锐军第一军与配属的神卫营,与董毡的吐蕃联军一起,进攻兰州。而李宪则亲率其余所有军队,进攻会州、屈吴山、天都山,巩固中线的侧翼。然后,董毡的吐蕃联军与少部宋军军官一道,向西北进攻凉州甚至是甘州,招安沿途部落;而王厚则顺黄河而北,与李宪会师,直接杀过青铜峡,直取兴庆府。
他们的想法是,当西夏人将主力用去抵抗中线与东线的宋军之时,他们就可以趁虚而入,夺得伐夏第一功。
当然,这个想法与后面的打算,是不可能上报给行营都总管司的。
这个计划,西讨行营都总管司只知道一半。
理由是很堂皇的,无论是李宪与王厚先攻下兰州,再绕个大弯来取屈吴山、天都山、会州,还是先攻击天都山,再取兰州,都势必要在熙河地区崎岖的群山中,绕上无数的山路。这远远比不上两路出击有效率。
从纸上来说,李宪与王厚的计划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那只是纸上的。
当王厚目送着吐蕃联军的众将领鱼贯走出大帐之时,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了。
兵强马壮的吐蕃军队,虽然有点让人不舒服,但是董毡对朝廷的忠诚至少暂时无可挑剔。但是,那个于阗杂种阿里骨却是那么的刺眼!这支异族的联军越是英勇善战,王厚便越是感觉到一种威胁。
完全只是一个打过多年仗的老兵对危险的直觉。
阿里骨的眼神桀骜不驯,眸子里透着一种赤裸裸的野心。王厚挑选了最精壮的将士给这些联军的将领们检阅,旁人的眼中,或者是一种颟顸的茫然,或者是一种带着讨好的谦卑,或者是敬畏……惟有这个阿里骨,竟是那种不屑一顾的蔑视,毫不掩饰的蔑视!
王厚又特意差人送给联军众将精美的中原礼品,有美奂美仑的丝绣衣袍,有洁白如云的瓷器,还有来自南海的各种香料,以及吐蕃人一日不可或缺的茶叶……然后,王厚又派人偷偷打听到那些将领是如何处置这些礼物的。几乎所有的吐蕃将领对这笔意外的财富都喜不自胜,有些人一回帐便迫不及待的试穿华美的丝袍,有些人则将之郑重的藏起来,还有一些人用来赏赐自己的宠姬……惟有这个阿里骨,除了留下茶叶外,便将那些礼物毫不吝啬的分送给了其余的大小首领。
这个于阗杂种,毫不羡慕中原的生活,却懂得如何去拉拢与自己血统不同的吐蕃人!
董毡没有儿子。
而阿里骨的母亲是董毡的宠姬,而阿里骨则是董毡的养子。
与兰州西夏军队的几次交锋,王厚又故意设法让阿里骨出阵。这个于阗杂种作战勇敢,武艺高超,骑射之术,让西夏人望而生畏。而最要紧的是,王厚分明看得出,那些吐蕃的战士,在心里面对这个于阗杂种都很服气!是那种出自于战士心中的钦佩。这种感情,王厚最熟悉不过——熙河地区不知道有多少蕃部首领,对他的父亲便抱着这样的感情。
董毡已经老了。
否则如此重要的战争,他不会不参予。
青唐吐蕃对大宋的态度,很可能便取决于这个于阗杂种。
但是,阿里骨却是个危险人物。
攻下兰州不过是举手之劳,王厚根本没有把兰州的夏军放在眼里。但打下兰州后,果然让这些吐蕃人向西扩张么?
凉州、甘州,甚至远至西域,让那里的部族服膺吐蕃战士的威名,而不是更直接的感受大宋的刀锋?
王厚太了解这些异族了。
所有的部族,本质上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
惟有你清楚地让他们知道,如若他们不服从,你的刀锋便会划破他们的脖子,你的战马便会踏平他们的帐篷,他们才会服服帖帖,从心眼里敬畏你为天朝上国。用刀箭与战马摧毁他们的意志,然后用美服与美食消磨他们的身体,大宋才会有稳定的边疆。
如若征服的军队不是宋军而是吐蕃,也许是去一西夏,又造一西夏。
谁能担保这阿里骨不会成为第二个李元昊?
但是王厚也清楚地知道,改变计划是不可能的。李宪才是西线宋军的最高长官,他私自违背作战计划,别说他只是王韶的儿子,便是韩琦的儿子,只怕也难逃一死。况且,向西进军,他也没有足够的补给。
“向职方馆要一份阿里骨的档案……立即写奏章,请朝廷续赐空名宣扎五百,空名告身二百……”待吐蕃众将全部走出大帐,王厚便即咬着牙,低声命令道。
“将军,我军与李太尉分兵之时,李太尉已交付空名宣扎二百,告身一百,足敷兰州之用。”王厚的一个幕僚提醒道。虽然朝廷为了招抚“生蕃”,免不了要封一些有名无实的官职给那些投效的部落首领与有功蕃人,但王厚张的这个口,未免也太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