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觉醒-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的觉醒》
作者:绿影蓝刀
作品相关
前传 龙之征服(预览)
  有少数读者抱怨看不懂本作的背景,小生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帝国的觉醒》取意于刘慈欣大大的《西洋》,写作计划中也另包括一部以郑和为主角的中篇《前传:龙之征服》,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现在将第一节的开头部分献给大家评赏,就当作个广告好了,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_^
  ***
  第一节云和山的彼端
  西元1420年,非洲,索马利亚,摩加迪沙沿海。
  这是明朝舰队打算到达的最远的地方,永乐皇帝也只让走到这里,现在,二百多只船和两万多人,静静地等待着返航的命令。
  郑和沉默地站在“清和”号的舰首,他面前,印度洋笼罩在热带的暴雨中。四周一片雨雾,只有闪电剌破这一片朦胧时,舰队才在青色的电光中显现,“清远”号、“惠康”号、“长宁”号、“安济”号……如同围在旗舰四周纹丝不动的巨大礁石。众多的非洲酋长在船上欢宴三天后已上岸,激越的非洲鼓声从雨中隐隐传来,岸上棕榈林中打鼓的黑人狂舞的身影如暴雨中时隐时现的幽灵。
  “该返航了,大人。”副将王景弘低声说。在郑和身后,站着远航统帅部的全体,包括七名四品宦官及许多的将军和文官。
  “不,继续向前走。”郑和说。
  在统帅部其他人的感觉中,这一刻空气和雨滴都凝固了,“向前?!到哪里?!”
  “向前走,看看前面有什么。”
  “那有什么用呢?我们已证实建文帝不在海外,他肯定死了;我们也给圣上搞到了足够的珍宝,该回航了。”
  “不,如果天圆地方,大海就应有边缘,大明的船队应该航到那里。”郑和的双眼渴望地看着雨雾深处,看着他想象中的海天连线。
  “这是违抗圣命,大人!”
  “我意已决,不从者可以自己回去,但最多只能带十艘船。”
  郑和听到身后有剑出鞘的声音,那是王景弘的卫士的剑;接著有更多的出鞘声,那是郑和卫士的剑,然后一切都沉默着,郑和没有回头。
  象来时一样突然,暴雨停了。太阳的光柱剌破云层,天水相连处金光灿烂,显示出无法抗拒的神秘诱惑。
  “起航!”郑和大声发令。
  西元1420年6月10日,明朝舰队浩浩荡荡,撞开印度洋的滚滚波涛,向好望角驶去……
  ——摘自《西洋》,刘慈欣著
  西元1421年8月3日清晨,北非,马德拉群岛,丰沙尔。
  温和的海风轻拂着微波起伏的大海,黎明的晨曦驱散了浓厚粘稠的雾幕,营地中三两散落的房舍从刷有斑驳白漆的百叶窗后逐一投射出昏黄的***,一股鲜活的生气在鸡鸣犬吠中慢慢浮现。一名身穿蓝条纹粗麻罩衫的年轻葡萄牙水兵推开吱嘎作响的木门走了出来,在低矮简陋的棚屋前伸者懒腰。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响亮的喷嚏,摸出一顶皱巴巴的水手帽歪戴在头上,一边搓着眼睛一边骂骂咧咧地登上飘扬着蓝白色国旗的港口了望塔,心里着实充满了对温暖被窝的眷念和对这份苦差事的抱怨。
  朦胧惺忪的睡眼首先把警惕的目光投向了东方遥远的地平线边缘——五百英里外的非洲大陆便是穆斯林强盗们的天堂。千百年积累下来的丰富航海知识再加上对海洋性情了如指掌的老练水手,摩尔人轻快的阿拉伯船能够毫不费劲地穿越这段并不算远的距离,随时发动一场迅猛而致命的突然袭击。
  仇恨是断断续续维持了几个世纪的长久战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任何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眼中,那肮脏头巾下的阴沉双眼怎么看也只能属于面目狰狞生食人肉的魔鬼奴仆所有,和他们除了用刀剑之外没有任何对话可言。称霸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领土囊括上下埃及的马木留克王国、觊觎南地中海霸权的突尼斯王国、控制摩洛哥的斐兹王国,盘踞格拉纳达的摩尔部族,异教徒的阴影始终在整个地中海翻腾滚涌的波涛间时隐时现,成为基督世界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梦魇。
  怎能容忍浸透基督吾主神圣鲜血的髑髅地被异教徒卑污的脚所践踏?
  怎能容忍承载罗马帝国昔日荣光的拜占庭被异教徒肮脏的手所毁灭?
  怎能容忍通往遥远东方黄金世界的贸易线被异教徒贪婪的心所阻断?
  必须夺回我们失去的一切!僧侣们如此高呼,领主们如此高呼,商人们也同样如此高呼。发动新一场圣战吧!奉天父的名义用鲜血来涤荡被玷污的圣城!
  在狂热的情绪不断蔓延的同时,一位年轻的葡萄牙王族却没有迷失在人云亦云的愤怒之中。他站在萨格雷斯半岛高耸的海岬角,映出几许忧郁神情的碧蓝色双目遥望着眼前同样碧蓝的大海。“这一望无际的大海才是我们的天注之命啊……”
  海面上雾气在不断消散,哨兵轻松地看着眼前宁静的一切,带着满意的神情把头转向南面陌生而充满了神秘诱惑的广阔海洋。海天相接的尽头,一抹绵延数里的青灰色浮影在清雅的淡蓝色背景下显得分外醒目。哨兵一把抓下水手帽,痉挛的右手将它捏成皱皱的一团,他的眼睛由于惊惧而瞪得滚圆,颤抖的嗓音在清冷的宁静中发出声夜枭般刺耳的尖叫:“敌情!”
  次日,即大明永乐十九年六月廿七,郑和舰队,旗舰“清和”号议事堂。
  ……
  ToBeContinued
'原创'现实时空中的明代税收
  这篇文章是《帝国的觉醒》构思阶段写的参考资料,数据大多引自黄仁宇大大的论著《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曾经在铁血历史区贴出。现在略加补充修改,以作为本文的背景史实。
  ***
  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和节俭为上的保守思想
  明代的社会经济始终没有摆脱以传统农业为基调的局面
  在国家财政税收上则表现为农业税的主体地位
  驱逐了蒙古入侵者后,久经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
  在战前的宋朝,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6000万贯
  这样的财政收入在中国王朝史上也应该是登峰造极了
  即使这其中含有通货膨胀因素
  考虑到宋朝每年多达3500英吨的铜产量和5000英吨的铁产量
  这样的财政收入相对于如此巨大的生产总值完全可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的财政结算单位全部以贯来进行
  换言之,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数目化管理”的雏形
  而到了明代,多年的战乱加之政府管理不慎导致的宝钞信用破产
  财政结算的方式反较之宋代大为落后
  明代前期对金银严格管制,禁止民间流通
  税收也以征收实物为主
  当时田税的结算单位是石,
  这是古代通用的谷物计量单位,明代一石约相当于今天的107。4市斤
  无论白米和小麦,一律以此结算并在统计时进行简单相加
  田税的交纳单位是亩,1亩=240平方步=6000平方尺
  朱元璋曾经试图因地制宜地详细划分每亩田地的税额
  但是纵观帝国上下,平均亩产从西北的不到半石到江南的超过4石,差距多达8倍
  在无法精确管理的古代,模糊才是最好的原则
  几乎在明朝建国初始,帝国的田税制度就差不多稳定了下来
  通过低税收低开支的无为而治,令饱经战乱之苦的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在财政收入最高的永乐年间,帝国田税基本保持在3200-3300万石
  可是鉴于永乐皇帝大规模远征蒙古,七下西洋,大修北京城这样的宏伟工程
  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部分开支,以极低的代价作为额外徭役转嫁到了税户身上
  成为了一笔不可考的隐性税收
  永乐年间的重税使得民间不堪负荷
  于是有了安南的背叛和江南富户拒绝缴税的事件
  为了平息民间的怨气,后来的皇帝轻微的调整了税额
  使之长期维持在2500-3000万石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明帝国超过10亿石的粮食总产量
  国家平均税率只有不到三十分之一
  而欧洲同期仅教会的“什一税”就是这个数目的三倍!
  17世纪日本德川幕府的重税更高达逢二抽一!
  然而,征收实粮不仅对官方而言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民间,它更是及其沉重的负担
  把粮草从主要产地江南运送到北京,成本往往数倍于粮食本身
  而这些耗损都必须由税户自己承担
  因此,官方允许把田税的部分或者全部,以折价成银两或其他实物的方式缴纳
  以云南为例,用贝壳或水银缴纳都是允许的
  考虑到白米和小麦的市价不同,各地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