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科技帝国-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锷对俾斯麦的崇敬之心更增加了几分,相比而言,中国的那位“东方俾斯麦”李鸿章,真是给人家提鞋都不够资格。
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开创的制度,给德国打下了深固不摇的基础,高素质的国民是这种制度之花结出来的硕果。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国家想落后都困难。
国家尚未统一的普鲁士,在经济极为落后的时候都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没有理由做不到!
中国只有东部的日本和北边的俄国是心腹大患,地缘环境远远比地处中欧的德国好的多。远离世界中心战火绵延的欧洲,物产相对较为丰富,人口资源更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企及的。一旦中国国民的素质提升起来,那还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中国的崛起呢?
中国不强大,不称霸,那真是天理不容啊!
台上和台下的互动继续进行,一个学生问道:“柴都督,您对儒家思想有什么看法,中国今天的落后,是否应该由儒家负责?中国今后,是否应该废除儒家思想,效法日本脱亚入欧?”
这个问题引起了梁启超的兴趣,他微笑着看这台上。
柴东亮平静的道:“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在绝对的**环境下,任何一种思想都会被阉割,比如法家是推崇法治的,但是当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那些推崇法治的大臣,不都是纷纷附和吗?事实上,中国除了汉初有过短暂的黄老无为之治以外,从汉武帝开始,就应该是外儒内法,披着儒家伦理道德的皮,行的是法家‘弱民’、‘愚民’的政策,通过御良’的手段,消弱华夏子孙的道德感,让无耻的小人来统治愚昧的大众,从秦朝开始,中华文明就几乎没有进步,从没有哪个时代像先秦那样文化灿烂,思想之花开的那么灿烂,但是先秦又是普通人的地狱,常年的相互征伐,令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但是,这是当时的形式和经济条件决定的,谈不上对错。不管祖先做了什么错事,他们毕竟通过最血腥的战争和最屈辱的和亲,甚至是屈膝投降的手段,保留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火种。同时,把他们所认知的世界里,所有适合生存的土地都jiāo给了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我们已经无法要求祖先做的更多了???把现在中国的落后,推倒两千年前古人的身上,是一种懦弱的思想???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拍着孩子的头,说希望都在他们身上,将希望放在子孙身上,同样是一种懦弱和不负责任的思维方式。
中流击水,舍我其谁!”柴东亮环视台下,一字一顿道。
蔡锷看到这里,长叹一声道:“老师,我终于明白您原先说的,现今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国民之间竞争的道理了!柴东亮集江淮数千万人的力量,对抗袁世凯一人,袁世凯焉能不败?若安庆军谘府是‘日升昌’,那柴东亮就是雷永泰!”
梁启超则淡淡一笑:“雷永泰要的是‘日升昌’的股份,柴东亮所求,又是什么呢?他这个人可是无利不起早的????只怕,大总统的虚名,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进京(上)
第三百一十四章 进京(上)
柴东亮在安庆政治管理学院的演讲稿被《申报》全文刊载,各大报馆纷纷转载,一石激起千层1ang,在国内的知识界,展开了一场国家机器和国民素质,到底哪个才是国家富强的基础的大讨论。wWw;论辩双方口水和板砖横飞,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都拿出了真凭实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赞同柴东亮的一方自然是将俾斯麦治理德国当作案例,俾斯麦实行的全民免费教育和社会福利、保险制度,通过这些手段提升了国民素质,故此,西方一致认为普法战争的胜负,在德国小学生的课堂可以决定了。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中国积贫积弱,应该集中一切资源优先展军事力量和重工业,先御敌于国门之外,废除一切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然后才能谈得上展国民素质。他们拿出了紧邻日本作为案例,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前,连大清都在日本有类似租界的“居留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外国人,都享有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但是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之后,“居留地”、“领事裁判权”等外国人的特权被一概废除,等到日俄战争胜利之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的霸主,太平洋上一支不可小视的重要力量。这一派认为,中国人口和资源远胜日本,只要学习日本强国为本的国策,中国将会在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崛起。
不管最后论战的双方结果如何,起码双方达成了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教育和实业是强国之本,数、理、化、工科和职业教育,这些密切联系实业的学科教育,则是优先展的教育科目。重视教育,这一点日本和德国都做的非常好,两个国家都是在国力极为贫弱的时候,都完成了全民的免费教育。所以,不论是同意柴东亮国民优于国家的观点,还是不同意他的观点,都认为优先展教育和实业是必须的。
双方的差异,只是在是否在国家展中优先考虑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否,支持柴东亮的一方认为,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享受到国家展带来的好处,则会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国民xìng的培养,另外一方则认为,先富国强兵再说,日本人不是连饭都吃不饱,战场上不也挺玩命的嘛!
不过,双方还是认可的柴东亮的观点,从清末开始,所谓中国积贫积弱也是个伪命题,中国不是没钱,而是钱花的不是地方。能打造出北洋水师不能算是没钱,但是却在开战之前没钱买炮弹。甲午战败之后迅的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洋枪、洋炮又武装了十几万6军,更不能算是积弱,但是庚子年的时候数万人却打不下小小的教堂和使馆。满清清廷灭亡的时候,正是政fǔ税收和财政达到顶峰的时候,各省结余少则数百万两多则千万两,但是中央政fǔ却拿不出钱平叛。
巨额的财富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搜刮了出来,然后被庞大而腐朽的政fǔ消耗殆尽。满清政fǔ就像是个没底的水桶,再多的水也填不满。
当然,这也有客观的原因,大清朝廷对民间管的太死,政fǔ就像八爪章鱼,不单单把财政、军事牢牢抓在手里,连修建铁路、办工厂这样的事情都要由政fǔ来搞,但是官办企业就没有一个能办好的。号称大清富的盛宣怀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凡是垄断行业,他都能赚钱,只要有竞争的行业,不论竞争对手是洋人还是中国人,他从来都是一败涂地。
安庆军谘府,工作人员忙忙碌碌的收拾文件打理行装,每个人都累的臭死,但是心里却都是乐开了花。柴都督马上就要进京当大总统了,虽然只是个代理的,但是谁都知道,凭借国会里占据大多数的国民党,以及目前风头正劲的民宪党的鼎力支持,代理两个字被取消,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一场大讨论,虽然谁也没有说法谁,但是却达成了两个共识,第一,教育是不能动摇的国策,只有教育才能提升国民素质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第二,经济和政治必须分家,政权归政权,企业归企业。通过报馆的讨论,以及被披露出的原始资料,柴东亮一直被人诟病的由民间企业购买武器的做法,也被认为是非常英明的举动。道理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推广了流水线和计件工资,现在的武器质量已经不亚于欧美的大型军工企业,价格则比进口货低了一多半。而清末的时候,那些官办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质次价高,连清军都不愿意使用。
这次的全国知识界的大讨论,被冠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名称。
“你说,这中南海是什么样?”
“金砖铺地,金碧辉煌,金光闪闪呗!”
“那这金砖是啥样?抠一块能吃半辈子吧?”
“可不是,你想啊,咱这里地上铺的砖头,一块都三四斤重,那金子多沉啊,一块咋不得三五十斤重?”
“你们别胡扯,金砖可不是金子做的!那也是砖头,不过就是敲起来有金属声音,磕头的时候听着脆响罢了,不懂装懂,进了京城还不被人笑话死?”
柴东亮要进京当大总统的事情成为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尽管这三年来安庆军谘府开足了宣传工具,给民众灌输公民意识,老百姓也多少懂得了一些现代权力和义务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下意识里还是将这当作柴都督的恩赐。这民国那么些个都督,咋就只有柴都督爱民如子呢?
江淮军出塞北那天的龙卷风也被神话了,茶馆里的客人吹的神乎其神:“话说那日,柴都督江边阅兵,风伯雨师助威???不信?不信chou你!老子亲眼看见一条猪婆龙从天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