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科技帝国-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光华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水上飞机航母“凤凰”号的杰作,试航出海的“凤凰”号本来没打算和日军但是水上飞机居然碰巧发现了第二舰队的存在,十多架水上飞机一起出动,在双方军舰还有一百公里的距离就开战了!
如果不是“凤凰”号只是出海试航,并没有打算作战故此弹yào准备不足,第二舰队的损失将更为惨重。
出乎大隈重信意料之外的是,山县有朋居然没有痛打落水狗,陆军反而在这个时候tǐng身而出支持了政fǔ,也让他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这一场仗,双方执政的政fǔ都是输家,鼓动利用民意的袁世凯和大隈重信,都被民意抛弃,成了孤家寡人。东京和北京的同样的漫天
中南海怀仁堂一如往昔,到了中午十一点半,军乐声按时响起,这是袁世凯用午饭的信号。他的饮食起居,基本是常年不变,非常之刻板。他每天的作息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早上六点起六点半早餐,早饭永远总是一大碗jī丝汤面,七点下楼办公会客,十一点半午,饭菜的huā样也大都不变,他最喜欢的清蒸鸭子必不可少;午饭后休息一个下午两点到五点继续办公会客,然后带着家人去中南海各处散散步,晚上七点吃饭,九点归寝,十分有规律。
袁世凯的穿着打扮也很刻板,从不讲究,除了上朝时穿朝服袍褂外,在家中一般只穿短装制服,这还是他在xiǎo站练兵时的习惯。袁世凯一般不喝酒,只有在过年过节全家聚餐的时候才喝点绍兴酒;烟除了雪茄外,其他如水烟、旱烟、香烟一概不对鸦片烟更是深恶痛绝。即使是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时候,也没有用鸦片止疼。
这几天徐世昌、段祺瑞,还有那个丢弃了军队从武汉偷偷跑回来的御儿干殿下段芝贵几乎每天都来探望袁世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也早晚请安,老头子的病情的任何一点变化都成了北洋最大的事情。段祺瑞还把陆军部次长徐树铮带过来,徐树铮贼溜溜的xiǎo眼睛不晓得在想些什么。
军乐声响过半天,却不见袁世凯下楼用餐,大公子袁克定在楼下团团转,心里像是猫抓的一样。
老袁的病情一天重似一天,俗话说“nv怕戴帽,男怕穿靴”,袁世凯的脚肿的连靴子都出不上,眼看是没几天好活了的一个肾结石,只是因为他讳疾忌医,觉得脱了kù子动手术不雅,结果生生拖成了niào毒症。
按照刚刚制定的《总统选举法》,继任总统应由上一任总统推荐,推荐的名单写在“嘉禾金简”上,而金简又藏在“金匮石室”中,要等到上一任总统死后才能打开。至于上面写的是谁的名字,那就只有袁世凯一人知道了。
袁克定心急火燎,总担心一旦老头子蹬tuǐ,打开“嘉禾金简”却不是自己的名字。如果是太平时节,自然不需忧虑,老头子肯定会让自己接任,但是现在江淮军步步紧bī,形式就很难估计了。他偷眼看看老翰林徐世昌和陆军总长段祺瑞和干殿下段芝贵。这三人里,段芝贵肯定是没戏了,别说他的干儿子就是亲儿子丢下军队跑回来,也是自毁前程。徐世昌和袁世凯相jiāo三十多年,深的袁世凯的信任,同时在北洋系统里面资历也极老,但是他从未掌过兵,北洋众将对他并不服气。段祺瑞一直是北洋的二号人物,又长期担任陆军总长,同时也当临时代理过一段时间的国务总理,资历和威望都仅在袁世凯一人之下。
恐怕段祺瑞就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了,不过这家伙一直培植自己的势力,很是被袁世凯忌惮,站在他身边的陆军部次长xiǎo扇子徐树铮,更是令老头子讨厌,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他在老头子心里就失去了信任。
袁克定左思右想,心里直打鼓。
看到袁克定心神不宁的样子,徐树铮不禁好笑,压低声音道:“到了这个时候,大公子还在惦记大总统的宝座,可笑。”
段祺瑞太清楚徐树铮的脾气了,瞪了他一眼也低声道:“又铮慎言,大公子是关心总统的病情。”
徐树铮冷笑道:“但愿如此。”
现在的形式对北洋极为不利,尤其是昨天下午,《申报》又登出一篇惊天动地的文章,民国政fǔ驻日本公使陆宗舆反戈一击,向报馆提供了来自总统府的密电文稿,证明了袁世凯命令他全盘接受十六条密约的密令,同时还有一份陆军部发给他的密电,要求他尽量拖延,同时还有总统府军事顾问蔡廷干的密电,威胁陆宗舆,如果敢接受日本人的条件,就要刺杀陆宗舆。
文章最后是陆宗舆对《申报》的讲话:“宗舆不才,断不能签此亡国灭种之条约,纵是大总统亲令,陆某亦不能从命,若bī勒过甚,宗舆只有自戕以谢国人!”
当袁世凯看到这份报纸之后,当时就气晕过去,这份报纸坐实了袁世凯卖国的意图,同时也将段祺瑞、陆宗舆、蔡廷干等人推上了民族英雄的神位,似乎老袁最后拒绝日本人是他们几个人的功劳。
陆宗舆公开这份密电,已经算是彻底和袁世凯翻脸了,北洋内部早有传言说他和黄兴等人相jiāo甚密,但是老袁本着用人不疑的态度,一直对他信任有加,没想到在关键时刻,这厮朝老袁的心窝子捅了一刀。
《申报》不但全文刊发了陆宗舆的讲话和他提供的密电,同时还发表了编者按,认为袁世凯对日宣战,不过是想借机消灭国内的反对势力,为了一己之sī将国家和国民推入战争的漩涡。
各家报馆纷纷转载,很多报刊甚至将袁世凯当年出卖谭嗣同、李鸿章和隆裕皇太后的旧闻翻出来,证明袁世凯一向是两面三刀口蜜腹剑。满清的遗老遗少,更是摇动笔杆子,在报纸上痛骂袁世凯。
初见《申报》登载的陆宗舆访谈之后,段祺瑞吓的手脚冰凉,结果被徐树铮给数落了一顿,袁世凯早已不是当年可以cào北洋所有人生死的那个实权人物,掉了牙的老虎还有什么可怕的?
段祺瑞这才松了一口气,想想现在北洋的状况,也确实如此。北洋出身的都督如果不兼任师长,就无法统御手下的部队。师长如果不兼个旅长,就管不住下面的旅,旅长不兼任团长就管不住下面的团。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只剩下个空壳子,手下的兵哪个听他的?自打心腹陆建章调到陕西当了都督,袁世凯想杀人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北洋众将好歹还是读书人居多,除了陆建章之外还真没有人愿意干这种脏活。
北洋武将藩镇化的程度赛过了唐朝末年,文官就更不堪了。北洋政fǔ的官员谈公务的场所基本都在八大胡同,越是军国大事越要选个档次高的堂子,不在婊子窝里就什么都谈不成。袁世凯召开会议的时候,别说手握兵权的北洋众将了,就是文职人员都敢以夜里打麻雀牌睡的太晚拒绝参加会议???北洋**的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
。。
第二百零六章 困兽犹斗(下)
第二百零六章困兽犹斗(下)
北洋上下也不是没人想好好的治理一番,北洋出身的都督都想效法柴东亮在安徽、江西搞的那一套,可是土改刚刚开始两三天就被地主、豪强联手抵制,办了几个工厂打算搞实业,还没开工重要岗位就被七大姑八大姨占据,工厂比衙mén还像衙mén,就没有一个会赚钱的。WWw;
段祺瑞看出官办企业的弊端,尝试在直隶让商人自办企业,官府不进行干预,按说这样应该能搞好了吧!安徽、江西、上海的工厂不都是商家自己办的嘛!
不承想,让商人自己办企业,他们居然自发的勾结了官府,这些官商欺行霸市无恶不作,不少人更是养了商团,少则数百人多则千人以上,每天出cào训练,商团大肆从洋行和芜湖、上海兵工厂采购武器,有些居然装备水平超过了北洋军。
肘腋之下出现了这么多拥有武装的商团,岂不是心腹大患?
至于地方议会,更是七嘴八舌令人讨厌,都督们明智的派兵进了地方訾议局,让这些聒噪的乌鸦都闭嘴了。
一心要搞出一番事业的段祺瑞,只好和光同尘,也把脑袋chā进沙子里当鸵鸟,过一天算一天吧!
段祺瑞想破了脑袋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手段和政策,柴东亮在安徽就搞的有声有sè,而自己就玩不转。难道真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北方的风水有问题?
徐世昌、段祺瑞等人都已经看出,袁世凯没几天好活了,他死后再无人有能力维持北洋的统一,哪怕这种统一不过是形式上的。即使现在袁世凯还没死,这种统一也紧紧是建立在他的个人威望之上。江淮军大沽口抗日令柴东亮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国内再也无人可以抗衡。柴东亮登上大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