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科技帝国-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教仁脸憋的通红,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你不必说了,议会制民主是我毕生的追求,我绝对不会放弃理想,去和袁世凯妥协”
柴东亮的眼睛逼视这他:“为你一人的理想,就可以令天下苍生受兵火战祸之苦?**的目的是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实现某个人的理想。”
宋教仁冷笑道:“那你又怎么能断定,如果实行了总统制,就不会有兵火战祸了呢?你有如何能断定,如果实行议会内阁制,就会天下大乱呢?”
柴东亮拍案而起道:“宋先生,你不要自误我从未见过哪个国家,把行政、司法的权力压缩到极限,而将参议院之权力无限度的扩大,三权分立重在平衡,一条腿的板凳是要摔跤的”
“参议员由各省訾议局选举产生,怎么算是一条腿?怎么不可以代表民意?”
“各省訾议局的议员,哪个是民众推选的?哪个不是脑满肠肥的富家翁,四万万同胞中,赤贫者十之**,谁来替他们说话?连基层议会都不健全,县级议员的直选都还没有开始,参议院就要大权独揽,没有任何和平的力量可以制衡,怎么不会天下大乱?和平的力量不能制衡,就会出现军阀用武力来控制国会。”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彼此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宋教仁对议会制度无比痴迷,而柴东亮则主张总统制,虽然都是共和制,但是权力架构的区别仍然很大。
议会制和总统制并无高下之分,但是在目前的乱世下,最要紧的事情是恢复生产制止混乱局面,这需要政府有很强的执行力,而议会制的缺陷也就在这里,内阁和总统的权力太小,任何一个议案都会久拖不决,如果是个完善的民主国家,别说政府权力过小不是问题,即使一年半载没有中央政府,社会照样可以依照惯性顺利的运转。
但是,此刻的中国不行,宋教仁搞的那一套必然失败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参议院的无限权力令已经被架空成为橡皮图章的袁世凯极为不满,北洋派更是暗地里活动,最后国会被取消,宋教仁本人也被刺杀。袁世凯从此对国会极为厌恶,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走上了称帝的歧途,一代枭雄落了个千古骂名。
而后的历史就更吊诡了,一代又一代的**者新鲜出炉,民主制度和国会被当做遮羞布,谁想穿就穿,谁想脱就脱掉,原本操守还算不错的议员也逐渐堕落,民国初年的八百罗汉变成了后来的五百猪猡。谁给一碗泔水吹就替谁鼓吹,天下人也从此对民主共和思想彻底死心,直到一百年之后,宣扬民主思想还会被大家嗤之以鼻。
这一段历史,柴东亮太清楚了,但是他不能说,即使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
如果没有参议院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如果三权可以互相制衡,也许中国会是另外一副样子???只是也许,谁也不敢保证!
但是总比将已经发生过的悲剧在另外一个时空重演一次来的要好,起码不会更糟糕
“光华,既然你我理念不同,那我也不强求了,今天我就告辞了。”宋教仁一拱手就要离去。
柴东亮拉住他,心平气和的道:“遁初兄,欲速则不达,国民现在的素质还很低,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民主共和的意义和他们自身的权力,这需要时间来培养人民的公民意识???在民众成熟之前,各方力量彼此妥协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比什么都来的要紧。咬紧牙把共和体制确定下来,等到民众公民意识养成之后,就算谁想当**者,也不会有机会了???在此之前,打破这个平衡是最不智的举动。”
宋教仁冷冷一笑道:“你的心思我懂,你们这些实力派当然希望保持目前的局面,限制参议院的权力???你好自为之吧”
柴东亮差点被气晕过去,好心好意的规劝他,却被人当作别有用心
宋教仁气哼哼的走了,回到房间拿了行李就带着北一辉离开了军谘府,方清雨等人苦苦挽留,他也不理,最后撂下了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柴东亮也有些恼火,懒得去理他,好端端的被弄出来一肚子的气,好心被当作驴肝肺了。
“哈哈,庶子不足与谋,光华老弟何必和这些凡夫俗子之辈计较?”门口传来杨士琦得意的笑声。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阅江淮
第一百二十六章巡阅江淮
安庆职业中等学堂是大清十年新政中建立的新式学堂,柴东亮主政安徽之后将它改建成了一所技术类学校。WWw。清末新政十年学习西洋废科举兴西学,全国上下大大小小建立了五万多所中小学堂,入校学生由十年前的五十多万,激增到了七百多万。
但是课程设置却极为要命,**成都是文科和军事学堂,都是做官和打仗的学问,涉及实业的几乎没有。大清以举国之力兴办的新军和新式学堂却革了大清国的命。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搞政治和军事的,偏重于务虚,真正国家急需而且能容纳大量就业的实业人才却没有培养出来。
学校毕业的人除了做官的学问别的什么也不会,可是大清各地衙门哪里能容的下这么多的学员?以武昌为例,张之洞的湖北陆军学堂毕业生一千二百多人,真正有官职的不过一百多人,剩下的军校毕业生都成了大头兵,他们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却让他们去扛大枪,能不满心的怨愤?辛亥**头一枪在武昌打响也就不足为奇了。盲目扩招的结果是培养了大批满清朝廷的掘墓人。
柴东亮带着杨士琦,俩人青衣小帽一副商人打扮走进了学堂,门卫也没有大惊小怪的拦阻,安徽各地学堂都允许校外的学生旁听,像柴东亮这样的人每天进出不知道有多少。
“西谚云:‘天助自助者’。……英国人民,最富自助之精神,人人具勤勉奋励之心,而国家亦食其福,固举世最富强。**国之所以**者,以人民受其压制,失自助之精神耳。今日国体共和,无复有恶政府之压制,凡吾国民,尤当知自助之必要也。”
柴东亮和杨士琦趴在教室窗户上看,只见一个学生站着回答老师的提问。
老师颔首再问道:“今日之世界,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竞争在哪里?”
学生稍加思索道:“今日之世界,非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是国民与国民之间的竞争,集众民而成国,一国之兴衰治乱,视其国民之品行能力。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对己则修德、力学……对社会,则敬老慈幼、救贫济困……对国则纳税守法,卫国爱众。如此诚为好国民也。由好国民组成之国家,自然富强知礼为世人敬重,若有外敌入侵,则举国之国民皆知为何而战,故国战无不胜,若举国皆为奴才,奴才只知有主子而不知有国家,战则必危”
杨士琦惊讶道:“此子见识不凡啊,当年甲午战败之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便品评中国之人物,言李中堂以一人敌一国,安能不败?伊藤曾言:日本为宪政国,举国皆人才故强盛,而大清举国皆奴才,故有才化无才??此子年未及弱冠,就有这般见识,真是难得。”
柴东亮笑道:“这公民课,是每个孩子都要上的,连小学生都要学习。中国百姓受**之苦凡两千余年,即使给了他们权力也不会使用,而且文盲居多。我安徽改革教育,加大实业教育和公民教育,让年轻学生都知道自己身为民国之国民,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自由,权力和自由的边界又在哪里???中国自古不是顺民就是暴民,却少有理智的公民,而现代国家却不是奴才、暴民所能建设起来的???杏城兄莫笑,我这叫公民培养从娃娃抓起。”
杨士琦淡然一笑道:“十年树木,百年方可树人,方今天下正是英雄并起之时,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机会,光华兄却在这里搞教育,岂不是舍本逐末?”
柴东亮笑着道:“英雄自有人去当,我只求守一方平安就心满意足了。”
杨士琦狡黠的一笑:“真心话?”
柴东亮点头:“真心话。”说罢,拉着杨士琦道:“走,去别处看看。”
后面是学生的实习车间,钳工学员拿着板锉在学习加工零配件,车工手脚飞快的调整变速箱,薄薄的带状钢屑卷曲成团,黑漆麻乌的铸钢件顿时变得光可鉴人。
“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出来就是合格的技工,月薪不低于八块钱,加上绩效工资,一个人就能养的起一大家子,学堂里的技工老师和其他老师拿一样的工钱,每个月不低于二十块,来学校上班都是做包车的。”柴东亮一边走一边讲解。
中国自古只重视耕读,匠人地位低下,而柴东亮一下子把工人的地位提升到和学子同等,这令杨士琦感到很是新奇又隐隐有些不快???毕竟他也是读书人出身。
参观了学堂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