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9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集中了可以一次运送五个陆战师的登陆舰艇,以及大量的运输船只。而第四特混舰队也在九月二十日左右转战新赫布里底群岛,并且在第二天就轰炸了圣玛利亚岛,将岛上的美军机场炸成了废墟,接着就开始为陆战队登陆圣玛利亚岛进行火力准备。
二十四日,陆战队成功登上了圣玛利亚岛,而岛上的美军也做了顽强的抵抗。到谈仁皓返回舟山的时候,陆战队已经攻占了这座极为重要的岛屿,正式进入了新赫布里底群岛,而颜国忠的新赫布里底群岛攻略行动也正式开始了。
美军的迅速失败,除了颜国忠投入了大量的进攻兵力,以及帝国海军完全掌握了制海权,海航还安排了大量作战飞机,战略打击部队的轰炸机群也全面参战之外,麦克阿瑟的错误判断是最大的因素。
麦克阿瑟一直认为唐帝国陆战队聚集数十万兵力,肯定首先攻打圣埃斯皮里图岛,或者是更北面的瓦努阿拉瓦岛,或者是最北面的希乌岛,因此,他在这三座岛屿上都部署了重兵。可结果,颜国忠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攻打被其他岛屿包围着的圣玛利亚岛,避开了有美军重兵把守的岛屿,打中了麦克阿瑟的软肋。
这正是“跳岛进攻”的精髓,避开敌人防御最严密的地方,直接攻打敌人防御薄弱的岛屿,避免与敌人进行死战,这样不但能够加快进攻速度,而且还能减少伤亡,同时减少消耗,把更多的敌人困死在岛屿上。
可同样,“跳岛进攻”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进攻一方必须得首先确保制海权与制空权,没有制海权与制空权,那么就肯定会失败。而当时,帝国海军就掌握着制海权与制空权。第四特混舰队在进攻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在陆战队之上。
在袁野少将的陆战队踏上圣玛利亚岛之前,第四特混舰队就集中力量轰炸了附近岛屿上的美军机场(海航与战略打击部队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切断了那几座有美军重兵把守的岛屿与外界的联系,牢牢的掌握着战场上的制海权与制空权,随后,陆战队才能在没有多少威胁的情况下冲上圣玛利亚岛,而且迅速的攻占了这座只有不到3000名美军防御的,面积超过了250平方公里的岛屿。
打下圣玛利亚岛之后,新赫布里底群岛门户洞开,颜国忠正在抓紧组织新的进攻行动。而他也把下一步的战役计划送了过来。
颜国忠有两个选择,一是打下更重要的圣埃斯皮里图岛,将这里作为进攻新赫布里底群岛,以及新喀里多尼亚的前进基地。或者是绕过圣埃斯皮里图岛,直接向南推进,利用海航与舰队的掩护,攻打难免的马拉库拉岛,甚至是直接在维拉港所在的埃法特岛登陆,以缩短战役时间。
颜国忠并没有确定具体的进攻计划,现在他还在调集兵力,并且让海航全面轰炸附近岛屿上的美军机场,与美军航空兵争夺制空权。第四特混舰队也已经返回了拉包尔,在那边进行休整,为下一步的进攻做好准备。
谈仁皓到这时候也逐渐明白了过来,颜国忠一直在加快进攻的步伐,努力实现预定的战略计划,即在陆军转战澳洲大陆之前,完成攻占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的作战行动,为陆战队最后登陆澳洲大陆打下基础。
当谈仁皓看完了这几份战报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下面一份文件上,一份更让他感兴趣的文件。

第六章 海军雄心

帝国海军的战斗力不仅仅来源于英勇作战的将士,更来源于帝国庞大的工业基础,造船业基础,以及先进的科技。战争就如同催化剂一样,很多在和平时期所想像不到的事情,在战争中都变得理所当然。而且,战争期间,科技,特别是军事科技的发展速度是超乎想像的。为了获得胜利,不仅仅是前线的军人在浴血奋战,在后方,成千上万的帝国工程师也在默默的做着贡献。
谈仁皓拿起的就是帝国海军新的造船计划,准确的说,是帝国海军的新型主力战舰,或者是对旧有的主力战舰的改进计划。文件的最上面,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介绍的就是帝国海军正在准备开工建造的新一级航母。
“湖”级航母的强悍战斗力是得到了公认的,而且,通过实战对比,“湖”级航母在生存能力,航空打击能力,抗沉性,乃至防空作战能力方面都要比美军现在最好的“埃塞克斯”级优秀,至少是持平。虽然已经有多艘“湖”级航母战沉,但是大部分的受伤航母都回到了港口。而对于一支海军来说,受伤与损失是完全不一样的,损失一艘航母的话,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建造新的航母,反之,如果航母仅仅只是受伤,那么就可以进行维修,减轻了负担,更保证了在几个月后会有更多的航母服役。
在帝国海军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战舰能够回来,就必须要回来。在战斗中,首先避免被敌人发现,如果被敌人发现后,就要避免遭到敌人的打击,如果遭到敌人的打击,那就要避免被重创,如果重创了,那就得避免沉没。只有在最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舰队才能够放弃战舰。其实,这条规矩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中都是通用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拯救受伤的战舰,那就得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如同当初“呼伦湖”号航母几乎被彻底摧毁,后来海军还是想方设法的把航母拖了回来,修复后继续投入战斗一样。在总体战略方面,海军必须得尽量保存每一艘战舰。
也正是如此,在海军对战舰的性能要求中,生存能力是最为重要,也是优先考虑的一个方面。如果一艘战舰仅有强大的打击能力,而没有强大的生存能力的话,那么这就是一艘不合格的战舰。而“湖”级航母在设计的时候,就将生存能力摆在了仅次于航空打击能力之后,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可问题是,“湖”级航母的抗打击能力仍然没有完全达到海军的要求(战争期间,海军对主力战舰的性能要求是极为苛刻的)。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批“湖”级航母还在继续建造,第三批与第四批航母的生产任务已经安排下来的时候,海军提出了设计新航母的要求,而这个任务交给了江南造船厂,由江南造船厂牵头,联合其他三家大型造船厂,集中数千名帝国最优秀的战舰船舶设计师,开始了新航母的设计工作。这次,海军没有采取招标的方法,而是让几家造船厂合作设计,主要就是为了节约时间,节约成本。
当时,提高航母的性能指标的主要办法还是增加排水量,这样才能够增加装甲的重量,同时增设大量的备份设施,让航母在遭到打击后,不会完全丧失作战能力。另外,新航母将采用新的钢材,以提高强度(当时,甚至没有在第三批“新省会”级战列舰上采用新的装甲钢,而是首先考虑提供给航母)。最后,设计师还针对部队在作战时所发现的一些问题,采用了大量的新的设计来提高航母的作战能力。而这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改变了飞行甲板的布局!
在此之前,所有的航母都是直通甲板布局,也就是说,飞行甲板实际上是一个类矩形结构,前端是起飞区,后端是着陆区。而在一般情况下,航母只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接收返航的飞机,或者是让飞机起飞,而不会同时进行这两样作业,因为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很可能出现没有挂上阻拦索,结果直接冲到飞行甲板前端去,如果此时起飞区有飞机的话,那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实际使用中,就多次出现这样的事故)。可问题是,在作战的时候,航母往往需要同时放出战机,以及接收返航的战机,也就是说,必须得同时进行起飞与降落作业。这也是当时作战部队反映上去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如果仍然采用以往的设计的话,不管把航母的飞行甲板设计得有多长,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航母的长度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延伸。而设计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即将着陆区与起飞区分开,起飞区的飞行甲板仍然与航母的纵轴平行,而着陆区的飞行甲板则与航母的纵轴错开一定的角度,也就是与起飞区的飞行甲板错开一定的角度。这样,即使有战机在降落的时候没有挂上阻拦索,也会斜着冲出航母的飞行甲板,而不会一头撞到起飞区的飞机群里面去。
最初,设计师拿出的方案只有5度夹角,可在经过论证,以及陆上试验(在陆地机场上仿照航母的飞行甲板建立一块试验场地,让飞机在这里进行起飞与着陆试验)之后,设计师将这个角度增加到了8度,并且对飞行甲板的设计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之后,完成了这一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