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16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再加上他这几年在海军司令部积累的经验,可以说,他的建议对谈仁皓有着很大的帮助。也许,当时甘永兴唯一帮不上的地方,就是应该怎么来安排新的舰队战术。
看到这份文件的时候,谈仁皓也很是感动。参谋长在百忙之中还专门为他写了这份文件,其关怀之情表露无余。当然,谈仁皓也极为重视甘永兴提到的几个要点。特别是应该怎么安排联合舰队司令部的人事权利,怎么通过联合司令部的人事结构来制约每一个手下,以保证司令部的每一个军官都向他负责,而不至于形成小团体。这一点,是谈仁皓在以往所无法学到的东西。后来在组建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时候,谈仁皓把甘永兴给他的几点建议都用上了,这为他管理与指挥舰队作战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海军司令部的时候,谈仁皓考虑得更多的是海军内部的权利斗争,这也是他所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可是,在飞赴战区的路上,谈仁皓已经开始考虑作战行动了。对他来说,战争还没有结束,敌人也没有被彻底的打败,因此战争还是排在第一位的,击败敌人仍然是首要任务,至于权利斗争,这个在作战行动中是绝不能出现的。可当时,甘永兴并没有在联合舰队的作战行动方面给予谈仁皓很大的帮助,毕竟甘永兴离开前线部队已经好几年了,他以往的经验也过时了,而谈仁皓却有着丰富的实战指挥经验,这个问题,只能由谈仁皓自己来解决。
如果从战术上讲,成立联合舰队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改变了以往由主力舰队与特混舰队所形成的海军基本战术。表面上,联合舰队只是扩大了规模的主力舰队,可是实际上,联合舰队与主力舰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按照当时聂人凤给联合舰队的定义来看,联合舰队不仅仅是一支庞大的舰队,同时也是相应战区里级别最高的舰队。也就是说,联合舰队司令部要负担起整个战区里舰队作战的任务,联合舰队本身就是海军的一个独立战区,与设在地面上的战区有着同等的地位。这一点,绝不是以前的主力舰队所拥有的。按照以往的指挥体制,不管是特混舰队,还是主力舰队,实际上都是属于战区的一部分,其地位在战区之下,由战区直接指挥,从而要受到战区的约束,就算舰队可以在多个战区之间调动,可是也不可能获得与战区同等的地位。
可见,聂人凤成立联合舰队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提高海军舰队的地位。在成立了联合战区司令部之后,就算由海军将领担任了数个要职,可实质上,联合战区司令部的主体是地面部队,而且肯定是陆军,而不是陆战队。在此情况下,要保证海军的地位,就必须要提高舰队的地位,让舰队拥有更高的自主权与灵活性。从这一点上来看,聂人凤确实算得上是老谋深算,其对军队内部权利斗争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谈仁皓是在会议之后确定了联合舰队拥有与战区司令部同等地位的事情之后才看出校长的这个意图的。这让他更加的佩服校长的手腕了,而且也让他觉得,在军队内部的权利斗争方面,他比校长还差得太远了。校长这一招可谓一石三鸟,而且让严定宇根本就无法应付,毕竟,这是海军内部的事情!
这些都是关系到海军,以及帝**事制度根本的问题,谈仁皓没有插手的余地,只是,在联合舰队成立之后,要怎么样才能够将舰队的战斗力彻底的发挥出来,从而最终击败敌人呢?这就是谈仁皓必须要应付的难题了。
成立联合舰队是肯定利大于弊的,毕竟将舰队置于统一指挥之下,这样舰队的作战效能才能够得到提高,而像以往那样由舰队司令官通过协作来指挥舰队,就算谈仁皓仍然是实际的指挥者,可他仍然与别的舰队司令官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指挥起来就不会那么灵活了。比如,在去巴哈马群岛作战的时候,就是因为谈仁皓考虑到与黄晓天的厉害关系,所以没有办法展开手脚来调动第三舰队,从而导致错过了不少的机会,也让他的作战计划不够完善。如果当时谈仁皓可以像指挥第一舰队那样指挥第三舰队的话,也许美国大西洋舰队早就完蛋了。
从这一点看,聂人凤力主成立联合舰队,大概也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办法来解决舰队司令官之间的问题,由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取代不明确的合作关系,解决指挥上的矛盾。至于聂人凤是不是主要考虑到这一点,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看完了甘永兴给他的文件后,谈仁皓一路上都在考虑该怎么来完善舰队的战术。时间也因此过得很快,在他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的时候,飞机就到了瓦胡岛。与在关岛的时候一样,飞机在降落补充燃料的时候,换了一组新的飞行员。这次不同的是,地勤人员需要对飞机的发动机,以及一些关键设备进行检查,而且还要为谈仁皓安排护航的战斗机。因此,谈仁皓在瓦胡岛耽搁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当地的基地司令官请他吃了午饭,下午,谈仁皓躺在不会颠簸的床上睡了一觉,等到他在傍晚醒来的时候,飞机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下一站就将是圣佩德罗苏拉了,大概在十三日的下午,他就能到达巴拿马城。
因为在机场睡了几个小时,飞机再次起飞后,谈仁皓仍然很是精神,他还在思考着舰队作战的问题。当时,他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将指权细化的特混舰队,甚至可以是航母战斗群,通过建立更多的指挥通道,来指挥更小规模的部队,从而达到精确指挥的目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下放权力,建立从航母战斗群指挥官,特混舰队司令官,舰队司令官,再到联合舰队司令官这样的纵向指挥系统,从而减轻谈仁皓的指挥压力,让更多的人有发挥的机会,同时也让下层部队有更大的灵活性。
形象的说,前者属于横向指挥结构,即指挥环节少,由最高指挥官到基层部队,没有,或者是只有一个中间指挥单位。后者是纵向指挥结构,即指挥环节多,由最高指挥官,到次级指挥官,再到下级指挥官,最后到作战单位,有好几层。如果用几十年后的技术来衡量,自然是前者更好一些,可是当时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两种指挥结构有好有坏,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哪种指挥结构更适合部队作战。
横向指挥结构的好处就是,谈仁皓可以直接指挥前线部队,灵活的调动作战兵力,做到精确分配兵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将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出来。可弊端也极为明显,首先是指挥通道将超过他的控制范围,其次是他在后方指挥,不一定能够掌握前线战场上的局势,也就不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下达正确的命令。后面这一点更为重要,谈仁皓已经不可能像以往那样身先士卒的在前线指挥舰队作战了,那么,他就肯定无法对战场局势有准确的判断,如果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的话,那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纵向指挥结果就正好解决了前者的问题,指挥通道少,而且很多时候是由前线指挥官做决定,从而能够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可是,纵向指挥结构的问题也同样突出。首先是谈仁皓得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分配兵力,同时分配任务,导致前线指挥官无法灵活发挥。其次是各部队之间的调动存在着局限性,部队难以根据战场的情况进行调动,从而将战斗力彻底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前线指挥官的素质往往比后方司令官的能力还要重要,而且某个前线指挥官的失误,很有可能最终影响到整个战役行动,甚至导致整个战役行动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谈仁皓几乎不可能提前察觉,而是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才做修补,而不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进行调整,以避免出现漏洞。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谈仁皓不得不承认,后者更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可作为一名在战场上打了几年仗的将领来说,谈仁皓肯定不想立即就把作战指挥权全部下放给前线指挥官,因此,在他决定采用纵向指挥结构的同时,也决定建立更多的指挥通道,并且与每一名前线指挥官,至少是特混舰队的司令官建立直接联系。这样一来,只要出现出现了意外情况,他还能够及时调整,及时弥补,而不是在收到了失败的消息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
有了这个想法后,就有很多的实际工作要做。在旅途中,谈仁皓就把一些重要的,必须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了下来,准备在到达舰队之后,首先处理。比如,设置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