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古秘符:一个老记者亲身经历的诡异事件-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凡……”沈芳华的面色一下子黯然了许多。

徐卫东脸上没有什么变化,就听他缓缓道:“那小子如果还活着,你们说他会不会加入了那‘第二股势力’?”

“这……”我和沈芳华一时语塞。因为徐卫东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当时那个打死九百老爹,开枪救了曲凡的人十有八九就隶属于“第二股势力”,而且他最后还居心叵测地用话留住了曲凡,天知道那人究竟安的是什么心。再说曲凡那小子本来就城府很深,神秘莫测,他做出任何举动都是有可能的。

“行了,先别琢磨这个了。”徐卫东咳嗽了两声,转换话题道,“这电文不是说什么都在胶卷里吗?唐通讯,另外那盒胶卷呢?拍的是什么赶快给我们拿出来看看啊。”

我掏出了剩下的那个胶卷盒,对他们道:“这个里面装的不是胶片。”说完我便拧开了盖子,把那颗椭圆形的珠子和那一小截儿骨头一样的东西倒在了桌子上。

“这是天珠和骨笛!”沈芳华见到这两件东西,脱口便道。

“不错。”徐卫东把它们拿在手里,仔细地看了看。

天珠,也称“天眼珠”,是我国西藏地区特有的一种神奇宝石。据说它是地球上磁场最强的天然矿石,历来被奉为西藏密宗七宝之一。

当年著名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带了一尊从印度请来的佛像作为陪嫁。在这尊佛像上即镶有百余颗各式各样的珍贵天珠,包括三颗九眼天珠,还有三眼天珠、二眼天珠、永生瓶天珠、虎纹天珠等其他多眼天珠,可见其珍贵。而且,相传高等级的天珠如果经由大修行者多年加持,还能拥有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

“我可从没见过这么小巧的骨笛……”

他话音未落,就听沈芳华忽然急道:“外面来人了!快点儿都把东西藏起来!”

我和徐卫东一听连头都没抬,立刻把桌子上的东西往怀里一通猛塞。刚收拾完,石聚生的声音就从后面传了过来:“三位都吃好了吧?宋主任已经到了,叫咱们一起去会议室开会哪。”

“好,我们这就去。”徐卫东答应着,脸上生生挤出了一丝笑容,揶揄他道,“呵呵,石同志啊,你还真照顾我们,不辞辛苦地又跑过来一趟,真是让您受累了。”

然而石聚生好像没听出好赖话,反倒跟着客气起来:“哪里。谁让我是单位里的老人儿呢,应该的嘛。徐连长太见外了。走吧,咱们一起开会去。”

会议室在招待所的三楼,我们刚走进去就吓了一跳。因为房间里此时已经满满当当地坐了一屋子的人,那阵势就跟要开批斗会似的。

“就等你们几个了,赶快进来吧。”坐在前台中央的宋主任对我们几个招呼道,“咱们这就开始了。”

他这一说话,几十号人立刻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我们。谁都没想到“122”这次会来这么多人,我们几个赶紧低头找了个空位置坐了下来。

“好,我们开会了。”宋主任咳嗽了两下清了清嗓子,“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田庆隆教授,是研究西藏地区历史宗教的权威,也是我们这次进藏任务的总顾问。大家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多向田教授请教。”

我抬眼望去。只见那个田教授约莫在六十岁上下,头发花白,身材清瘦,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身上的中山装熨烫得平整而服帖,一瞧就是那种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

宋主任继续道:“我们还请来了一位藏族同志做我们的藏语翻译,同时还兼任这次任务的向导。大家鼓掌欢迎——扎西顿珠同志。”

掌声中,一位身着藏袍、腰挎藏刀、耳佩银环的男人从前排站了起来,向大家弯腰致意。他的年龄看上去和徐卫东差不多,面色黝黑,体格健硕,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整个人往那儿一站,便透出一股勇猛和果敢。

扎西顿珠落座之后,宋主任开口对众人道:“我们这次的工作可能会比以往更加艰苦。因为这次的目的地是藏区之内的一座山,一座千年不化的雪山。”说到这儿他的脸上露出了领导特有的那种笑容,“希望大家能继承和发扬顽强精神,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完成好这个任务。”

雪山?听到这里我暗自叫苦,心说这回肯定比贵州那次还要凶险,否则“122”也不会一下子召集那么多人手来参与行动。

“下面就请田教授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宋主任接着对田庆隆道,“田教授,您来说说吧。”

“我们要去的雪山位于西藏的阿里地区。”田教授毫不拖泥带水,直接便道出了目的地,“雪山的名字叫做冈仁波齐,是西藏八大神山之一。迄今为止,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登山者和探险家能够征服它。原因很简单:这座山和其他的雪域名山不同——它是世界的中心。”

世界的中心?!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冈仁波齐,“冈”即“山”之意;“仁波齐”则是藏语“佛”的意思,合在一起意为“神灵之山”。它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普兰县境内,绵延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边境,海拔6656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它孕育了250多条冰川,是恒河、印度河以及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藏族人民称为“神山之王”。

冈仁波齐峰的山形极为特殊,酷似一座圆冠金字塔,四壁的分布对称鲜明,有如环绕着八瓣莲花,与其周围的山峰大相径庭。它的峰顶终年白雪皑皑,四周白云缭绕,在阳光照耀下会闪烁出奇异的七彩光芒,令人目眩神迷。而且奇怪的是,冈仁波齐山的向阳面纵有长时间的日照,却经年积雪不化;而其背阴一面反倒长年无雪,即使在某一时间有落雪覆盖,太阳一出便会立刻融化,与自然规律刚好相反。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冈仁波齐峰的南坡横亘着一道平直的横向岩层,它与峰顶垂直而下的一条巨大冰槽垂直相交,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佛教徽征——万字格“卐”(佛教中精神力量的代表性标志,意为佛法永存——逍遥于津注)。

另外,除了藏传佛教之外,印度教、古耆那教以及西藏原生宗教苯教都将此山奉为神山,而且这些宗教都无一例外地认为冈仁波齐就是“世界的中心”。后来我才知道,田教授当时的那句话正是在引用这些宗教的论述。

“我这里影印了一些这座雪山的相关资料,还附带了一些藏区的历史文化,大家以后有时间多看一看吧。”田教授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继续道,“为了让大家能够逐步适应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我们这次将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走川藏公路进入藏区。另外鉴于这次行动比较特殊,上面还给我们派了几位登山教练员对大家进行专门的登山训练,接下来的十多天里希望各位同志努力完成好各自的训练任务。我们出发的时间就定在两周之后。”

“好,大家都听清了吧?”宋主任接过了话头,对众人道,“等到了藏区之后,我会再对每个人分派具体的任务。在成都的这段时间里,大家一定要做好登山的训练工作。相信各位心里都清楚,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我们‘122’这个单位,这也是对你们自身的安全负责。”

宋主任的这句话倒是实话。且不说那冈仁波齐到底是不是神山,即便是一座普通的雪域高山,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技巧就贸然攀登的话,结局也必然是死路一条。

之后宋主任话锋一转,开始说起了套话,一番洋洋洒洒的宏论听得我直犯困。好不容易挨到了散会,大家立刻又被安排上了卡车,拉到了区内一处训练场中开始上登山的理论课。直到傍晚时分,我们才再次回到了招待所。

我和徐卫东、沈芳华原本想借着吃晚饭的机会继续中午的交谈。可由于“122”突然来了很多人,餐厅里一下子变得熙来攘往,而且每个人似乎都很注意我们,这么一来只能再找时间了。我们三个人无奈地匆匆吃了两口饭,便各自回屋去了。

我躺在房间的床上,打算趁这工夫学习一下田教授发给我们的影印资料。没想到只翻了两页我就看不下去了,因为此刻我的心里充满了疑问,脑子里考虑的全都是另外一些事情。

今天的会上,不管是宋主任还是那个田教授,对我们从天坑里带回来的那根翡翠权杖都是只字未提。可他们越是这样,我越确信“122”之所以能把下一个目标牢牢地锁定在冈仁波齐,肯定和那根权杖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此上溯的话,那面大鲵肚子里的铜镜才是线索的源头。

巧合的是,按照中午徐卫东的推测,他的大伯徐礼川和沈芳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