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代仕女育成记-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王爷,小的已是亲眼看过那家的千金了。长得容貌出众,自是不消说;今年十六岁,虽比世子大两岁,俗话有说‘妻大两,黄金日日长’。而且这洪氏有其父遗风,满腹经纶,行动举止,更是没得挑的。王爷娘娘若不信,再派府上人亲自去看,便知,小的不敢撒谎。”
“那白氏又是怎个模样?”
听到王妃这么问,一旁的林氏也赶紧上前,回答道:
“白氏之女不仅一表人材,为人伶俐,就是画上的人儿也不如她。白家家风极严,白家老爷平日里不仅让女儿念了《女诫》、《烈女传》等书,这女红针指也是极好的。这白氏上头还有三个哥哥,往日里若是哥哥们念书时想偷懒或是有什么不当之举,她还敢出言指正哩!可见是个有主见的小姐。”
在听这两个媒婆的回答时,王爷伉俪皆是十分专心。之后,他们也各自问了不少问题,无非是围绕着这两家的女儿的品行之类的。看到父母为了大哥的婚事这般操心,璇真心想不仅因为大哥是德王的长子、更是因为他的世子身份。想来,肯定会为大哥找到一个好妻子的。如果是这样,那也好。璇真虽说在明代已经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过想到男女间的婚事只能通过这种由别人来代办的形式才达到,始终觉得很难接受。即使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但不知大哥的意思又如何……
“你们这回替咱们跑这一趟,多有辛苦。”
德王赏赐了她们各五两银子,这时王妃于氏又说:
“日后若是世子的婚事已成,无论选上哪家的闺秀,咱们王府自然都有赏。你们且多用心着,仔细打探。”
“王爷和娘娘吩咐,岂敢有违,一定照办,绝不敢有疏漏不到之处。”
那两个官媒婆退下之后,德王这才看向自己的妻子。“夫人,你选四个本分老实的妈妈子,明日便让她们起身,两个到临清去看视那洪家的女儿,另两个则到白家去查看。”
“王爷放心,我知道了。”
到了第二天,王妃果然派人到那两家各自去看视。名义上是给对方家里送去礼物,实际上当然是为了察看那两位小姐的容貌品行。由于洪家在临清、离济南有两日路程,所以那两个前去的老妈子当天便赶回来。而听去白家探视的那两个婆子的说法,这家的千金确实与官媒说的一样,是一个不仅长得美丽而且立身端正、性情正直的女子。在听到老婆子说起白家的闺秀看到她们后也不慌不忙的神态时,于氏显然十分满意,连声说:
“这样才是。世子之妻,就是日后王府的主母。虽说当女儿的怕羞些也是正理,只是若一味小家子气,那也不成。”
“娘娘说的是。那白家的千金言行知礼,虽然非贫家出身但为人勤俭,所穿的衣裳有不少还是自己缝补过的哩。”
“白家姑娘的针指活计真真好的没话说,身上衣裳虽是自己缝补,却也难瞧得出来。”
“如此更好。他日若真成了世子妃,管起世子府来,只怕也是个能守得住家业的。”王妃想了想,又问:“这白氏性情如何?”
“为人贤惠自不消说,而且性子直率,倒像她老子哩。她那房里的丫环们,都被教导得规规矩矩、恪守本分,从不出错儿。”
听到这里,于氏似乎觉得更加满意了。“世子虽聪明,只是脾气散漫,要能真有这么个人管着他、在一旁催促他,可是件好事。”
即使再满意也好,但毕竟还有另一家的女儿,所以王妃也没有急着下定论。之后,当另两个派去临清的老妈妈回来后,王妃也照样详细询问了她们关于那家女儿的情况。所得到的回答,也与官媒婆所说的大同小异。洪家之女,同样是个十分出色的人选。
德王与王妃经历了这么两次打探后,基本上确定了白家和洪家这两家的女儿作为世子妻子的最后人选。只是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才是真正最棘手的时刻。一样的优秀,那么到底该选谁才好呢?
快到十一月的时候,德王夫妇将长子叫来,当面问他,这洪家与白家、两家的女儿,他觉得谁更合意些。对此,朱祐榕的回答是:
“儿子年幼不知事,何况这两家皆是父亲母亲所选,想来必是好的。就请父亲、母亲为儿子定下便是,儿子一定从命。”
“世子这般懂事,我做娘的心里也安慰。你若听见谁更好,对我们说便是。”
“是啊,虽说这婚事由我们作主,但也得听听你的意思才好。”
朱祐榕支支吾吾,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过了半天才挤出一句:
“但凭二老之命,儿子必定听从。”
“看来世子是不好意思哩!”王妃笑着与丈夫互看一眼,然后又看着面前这个名义上的儿子。“既如此,我与王爷再斟酌便是了。世子且请回去,这次所选,定让咱们儿子满意才是!”
面对着父母善意的笑声,世子满面通红,告退而去。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次将会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妻子人选,也是标志着他即将成人的重要时刻。
 
第三回 大婚(1) 
   “璇真,你再过数月,就能看见自己的嫂嫂了。”
弘治五年的春节刚过,璇真就听到了母亲这样对自己说。原本王府里还在议论王爷与王妃到底会选哪一家的女儿为世子未来的伴侣,但一直没怎么听到下文。难道,现在已经有定论了吗?
“娘,大哥要娶哪家的女孩儿?”
“我与你父亲都商议过了,觉得白家之女最为合适,因此已经定下,不久便要派人去下定礼了。”
了却了一桩大事,于氏仿佛觉得身上的担子都轻了不少,所以这些天以来,脸上常常出现笑容。璇真点点头,听见母亲又对她说:
“日后你嫂子进门,你们之间可要好好相处。她虽年轻,到底是你的长辈,你可要好生敬重才是。”
“娘吩咐,我知道了。”
这时,那些下人们亲耳听见王妃头一次公布了这个重大的消息,都站在堂前,一起朝王妃跪下磕头,口中说道:
“小的们恭贺娘娘!”
“好好,都起来吧。到时府里一定会越发忙乱,你们用心侍候,等事儿完了,自然有赏。”
于是下人们又再磕下头去,齐声感谢王妃的恩德。于氏在周围人的奉承下,显得更加开心。虽说她年纪还不到三十,不过能为王爷的继承人办下这么一件大事,想来也是她这个做妻子的心愿和责任。如今还为世子找到一个如此出色的妻子人选,王爷满意,于氏就更觉得自己圆满完成了这个任务似的。
已经定下了人选,但不代表婚事能马上进行。因为这次是要为德王府的世子迎娶世子妃,皇家规矩,既复杂又繁琐,而且每样手续,一个都少不得。即使璇真不是参与其中的人,光在一旁听着看着都觉得厌烦。她不禁怀疑,自己的大哥和那位白家的千金,会不会也产生过类似的厌倦念头。
选好了人选之后,首先要由王府的长史写好奏本上奏,告知皇帝与朝廷。然后皇帝再下令让礼部与宗人府共同拟出一个合适的封号,给这位未来的世子妃。三月底时,京城方面旨意下达,认可了原大理寺少卿白正勤之女白莲华为德王世子妃,下令年内正式完婚。
得到圣旨的准许,德王府也将一早准备好的礼物命人送到白家,这就是定礼了。璇真没有亲眼看见,但听下人们说,那天所送的礼物,足足有五大车,可见其隆重。到底有些什么礼物,谁也说不全。但反正三金是必须得有的,那就是金镯、金钏和金戒指。这三样东西,代表着德王爷认可了这位未来的成员,也是白氏作为世子妃的认证。
从定婚到婚礼正式举行,足足过了半年之久。在弘治五年的深秋,德王府世子才真正迎娶了白氏进门。首先,要由王府长史和阴阳生(隶属于王府奉祠所,专门为王府的各种重大日子定好时辰和日期)拟好了婚礼的日子:十月十五日。这一天既是节日,又作为婚礼日,再合适不过。
十月十五这天,王府一家大小,早已打扮得齐齐整整,来到外庭的承运殿上,迎接世子妃入门。德王坐在殿正中宝座上,头戴冠冕,冕前圆后方,各垂着九串五色玉珠——这就是所谓的九旒了;手捧白玉圭,长九寸二分五厘;身穿衮服九章,脚穿白袜、蹬朱履。而德王妃于氏,坐于王爷左侧,头戴龙凤花钗等肩冠,大红翟衣礼服、深青色霞帔、金坠子,手上亦捧玉穀圭,但比德王的玉圭要短些,只长七寸。在德王王妃左侧下首,为德王的儿女们,他们皆各按自己的等级打扮起来。璇真今天的打扮也是按照郡主的服饰来妆点,她所戴的花冠和衣裳,与王妃有相似之处,但头上的金翟要比王妃少,衣服上的纹饰也要少于母亲的礼服。而德王王妃右侧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