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没油。
没有油料,坦克、飞机、卡车都是摆设罢了,除了免费给人当靶子毫无任何益处。
中国是个贫油国,现在已经完全确定了。
北方军政府手中掌握三个油田,年产原油居然不会超过十万吨,相对于真实的用油量几乎不值一提。
按照大本营的粗略估计,诸如德国这类的列强,要想充分发挥其战争机器的全部效力,每年至少需要得到超过八百万吨原油才可以满足。
日本工业化水平低多了,但是拥有不错的海军,至少要保证每年四百万吨才能充分发挥战争机器效力。
北方军没有这么强劲的德国陆军,也没有这么狂妄的日本海军,但是空军需求非常迫切,那也是每年需要三百万吨原油。
飞机的数量上去了,烧油的吨位不见得比军舰低多少。
所以国内油田在多次升级依然只有不足十万吨的原油产能,根本只是杯水车薪。
在欧洲,最大的产油国是苏联,年产原油大约二千万吨左右;其次是罗马尼亚,年产超过五百万吨。
因此,阶州大本营那些高参们判断,重新武装起来的德国,很可能先拿几个小国试试手,然后就要找宿敌法国算账了,至于这个过程中间,罗马尼亚必然是需要抢先干掉的,否则庞大的德国战争机器很难高速运行。
至于后面的目标,就要看德国愿不愿意收手而已了,如果想要统治整个欧洲甚至世界的,就必须像苏联发起进攻。
这个无关西方政客们口头上叫嚣的信仰问题罢了,最根本的还是苏联年产二千万吨原油的能力,这才是征服世界的动力。
而在亚洲,最大的油田是英国人和荷兰人掌控的南洋油田,也就是印尼和马来西亚一带,年产原油九百万吨。
日本本土的原油产量是非常低的,甚至还不足意外发现的库页岛油田年产三十万吨的水平,再加上台湾还有几万吨的原油产量,日本掌握在手里的原油产能最多只有六十万吨。
没有南洋油田和美国的进口原油,日本人根本不能发动一场像样的战略进攻。
北上不符合日本海军的利益,南下还可以占领宝贵的油田。
阶州大本营很是沮丧的推断出,占领中国不过是日本夺取亚洲的一个要素而已,甚至还远不如夺取南洋重要,难怪当年关东军发动东三省战事,东京大本营还有些迟疑不决。
最终还是要南下,即使因此和英美等国彻底闹翻,这才是日本真正的赌国运所在。
德国人要东进,日本人要南下,这才是无法扭转的历史大势所趋,并不是某个赌徒所能决定的,决定这个战略目的的只能是这两个民族最狂热的梦想,这就是统治世界。
美国人可以躲在一旁捡苹果,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赋予的。
全世界石油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在美国人的手中,每年产量大约在二亿吨上下,实在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撼动这个超强的位子。
波斯和伊拉克也不错,每年的原油产量分别超过八百万吨和二百万吨,但是基本上都被英国人收刮走了,维持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辉煌。
按照国际原油价格,大约是每桶一至二美元之间波动,每吨原油大体是7。3桶,换算过来也就是八至十五美元每吨原油左右。
北方军政府购买的原油,事实上还比国际市场价格更贵一些,上浮一二成都是小事,甚至有上浮了三层的。
没办法,自己手中没有油田,捏着鼻子都要吞下去这些苦涩的果子。
每年北方军政府都要从美国或者波斯进口超过四千万美元的原油,这还是大规模扩建玉门油田炼油产能尽可能实现自己炼油的结果,如果要买汽油和柴油则还要更贵。
因为原油过低对墨西哥湾的油田生产是不利的,美国人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产能,抑制消费,提升油价,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征收0。21美元的原油税以及1。05美元的汽油税。
所以,能够进口原油,自然要降低汽油的进口量。
除了购买原油,北方军政府还有购买钢铁,缴纳高昂的专利许可费等,使得即使现在每年布政司提供给北方军的军费高达近十亿美元,超过税收总额的三成以上,但是依然是捉襟见肘,还需要北方集团在成本价提供武器的同时进行资金补助。
民国二十四年底的时候,完全还是歌舞升平、军备松弛的美国军费就超过十六亿美元,而且也只占当年税收的不到六分之一,这还是没有转入战时体制情况下的状况。
即使加上关内的力量,中国和美国的实力还是相差悬殊的。
而中国要想和德国人签署同盟协约,必然会陷入以德国为首的挑战英美法旧秩序的全球大战当中。
德国人在欧洲大打出手,假设是同盟的北方军政府就必须在亚洲四处征伐。
就如德国人为了称霸世界,必须向苏联发起进攻的设想一般。北方军政府要想控制亚洲,就必须向南洋或者波斯发起进攻,亦或者干脆进攻美国,否则根本推动不了庞大的战争机器。
无论是南洋还是波斯,都是英法美等列强的禁脔,只要发动进攻,就和进攻美国本土没有什么两样。
不要说北方军政府,就是集合整个中国都没有这个实力。
自从满清入关开始,中国自己选择了被世界抛弃。
而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整个世界已经被英法等西方列强辛苦经营了将近三个多世纪,这才形成了如此的势力范围,岂是靠某些人几个歪歪想法就可以轻易打下来的?
上次的欧战,最简单的衡量胜负标准就是两大同盟之间的钢铁产量,而现在不断爆发的各种冲突,则更考验交战国的原油产能了。
北方军政府,无论是钢铁资源,还是原油资源,都极其依然美国提供。近在咫尺的波斯产油虽然不少,但是英国人恨不得将整个油田都搬到英伦三岛去,能够意思一下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安花了巨大的价钱,从德国人那里搞来一个勉强配套的军事工业体系,但是依然得罪不起财大气粗的英美等国财团。
这点犹豫,使得北方军政府和德国人的秘密谈判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原本对中国人还是有一定好感的希特勒,终于失望了。
德国人现在迫切需要同一条战壕的盟友,而不是只愿意付钱买东西的客户。于是,日本人大喜过望地接过了德国人新任外交部长的暗示。
日本人明面上相当于美国海军七成的海军力量,就是德国人最为看重的一点。如果日本人能够将美国的主要力量,牵扯在太平洋战区,对希特勒占领和消耗欧洲是最为有利的。
德国人原本看好的北方军政府没有这个能力。
迅速靠近的德日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有了实质性的合作举动。德国柏林对北方军政府的合作协议慢慢出现各种拖拉现象,甚至尼森公司驻柏林的代表所受到的待遇也开始降低了。
很诡异的,日本人悄然提议苏联也加入德日之间的秘密同盟。德国人很早就和莫斯科有军事合作,很是爽快地答应了日本人的提议。
只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苏俄自己暂时停止了。
德国和日本建立的所谓狗屁军事同盟,为了掩人耳目,安抚西方列强,最初的提法是**产国际联盟。
这怎么说好呢,这样的同盟主题,如何让全世界最大的布尔什维克拉的下面子,加入这个实质上是划分世界的邪恶同盟?
不过莫斯科的大胡子更是聪明,马上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在他的暗示下,苏俄和德国以及日本,都开始了煞有介事的秘密谈判,对外的叫法是以物易物协议,对内的叫法是互不侵犯条约讨论。
只要能够瞒住英法美就行了,德日苏三方对此心照不宣。
至于意大利,虽然是法西斯思想的发源地,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来打酱油的,不提也罢。
尼森公司驻柏林代表,得到一条最新指示,只要能够花钱买下来的,就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先进的技术兵器技术和原件,尽快送回国内。
北方军政府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就是德国人彻底掐断军事合作通道。
        
第一三三章 合作研发
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北方军和德国国防军军事合作协议,当然更大的可能是,略微延长了这份协议在被撕毁前的执行时间。
西班牙内战一触即发。
莫斯科的大沙文主义脾气又开始发作了。
大量的军事物资,甚至苏俄红军的指战员们,都被送进了西班牙共和国,帮助共和派力量彻底实现西班牙的苏俄化进程,力求将西班牙建成一个苏俄联盟的卫星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际布尔什维克开始筹划组织的国际纵队。
西班牙不仅位于西欧腹地,更是控制地中海地区的关键要害之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传统势力范围,莫斯科的胃口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