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动步兵的对手,往往都是半路上被机枪扫射击毙。
第十七混成旅虽然在叶城被民族军伏击,但是凭借着优势火力,却很快扳回了战局,并且马上组织反击和包抄,彻底击溃了民族军的伏击部队。三千多人的民族军骑兵,沿途被击毙将近二千人,回到和田的不足五百人,其他人在茫茫沙漠中失散了。
但是猝不及防的北方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前卫营基本上被打残了,突击连更是死伤一半以上,前前后后有将近四百人伤亡。
第一次尝到这种疯狂的自杀攻击方式,又不能立即发挥炮火威力的时候,北方军也必然会出现难以承受的伤亡。徐永昌发给陈安的急电中,一方面检讨了自己的指挥疏忽,一方面建议寻找一种能够快速展开炮火支援的轻便步兵火炮。
至少要让步兵下车攻击时,可以随同作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干等炮兵排拼尽全力展开火炮后才得到支援。如果没有这种武器,就考虑给士兵装备手榴弹,见识过浮山之战的徐永昌如此提议。
        
第一二三章 省军叛变
随后的战斗如同教科书一般,经典而不出奇。
失去锐气的和田王国所谓民族军节节溃败,最后被徐永昌干净利落地赶到了和田城内。于阗方向根本没有民族军主力防守,被由东往西进攻的孙蔚如轻松攻取,然后继续西进,在和田城下与第十七混成旅会合。
民族军残部多次运用自杀攻击方式,企图让北方军付出重大伤亡。但是吃过一次苦头的北方军,被徐永昌下令,禁止未经许可的陌生人走进北方军五十米之内,否则一律就地击毙。结果遭受多次失败后,民族军死士很快耗尽,却没有取得多少战果。
民国四年春,徐永昌和孙蔚如在和田继续尝试了炮火准备超过一个小时、东西对进、连续突击的攻坚方式。随后的步兵搜索进攻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障碍物阻挡,反正城墙都给炸塌了。和田城基本被摧毁殆尽,民族军从此烟消云散。
此时,远在陈家庄的陈安,在收到徐永昌第二封电报的时候,正在研究一叠资料。
“哦,打完了?南疆提前收复了也好,就剩下一个阿山道了。”陈安放下资料,接过虎子递过的电报,随意瞧了一眼。
思考了一段时间,陈安抬头说道,“虎子,发电报给徐永昌等人,第十七混成旅撤回迪化休整,孙岳就地组建喀什道混成旅,暂时驻守阿克苏和喀什,孙蔚如就地组建和田道混成旅,暂时驻守和田与焉耆,缺的一个炮兵营下次补充。”
虎子在文件夹里飞快记下命令,马上出去发电报了。
南疆是绿教分裂分子的大本营,两个混成旅驻守还是力量不足,但是陈安手头如今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觉得没有什么遗漏了,陈安继续拿起那叠资料,仔细阅读起来。这是一些英国、法国、德国的军事装备信息,陈安动用了各种关系才总算搜罗来。
得益于上次徐永昌的电报,陈安忽然发觉,北方集团过多的依赖于尼森公司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选购军火了。只是尼森公司的老板,尼森伯姆,是一个已经成功移民美国的犹太人。因此,尼森伯姆更多的是关注美国军方的武器装备列装情况。
可惜的是,这时候的美国,也许美元的购买力却是是强大的,美国陆军,亦或是美国海军的实力却是非常薄弱的,甚至只能算是二流国家。
武器技术的一流国家,现在主要还是英国、法国,以及他们的对头德国。
因此,依靠北洋营制编制部队,参照美国列装武器的北方军,现在也只是掌握二省之地,人口不过八百四十多万,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支三流军事势力而已。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陈安马上要克劳泽主动出击,尽可能利用上海的信息优势,收集一切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热销货,建立另外一条尼森公司之外的军火资料收集渠道,以弥补尼森伯姆个人喜好美国货而导致的信息缺口。
更多的,却是陈安主动向英国和法国索取的军火信息,虽然他们提供的有些含糊,甚至不少是明显过时的资料,但是也比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北方军要强上许多。
各种信息一汇总过来,陈安亦是大吃一惊,竟然有这么多的武器,都是闻所未闻。
譬如手榴弹,陈安的印象中一直就是烧引信的炸弹,没想到已经有了木柄手榴弹和菠萝型手榴弹两种类型,甚至已经在欧洲堑壕战中得到疯狂应用。英国人和法国人正在疯狂赶工这种简单实用的步兵近战杀器,这可是从正在大战的协约国军队中得到证实的事情。
英国军队列装的1915年式勒维斯轻机枪在伯明翰兵工厂中得到大量制造,并且在英国的远征军中普遍装备,每个英军步兵营中至少装备三十六挺轻机枪,基本上达到了每班一挺的极高装备率。
俄国、法国军队列装的却是法国1915年式绍沙轻机枪。自热可想而知,素质并不高的俄国人能够看上的东西,绝对都是造价低廉,便于使用的。
这几种轻机枪都与麦德森轻机枪类似,使用弹匣供弹,性能也相似,但却远比麦德森轻机枪制造成本节省。
这也是陈安才可以将麦德森轻机枪大批量列装进军队,他是一个只说武器轻重与否,不怕成本高低的军火狂人。麦德森轻机枪,更多的是被丹麦、挪威、瑞典等国的骑兵所采用。英法德等国,都选择了自己研制更省钱的轻机枪版本。
陈安非常感兴趣的是德国1915年式伯格曼轻机枪,这是一款使用弹链供弹的轻机枪。只要二百五十发弹箱里的子弹没有打完,伯格曼轻机枪就可以暂时拥有重机枪的不间断火力,远远超出了弹匣式供弹轻机枪的火力支援力度。
只是伯格曼轻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相比,其他优势并不明显。如今北方军一个步兵营中列装的轻机枪高达四十八挺,无法轻易进行,也没有必要将一百三十多个营足够适用的轻机枪进行撤换,何况德国军方是否愿意帮助北方军更改伯格曼轻机枪的口径也是一个大问题。
陈安最感兴趣的还是英国人的菠萝型密尔斯手榴弹和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
马恩河战役之后,协约国发现战斗愈来愈向堑壕战方向发展,不仅需要大量近战使用的手榴弹,而且还需要近距离支援步兵进攻的小型炮火装备。很快,英国人斯托克斯就根据日俄战争时期使用过的臼炮样式,制造出了76毫米的战壕迫击炮。
客观的说,这种迫击炮也并不适宜步兵携带,只是一根粗壮的大钢管被另外几根小钢管固定在一个圆形的底座上而已,只能多人抬着走,或是放在一个低平的轮架上拉着走。
但是陈安一眼就看中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了。战壕迫击炮全重49千克,弹重4。5千克,射程100至1100米。射程是非常近,但是没有水平射界的限制,高低射界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调节,关键是相比山炮627千克的分量,实在是足够轻了。
步兵营里编列山炮的弊端已经越发明显了,造成了一线战斗兵员的缺乏不说,更是极大地妨碍了步兵营的突击和展开速度,虽然列装到班一级的维克斯重机枪展开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但是总比山炮快多了。
陈安已经准备着手调整北方军建制,尽可能同时增强步兵营的火力和机动性,而笨重的山炮已经不适应这种调整了。山炮、加农炮等,都只适用于装备专门的炮兵营。步炮两营的编制,陈安决定今后不再相同,而是步兵营增加员额,炮兵营减少员额。
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的出现,让陈安的想法马上有了实现的基础,步兵营的炮兵排全部撤装76毫米山炮,而是列装这种只有九分之一重量的新式近战支援火炮。
陈安更是敏锐意识到,这种迫击炮应该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只要它的分量降低到单兵可以携带,或是能够将东西分解成维克斯重机枪那样,可以用多人携带,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完全可以配置到排一级。
至于菠萝手榴弹,陈安更是马上决定给北方军配备了,道理就一个,实在是太方便使用了,而且近战又十分有效。这也是堑壕战的结果,而且又是自称绅士的英国人所发明的,真是世界文明人士最想不通的事情。菠萝手榴弹,全弹重不过0。68千克,拔掉保险销,放开保险握片后,可以投掷到三十多米外,约五秒左右爆炸,杀伤半径近十米。
每个士兵至少配备四个这种菠萝手榴弹,一个排就有一百七十多个手榴弹,足够在步兵排防守正面临时炸出四次炮轰效果了。既可以降低步兵营自动火力不足的缺陷,又可以覆盖步枪子弹所不能射击的死角,简直是一举两得。
正想着入神的时候,虎子有急匆匆走了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