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50'SWDXP2; p。 85。 
'65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7 年 7 月 27 日,页 166。 
'652'《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7 年 8 月 1 日,页 169。 
'65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7 年 7 月 29 日,页 167。 
'65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7 年 8 月 4 日,页 172173;另见他在 1977 年 8 

月 8 日的讲话;英文版可见于 SWDXP2; pp。 6172。 
'655'SWDXP2; p。 8283。 
'656'SWDXP2; pp。 83。 
'657'程中原、王玉祥、李正华:《19761981 年的中国》,页 5556;中央文献研究室、湖南 
省委、湖南电视台:大型电视片《邓小平十章》,第 3 集《破冰》(湖南电视台,2004)。 
'658'SWDXP2; p。 82。 
'659'第 3 集《破冰》。 
'660'程中原、王玉祥、李正华:《19761981 年的中国》,页 5677。 
'661'程中原、王玉祥、李正华:《19761981 年的中国》,页 57。 
'662'这遵循了日本、南韩、台湾和东亚各国的社会模式,那些地方的统一高考也起着类似作用。 
参见 Ezra  F。  Vogel;  Japan's  New  Middle  Class:  The  Salary  Man  and  His  Family  in  a  Tokyo 
Suburb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pp。  4067;  Thomas  P。  Rohlen; 
Japan's High Schoo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Denise Potrzeba Lett; 
In Pursuit of Status: The Making of South Korea's 〃New〃 Urban Middle Class (Cambridge; 
Mass。: Asia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663'SWDXP2; pp。 64。 
'66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7 年 9 月 19 日,页 204。 
'665'他的很多思想在  1977  年  8  月  8  日有关教育和科学的讲话中有阐述,见  SWDXP2;  p。 
6172。 
'666'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页 223230。 
'667'SWDXP2; pp。 101116。 
'66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7 年 7 月 23 日,页 164165。 
'669'对中央党校和其他党校的概述,见  David  Shambaugh;  〃Training  China's  Political 
Elite;〃The China Quarterly; no。 196 (December 2008): 827844。 
'670'2006  年 8 月对孙长江的采访。另参见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 
录》(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页 4961。 
'671'我在正文中用〃Practice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judging truth〃,但更直接的翻译应是: 
〃Experience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 
'672'2006 年 8 月对孙长江的采访;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Michael Schoenhals; 
〃The 1978 Truth Criterion Controvers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6 (June 1991): 243268。 
'673'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页 107108;Party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p。; 
History  of  the  Chinese  munist  Party:  A  Chronology  of  Events;  1919199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1); May 11; 1978。 
'674'Schoenhals; 〃The 1978 Truth Criterion Controversy;〃 252260;  沈宝祥:《真理标 
准问题讨论始末》。 
'675'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页 122。 
'676'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页 127129;《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8 

年 7 月 22 日,页 345346。 
'677'马立诚、凌志军:《交锋》,页 41。 
 
 
第 7 章 

三个转折点: 1978 
在日本,推动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转折点是「岩仓使团」。从 1871 年 12 月到 1873 年 9 月,明治政府 
的 51 名官员乘坐轮船和火车,考察了 15 个不同的国家。这个考察团由当时已是明治政府最高官员之一的宫廷右大臣 
岩仓具视率领,随行官员来自日本政府的所有重要部门:工业、农业、采矿业、金融、文化、教育、军事和治安。岩仓 
使团离开日本的时候,日本基本上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日本人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少。但是,这些官员考察了各国的工 
厂、矿山、博物馆、公园、股票交易所、铁路、农场和造船厂,这令他们眼界大开,认识到日本不但要引进新技术,还 
要引进新的组织和思维方式,唯此方能改造自身。这次出访,让使团成员意识到日本与先进国家相比的落后程度是如此 
之大,也对如何进行变革形成了共识。这些官员没有因所见所闻而沮丧,反而在回国后充满干劲。他们对日本的前景踌 
躇满志,并且热衷于向海外派出更多使团进行更细致的考察。 
中国派出的官员考察团,没有一个像岩仓使团那样考察了如此长的时间,但是从 1977 年到 1980 年,很多次由 
高层官员分别进行的考察访问,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类似的影响。邓小平在 1975 年开创性的五天访法之行为中国 
树立了一个先例,当时陪同他的有负责工业、交通、管理和科技的高层干部,他们分别对各自的领域进行考察。邓小平 
回国后对出国考察的益处深信不疑,开始鼓励另一些考察团出国。他批评其他干部不明白中国有多么落后,并坚信走出 
国门能打开他们的眼界。华国锋曾率团出访过东欧,回国之后也成了派团去现代国家考察的支持者。 
过去几百年里,中国人也曾去过西方,并为中国带回了新思想。例如,19  世纪的翻译家王韬从伦敦回国后,曾 

着文大力推崇中国可以从西方现代化中学到的东西。  '71'相比之下,1970 年代末的特点在于,身居要职的干部们一起出 
国考察,并且在邓小平和华国锋的坚定支持下,他们得以大规模地采用所学到的东西。 
邓小平访法归国和毛泽东去世之后,将出国愿望压抑已久的干部们终于有了新的机会。多年来一直告诫群众资本 
主义如何悲惨的官员们,开始争先恐后地亲自去看看资本主义国家。已退休的老干部也争相走出国门,把这当作对他们 
多年献身于共产主义和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补偿。在毛泽东去世和「四人帮」被捕后,出国考察的安排工作已经花费了 
几个月的时间,到 1978 年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很多高级干部第一次有了出国考察的机会。这一年里有 13 名副总理 

一级的干部出访约 20 次,共访问了 50 个国家。 '72'数百名部长、省长、第一书记及其部下也加入了出国考察的行列。 
同日本的岩仓使团一样,他们回国之后也对所见所闻异常兴奋,对国家的前景踌躇满志,并且打算派更多的考察团进行 
细致的考察。 
邓小平在 1978 年底总结出国考察的作用时高兴地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去国外看了看。看得越多,就越知道自 

己多么落后。」  '73'在他看来,这种对落后的认识是使改革获得支持的关键因素。因此,1978 年 12 月 2 日,他告诉那 
些为他起草启动改革开放政策讲稿的人:「基本的要点是,必须承认自己落后,我们的很多做法都不对头,需要加以改 

变。 '74'出国考察使很多高层干部更加相信邓小平的看法是正确的:中国必须改弦易辙。 
1978 年中国所派出的最高级别的代表团,是当年春天组织的四个考察团,他们分别去了香港、东欧、日本和西 
欧。从 1978 年 3 月 9 日到 4 月 6 日,以中联部副部长李一氓为团长、乔石和于光远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出访南斯拉夫 

和罗马尼亚。 '75'他们考察了工厂、农庄和科技部门,回国后就中国可以采用的做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76'但更加重 
要的是,这次访问之后,中国领导人不再把南斯拉夫称为「修正主义」枣这是毛泽东批判脱离正确道路的社会主义国 

家时使用的骂名。中共领导也同南斯拉夫共产党恢复了关系。  '77'这些变化扩大了中国能够考虑的改革范围;现在可以借 
鉴东欧的改革经验,不会再被指责为思想不纯了。 
国家计委和外经贸部的干部于 1978 年 4 月至 5 月访问香港,评估了它在金融、工业和管理方式领域帮助中国发 
展的潜力。这些干部探讨了在临近香港边境的广东宝安县建立出口加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