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中国的科学现状。周培源鼓起勇气说,中国在所有 32  个科学领域都已经大大落后。'448'  此外,随着毛泽东在 1974 
年元旦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学者们恢复正常工作的一线希望也化为泡影。'449'科学的进步仍然有待来日。 
周恩来在 1974 年 12 月与毛泽东谈话回京后,又燃起了恢复高等教育的希望。在这次会面时,他答应让「四人 
帮」的人负责文化体育部门,但竭力争取让他推荐的人选周荣鑫主管教育,并且得到了毛的批准。周荣鑫过去与周恩来 
没有什么关系,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党务工作,但是他上过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1961 年短期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 
他在任教育部副部长时开始拟定真正的大学教育计划,但并未得到毛的批准,第二年他的计划便无果而终。 
1975 年 1 月担任了教育部长后,周荣鑫在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支持下,再次计划恢复高等教育。'450'为了减少毛 
泽东提出反对的风险,他谨慎地重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包括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有关教育的教导。但是他也试图进 
行真正的改革。从 5 月到 9 月,教育部根据周荣鑫的指示,主持召开了多次讨论教育工作的座谈会。教育部还出版了一 
个刊物《教育革命通讯》,周荣鑫借此向在高等教育方面真正有经验的人表达自己的看法。'451'他大胆指出,工农兵学 
员在大学里上一年学,不可能学到过去的学生在三年里学到的东西。他还大胆地说,工农兵学员上完大学后再回到原来 
的工厂或农村,无法满足国家对受过培训的干部和科技专家的需要。'452' 
邓小平完全支持周荣鑫。他在 9 月 26 日的讲话中说,所有的现代化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需要受过高 
等教育的专业人员,但中国的大学却下降到只有其他国家的中学的水平。一年以前,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小心翼翼地对 
 
 
邓小平说,在他们看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令他们大感意外的是,邓小平回答说,他完全同意他们的看法, 
他希望他们把这种观点也讲给党的其他干部听一听。'453' 
在 9 月 27 日至 10 月 4 日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再次谈到要改进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他说,为了响应 
毛主席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国家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干部。他还说,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为了让教师好好教书, 
必须改善教师的地位。'454'这些话在几年之后听起来也许像是常识,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邓小平是很有勇气的,他 
冒着让毛泽东发怒的风险。 
邓小平在 1975 年甚至建议,学生不必中断学业参加两年劳动就可以直接从高中升入大学。实际上,诺贝尔物理 
学奖得主美籍华人李政道在 1972 年 10 月会见周恩来时就提出过这种建议;1974 年 5 月 30 日李政道向毛泽东提出 
这个建议时,毛泽东甚至也表示同意。然而,1975 年 11 月,这个当时被称为「周总理指示」的想法却成了批判邓小 
平想重新使用「走资派」、「刮右倾翻案风」的理由之一。'455'只要毛泽东还在人世,邓小平是无法实现让大学恢复正 
常教育这一目标的。 
同时,周荣鑫在邓小平的鼓励下开始起草一份指导教育政策的文件。11 月 12 日文件第三稿完成时批邓已经开始, 
但草稿的基本要点并没有变:对于从 1949 年到 1966 年上学的人,他们所受教育的价值应当给予肯定(不应把他们划 
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应当恢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时间应当延长;要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两天以后的 11 月 14 日,周荣鑫被叫到政治局会议上,他的建议受到了猛烈批判。'456' 
对周荣鑫的批判甚至比对邓小平的批判还要严厉。他在 1975 年 12 月不断挨批,直到病倒被送进医院。尽管如 
此,他仍被从医院揪出来参加了五十多场批斗会。最后,周荣鑫在 1976 年 4 月 12 日上午的批斗会上昏倒并于次日黎 
明前去世,年仅 59 岁。'457'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一时归于沉寂。 
将邓小平撤职的前奏:1975 年秋 
晚年的毛泽东很少把时间用在治国的具体事务上,而是花大量时间沉溺于他所喜爱的文史之中,而且很留意其中 
的内容对当前政局的意义。1975 年 7 月 23 日动眼部手术之前,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从 1975 年 5 月 29 日起,北 
京大学中文系的女教师芦荻来给他读古典小说,并且与他一起讨论。芦荻在 8 月 14 日记下了毛泽东对古典侠义小说《水 
浒传》的评论,其中包括毛的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梁山义军的故事对当代也有意义。'458'毛的这个看法传到了姚文元 
那里,他便抓住机会和江青一起批判周恩来和邓小平,说他们跟宋江一样是丧失了革命热情的投降派。'459' 
邓小平虽然察觉到了麻烦,但在 8 月 21 日的政治研究室会议上,他试图使事态得到控制。他说:「就是文艺评 
论,没有别的意思。」'460'然而毛泽东却另有打算,他要让辩论在群众中大张旗鼓地进行。毛已经在担心邓小平会像周 
恩来一样热衷于解放对文革十分反感的大批老干部。显然,人们很难阻止毛泽东的疑心日重。'461'由于直接谈论毛泽东 
死后邓小平可能会如何对待毛的历史遗产在当时还过于敏感,「四人帮」便采取间接手段,讨论赫鲁晓夫如何抹黑史太 
林。批邓的人警告说,他最终可能变成中国的赫鲁晓夫。既然邓小平以「打击派性」做幌子将造反派撤职,让老干部卷 
土重来,难道他们不会抹杀毛主席的威望,对毛主席和打击过他们的造反派进行报复? 
江青一直在寻找既能讨好毛泽东又能批邓的机会,她抓住了毛泽东评《水浒传》所提供的机会。从 8 月 23 日到 
9 月 5 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告诫读者《水浒传》中的义军领 
袖宋江是一个反面教材。江青也开始更嚣张地指责邓小平等人从事的整顿工作。9 月 15 日,她利用一次大型会议(「全 
国农业学大寨工作会议」)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恶毒攻击。她借《水浒传》指桑骂槐,指责一些高级干部想架空毛主席。 
然而,毛泽东在 1974 年秋天以后想实现安定团结,一直对江青加以限制。他觉得江青在大寨会议上胡闹,话说 
得太过火。唐闻生把江青的讲话稿交给毛泽东过目时,他说这个讲话是「放屁,文不对题」,没有允许它发表。他还让 
江青以后少说话。'462'很多高级干部猜测毛对不断批判以前的造反派、继续为老干部平反已经有所不满,但评《水浒传》 
的运动当时还是平息了下来。 
在这期间,周恩来也感到了评《水浒传》运动的压力,1975 年 9 月 20 日他进手术室之前把自己关在医院一个 
小房间里,仔细阅读了有关 1931 年他从事地下工作时一桩案子(「伍豪事件」)的录音记录稿,该案称他涉嫌向国民 
党送情报。'463'他在进手术室之前对妻子邓颖超说:「我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邓颖超把他的话告 
诉了汪东兴,请他转告毛泽东。'464'看来周恩来就像毛泽东一样,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也很担心自己在党内的名声。 
 
 
关于清华大学的冲突:1975 年秋 
1975 年 7 月 23 日动过眼部手术后,毛泽东开始阅读以前无法阅读的文件。他越看越觉得邓小平走得太快,已 
经超出了恢复安定团结的范围。'465'  10 月份毛泽东开始关注清华大学,他早在 1969 年就把「六厂两校」枣两校是指 
清华和北大枣树为全国的样板,因此心里一直想着该校。文革早期曾经得到毛泽东支持的人在 1975 年一批接一批受 
到邓小平的批评,毛一直忍着没有发作。但是邓小平在清华大学的事情上走得太远了。'466' 
邓小平这一代政治领袖中没有人上过大学,但是与毛泽东不同,邓小平和他那个时代另一些聪明的共产党人,如 
周恩来、叶剑英、胡耀邦和赵紫阳,本能地愿意与知识分子相处,深信他们的帮助对现代化事业至关重要。邓小平知道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很敏感,但是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功整顿使他对维持毛的支持有了信心,便在 1975 年末 
开始尝试虎口拔牙:把整顿工作推向清华大学,尽管他知道毛泽东对那里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