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银河铁道之夜-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来到站前一块由水晶雕刻而成的银杏树环绕的小广场上。

一条宽广的大道,一直通向银河的青光之中。

刚才下车的那些旅客,不知都去了哪里,空无一人。

两人并肩顺着那条白茫茫的大道向前走。他们身影恰似屋子里的两根柱子,而这个屋子四面是玻璃;影子又如车轮的辐条,无数条辐条射向四面八方。不一会儿,两人来到从车上望见的那片幽美的河岸。

柯贝内拉抓起一把洁净美丽的沙子,在手掌里摊开,用手指沙沙地翻动。

“这些沙子都是水晶,每粒水晶里面都有一小股火焰在燃烧。”他梦呓般地说。

“好像是。”焦班尼想起好像在哪儿学过,含含糊糊地回答。

岸边的小石子璀璨、晶莹,的确像水晶和黄玉或是孔雀褶曲的化身,又像是由剑峰散发云雾般银光的刚玉。焦班尼跑到岸边,将手浸入水中。奇怪的是,那银河水虽比氢气还要透明、但确确实实在流动。两人手腕浸水处,浮现出淡淡的水银色,浪花拍打手腕,泛起美丽的磷光,金灿灿的。

顺着河岸向上游望去,只见长满芒草的山崖下,白色岩石如同平坦、宽阔的运动场,沿着河流向前伸展。岩石上隐约出现五六个人影,似乎在挖掘或填埋什么东西,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蹲下,时而又有什么明晃晃的工具泛起白光。

“去看看!”两人异口同声地说着,朝那边奔去。白色岩石的入口处,立着一块光滑的陶瓷标牌,上面写道:“普利茅斯海岸”。对面河岸上,到处插满细铁栏杆,还设置了许多精美的长木椅。

“哎,你看这东西好怪呀!”柯贝内拉好奇地站住了,从岩石上拾起一个黑长尖细的核桃。

“是核桃。你看,这么多。这不是河水冲来的,原来就在岩石里。”

“真大呀,这核桃比一般的起码大一倍,你看这个还是完好无缺的。”

“我们快过去吧,他们肯定在挖什么宝贝呢!”

两人手拿黑核桃,又向那伙人那儿靠拢。左前方河滩上,波浪如同温柔的闪电一闪一闪地打来;右前方崖顶,一片如银子和贝壳雕塑的芒草穗随风翻舞。

两人走近一看,一位学者风度的高个子男人,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脚登一双高筒雨靴,一面匆匆忙忙地往笔记本上记着什么,一面埋头指挥三位挥舞着洋镐和铁锹的助手挖掘。

“千万不可损伤那个隆起的地方,用铁锹铲,铁锹!再离远些挖。不行不行,不能乱来!”

再凑近一看,只见洁白松软的岩石中,横卧着一具巨兽的白骨,已经有一大半露在外面。仔细观察便可发现,有十几块四四方方的岩石,上面留有两只蹄子印,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并标有号码。

“你们是来参观的吗?”大学者模样的人,扶正了眼镜,望着两人问。

“你们二定发现了许多核桃吧?这些核桃是,嗯……,粗略地估计,大约是一百二十万年前的吧。算是最新的了。这里一百二十万年以前,也就是地质时代的新第三世纪末,曾经是一片汪洋,这下面可以挖掘出大量的贝壳化石。现在河水流动的地方,古时候盐水潮曾经时涨时落。这具野兽的骨架嘛,这种野兽叫‘波斯’。喂,那里不能用镐刨!要用凿子小心地凿。‘波斯’相当于现在牛的祖先,以前这里到处都是这种动物。”

“您要收集这些做标本吗?”

“不,是用来考证的。以我们的观点分析,这一带的地盘既厚又坚固,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是大约一百二十万年前形成的。

但我们还想从其它角度来分析,研究和探索这里以前是否究竟是这样的地层?还是原来这里只有风和水?或者是无边的天空?听懂了吗?不过,……你怎么又用铁锹,那下面埋的是肋骨,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大学者急忙跑过去。

“时间到了,我们得回去啦。”柯贝内拉看着地图和手表催促说。

“那我们就告辞了。”焦班尼恭恭敬敬地给大学者行了个礼。

“噢,那就再见啦!”大学者又忙着继续指挥挖掘工作。

两人担心误了火车,便向火车站飞奔。他们人跑起来如疾风一般,既不气喘,也不腿酸。

焦班尼心想:如果真的能永远跑得这么快,那么跑遍世界也不成问题。

两人跑过刚才走过的河岸,渐渐望见检票口明亮的灯光。转眼之间,两人已坐在车厢原来的座位上,从车窗向刚才跑来的方向眺望。

/d/



八、捕鸟人

 小=_说。网
“这儿有人吗?”

二人身后传来一个嘶哑而又亲切的男人声音。

这是一个身穿破旧外套的人,一个大白布包裹搭在两个肩头,留着红胡须,背有些驼。

“没有人。”焦班尼耸了耸肩,作为打招呼。那人胡梢略带微笑,把行李轻轻放到行李架上。焦班尼心头猛然涌起一阵说不出的心酸和悲伤,他默默地注视着正面的大钟。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哨音,火车缓缓启动。柯贝内拉不住地观察着车厢的天花板,一只独角仙落在电灯上,投下一条巨大的阴影。红胡子像老朋友似地含笑注视着焦班尼和柯贝内拉的一举一动。火车速度逐渐加快,芒草与河水交替从车窗流过。

红胡子畏畏缩缩地向他俩询问:

“你们二位,去哪儿呀?”

“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焦班尼略有些难为情地回答。

“那太好了。这列火车实际上哪儿都可以去。”

“你去哪儿呀?”柯贝内拉突然气冲冲地冲那人问。焦班尼愣了一下,不禁笑了起来。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头戴尖顶帽、腰挂一条大钥匙的男人,也望着这边笑了。柯贝内拉也不由得红着脸笑了起来。红胡子虽然没有生气,但面部有些痉挛,紧张地说:

“我马上就下车,我是靠捕鸟谋生的。”

“捕什么鸟?”

“仙鹤、大雁,还有白鹭和天鹅。”

“仙鹤多吗?”

“多得是。仙鹤一直都在叫呢,你没听到吗?”

“没有啊。”

“现在还在叫呢,你仔细听。”

他们俩竖起耳朵,仔细倾听。从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和风吹芒草声浪之间,传来一阵如泉水涌流的声响。

“你是怎么捉仙鹤的呢?”

“你是说仙鹤呢,还是白鹭?”

“先说白鹭吧。”焦班尼觉得随便说什么都行,敷衍着说。

“捉这家伙最容易不过了。白鹭是天河的白沙凝固而成的。

她们终究是要回到河边来的,只要你在河岸上埋伏等待,当白鹭们飞回来,双腿将要着地还没着地的一瞬间,‘啪’地扑上去按住,就抓到了。白鹭马上就会僵硬,老老实实地死去。之后就不用说了,把它压缩起来就是了。”

“你是说把白鹭压缩起来吗?是做标本吗?”

“什么标本,人们不是常吃的吗?”

“奇怪啦。”柯贝内拉歪着头说。

“没什么可奇怪的,你们看。”说着,男人从行李架上取下自己的大包裹,敏捷麻利地解开袋子。

“来,你们看,这是刚捉来的。”

“真是白鹭!”两人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

十几只如同刚才的北十字架一般雪白、光滑的白鹭,平展的身体,紧曲的黑长细腿,像浮雕艺术品一样摞在一起。

“眼睛闭上了吧?”柯贝内拉用手指轻轻触了触白鹭那闭着的细长眼,头上的白冠毛仍完好无损。

“没错吧?”捕鸟人又用包袱皮将白鹭一层又一层地包上系好。焦班尼还在思索着,这里到底是哪些人吃白鹭肉,便问:

“白鹭肉好吃吗?”

“好吃。每天都有人买。不过,大雁的销路就更好了。大雁肉质好,又省事。你们看。”捕鸟人又打开另一个包袱,黄蓝花斑的大雁,如同亮晶晶的灯盏,同刚才的白簿一样,闭着鸟喙,平整整地摞成一打。

“这些大雁即可食用。怎么样,二位尝尝吧。”捕鸟人轻轻拽了一下大雁的黄脚丫,只见那里如同巧克力一样,一下子就掰开了。

“怎么样,来一块吧。”捕鸟人又把它掰成两瓣儿,递给他俩。焦班尼尝了尝,心想:原来这是点心呀!比巧克力还要香甜。

可是哪儿会有这种大雁飞来呀?这个人一定是哪个地方开点心铺的吧?而我小看这人,却又吃人家的点心,实在太卑鄙啦!可嘴里还是不停地嚼着。

“再吃一点吧。”捕鸟人又打开包袱。焦班尼还想吃,但到底推辞说;

“不了,谢谢您。”

捕鸟人又转向坐在对面的那个挂一串钥匙的人。那人谦卑地摘下帽子。

“这,这是您留着做生意的,真过意不去呀!”

“您别客气。您看今年候鸟来势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