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名扬天下的王莽,才做了一年大司马就被人赶了下来。主要因为当时的皇帝汉成帝去世了,即位的是以外地诸侯王身份入京的汉哀帝,汉哀帝的母亲丁姬一家,也趁机进入了西汉帝国权力高层。王、丁两家争权夺利之势愈烈,为平衡关系,此时已经是“皇太后”的王政君主动劝王莽交出大司马职务,王莽也很识趣,当下爽快地答应了。为了补偿王莽,汉哀帝还特意加赐了王莽三百五十户食邑,之后王莽以退为进,主动辞职回到了南阳新野封地。虽然失势,但王莽能上能下的高风亮节,再次引起了当时人的赞誉。

王莽隐居新野的时期,是他一生里另一个重要时期。这时候的他,主要经历就是和当时西汉著名的儒生们结交,大肆笼络人心。这时候发生的另一个事也抬高了王莽的名声。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了人,按照当时王莽的地位,给儿子脱罪是完全可以的,王莽非但不护短,还命令儿子自杀谢罪。这件事成了王莽东山再起的导火索。此时的西汉,外戚势力强大,贵族践踏法律,早在民间引起公愤,好不容易出了王莽这样一个好人,社会各界自然好评如潮,上至朝廷官员,下至民间学者,甚至还有普通百姓,都有人自发地为王莽喊冤,最多的时候,每天喊冤的“数以百计”,邀请王莽出山,成了上上下下共同的呼声。公元前2年,正好发生了日食,与王莽要好的儒生们趁机大做文章,宣传这是老天爷的旨意,要王莽重新出山。在巨大的压力下,一心想清理王家外戚的汉哀帝也只好低头,将王莽重新召回。老天爷这时候也真在帮王莽,他刚回来没多久,汉哀帝就去世了。公元前1年,汉平帝即位,王莽回任了大司马,公元1年,位高权重的王莽,晋封为安汉公,而此时的他已经权倾朝野,连汉平帝本人都被他掌控,除了皇太后王政君外,已然无人可制约他。

而皇太后王政君虽然大权独揽,但她并非吕后那样的政治强人,国家大事她是没精力管的,只想安安心心地过母仪天下的日子,所以在王莽做大司马后,王政君将国家大事悉数委托给王莽。除了封爵一事外,其他国家大事,王莽都可以自行处理,这时候的王莽,也就成了独揽大权的枭雄。忍了几十年的王莽,这时候终于不用忍了,他做事开始独断专行。作为皇帝的汉平帝也基本被他架空,国家大事几乎都决于其手,朝廷内外也被他插满了亲信。而且王莽也是个一直要求进步的人,当年做校尉的时候想封侯,封侯了又想做大司马,做了大司马想封公,现在大权独揽了,下一步篡夺汉朝皇位,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当时的朝局下,首先看出王莽篡位野心的,是他的儿子王宇。觉察到王莽野心的他,曾秘密请求王政君贬罢王莽,如果这时候王政君顺从的话,也许西汉灭亡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毕竟王莽此时还受到王政君的制约,但是王政君不相信王莽有此野心,犹豫不决。然而王莽是不会犹豫的,敢挡路的,就算是亲儿子也要干掉,王宇因此被下狱,不久后死于牢狱中,其怀孕的妻子也被王莽处决(生完了孩子才杀的)。连亲儿子都干掉了,其他人更不用说,借着此事的由头,王莽开始大兴牢狱,先将儿子的老师吕简等人抓捕,然后又逮捕了忠诚于汉朝的前将军何武、护羌都尉辛尊、函谷都尉辛通、水衡都尉辛茂、南阳太守辛伯,这些人好多都是王莽当年的故友,但为了夺权,王莽六亲不认了,而这些第一批被王莽逮捕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掌握关中地区甚至长安兵权的,除掉他们,是为了进一步把持大权。这之后,王莽又把触角伸向了刘家宗族,包括汉元帝的妹妹敬武公主、梁王刘立、阿侯王刘仁,也相继被逼自杀,这场株连万人的大冤狱,将朝中王莽的反对派清洗殆尽,而皇太后王政君也因此无力和王莽抗衡了,之后王莽又将自己的女儿运作成了皇后,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国丈。得到了汉帝国历史的一个空前官职——上公。王莽还不知足,他随后又毒杀了汉平帝,立两岁的小皇帝“孺子”刘婴为帝。这时候的王莽,已经是汉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改朝换代,就剩下最后一步了。

【三】

王莽的夺权,和历代宫廷政变一样,开始先用迷信做宣传。公元8年,当时梓潼县乡民哀章伪造铜匮,上面写明刘邦下“天书”,指派王莽取汉代之,建立新朝。此事正中王莽下怀,他顺手推舟去宗庙祭祀,定下了改朝换代的日期。次年元旦,王莽正式宣布废汉自立,改国号为“新”朝,正式成为了新朝的开国皇帝,但这个国“开”得很不顺,深感上当的皇太后王政君极为愤怒,无奈之下将传国玉玺硬摔给他,大汉帝国的传国玉玺因此被摔掉了一个角。当了皇帝,自然也要立太子,王莽的四个儿子,两个被王莽自己杀死了,剩下的两个,三儿子王安是个弱智,小儿子王临才能平平,也就矬子里拔将军做了太子。西汉废帝刘婴被册封为“安定公”,以山东平原为封地,这位西汉的亡国之君此时只有5岁,而后一直在山东平原安居,奉养宗庙,又活了16年。直到新朝灭亡后,死在同是刘家宗族的更始帝刘玄手中,对待前朝末帝,王莽还算厚道。

在王莽篡位的初期,全国上下确实一片拥护,一则西汉帝国民心尽失,苛政不断,确实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二则王莽当时属于名声非常好的人物,尤其是当时的儒生们,都相信王莽能够除旧布新,开创一个新的盛世。王莽本人也打算这么做,在他登基之后,也大搞了“新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莽改革。

王莽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复古”:一是重新恢复西周的井田制度,禁止土地买卖,遏制土地兼并,并且规定了地主家的最高田亩数,多余的田亩,要拿出来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二是禁止奴婢买卖;三是大搞“国营企业”,把盐铁酒3项经营的权力收归国家;四是恢复上古时期的管制。众所周知,这四条改革带来的结果,就是引发了天下大乱,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后人说起王莽的改革,总是一刀切地说“历史的倒退”,但是从当时的局面看,王莽的这些改革措施,从本意上,都是为了改变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西汉末年面临的两大社会危机,一是土地兼并严重,国家农业税减少;二是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没钱加上老百姓愤怒,不改革会出乱子,关键是怎么改。王莽的四项改革错误,第一项恢复井田制度,这不仅仅是他的观点,也是当时诸多儒生的观点,当时儒家有一个主流观点就是,上古时代的井田制是好的,现代的土地制度是坏的,一个人人有地种的土地制度才是最好的。王莽遏制兼并的本意本没有错,但井田制哪是这么容易恢复的,你说禁止土地买卖,那么赋税沉重的自耕农,原本还可以通过出卖土地来获得经济利益,现在连这最后的活路也断了,当然不干。至于大户们的土地,他们当然反对土地买卖,而且他们有各种办法隐瞒土地,所谓的最高田亩限制,只是一纸空文。至于禁止买卖奴婢,这同样也不现实,奴婢是大户家的私产,既然土地可以隐瞒,奴婢数量也可以隐瞒,而且在当时做奴婢,也是许多无地农民的出路,不让奴婢买卖,反而把他们的生路也断绝了。把各种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一条汉武帝也搞过,但是王莽并不懂经营,也不懂怎么从“国企”中收到效益,如此一来,反而弄得全国物资紧缺,物价上涨。王莽为了给予老百姓发展机会,还特别设立了“国家信贷制度”,即老百姓可以向政府贷款,并且在规定时间里归还,这一点看似很进步,其实又大错,在没有任何监督的制度下,由政府借贷,只能成为官员剥夺老百姓的手段,因为他们可以肆意抬高利息,向老百姓额外征收大量还款,最后的结果就是老百姓越借越穷,国家借出去的钱反而收不回来。至于第四项,属于形式上的,更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所谓改革,是改了白改。

但王莽时期,四项改革还是产生了作用——恶劣作用。因为禁止土地买卖,大量地方地主隐瞒土地,自耕农贫困,导致生产严重破坏,国家税收锐减;因为禁止奴婢买卖,大量农民连奴婢都做不得,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了;政府设立国有企业,剥夺了商人的利益,更刺激了物价,结果物价飞涨,不但民不聊生,官和地主都不聊生,所以搞了几年之后,国家日益走下坡路,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