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说起这姐儿俩,都说“汉宫飞燕”,也就是姐姐赵飞燕的知名度高一些,但是在当时,真正得到汉成帝专宠的,却是她的妹妹赵合德。赵合德虽然有姿色,心机却远远不如姐姐,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姐姐当枪使。

而这姐妹俩的枪口,首先对准的就是一个人——许皇后。

这时候的许皇后已经失去宠爱,但封建时代,皇后母仪天下,轻易废不得的,要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就必须是能置人于死地的大罪。赵氏姐妹找到了一个好同盟——大将军王凤。王凤是刘骜的亲舅舅,刘骜母亲王政君的亲哥哥,在当时是权势滔天的人物。作为新发迹的外戚家族,王凤自然不容同样出身名门许家的许皇后,而赵家姐妹是寒门出身,势单力孤,当然成了最好的合作对象,于是一拍即合。公元前18年,赵家姐妹诬告许皇后行“巫蛊”诅咒大将军王凤,在众口一声之下,许皇后有口难辩,结果许皇后本人被废,全家被发配流放。其实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许皇后无子,想通过巫蛊求一个儿子,一个妻子最简单的愿望,就这样被一场政治阴谋断送了。

许皇后的被废,得益者当然是赵飞燕姐妹俩,事后赵飞燕在王家的支持外加刘骜的专宠下,被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场宫廷的政变,其实对整个汉帝国有着另一层深意,刘骜母亲背后的王家,已经到只手遮天的地步,太后王政君的五个兄弟都成了诸侯,当时人称一日五侯,王家宗族遍布朝堂上下,西汉王朝的“改名换姓”,已经为时不远。

但刘骜本人是意识不到这个的,甚至刘骜的母亲王政君也意识不到。这位王政君本人,其实还是个对汉帝国忠心耿耿的老太后,包括最后王莽篡权的时候,在王莽的几度威逼之下,她也拒绝交出汉朝玉玺,最后用摔玉玺的方法来表明态度,但那时候为时已晚。

赵飞燕成为皇后后,刘骜也彻底撒欢了,每日沉于和赵家姐妹的享乐之中,国家大事基本放羊。这时期是西汉帝国外戚势力日益做大的时期,尤其是土地兼并,在这段时期里达到了高潮。王家抢占的土地,已经遍布各地,无地农民日益增多,造反也在酝酿,外患方面,这时期也山雨欲来风头满楼,河西地区原本平定的羌族,在汉帝国的盘剥政策下,也开始不断发生小规模的变乱,帝国的分崩离析,这时候已经迫在眉睫。

赵家姐妹如愿以偿,但一个问题却摆在眼前,她俩生不出儿子来。对此赵家姐妹的处理方法很简单,我不生,谁也别想生,宫里凡是有怀孕的妃子,皆被姐妹俩设计害死,当时有“飞燕啄,皇子落”的说法。到了后来,为了能早日有个孩子,姐妹俩甚至与人私通,企图借种怀胎,但生不出孩子的毛病,却在她们自己身上,那时候的妇产医学也不发达,生不出来,老天爷也没办法。

而赵家姐妹的这种做法,却给了此时正在扩权的王家外戚以机会,不断害死汉成帝的孩子,结果就是汉成帝后继乏人,缺少强有力的继承者,王家的势力也就进一步巩固下来。废黜许皇后,连累许皇后的许家遭到放逐,王家更少了一个专权路上的劲敌,势力独大的局面在继续。而且最要命的是,汉成帝晚年身体不好,却还沉浸在赵家姐妹的温柔乡里,为了能继续淫乐,不惜以壮阳药进补,补来补去,就把自己给“补”死了。

公元前7年,纵欲过度的汉成帝,病死在宠妃赵合德的怀里,结束了他“不作为”的一生。汉成帝的死,引起了他母亲王政君的震怒,她将儿子死亡的责任,推到了赵家姐妹身上,派她的一个侄儿询问,结果在询问之下,赵合德羞愧自杀。赵飞燕情况稍好,因她主张迎立定陶王刘欣为帝,即位为汉哀帝,因此还做上了皇太后。但这皇太后到底是孤家寡人,汉哀帝没几年后过世,赵飞燕也被打入冷宫,从此郁郁而终。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逼死赵合德的那个问官,太后王政君的侄儿,在不久的将来,却逼死了整个西汉帝国,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莽。

【三】

纵观汉元帝、汉成帝在位的这段历史,对整个汉帝国影响最大的,就是王家宗族的崛起。

王家宗族的崛起,“核心”人物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她本姓田,是齐国田氏家族的后人。在汉元帝时期,王家虽然飞黄腾达,却并没有进入权力中枢,他们真正掌权,是在汉成帝刘骜在位时期,比起其父宠信宦官,刘骜则分外宠信外戚,国家大事多委托于母亲的几个兄弟,王家也就从此真正掌握了政权。而真正对王家掌权推波助澜的,却是赵飞燕姐妹俩。她们为了自己的专宠,在后宫里排斥异己,其实是帮王家除掉了各类对头。最后随着西汉帝国刘家宗族的衰弱,王家取而代之,早已经是顺理成章。汉哀帝死后,王家新一代才俊王莽开始执掌政权,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最终在公元9年一月废汉自立,改元“新”朝。雄踞东亚大陆的西汉帝国,堡垒最终从内部攻破,亡国了。


第十八章 王莽的真面目

如果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昏君的话,王莽可算其中之一。

在中国后代各类历史学家的评价里,王莽都是一个挨骂非常多的人物,挨骂的理由也五花八门。比如他以外戚的身份,篡夺了西汉的大权,最终废掉了西汉,建立了自己的新朝。在封建史官眼里,可谓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而且好好的西汉江山,你既然篡来了,就该治理好,他偏偏上台后胡搞瞎折腾,闹得天下大乱,整个中国大地,陷入到一场空前的战乱之中,说是昏君兼贼子,确实毫不为过。

当然,也一直有一种更耸人听闻的说法:王莽是蛇妖变的。这个说法,来自于西汉帝国的“创世神话”——汉高祖斩白蛇起义。说法的内容是:当年汉高祖斩白蛇的时候,白蛇对他说:“你将来将成为天子,广有四海,但我要和你作对,你如果斩了我的头,我就闹你王朝的开头,你要斩我的尾,我就闹你王朝的结尾。”刘邦二话不说,从中间把蛇妖砍断了,结果,蛇妖变成了王莽,在西汉末期大闹了一通,把好好的汉王朝硬是闹成了两半——东汉和西汉。

所以在许多历史资料里,王莽被描述成一个面目可憎,阴狠毒辣的小人角色。许多人说起他来,大都津津乐道此人的虚伪狡诈,篡夺政权时候的阴毒心计,得天下后的倒行逆施,归根结底一个结论:此人就是一个妖魔,一个毁灭天下的恶贼。但细观历史,却不得不生出疑问:王莽,真的有这么坏吗?

【一】

王莽,河北大名人,祖籍山东。他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儿,凭借着外戚的身份,他在西汉末年扎根基层,从小小的黄门郎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掌握西汉帝国大权的权臣,并最终废汉自立,建立新朝。其“乱臣贼子”的名号,就是这么落下的。

但这个“乱臣贼子”早年的命却很苦,他家原本是齐国亡国之后的田氏王族子孙,到了刘邦时期强行迁移关东大户,他们家因此被迁移到了河北大名地区戍边,也被改姓了“王”。汉朝建立后,这个家族破落依旧,一直到了汉武帝时代,才有人做上了官——族人王贺做上了绣衣御史,也只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其子王禁更没出息,连一官半职都没得到。王禁虽然没出息,却很能生孩子,一辈子共生了四男八女,其中偏偏出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女儿——王政君。在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王政君就奉命入宫侍奉,肚皮也争气,没几年就给汉元帝生了儿子,自然也因此得到宠爱,到汉元帝登基的时候,王政君成为皇后,这下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家上下亲眷皆都得到册封,王政君的父母、兄弟、姐妹大多封侯拜相,这是公元前39年的事情,那时候的王莽才6岁,全家的显贵,没有他什么事。

没有王莽的事,不是因为王莽岁数小,而是因为他的机遇太不好,王莽的父亲王曼,也属于王氏宗族兄弟,按说应该也被册封的,但王曼在王莽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随后王莽的兄长也去世,就留了王莽一个小毛孩子,所以授官拜爵,当然没他的事情。当时的王家满门显贵,唯独王莽家过得寒酸,真个是“人比人,气死人”。

王莽却不气,相反兢兢业业。从小时候起,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好青年。他从小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孝敬母亲和寡居的嫂子,悉心照料哥哥留下来的幼侄,同时学习也没耽误,比起王家子弟们个个宝马香车,奢靡享乐,王莽不但生活俭朴(家里也没钱),而且还刻苦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