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崧见李信没言语,吩咐道。
李信知道朱由崧口中的他是谁,本来李信对崇祯皇帝颇有成见,而且他的父亲之前跟魏忠贤纠缠不清,遭到了崇祯皇帝的打击,可以说结下了一定的仇恨,但是李信仍然很佩服崇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崇祯皇帝是合格的,尤其是外击女真鞑子,可以说获得了万历以来最为有利的局面。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的内政,他不敢苟同,都说民为贵,君为轻,可是这天下的根基仍然在乡绅富户手里,在官僚手里,在朱家手里,这个秩序一旦被打破,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让他担心的是,崇祯皇帝正在打破这个秩序,而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又不明朗,这个潜在危机的危害,此时已经凸显出来,他竟然有些担心,一旦崇祯皇帝陷入内政纠缠不清的泥潭,整个大明帝国恐怕会更加艰难。
写文章对李信来说没有丝毫难度,如果不是报答朱由崧的恩情,他去年秋闱夺魁没有任何疑问。将写好的张贴递给朱由崧过目,道:“少王爷,这个张贴最好再加上河南地方官衙的印信,那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朱由崧很恨自己前些年为什么不多读点书,现在让他读都读不进去了,他大略看了一遍道:“你看行就差不多了,我身边如果再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才就好啦!”
第九十八章 玩的就是心跳
“不是吧!”我看着对面客栈的招牌,“真不愧是古代最大的连锁客栈,在哪都能遇到啊!”想起前生的互联网上有个帖子说‘悦来客栈’是古代最大的连锁客栈,因为几乎每部武侠小说都有这家客栈的影子,没想到今天误打误撞又遇到了一个。
“不是,没什么,就住这里吧!”我不能跟宋献策解释什么,叫宋献策安排住宿事宜,好在客栈还有一个小跨院,将将能住下我们一行人。
追拿刺客最后不了了之,这在宋献策的意料之中,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他沉吟一声道:“刺客在暗,我们在明,这对我们非常不利,而且刺客因何行刺也不清楚,很难从动机来推断幕后主使之人,如今,也只能加强戒备静观其变,只要做到内紧外松,说不定那幕后黑手还会出手,那个时候才是我们收网的最佳时机。”
我知道宋献策再有谋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幕后的黑手犹如天外飞仙一般无法寻觅踪影,恐怕即使拿住了刺客,也问不出什么来。到底是谁在拆我的台,想要置我于死地呢?“好啦!不说刺客的事情,献策,能否猜到东家为何执意要来河南走一趟吗?”
宋献策略微迟疑道:“东家,是为财而来吧!老百姓都知道福王之富,强于国库,听说当年福王就藩的时候,光是金银财宝就拉了多少车,良田和盐引更是无法计数,堪称大明帝国富户中的富户啊!”
我笑着点点头,道:“献策说的没错,东家确实是为财而来,国库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局面,如果能用福王府的藩库充实一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会松快一些。”
宋献策知道崇祯皇帝早晚都会这么办,一来可以让国库充实一些,二来也可以削弱藩王的实力,虽然国家还欠着不少藩王的俸禄,可有家底的人,谁在乎那几个俸禄啊!光是田庄的进项就够几辈子吃喝用度的。
想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一回事,用什么办法达到目的很重要,既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又要让人无话可说,难度颇大。
宋献策正在思量之际,一个做仆人打扮的士兵进来躬身道:“东家,吴大人来了,就在外面呢!”
我哦了一声,进城的时候已经告诉过吴三桂,没有要紧的事不必见驾,等用到他的时候自然会叫他率兵进城,难道出现意外了吗?
吴三桂一脸疲惫之色,几条汗渍顺着脸淌下来,身上的衣服和鞋面沾满了尘土,来到内室见到崇祯皇帝,跪倒道:“东家,京城急奏,是孙承宗孙大人的奏折。”
孙承宗的奏折?我叫吴三桂起来呈过奏折,心中猜测着孙承宗这么急是为了什么事呢?等我打开奏折看过后,有些傻眼了。
宋献策和吴三桂看着崇祯皇帝愕然的表情,互相对望一眼,不知道是什么是让崇祯皇帝如此失态。
我将奏折递给宋献策,道:“献策看看,东家有些糊涂了,这可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啊!”
宋献策看过奏折也是摸不着头脑。奏折中说的事正是他刚才和崇祯皇帝说道的事。奏折中说,福王朱常洵上了一道奏章,说是眼见国事艰难,身为皇族子孙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因此决定把福王府名下的两万顷土地贱卖给无地的流民,另外福王府也会拿出多年的积蓄连同卖地所得共计三百万两白银全部上缴国库,为国分忧,为君解愁。
另外在奏折中还附带了一份福王府历年进项的明细账目表,对比可以发现三百万两银子,绝对是福王府倾家荡产拿出来的“血汗钱”。
我叫过来吴三桂,吩咐道:“派两个精细的人,去查访一下福王府的底细,不用太细致,大体的概况得来就行,一定要快。”
吴三桂虽然没看到奏折中是什么内容,但是料知跟福王府肯定有关系,当即点头领命而去。
“献策,东家有些糊涂,你看出什么没有?”吴三桂走后,我问宋献策,“都说福王是爱财如命的守财奴,这可真把东家吓了一大跳啊!”
宋献策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说道:“很显然,福王府有高人啊!他们对国家的政策看的很准,知道迟早会对他们下手,所以先撇清,让人找不到他们的毛病,这么一来,东家想动他们,也动不了了,再说,也没有了动的价值,因为那三百万两银子,确实不是小数目,拿这么一大笔银子出来,福王府再富有,怕也是空了。”
我此时已经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点头道:“不错,福王真的不错,能做到这个地步,不枉是皇室子孙,知道给这将倾的大厦添砖加瓦,一定要给他一些回报才是。”我没想到头痛的敛财计划竟然这么轻易就实现了,看来这个福王很上路啊!这就对了嘛!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活的长久一些,有机会去见见那个传说中三百六十多斤的胖子王爷,好好的夸奖夸奖他。
“就加封福王为九千岁,加九赐,见驾免跪拜,献策以为如何?”我一高兴,当即想下旨把这些赏赐给福王。
宋献策的头脑很冷静,想了想,说道:“按说福王此举确实当得表彰,不过献策认为不妨再等等看,献策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可现在又没有头绪……。”
我听了宋献策的话,头脑也慢慢的凉了下来,不错,自从我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因为某些效应,历史发生了偏差,可是也不会偏差的太离谱吧!
历史上的福王朱常洵和儿子朱由崧,都是著名的草包王爷,优点没有,缺点一大堆,怎么可能这么好心帮助国家度过难关呢!再说他们父子俩是出名的守财奴,是应该再看看才是。
第九十九章 呀呀呸
我和宋献策正在谈论这件事,出去打探的士兵拿回来一张告示,大意是说福王府的一些惠民措施,其中很有分量的是免除佃户历来所欠的旧帐……。
宋献策也有点发懵,不过他还是心存怀疑,因为福王父子以前的名声太臭了,叫出十个人,得有十一个人说福王父子的不是,这一骤然的转变,不可能没有原因,福王父子除了自保,会不会有别的的打算呢?如果没有别的的打算,按照他们父子的为人,舍得那些财富吗?答案是否定的。
唐诗看见崇祯皇帝进屋,略微施礼道:“少爷累了吧!刚烧好的洗脚水,烫烫脚,晚上睡的会香一些。”
“你妹妹睡了吗?郎中抓的药要按时按晌的吃,她的病是心病,时间长了也就好了。”我说着见唐诗面容有些憔悴,“你也累了吧?这一路实在太辛苦,早知道会这样,就留你在山西好了,回头再去接你。”
唐诗摇头道:“不累,妾身跟着少爷心里踏实。”她说着已经替崇祯皇帝脱下了袜子,将崇祯皇帝的双脚按到水里,说道:“妾身知道少爷是大忙人,如果妾身留在山西,恐怕……就永远也见不到少爷了。”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这个感觉很强烈,所以一直跟随着,害怕失去眼中人的身影。
我笑着让唐诗把脚擦干,道:“你多心了,既然留下了你,自然就不会让你流落在外,那不是少爷的脾气秉性,你我这也算是缘份,许是命中注定的呢!”
唐诗听了这话,心中很是欣慰,正待说些什么,就听见外院传来人的吆喝声,夹杂着叮当碰撞的刀枪声,让她花容为之失色。
我吃了一惊,没来得及喝问发生了什么事,就见王二虎匆忙跑了进来,说是外面有贼,还是两个。
我哦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