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很聪明,朕有件事拿不定主意,如果朕想要建立一个教政合一的统治地区,你觉得可行吗?”我问道。
布鲁斯金立即两眼放光,道:“当然可行,如果陛下这么做,全世界的信徒将会比崇敬教皇还要崇敬您,陛下也知道,教会的权力在欧罗巴己经越来越萎缩了,德国的马丁路德闹过后,教皇的威信不比从前,如果出现一个政教合一的地区,那么全世界的信徒必然会为之疯狂。”
我听了布鲁斯金的话,心中多少有了点谱,道:“朕正准备对倭国用兵,想在那里建立一个行省,如果战争顺利的话,战后就在那里施行政教一体统治……。”
“赞美主,陛下的决定必然会得到主的祝福,对楼战争肯定会旗开得胜。”布鲁斯金知道,一旦崇祯皇帝施行政教一体的统治,他这个枢机主教也会跟着水涨船高,那时候整个倭国的信徒都将称呼他为主教大人,他想想就觉得激动的不得了。
我自然清楚布鲁斯金在想些什么,但是结果恐怕要让他失望了,我所说的政教一体跟他理解的不一样,教义不过是束缚麻痹的工具而己,是为统治服务的,这一点跟欧洲那些国家的国策没有根本区别,所差的是教会的权力将被大明帝国权力中心牢牢控制。
看出布鲁金属在憧憬着什么,我微微一笑,道:“主教,如果你一直紧密的围绕着大明帝国,为大明帝国服务,朕相信你将来也许会成为教皇呢!朕可并不把眼光局限在东方哦!
布鲁金斯听了这话,眼睛几乎放出了光彩,聪明的他虽然知道即便成为教皇也是大明帝国的附庸,但是得到的实惠恐怕一点都不会少,那么,就让他当一次出卖耶稣的犹大吧!
第三八八章「巡视关东」
1638年正月十六,我在元宵节过后动身前往朝鲜半岛,这次一样是走海路,先去辽东奔沈阳,准备视察一番后再从辽河入海口坐船前往朝鲜的南部。
成行之前,内阁的几位大臣极力反对我去辽东,更不想我去沈阳,他们说虽然皇太极以及女真一族都归顺了大明帝国,但是时日尚浅,皇太极还有一千左右的王府卫队,那都是女真族的族中精锐,去了只怕会有危险。
我笑着反驳道:“朕自问待女真族人如汉家子弟,相信这段时间以来的优抚政策肯定能让他们心生归属感,诸位爱卿不要忘了,大明帝国的骑兵部队多半都是由蒙古族和女真族的人组成,朕既然敢用他们为国之长城,那么去趟辽东有何不可?再说朕会带着近卫军前往,安全问题爱卿们就不用担心了。”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心意己决,口头上不好再反驳什么,但是私下里把王二虎找了去,千叮呼万嘱咐。
王二虎听说崇祯皇帝要去辽东,嘴巴都乐的合不拢了,他自从做了崇祯皇帝的近卫后,一直没什么机会出去走到,这次崇祯皇帝把近卫军全都带着,他对崇祯皇帝的安全问题一点都不担心,听了宋献策的嘱托,他道:“大人尽管放心吧!有我老王在,保证皇上不会掉一根毫毛。”他敢夸下海口也是有所凭仗,近卫军现在总兵力有三千人,其中宫禁近卫有八百人,京城近卫有两千多人,全部装备了最新最犀利的武器,战斗力和海军陆战队旗鼓相当。
正月里的天气非常寒冷,冷风无孔不入,一个劲的往人的脖子、袖口里钻。我身穿棉服军装,身体显得有些臃肿,头顶虽然带着棉帽子,但是仍然感到额头冰凉。
“皇上,天津新港里的战舰刚好够组建一支舰队,也要一并带往朝鲜吗?”高弘图身为工部尚书,这次去辽东和朝鲜都得陪同前往。
我摇摇头道:“朕昨天看了李邦华的奏折,朝鲜造船厂己经制造出了十艘战舰,卢象升的舰队主力也都到了预定位置,朕乘坐的战舰到了朝鲜后要马上回来,京城附近没有一支海军是不行的。”
高弘图点点头道:“皇上,我们还是进船舱里吧!外面实在太冷了。”他跟着崇祯皇帝走进船舱,边走边道:“这次出征的战舰基本上还装备不了蒸汽机,真想看看装有蒸汽机的战船是什么样子啊!”
“那可比现在的战舰速度快多了,装载能力会大幅度提高,也就直接提升了战斗力,朕己经想过了,等朕平定了樱国,定国和罗汝才会师之后,大明帝国的海军将会整体的换装一次,那时候,才是大明帝国扬威世界的时候啊!”
高弘图被崇祯皇帝的话语感染,道:“臣从来没有想过大明帝国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跟臣之前的认识完全的不同了,如果臣这十年没有呆在大明帝国,现在回来肯定会认为到了仙境呢!”
我微微一笑,道:“爱卿此言有奉承之嫌疑啊!朕知道大明帝国确实变化了很多,但是不足之处更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快速的崛起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没有几十年的时间,大明帝国是消化不了这些变革的。”
“臣只要能一路走来,见证大明帝国的变迁,那就死而无憾,能成为大明帝国中兴的见证人,为帝国的中兴出一份力,臣这辈子值了。”高弘图激动道。
我觉得高弘图说的非常好,能够亲自的参与大明帝国的变革,确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足以不辜负数十年的生命了。
崇祯皇帝一行抵达辽东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随着辽东的和平回归,大明帝国的一些特定产物也都发展到了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报馆了,在短短的时间内,辽东己经有了六家报馆,而且发行的是女真和汉语两种版本。
每家报纸都用了大版面报道了崇祯皇帝抵达辽东的消息,由此引发了很多讨论,几家报馆的主笔纷纷亲自操刀撰写评论,高度的赞美了崇祯皇帝的辽东之行。
皇太极没有料到崇祯皇帝会到辽东来,而且还要到沈阳来,这让他在意外之余又有些感慨,他觉得崇祯皇帝的个人魅力通过这次的辽东之行完全的放大了,别的暂且不说,普通的八旗子弟肯定会更加的把心贴向朝廷,而这个朝廷指的当然是大明帝国了。
岳托骑着快马来见皇太极,给皇太极送来了一个爆炸的消息,说莽古尔泰的一个家将带着二百多人准备在沈阳刺杀崇祯皇帝。
“不争气的废物,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不切实际的东西,刺杀崇祯皇帝?他是不是活的腻歪了……?”皇太极破口大骂。
岳托迟疑了一下,道:“大……王爷,莽古尔泰的想法我能猜度到一二,他认为王爷还在沈阳,而果仑又是巡抚,一旦制住了崇祯皇帝,那么大金国将会再度崛起……。”岳托本想称呼皇太极为大汗,可是想起皇太极的吩咐,马上改了口。
皇太极叹了口气,道:“岳托,你也见过崇祯皇帝,你觉得崇祯皇帝是一个给别人留有机会的人吗?本……本王不是傻子,大明帝国的政策在辽东施行的时间虽然还不到半年,但是己经把原本抱成一团的八旗子弟分化了,大明帝国的那些政策实在太厉害,就算本王现在反悔,跟着本王的人只怕不到全族的一半啊!”
岳托知道皇太极说的都是实情,能跟着皇太极忠心不二的人越来越少了,普通的八旗子弟的心己经被朝廷的那些政策而束缚住了,平心而论,岳托觉得大明帝国在辽东下了很大的本钱,粗略估计光是花在普通八旗子弟身上的成本就不下三百银元,人心,早就随风而去了,也只有莽古尔泰那样的人才会想着逆天。
皇太极突然正色对岳托说道:“你觉得崇祯皇帝会是宋太祖赵匡撤还是会成为宋太宗赵光义?”
岳托起初没明白皇太极是什么意思,但是略微一想马上明白了这二者的区别,赵匡撤杯酒释兵权,虽然剥夺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但是却让石守信等人性命无优;而宋太宗则在南唐李后主投降后,变着法子的折磨李后主,甚至让小周皇后去跟他睡觉,李后主的下场无疑是十分悲惨的。
“王爷,崇祯皇帝既不是赵匡撤也不是宋太宗,他是一个更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我现在总算明白了周瑜在临死前为什么会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了,王爷也是不世英雄,但是比崇祯皇帝还差了一些,希望我说这些王爷不要责怪。”岳托见皇太极面带微笑,接着道:“崇祯皇帝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迫使王爷投降,这己经说明了他的心中并无阴险念头,是真的不想在辽东动兵戈,只要我们愿意,做个富家翁绝对会一直终老的。”
皇太极哈哈笑道:“岳托说的好,‘既生瑜、何生亮,,本王才算找到贴切形容本王心情的话语呀!你的分析和本王不谋而合,现在马上把果仑找来,将那个败家子收拾掉吧!”
岳托知道皇太极现在虽然贵为辽王,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