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7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朝中的许多人事先都听到风声;都不由朝安南使节黎武看过去;又有人不由自主地看向柳乘风;甚至有人心里窃喜;这个时候也活该柳乘风倒霉了。
工部尚书徐贯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安南使节这边已经与他有了联络;就在这朝见会上会联络南洋不少藩国一起状告柳乘风;只要安南人一状告;他和其他的文武官员就会趁热打铁;一起趁机弹劾柳乘风;如此一来;就算是柳乘风身负操练学生军的重大使命;也够他吃一壶的;若是与瓦刺人对阵胜了倒也罢了;一旦落败;徐贯等人再把这笔帐翻出来;这个柳乘风非死不可。
现在;徐贯就等着黎武做这先锋了。
黎武从使节中站出来;躬身到了大殿的正中;朝朱佑樘行礼道:“下国使节黎武;见过大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
朱佑樘微微一笑;又道:“南掌国的使节在吗?”
南掌国的使节叫李顿;这周边的诸国都喜欢用李或者刘来做为姓氏;想必是汉唐的锋芒太劲;以至于人人都以汉唐的国姓为姓;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南掌国使节李顿也从班中出来;躬身道:“南掌国下使李顿;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朱佑樘又是笑了;看了看李顿;又看了黎武;随即微笑道:“方才朕所之事可是当真吗?南掌国与安南国互为近邻;本应和睦相处;现如今却是连年征战;死伤无处;以朕看来;这样很不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与人成仇不如携手与共;朕今日索性做个和事佬如何?”
…………………………………………………………………………………………………………
第一章送到;有点迟;咳咳;孝子有点不听话。这月的最后一天;再求点月票;另外;书荒的话;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神匠职业领主》。
(。。)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三大罪
第三百四十七章:三大罪
朱佑樘含笑着这番话;可是殿下的黎武和李顿二人却都没有表情。.K.om 。#。
打生打死到这个地步;国仇家恨岂会因为朱佑樘的一句话就冰释前嫌?更何况双方的军队犬牙交错;在边境搏杀;讲和哪里有这么容易?
只是朱佑樘既然过问;总得给他一点面子;李顿索性道:“陛下不知;我南掌与安南素来无怨;可是安南国自黎氏当权之后屡屡进犯;杀我百姓;掠我城池;屠戮人口达三十万人之多;抢掠牲畜无数;此外毁坏的房屋、庄稼更是无以数计。陛下欲做这和事佬;下国感激陛下的美意;要南掌与安南议和倒也可以;但安南国要赔偿南掌国的损失;并且勒令军马退后五十里;派出使节至南掌;亲自向我王负荆请罪。”
黎武冷笑一声道:“南掌杀我的族人;难道又少了吗?”
李顿不去理他。
朱佑樘也一时无言以对;淡淡一笑;道:“和为贵;何必要大动干戈。”他当然清楚;这些人的身份只是藩国;现在闹到这个地步;大明擅自去插手反而不好;既然他们一心要打;自己也就不好再多劝了;了几句场面上的话;正要准备顾左右而言他。
这时候;黎武正色道:“皇帝陛下;下臣倒是有一件事奏请……”
“是吗?”朱佑樘道:“但有所请;朕必定给予方便;你吧。”
徐贯的眼眸顿时掠过一丝精光;好戏开场了……
其余的一些文武官员也微微出现了一些骚动;不少人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
黎武正色道:“陛下;安南国本是大明藩国;早在宣德年间;太祖皇帝和宣宗皇帝都曾将安南列为永不征伐之国;当年我王入朝;宣宗皇帝曾对我王言;大明与安南世代邦交且为近邻;安南国遣使入朝甚恭;年年入岁;不见逾礼之处;于是与我王击掌;誓曰:大明安有社稷在;愿与安南永为近邻;永不征伐。当年宣宗皇帝的誓约犹言在耳;我王深感其德;乃在东京设宣宗庙;每年节庆之时;都派出官员前往吊念感怀。而今有廉州侯柳乘风;却突然袭扰我国;杀我边民;诛我将士;又勾结南掌;霍乱安南;穷凶恶极;人神共愤;请陛下为安南国做主……”
黎武罢;又有几个藩王站出来;其中还有占城、奇那、东坡度等国的使节一并站出来;纷纷道:“请陛下严惩廉州侯柳乘风;还安南一个公道。”
这占城、奇那、东坡度国原来也算是大明的藩国;只是后来被安南一一吞并;当时安南怕大明朝廷责怪;所以虽是占领了他们土地;仍然让他们的王室为王;勒令他们住在东京;每年入贡的时候;便让他们随安南国使一同入贡;所以这三国几乎是以安南马首是瞻;其实大明又何尝不知道安南的算盘?只是有些事儿你还真不能较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佑樘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在这个诚;安南国突然发难;目标指的是柳乘风。此时的朱佑樘;很有几分被人摆了一道的憋屈;可是偏偏;现在安南国在这里哭诉;若是他无动于衷;其他藩国使节会怎么想?只是要惩治柳乘风又非他所愿;更别提柳乘风现在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了。
朱佑樘没有话;此时他开始权衡起来;只是越是犹豫;这脸色就变得越加凝重。
恰在这时候;有人在殿中朗声道:“陛下;微臣也有事要奏。”
站出来的;不是徐贯是谁?眼下黎武已经已经率先发难;徐贯心里清楚;铲除柳乘风的大好时机已经到了;自己将作为左右陛下的最后一棵稻草;他飞快地从殿中出来;朗声道:“臣孤直之臣;蒙天地恩;超擢不次。夙夜祗惧;思图报称;盖未有急于请诛贼臣者也。方今四海升平;外贼尽去;内贼惟柳乘风……”
这一句开场白;几乎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嗡嗡议论声;徐贯是要做什么?只这开场白;就等于是将柳乘风比作了赵高那样的贼臣;这是要将柳乘风置之死地才肯罢休啊。虽大家讨厌柳乘风;可是要和柳乘风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倒也还没到这种境地。不过也有一些有心人知道;柳乘风这一次是真正地摸到逆鳞了;触动到了造作局的利益;这不是寻死吗?
朱佑樘的脸色也不由震惊了一下;这徐贯的举动实在令他没有想到。
徐贯正色道:“今柳乘风有三大罪;微臣万死;愿为陛下陈之。”
“其一:柳乘风仗着宫中宠幸;四处惹是生非;骄纵行事;罔顾国法;有人责之;其曰:陛下尚且不管;尔何人也。骄姿如此;可谓一斑。”
别看这第一大罪只是柳乘风惹是生非;可是真正厉害的却是后头那一句陛下尚且不管而何人也;徐贯的用心确实是歹毒到了极点;只寥寥一语;就将柳乘风形容成了如前朝蔡攸那样的权奸;须知蔡攸的罪状中也有这么一条;以此来形容他的骄横。
若是朱佑樘不理会;那么等于是;柳乘风是宋时蔡京的儿子蔡攸;而当今皇上就成了包庇蔡攸的亡国之君赵佶了。
以朱佑樘要面子的心态;只这第一条;就足以将人置之死地。
徐贯继续道:“二大罪;柳乘风身为廉州侯;代表朝廷就藩;却挟陛下密旨;擅自征调军马;攻伐大明藩国;以至安南国生灵涂炭;亦使我大明恩德丧尽;各国疑惧。”
第二条罪状倒是确有其事;这件事算是与黎武的陈词遥相呼应;坐实了柳乘风擅自调兵遣将;欺负藩国的罪名。
“其三:柳乘风设学而报;左右清议;清议者;朝廷重器也;岂可任人左右;柳乘风包藏祸心;心有所图;请陛下察之。”
“微臣所奏;句句属实;请陛下明察秋毫;切莫姑息……”
这三大罪;哪一条都是要命的;也亏得徐贯是聪明人;没有从其他入手;专门挑拣的就是这几条罪状;需知道;柳乘风大多数的事都是与宫中一起做的;唯独这三件与宫中并没有多少关系;所以从这三点切入;也算明智。
徐贯话音刚落;便见数十个文武官员不约而同地站了出来;纷纷道:“臣附议;柳乘风罪大恶极;请陛下察之。”
更有人捶胸跌足地道:“陛下奈何爱一贼臣;而忍百万苍生陷于涂炭哉?请陛下明正典刑;涤清朝野污垢。”
朱佑樘的脸色又青又白;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徐贯居然在这个诚上演这么个戏码;先是藩国使节;随即又是工部尚书;再然后是数十个文武官员;这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又是在这隆重的诚;摆明了是逼他就范。
此时他若是摇摇头;藩国使节们会怎么想?清议会怎么议论?
朱佑樘咬着牙;不发一言。
可是下头的官员却是纷纷催促:“请陛下早做决断;以正国体。”
至于其他的朝臣;此时也明白徐贯这些人是要把柳乘风整死了;不过这时候;谁也没有发言;甚至连刘健、李东阳此时也都表现出了一副作壁上观的姿态;他们清楚;这时候若是什么;极有可能会招致非议;此时还是乖乖闭嘴的好。
倒是柳乘风虽然处在这风口浪尖上;却只是站在班中;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仿佛徐贯的不是他;这三大罪状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有人偷偷去看柳乘风的脸色;心里不由啧啧称奇;柳乘风这个家伙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