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妇们连不敢。可是这不敢二字之后;却也不敢再什么;于是又陷入尴尬的沉默。
朱佑樘苦笑摇头;长身而起;道:“今个儿是皇后生辰。你们先陪娘娘闲坐一会;待会儿宫中自会赐宴;朕还有些事要做。”
他不得不借了个由头;逃之夭夭。
起来也好笑;别看这皇帝在朝臣们面前威严无比;可是他毕竟不是那种滥情之人。被这么多妇人一围;浑身都觉得不自在;自然还是走了为妙。
女眷们都在坤宁宫;可是皇亲国戚们都是在一边的承恩殿里话;承恩殿只是一座殿;本就是内宫里负责待用的;不过平时用的机会不多;立国百年;也没有超出十次;不过每日都有直殿监的太监负责打扫;所以一点儿也没有那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大家各自落座;叙旧的叙旧;闲扯的闲扯。
这皇亲国戚大多分为两种;一种世袭下来的功臣之后;如魏国公、鄂国公英国公人等。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姐妹或是女儿嫁入了宫里而得来的爵位。这两种爵位区别极大;如魏国公;这就是开国大将徐达之后;爵位是靠先辈开国辅政而来;因此他们的公爵则为一等开国辅运推诚;至于那英国公;却是因为辅佐文皇帝靖难而来;他们的爵位则为二等奉天靖难推诚。
无论是开国还是靖难;都是较为清贵的爵位;这两种爵位除了世袭罔替;现在是不可能再有册封了。
而一般的皇亲国戚;如那寿宁侯;虽是张皇后的嫡亲兄弟;也只能落个四等奉天翊卫推诚的爵位;穿了;这是没有军功的四等侯爵;到死也别想再进一步。
倒是柳乘风;如今册封为公;却因为有实打实的功绩;因此才开恩敕了个三等奉天翊运推诚的三等公爵。
有了这样的分别;那些一等的开国和二等的靖难爵爷们多少会对三等、四等的爵爷不太瞧得上。毕竟在他们眼里;自己才算是正儿八经的世袭豪门;不只是因为传承了数代;最重要的;他们的祖上都是从龙的大功臣;这是一份极为了不起的殊荣。至于那些四等的贵族;不过是靠自家的姐妹而得来的封荫;这种货色;岂能和他们相比。
便是那些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三等公;在他们眼里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所谓豪门;绝不是一代两代;而是数代的积累;绝不是这些人所能媲美。
因此大家闲聊话时;也都是曲径分明;一等二等的爵爷们绝不会凑到三等、四等的爵爷们一堆去;而三等、四等也厌恶他们的傲慢;自然也不愿和他们打交道。
柳乘风算是如今大明朝的新贵;年轻轻就获封了三等公;算是大明朝的异数了;因此在三等、四等的爵爷中间;又在这张延龄的引荐之下;倒是颇受欢迎。
柳乘风这个家伙;一向见人人话见鬼鬼话;别人凶恶时他比谁都凶;别人跟他套交情他比谁都来劲;这个久仰;那个作揖了一番;一圈下来;倒是和大家热络起来。
不过柳乘风分明感觉到;在一个角落里;有个三旬上下的人正阴狠的眼光悄悄打量他;那眼眸中分明闪烁着一股子怨毒之色;此人穿着大红的朝服;瞧补子;应当是个侯爷。柳乘风的眼眸不经意扫视了他几眼;轻轻捏了捏身边的张延龄;听声道:“那人是谁?”
柳乘风是新贵;可以还未融入京师贵族的圈子;所以对许多人并不知晓;张延龄不敢怠慢;瞧了那人一眼;才低声道:“郑州侯房信;怎么;柳公爷认得他?”
柳乘风这才想起;自个儿清扫赌坊时;好像确实是清扫过一个什么郑州侯的赌坊。这郑州侯据家大业大;在京师里有颇多的产业;那赌坊只是郑州侯的一点儿生意。
话虽如此;柳乘风扫了人家的赌坊;对郑州侯来;已经不是损失点钱财的问题了;最重要的还是面子问题;郑州侯是二等侯;地位显赫;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役之后;不少的一等、二等爵爷们都在战争中陨落;甚至有不少人家;因为男丁都随大军出征;甚至到了无人袭爵的地步;从那时起;朝廷对这些老功臣们格外的看重;可以;便是当今皇上要扫掉郑州侯的赌坊;只怕也要思虑一下。
现在一个锦衣卫佥事;拿郑州侯的赌坊开刀就开刀;这事儿在京师上层圈子里已经成了大家的笑柄;郑州侯房信自然心里很是不爽。
不过那又如何;柳乘风可不怕这什么郑州侯;他的那赌坊藏污纳垢;查抄之后;赌坊的人也一并抓了;拷打之下;也招供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这郑州侯要是敢拿这个来做文章;柳乘风一点儿也不介意把他办了。
众人正着话;朱佑樘便从坤宁宫那边来了;他跨槛进来;众人停止了议论;纷纷肃然行礼。
朱佑樘面带微笑;压了压手;道:“这都怎么了;好好的一个寿宴;倒像是朝会一样;坤宁宫是如此;到了这里也是如此;大家都不要多礼;起来话吧。”
众人才纷纷起来;朱佑樘随意挑了位置坐;又压压手;道:“来;都坐下话;诸位呢;都是与大明休戚与共之人;都是自家人;不要这么生疏。”
他的目光落在张延龄身上;不禁道:“听鹤龄现在还在九江府是不是?今个儿来不了;倒是给皇后递了书信来;难得他有心。他在九江也是苦;这一次回来;算他大功一件。”
张鹤龄去九江是亲自督促修筑驰道事宜的;这条道路倒不是为了商路考虑;而是为了朝廷将来与宁王翻脸时做好未雨绸缪的打算。
九江位于南昌上游;紧邻鄱阳湖;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了争夺霸权;就曾在这里进行过大战;而现在;却成了牵制宁王的重要堡垒;朱佑樘几次分析;都认为一旦宁王造反;九江必定成为最激烈的战场。
因此;张鹤龄奉命前去主持修筑驰道;同时也在九江暗中做好囤积军备;以防万一。
朱佑樘之所以这句话;却也算是对自个儿的两个舅子有了改观;不管怎么;这两个家伙也算是学好了;再不像从前那样胡闹;至少还能为宫里分分忧。
不过他的话;在英国公、魏国公等人听来;却显得有些不悦;觉得自己似乎受了笼络。
…………………………………………………………………………………………………………
第一章送到。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塌了
朱佑桂一到;场面霎时冷清;毕竟能当着皇帝的面谈笑风生的人还真是不多。。hKe。om  *于是大家都只能干咳;或者低头端着茶盏却不去喝;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张延龄代兄长谢了恩;他心里也清楚;若是从前;这修筑驰道还只是柳乘风的胡闹;可是现在;这驰道已经关系到了朝廷的军政大事了。
如今已经有许多驰道修通;这些驰道带给朝廷极大的便利;无论是传送公文还是运送赈济的灾粮;甚至是调度兵马;都缩短了许多的日程;有些时候;灾情如火;提早一日到达;好处却是巨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驰道;朝廷对地方加强了控制;从前许多的地方官员其实就是一方土皇帝;在他们的治下;他们便是一手遮天的存在;甚至朝廷的政令未必能有效地实施;可是现在不同了;由于日程的缩短;使得地方官员想要随意蒙混上官或是朝廷的难度增添了不少。
有了如此多的好处;朝廷自然不能再等闲视之;事实上;此前从南通州到廉州的驰道还未彻底竣工;可是一条自辽东和京师的驰道已经开建。
这样的驰道与从前的驰道不一样;要求的道路宽阔、平整;并且能尽量地缩减时间;可以容拖货的马车微微颠簸下迅速通过;因此所需的工匠实在不少。
其实朝廷此前并非不想将从前的驰道修缮一下;只是大明朝自立国以来就从来没有国库盈余过;因为没有商税;又不能对读书人征粮朝廷的主要赋税来源却是来自于那些只有几亩薄田的寻常百姓;虽是拼命盘刻却也实在没有多少油水;再加上层层的克扣下来;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这也是横在大明朝面前一个最大的难题;因为种种原因朝廷根本就不能从富裕的人群中征收税赋;甚至是有些人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却不愿意将分毫给国家;反而征税的目标却是一群最底层的穷困百姓;最后的结果是富民越富;穷民越穷。
而这些富民又往往是士绅阶层;就算不是;也都托庇在士绅阶层之下他们打着各种幌子;一旦朝廷想要触动他们的利益;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便会忍不住大声疾呼是朝廷盘剥百姓;甚至煽动人群与朝廷相对抗。
宫里对付这种局面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既然士绅阶层一毛不拔;且绝不肯让步;那索性就让信得过的人来充实国库;而皇帝左右能信得过的人也只有一群阉货了;这些太监们在这种背景下立即得到了重用;分派到天下各处任为镇守太监镇守太监唯一的职责就是就是为宫里搂银子;比如征收盐铁税之类。
且不论这些镇守太监的好坏;他们做的坏事虽也是馨竹难书;不过太监们却有一个优点;也正是因为如此;阉宦在大明朝做大的最直接原因。太监的权利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