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山蛮多少也会知道一点外面的世界,知道汉人们最敬重的是读书人,柳乘风让人去寨中教馆,当然是好事,于是连忙应允下来。
柳乘风又安慰了族长一番,命随行的官员好生地照看,毕竟人家初来乍到,不要有照顾不周之处,官员们应允了,等柳乘风骑着马带着一干随员出了营地,里头的山蛮族人们这才知道万户侯不但遵守了诺言,居然还给了不少的好处,一时之间,这营地里沸腾了,到处都是欢呼声。
骑在马上的柳乘风越走越远,听到脑后传出的欢呼,脸上也不禁lù出一丝笑容,他心里清楚,山蛮们是彻底折服了。
分发土地是解决山蛮的生计,也是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他们的攻击xìng。而分发粮食、畜生,则是笼络人心,让大家记得柳乘风的恩德,毕竟汉蛮之间早有仇隙,要冰释前嫌就不得不采取一些安抚的手段。
柳乘风最出彩的手段还不是这个,而是给每个山寨派遣大夫和读书人,要知道,至少在这个时代,大夫和读书人都是最受人爱戴的人群,病人治不好,人家不会生怨,至少也不会闹出什么纠纷,而一旦给人医好了病,对这些淳朴的土蛮来,人家会时刻惦记着大夫的恩情,所谓活命之恩、涌泉相报,现在又不是金钱社会,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人们都认为huā了钱治了病,大家两不相欠,在这个时代,意义却是不同的。
而教书先生们,等于是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山蛮子弟们的下一代,教导他们读书写字的同时,也告诉他们处事的道理,这些人影响更为深远。
柳乘风几乎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山蛮寨中最受人尊敬的未必会是族长、巫师,那些被柳乘风派去山寨的大夫和教书先生,同样会有极大的号召力,有了大夫和教书先生们做桥梁,而外面又有越人作为威胁,整个山蛮算是彻底地与汉人和平共处了。
马上的柳乘风带着几分轻松,看着天空那斜下的夕阳,勒马进了城mén的méndòng,当夜便在这县城歇下,又叮嘱本地父母官对将来下山的山蛮不可怠慢,而大量人口的迁徙事务也颇为繁杂,只能jiāo给地方官员们去做了。
……………………………………………………………………………………………………………………………………………………
尽量存稿,做到按时更新,制定一个时间,早上11点左右,下午6点左右,晚上十点左右,再顺便求求月票吧,同学们,有木有。
!@#(。。 )
第二百八十八章:圣裁
有了第一批山蛮下山,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而他们的遭遇很快在这廉州传开,谁都知道,廉州侯言出必践,不但给予了原先承诺的土地,此外还多有照拂,因此这下山的蛮子山寨也是越来越多。
短短半月的时间,下山的人数就超过了十万人,这些人全部安置了谅山、文山等七县,如今廉州实际控制的县不再是从前的三个,足有十个之多,倒也足够容纳这些山蛮,只不过安南国的五个县城,暂时朝廷还未承认,需要朝廷那边拟准才成。
与此同时,蛮子们送来了一个让柳乘风颇感兴趣的人——赵先生。
赵先生奉了靖江王的命令,连夜去寻蛮人,给予他们好处,试图挑拨离间,这些蛮人也不是傻子,疑虑肯定是有的,毕竟作乱起来,朝廷肯定要弹压,死的是自己族人的xìng命,所以蛮人内部为了这件事争吵不休,只是后来,安蛮告示放出,又有蛮人下山,受到极好的款待,蛮人们毫不犹豫,将这赵先生绑了,直接送到柳乘风面前。
安置的工作正如火如荼,户籍也要从新开始整理,从前蛮子们是不计入户籍的,一方面是官府嫌麻烦,另一方面蛮子们也不肯配合,现在趁着这一次分田亩的机会,官府自然行动,只是差役人手不够,不得不四处招募,只在短短一个月功夫,整个廉州十县,人口就暴涨到了二十余万,这些有的是外地来的流民,有的是下山的蛮子,若是再算上文山七县的越人,只怕这个数字要增加到四十万。
侯府的兴建,也渐渐有了模样,围绕着侯府,也已有不少的商铺拔地而起,侯府附近,渐渐热闹起来,其实整个廉州,如今早已变了个模样,尤其是在蛮子彻底归服之后,大量的廉州人开始从各地返乡,一些商贾也抓住了时机,开始出现。
之后,柳乘风见过了安南使节,这安南使节黎阳态度甚恭,对柳乘风几乎是千依百顺,为了达成议和,几乎同意了柳乘风所有的条件,柳乘风的条件其实也简单,割让安南五县,名正言顺的划入廉州府的管辖,这一条,黎阳就算有心反对也是没用,正如文山、合辅一样,这五县已被明军实际占领,越军也抽不出身来夺回,现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南掌国身上,倒不如干脆同意柳乘风的条件,暂时委曲求全。
议和的事很快达成,黎阳也立即回去复命。
而在北京城里,当柳乘风的奏书递上来,紧接着又是捷报传至,整个京师都震惊了。
这姓柳的,还真不是个消停的人,一开始,柳乘风上书,要‘教训’安南,不少人还等着看笑话呢,这家伙是该碰碰壁了,整日不知天高地厚,仗着有皇上恩宠,四处惹是生非,安南可不比别人,人家可不会看皇上的面子,该怎样收拾你照样怎样收拾你。
也有人觉得柳乘风太过一意孤行,就算有密旨,也不能擅自对安南动手,倒不是安南是藩国,而是安南兵力雄健,柳乘风一个廉州侯,擅自对越开战,最后肯定是要朝廷来给他擦屁股的。
不过等到传来捷报,那些看笑话的人呆住了,这时候对柳乘风也不得不有几分佩服,这个家伙,七千人居然深入越境,把安南人打的落花流水,原以为这柳乘风是吹嘘,可是广西巡抚也上来了奏书,证实了此事。这一下,这朝野上下就更加哗然了,这个人,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奏书递上来的当天,李东阳便被诏入宫中,李东阳虽然入阁,不过礼部尚书的职缺一直由他兼任,朱佑樘对六部的人选一向很看重,苦于这礼部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因此就此作罢,索xìng就让李东阳兼着,反正李东阳在内阁中年岁算是最轻的,身子骨也还硬朗,忙的过来。
这一次朱佑樘没有在正心殿见李东阳,而是选择了武英殿,武英殿显得很是空旷,朱佑樘孤零零的坐在案牍之后,埋着头着手批阅着什么,等到李东阳入见,立即打起精神,直截了当的道:“安南国的国书已经递来,李爱卿看了吗。”
安南国的国书确实递来了,不过不是兴师问罪,而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姿态,恭恭敬敬的请罪,诉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又请求割让五县,划归廉州。
这份国书,李东阳昨天夜里就送来,李东阳几乎都能背出来了,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安南国从来没有如此低姿态的口ěn向朝廷投递过国书,身居礼部之首,李东阳早就熟知了安南人的套路,他们的开国王就是造反起家的,与明军周旋了十几年,最后大明迫不得已,才选择了让其成为越王,从本心上,这些安南人对大明有点儿瞧不起,虽入朝称臣,可是一向不太服气,所以礼部这边对安南人也头痛的很,如此恭敬的递交国书,却是第一次。
李东阳想到那国书中的用词,不禁莞尔一笑,道:“陛下,微臣看过了。”
朱佑樘抛下笔,颌首一笑,道:“李爱卿怎么看?”
这是问李东阳,这国书要不要批准了,按道理来,人家巴巴的来送国书,还要割让土地,不同意未免有点儿愚蠢。不过朱佑樘所考虑的,当然不是这一城一池的土地,尤其是安南国的土地,对他来,那里简直是不毛之地,要了和没有要没什么区别。况且同意之后,肯定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明的藩国不少,现在明军突然进犯安南,安南人才递交来的国书,在别人眼里,难免会有强迫之嫌,这对大明朝的声誉,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朱佑樘在这件事的态度上,不得谨慎一些。
而李东阳显然也知道朱佑樘的顾虑,沉吟片刻,随即道:“陛下,这国书合情合理,倒也没什么错处,倒不如拟准了。”
“哦?”朱佑樘盯着李东阳,知道李东阳还有话,所以只是轻轻发出一个疑问,便不再话。
李东阳继续道:“安南国对大明的态度一向不甚恭敬,其实这件事,天下皆知,不过朝廷一味忍让,委曲求全,已经让不少人捶xiōng跌足了,毕竟大明是天朝上邦,对待藩国示之以恩德没有错,可是藩国倨傲,屡屡冲撞上邦,偶尔教训一下,也无不可。这一次廉州侯入安南,就是给安南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