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健听罢;不可置否的笑了笑;马文升多少还是有些书生意气了;其实这不只是马文升一人的想法;弘治朝的大臣;大多都报有这种书生似得幼稚。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先帝把大家惯坏了;总是以为只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无懈可击的罪证;便能得到公道。
刘健心理却明白;事情并不简单;不过他也并没有反驳马文升的意思;只是含笑道:“你的也有道理;不过万事还是有备无患的好;谨慎一些终究不会有错。”
马文升自然也不好再什么;却只是叹了口气。
一旁的李东阳不禁道:“刘公以为如何呢?”
刘健把大家都叫来;自然是心中已有了腹稿;他呵呵一笑;道:“要除掉刘瑾;首先就要让陛下知道这一次那刘瑾祸国的危害;所以老夫的意思;是暂时不必弹劾他和他兄长;而是等……”
“等?”马文升皱了皱眉。
刘大夏也呆了一下;刘大夏是兵部尚书;这一次那游击将军刘先在既无旨意又无兵部指令的情况下擅自行动;在他看来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如是按刘健所的那样等下;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觉得惩罚这刘先责无旁贷。
李东阳却只是舔舔嘴;一句话都没有;不过显然;他似乎已经洞察到了刘健的意图。
刘健微微一笑;道:“等并非是放纵;而是等待最佳的时机;以老夫的预计;那蒙古汗只怕立即会向朝廷致函;兴师问罪;等到那时候便是山雨欲来了;皇上为了息事宁人;自会主动要求彻查此案;而后内阁才从刘先入手;狠狠的连同刘瑾一打尽。不但内阁要给皇上压力;那蒙古汗也必须给皇上足够的压力;皇上毕竟初承大统;骤然遇到这么大的事;不免会有些惊慌失措;到了那时;便是最好的时机。”
马文升犹豫了一下;似乎觉得这么做确实更稳妥一些;却又不肯吭声。
刘大夏假装在吃茶;也没有发表意见;不过对他来;他所要的只是结果;刘先一定要处置;而刘瑾是这刘先的兄弟;若不是因为这刘瑾;又怎么会有这糊涂的刘先;乘机扳倒刘瑾;对他来是百里无一害的事。
李东阳却是若有所思;不禁道:“若皇上并没有惊慌失措呢?”
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皇上的心态;蒙古那边要求严惩;内阁这边也趁机把事弄大;按理确实没有问题;可要是皇上不吃这一套;又或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又该怎么办?
李东阳总是觉得这个法子;有些不妥之处;可是太子自从登基之后;先时虽然乖乖的听政;可是对这新皇帝的性子;李东阳却还是觉得有些没有摸透。
刘健却是自信满满的道:“皇上毕竟年少;又是新近登基;还是个孝子嘛;一个孝子;没见过什么大风浪;这心一乱;事情就简单了。老夫左思右想;也唯有如此了;不过眼下最紧要的就是;那刘瑾毕竟日夜都在皇上跟前;实在不成;我们便太后那请懿旨便是。”
刘大夏不禁点头;对刘健的话深以为然。
李东阳却也不再吭声了;他觉得刘健的主意确实可行;眼下还是暂时纵容那游击将军刘先;等时机一到;再趁机整倒刘瑾为好。
只是李东阳是极为谨慎的人;虽然觉得可行;却还是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刘健叹了口气;道:“老夫句实在话;这个主意可不可行;老夫未必会有什么把握;若是柳乘风在;或许此事有更大的把握;这楚王毕竟对陛下颇为了解;知道皇上的性子;罢了;不提这个人;此人能安心做他的藩王;是他的福气;也是朝廷的福气。”
刘健随即道:“所以蒙古人现在的这份国书;暂时先压一压;等他们没听到回音;定然会递来措辞更为强硬的一封回函;到了那时再动手吧。”
众人默默点头;只有李东阳道:“是了;听太监张永;与刘瑾很不和睦;这个人;可以联络一下;或许可以借他拿下这刘瑾。”
李东阳罢;心里觉得有些后悔;他心里清楚;张永也是八虎之一;素来为大臣们所不容;自己这个意见;只怕大家都不会赞同;在清流们眼里;与张永这样的阉宦打交道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果然马文升不禁皱眉;忍不住道:“我等皆是清贵之躯;岂可与竖子相谋?”
刘健先是有些赞同;听了马文升的话似乎又觉得有理;淡淡的道:“此事容后再议吧。”
虽然的是再议;可是那平淡的表情却分明是告诉李东阳;这件事没有商量。
李东阳只得讪然;颇觉得有些尴尬的点点头。(欢迎您来
d
(无弹窗)s( )
(。。 )
第九百零九章 :帝心
京师里到了九月;天气就开始变冷了;廉州来的消息似乎越来越轰动;是近来正在吸纳不少人手;月钱也是水涨船高;不过京师这边除了一些商贾会那里走走看看;寻找一些商机;但都是寻常的贩夫走卒;走南洋的人却是不多。
不过是山东、河南等地倒是有不少人口南迁;背井离乡虽然与传统相悖;毕竟是人离乡贱;可是人终究是有价码的;谁都有寻求更好生活的愿望。
若是在以往;朝廷肯定会有人不免跳出来抨击;不过现在朝中似乎出奇的沉默。
柳乘风固然可恨;和清贵的书人并非是同路人;可是当他们见识到了八虎;才突然知道柳乘风是何等的可爱;至少柳乘风这个家伙;你不招惹他;他是不会寻衅滋事的;虽然总是有些稀奇古怪的事在他身上发生;可是不至于扒开大臣的裤子打人屁股。
可是在这沉默背后;一场暗流却在悄悄的涌动。
蒙古那边;见国书递到京师来一时石沉大海;于是又是一封措辞更为强硬的致函递来;致函之中极为强硬;而这时候;事情终于炸开锅了。
即日;蒙古汗的致函递入宫中;同日;雪片般的奏书同时入宫;所有的奏书目的只有一个;游击将军刘先在朝廷毫无授意的情况之下贸然调动军马;这样的行径不但危害到了大明对蒙古的国策;同时行迹也如同谋反。
当然。这谋反不只是刘先;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刘瑾;刘先乃是刘瑾安插;自是对刘瑾马首是瞻;若无刘瑾授意;一个游击将军如何敢做下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于是坊间流言四起。都刘瑾反;请诛刘瑾。
这一次事轰动无比;不但蒙古已经派了使节大有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朝臣和报纸也几乎是同时跟进;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导演好了的;正德朝安生了这么久。突然一下子就像烧开了的热油一般沸沸腾腾。
内阁的三个学士也已经开始入宫;不过他们显然并没有寻皇上;而是直接前见张太后;在他们看来;皇上对刘瑾多有包庇;眼下皇上必定会慌了手脚;此时若是再得到张太后支持;刘瑾必死无疑。
其实不只刘健这些人;早在几天之前;萧敬就已经悄悄地太后那边吹了风。张太后对刘瑾也素来不喜;此事把握极大;只要懿旨下来;萧敬就可直接奉旨前拿人。
而在正心殿那边;朱厚照的表现却是出奇的沉默。这新皇帝刚刚登基;也曾一腔热血;可是当发现皇帝似乎也不是什么吃力讨好的差事;当发现自己许多事不能拍板的时候;这满腔的沸腾热血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朱厚照不喜欢正心殿。觉得这里太过死板;宫室也太朴素;于是想在宫中开辟出一块地来建自己的宫室;可是这事没有得到内阁支持;也只能作罢;朱厚照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索性就迁到了别处居住;一个月也未必会到这里来一趟。
朱厚照的心思;谁也没有猜透;他和先帝不一样;先帝是圣心难测;所以大臣们很难体会琢磨到先帝的心思;可是朱厚照却是性格古怪;总让人摸不着头脑。
清早的时候;朱厚照却还是见了两个大臣;这两个大臣在内阁大学士们前见张太后的功夫直奔了这里;朱厚照似乎对这二人颇有兴趣;特意的在正心殿见了他们。
二人的觐见;是鸡毛蒜皮的事;这二人一个叫张彩;此人也是成化年间的翰林;如今累官至礼部侍郎;朱厚照对他颇为青睐。
而朱厚照青睐的人;自然也有其长处;这张彩气宇轩昂;肤色白皙、须眉蔚然让人看得很舒服;更重要的是;朱厚照曾经打起了修筑新宫的主意;却是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唯有这张彩站出来为他据理力争;是现在府库丰盈;内库也是殷实;皇上修新宫;拿的也是内库的内帑;并没有什么妨碍;朱厚照听到之后;很是欢喜;连此人是忠臣。
另一个乃是焦芳;焦芳年老;如今差不多已经年届七旬;比刘健的年纪还大一些;他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相貌自然不比张彩;不过这位老臣现在累官至吏部侍郎;却也是个狠人。在朝中属于那种无人能惹;也无人敢惹的刺头。
焦芳初入宦途时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还在他当编修时;一次有人与当时的大学士万安人闲聊;万安不心过一句“不学如芳;亦学士乎”。意思是;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之人;也想当学士吗?后来此话传到焦芳处。焦芳勃然大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