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瑾在冷笑之后;突然那凶人的目光落在了张永身上;一副试探的意思;柳乘风据和张永的关系不错;所以刘瑾打算试一试张永和柳乘风之间的交情到底有多深。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齐刷刷的落在了张永身上;张永心里清楚;只要自己但凡维护楚王一句;只怕立即就要被开除出随侍太监队伍了;将来绝没有人再理睬他;张永毫不犹豫的道:“是;刘公公的有道理;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刘公公尚需稍稍忍耐。”
刘瑾这才满意点头;道:“杂家今夜是别想睡了;屁股还是火辣辣的痛;司礼监那些人真够狠的;这是要将杂家往死里整呢;话就到这里;咱们早日做好准备;到时再依计行事。”rq
(。。 )
第八百六十九章 :柳大富
先帝的葬礼没有按照他的遗愿;而是大肆的操办了一番;持服二十七日之后便是隆重的登基大典;所有人除掉了孝服;穿上了簇新的吉服入宫朝拜;可是谁也不曾想到;朱厚照出现时;虽然也穿着大红的吉服;珠冠玉带;可是在腰间还是缠了一条白纱布。
朱厚照这么做;自然是表示怀念先帝;可是大臣百官们见了;心里却都不满;登基是大日子;代表着喜庆;预示着一个新皇帝将主宰天下;可是皇上仍然持服;这就有点不吉的意思;这皇上擅作主张;连风声都不透露就是这般一意孤行;自然让人心中不满。
不过不管怎么;整个登基大殿还算顺利;冗长的大典完毕之后;京师又恢复了原样;除了那邸报上太子成了皇上;皇上成了孝宗皇帝;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是人走茶凉也好;是人们善忘也罢;毕竟大多数人关注的只是自己近前的利益;关注的只是自己肉眼能看到的地方;至于什么皇上什么太子;什么先帝什么新皇帝;对他们来实在太遥远。
官员们急着在新的朝廷里寻找自己的定位;商贾们只要国策不变;就照样的忙活自己的生意;工匠们就更没什么可想的了;大多数人清早到天黑都在忙活;日夜不歇;虽然薪水比务农做佃户时高;也吃得饱了;可是这日复一日下来;哪个不是疲惫不堪;谁会管顾什么新皇帝。
最关注这件事的只怕只有读书人和乡绅了。毕竟他们是闲人;闲人们无所事事;总要看看报;关注一下时新的新闻;不过读书人和乡绅似乎对新皇帝不太看好;甚至已经有议论出来;是当今皇上不及先帝。
这种宏观的预测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不过也没人去管;谁也没吃饱撑着。
不过这时候;内廷却是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几个伴伴到了皇上面前痛陈厉害;哭哭啼啼的闹了一个时辰;朱厚照和父皇只有一个共通点。那便是心软;尤其是身边的人;八个伴伴一哭;朱厚照顿时便有性不消了;增设西厂的事就趁着满朝文武都在忙活的节骨眼上发出了旨意;这是中旨;不过也没坏规矩;按道理;内阁只是辅政;这辅政只是管着外朝的事务。西厂自然属于内廷;便是连银子都是由内库里拨发;所以等到中旨出来就算反对也已经迟了;刘瑾如愿以偿;身居西厂掌印太监要职。谷大用为提督太监;至于其他六个伴伴;自然也都充塞其中。
有了皇命;在午门以北的地方一个西厂的机构算是草草建了起来;随即便是四处招募番子;开始活动。
这一切都在东厂和锦衣卫的耳目下进行。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本来这个时候;柳乘风本当横插一杠子;其实在此之前;柳乘风就收到了张永的密报;不过显然有匈了;还未等他拿主意;旨意一下;木已成舟。
不过对柳乘风来;这件事似乎也没有管的必要;他当然清楚;无论增设不增设西厂;其实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就算阻止了西厂只要内阁那边仍然辅政;处处管着皇上;只要司礼监那边朝内阁靠拢;刘瑾等人在朱厚照面前恩宠不衰;那么没有西厂就会有内厂;这些人终归还是会成为内廷不可忽视的力量。
其实在别人看来;或许这是什么养虎为患的先兆;可是柳乘风的分析却很理智;皇上登基;身边没有亲信之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必须要有人去和内阁抗衡;而刘瑾这些人和皇上休戚相关;皇上自然也信任他们;增设西厂又何止是满足刘瑾等人的野心;其实又何尝不是满足皇上的需求。
原本在先帝的预想之中;刘瑾这些人的重任是托付在柳乘风身上的;柳乘风和皇上亲近;让锦衣卫与内阁抗衡;达到内廷和外朝的某种平衡;可是现在柳乘风封王;先帝这如意算盘也就打空;而皇上刚刚登基照旧被人管束;司礼监那边阳奉阴违;内阁那边三道四;今日皇上应当如何如何;明日告诉朱厚照又该如何如何;这个新皇帝在渐渐过了丧父之痛后;才渐渐醒悟;事情不能这么下去;他是天子;是皇上;岂能处处受制于人;于是乎;刘瑾这些人便渐渐的炙手可热起来。
原本的时候;内阁那边似乎也不急于把柳乘风赶走;西厂既然建了起来;在他们看来对柳乘风的妨碍也是不;柳乘风或许会出来反对;内阁明摆着拉开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可是柳乘风偏偏一点动静都没有;于是恼羞成怒的内阁自然对柳乘风不报期望;紧接着;几个御使已经开始上书;是柳乘风身为楚王;迟迟不肯就藩;有违礼制;现在封王的诏书已经颁布了两三个月;不能再拖延了;恳请皇上立即下旨命柳乘风就藩。
一开始只是零星几份这样的诏书;紧接着;这样的诏书越来越多;皇上无动于衷;似乎一点也没有反应的样子;结果内阁更干脆;直接谒见张太后;俱陈此事;围绕着先祖定下来的规矩;天花乱坠一通;又这是先帝遗愿;不可不遵;张太后这几日总是浑浑噩噩;可是听到先帝二字;终究还是做了妥协;随即一道懿旨颁出;宣柳乘风立即入宫觐见。
京师的楚王府里;上下已经开始忙碌;就藩是迟早的事;家眷们也都要带走;所以无论宫里什么时候同意柳家出京就藩;这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足;懿旨还未到的时候;柳乘风正在与府中的帐房话;实在的;这些年他知道自己赚了无数的钱;也知道这些银子是天文数字;无论是丽人坊;是聚宝楼是聚宝商行又或者是学而报;甚至还有廉州的藩地税收;都是极为可观的财富;这些财富大多数都是温晨曦在管;不过这也是名义;真正的具体细节;还是府中的帐房在计数;此外还有聚宝钱庄为他打理。
现在临到要搬家;柳乘风才突然关心起他的收入了;毕竟一家老出远门;没银子可是不成;到时候去了那边花销的银子肯定多;自己心里得有个底。
柳乘风的所以岁入;除了平时的一笔开销;大多数都是直接存入聚宝钱庄的;这既给聚宝钱庄一笔丰厚的本金;以防出现挤兑的可能;同时也给柳乘风提供了便利;王爷要查账;帐房立即去与钱庄沟通一番;最后终于给出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出来就足够让人咋舌;连柳乘风都大吃了一惊。
“王爷;若只算现银;现在王爷手头上的现银总计有一兆七千九百三十二万两……”
一兆七千九百万……
柳乘风目瞪口呆;这些年他只顾着拓展自己的生意;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积攒了这么多收入;不过想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妥;现在单一个聚宝楼;每年的岁入就超过了四千万两银子;柳乘风每年的进账就有一千万上下;聚宝商行现在的岁入已有稳超聚宝楼的趋势;柳乘风占的股只比宫里的少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丽人坊;现在丽人坊已经开遍了大江南北;柳乘风在丽人坊里占得是大头;一年两三百万是稳打稳的;廉州的税赋这几年也是水涨船高;那就更不必。
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开销;虽然这些生意其实盈利最多的是宫里;可是宫里的开销毕竟也大;皇上要建学堂;要修路;修筑河堤;其实动用的都是内库的银子;而柳乘风的一家老的开销虽然不;可是毕竟有个极限;这笔养家费在柳乘风的收入里就是九牛一毛。
虽随着商业的兴起;还有大量金银从世界许多地方流入大明朝;银价已经贬低了许多;从前一人有个一两银子便能轻松自在的养家;现在没有五六两银子都难以维持;地价更是飙升了十倍百倍;可是柳乘风这笔财富;仍然连他自己都大吃了一惊;这才短短几年功夫;自己的私房钱;似乎比之宫里的内库也不遑多让了;他朝帐房点点头;道:“你来账簿来本王看看。”
帐房连忙将簿子递给柳乘风;柳乘风一一核算;在确认无误之后;不禁苦笑;他这也算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已成了世上最大的富豪;天下的财富;只怕有一成都占在自己手里;有了充足的资金;似乎到了廉州那边;日子不会过的太坏。
“跟钱庄支会一声;全部换成足额的银钞;到时我去廉州的钱庄支取一些;让他们先有个准备。”
柳乘风看完簿子;对帐房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