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说笑了!”黄岐顿首,瞧着李大亮就说道:“将军此来,是奉唐皇之命,前来攻取襄阳。只是如今情形,隋军已夺下樊城,不知将军还有几分胜算?”
李大亮瞧着黄岐,忽然哈哈一笑,说道:“黄岐,本将对王弘烈倒是更有兴趣了,如今王弘烈已失樊城,这襄阳能否守住,究竟有几分胜算,是该本将问你吧!”
黄岐一窒,心中不由苦笑,他这个说客,可以说是丝毫不占优势的说客。因为李大亮就算攻不下襄阳,回京之后,大不了就是责罚,总不至于丧命,而王弘烈若是守不住襄阳,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两者的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怎么,莫非你认为本将之言,有虚?”李大亮说着,脸上似笑非笑。事实上,他得知王弘烈派人前来,就猜到一些,因此此刻,故意拿语言相激。
“李将军,请屏退左右,我有一言,还请将军裁决!”黄岐说着。
“不必,这些人,都是本将的心腹!”李大亮说着。帐中除了李道裕之外,几名亲兵都是李氏宗族的人,忠心可靠。
“这……”黄岐很是犹豫了一下,不过片刻之后,就说道:“诚如李将军所说,如今襄阳危机,可谓朝不保夕,而将军远来,志在襄阳,却被隋军阻碍。”顿了一顿,黄岐续道:“如今隋军势大,不如唐、郑两军相互合作,均有好处。”
“合作?”李大亮忽然瞧着黄岐,冷哼一声,道:“如今襄阳势单力孤,谈什么合作?再说了,王弘烈守住了襄阳,与本将有什么好处?”
“李将军,襄阳虽然势单力孤,可是若是大王力抗,隋军短期内就不能攻取。而且,李将军会坐视襄阳被破?再说,若是隋军攻势猛烈,大王就此降了隋军,并不是没有可能。”黄岐并不惊慌,反而是含着笑意,瞧着李大亮。黄岐这话没有错,无论是隋军还是唐军,都不可能坐视对方攻破襄阳,这就是其中的微妙之处,不过很显然,如今的情形是隋军占优。
李大亮就沉吟着,黄岐说的没有错,他按兵不动,就是有着这方面的考虑。襄阳的重要,李大亮自然是非常的清楚,唐皇添兵,又下了命令,这其中的含义,自然是值得李大亮推敲,不夺下襄阳,日后如何能夺取江陵,守住江陵?守不住江陵,又如何夺取吴越,呈南北之势。
因此,这襄阳,李大亮不仅要打下来,还要守住。可是谈何容易?若是逼急,李唐又是坐视不管,就算那王弘烈不降,他手下的将领,难免有异心,毕竟郑国已亡。不过,这王弘烈若是想降隋军,何必……
就在李大亮沉吟的时候,黄岐却是说道:“李将军,我家大王的意思,却是举襄阳而降唐皇!”
黄岐这话,让李大亮的身子微微一震,他想不到,王弘烈居然这么大的手笔,樊城被攻下,不到一日,就立刻选择了最为正确的决定。当然,李大亮如果还知道王弘烈将韩庭毅斩除了的话,就会更为惊讶了。
李大亮抬起头,静静的看着黄岐,似乎想要从他的目光之中,看出端倪。黄岐也是定定的看着他,毫不畏惧,对于他来说,大仇得报,心无所系。只要说服了李大亮,隋军就处于了劣势,早晚必退,届时他就可以带着韩庭毅的人头,赶赴牛头山。
黄岐知道,献出襄阳城,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李大亮断然没有拒绝的可能。
果然,李大亮悠悠的问道:“王弘烈有什么要求?”他本来以为黄岐说出那些话,只不过想要说服自己帮王弘烈守襄阳。因为对于李唐来说,襄阳在谁的手中都可以,就是不能再隋杨的手中!如今王弘烈选择投效李唐,自然就有所取。
“大王说了,唐皇若是愿意,大王做一富家翁足矣!”黄岐说着。如果再掌兵权,不免受到猜忌,人生在世,无非是安稳、快乐。这些,王弘烈已经想清楚了。在襄阳的勾心斗角,太累。更因,王氏一门,除了他,几乎可以说是被灭门。
“既然如此,本将许了!”李大亮说着。举襄阳而降,只做一个富家翁,这个要求,太低,他能做主。
“李将军,只是这隋军已经攻占了樊城,如何才能击退?”黄岐说着。隋军占樊城,对在汉水南岸的襄阳,就有着极大的威胁。
李大亮就沉吟着,按道理来说,隋军攻打襄樊,一定会先打败唐军。不然,在隋军攻打襄樊的时候,唐军若是偷袭隋军营寨,攻打襄樊,就会功亏一篑。但是如今隋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樊城,就让李大亮的心中疑惑。于是就询问白日,樊城的事情。
既然两军联盟,黄岐就没有了隐瞒的必要,就将白日发生的事情说了。李大亮这才恍然大悟。
本来李大亮的心中还有疑惑,如今就释然了。在李大亮看来,隋军突然攻击樊城,就是有着阴谋,这个阴谋或许是针对唐军,或许是针对王弘烈。不过如今看来,有了洛阳降兵的帮助,这攻打襄阳,就变得简单,樊城的失陷,就是正常。
那么由此观之,隋军在这一两日,就会攻击襄阳,一个想法,就在他的心中升起。
汉水,向着东南,缓缓的流淌,一支有着十余艘战舰的船队,缓缓北行。李靖卓立于战舰之上,瞧着远方渐渐清晰的城郭,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终于,达到了汉南,这就意味着,这一次辛苦的旅程,终于就要结束。这一路上,阻碍还是有的,永安、沔阳、竟陵,都是萧铣的势力范围,不过,似乎是忙于整理内部,或许是因为李孝恭的异常,使得萧铣并没有派出大部队追击,只是派了十余只战舰,想要歼灭这支隋军。
在汉阳,李靖沉着指挥,只是一战,就将萧梁的战舰击毁六只,余者皆带伤,仓皇向着巴陵逃窜,若不是李靖看着李孝恭已退,不愿与萧梁直接冲突,这才放弃了追击。沿着汉水北上,余下的路程,虽然偶然还有不识趣的地方守将,以为自己英勇,领兵来袭,看见隋军高大的战舰,铁皮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当即惊为神物,就此败退了。这些人,始终不明白,这战舰之上,包着铁皮,居然不沉?
汉阳一战,阚陵这才了解了这种战舰的威力,那李子通,败得不亏啊!若是当初杜伏威出动水军抵抗,恐怕也是这般的下场,想到此,阚陵就不由庆幸,转而是担忧。他担忧的是义父北上之后,留下王雄涏,能应付野心勃勃的辅公佑吗?
就在阚陵想着的时候,忽然战舰在岸边一停,就听李靖高声问道:“你等是何人?”
“李将军!”岸边的那人身子微微的弓着,身旁有着一人,在两人的身后,是三四名侍从,皆是儒生打扮,道:“卑职乃是汉南县令,这位是率道县县令,今听闻李将军率王师前来,我等相约投降。”
李靖听了,就吩咐道:“你等且上来吧!”当即就有人将战舰靠岸。
那两人对视一眼,就上了战舰,说道:“李将军,这是汉南、率道两县的户籍黄册,还请将军接纳。”
李靖听了,上前一步,扶起两人,说道:“两位县令以苍生为重,自是大隋福分,这汉南、率道两县,如约还是两位县令治理!”
两人大喜,当即就谢过。片刻之后,汉南县令又说道:“李将军,我等已经在城中设宴,不知……”
李靖尚未等他说完,就一挥手,说道:“不必了!”
两人瞧见李靖面色带着不善,顿时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说道:“李将军,我等本无恶意,只是……”
李靖截口说道:“两位的心意,本将已知,只是如今攻打襄阳甚急,不可在此停留。”
“李将军,若是如此,那萧铣或是李唐来攻,汉南、率道两县不能久守啊!”汉南县令说着。本来襄阳以南的几个县,尚有数千兵马,不过李大亮杀到的时候,王弘烈将襄阳以南的几个县治的兵力抽调了大半,想要在襄阳据守。
这其中的原因,李靖自然是知道,就在一日前,上洪县令投降之时,他就询问过了,因此,对于汉南、率道两县举城而降,他也不意外。
“这倒不妨,两位县令,既然已经投效了大隋,那萧铣那里敢来?”李靖说着,且不说地利,他一路进来,之所以如此顺利,那人也是居功不小啊。通过那人,他知道萧梁内部,危机重重,能够将李孝恭挡在夷陵,已属幸事。若不是自己沿着长江西进,那李唐不知何故又撤出了夷陵,回转巴东,要不然夷陵能撑住多久,尚是未知之数。
至于那人,虽然将李靖放过长江,可是以萧梁的情况,是不能够讨伐的,就算是讨伐,那人的所在,离历阳、戈阳较近,杜伏威、卢尚祖就可以发兵相助。那人现在不降,是因为时机尚不成熟。平定襄阳,并不需要多久,李靖的战舰北上襄阳,就是想要在襄阳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