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并非危言耸听。所谓骄兵必败,随军攻取河东、中原,几乎一路顺风。虽然有硬仗恶仗,可是最后的结果,都是隋军取胜,军中难免有着焦躁的情绪,认为郑军不堪一击,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就能将王世充击败。
这种情绪,是可怕的。前秦苻坚,认为前秦的将士,投鞭足可断流,要取东晋,并不难,因此骄傲自大,在淝水一战,被东晋击败,随后前秦帝国迅速瓦解,北方再度混乱。这是教训,程知节其实并非有勇无谋之辈,历史上曾经作为唐高宗二次西征的主帅,攻打西域,虽然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利,但是统帅一军,至少是没有问题的。
想了一想,程知节又说着:“告诉全军,不可松懈,务必要将方圆二十里的情况了解清楚!若有渎职,杀无赦!”二十里,就算郑军有士兵突袭青阳宫,也能及时的做出部署,将王世充的美梦击碎。
“是!”那人身子一震,答应着,他知道将军这下是认真的。虽然他一向有些不正经,可是“杀无赦”三个字,使他不得不正经,性命,是宝贵的。他不会不正经的丢了性命。
很快,邙山大营之中,斥候行动了起来。军令如山,当然,更重要的是吃饭的家伙要保住。
而就在此时,洛水之上,已经搭建好了三架浮桥,浮桥之上,全身武装的士卒们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默默的过着河,同时,时不时的有骑兵穿插在其中,不时的禀告军情。
对于王世充来说,洛阳虽然城墙高大,可是守,又能守到什么时候呢?洛阳虽然还有不少的百姓,可是,百姓之中,多是老弱妇孺。在于瓦岗李密搏斗的时候,洛阳就已经元气大伤,虽然后来击败了李密,得到了瓦岗数万大军,又将大量的青壮迁往洛阳,可是对于洛阳来说,青壮年的男丁还是太少。
时间越久,就对王世充越发的不利,因此,在思考了很久之后,他决定再度的出击。这一次,或许就是他最后的出击了。在他的心中,是破釜沉舟的一击,就像当年面对强势的李密一样,毕全功于一役。此刻,他就希望能够如上次一样的好运,能够力挽狂澜,救大郑于危难之中。
这一个月,他虽然表面上什么都没有做,可是暗中,还是不停地犒赏士卒,训练新兵。就是为了此刻的反击。
洛阳城中,所有的壮丁都已经充军入伍,又得到了万余人,不过都是新兵,战斗力不强。可以说,如果这一战失败,恐怕洛阳就不保了。这一次,就如上次王世充的绝地反击一样,带着必胜的信念,王世充在做出了必要的安排之后,亲帅大军渡过洛水,准备死战。
王世充不知道,他的这个想法,正和杨浩的心意,毕竟洛阳城墙高大宽厚,若是硬攻,死伤不小。就如李密,不也是屡攻不下?只不过,王世充也是有着苦衷。洛阳城外,经过隋军一个多月的经营,箭塔密布,此外还有壕沟,将洛阳包成了一个粽子。高大的箭塔哨楼,几乎将洛阳各门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这让王世充很是无奈。
不过,洛阳以北,因为有洛水穿过的原因,使得北门的隋军箭塔没有那么密集,给了他一定的可乘之机。
为此,他特意留下了一万新兵,由太子王玄应带领着,守卫洛阳各门,而他自己,则亲帅余下的三万五千精锐士卒,出击青阳宫。三万五千精锐,比起当初绝地反击李密,还整整多了一万五,他没有理由丧失信心。
青阳宫的隋军大营还在建造,因此,防备相对的薄弱,正是进攻的好机会。若是等到隋军大营建成再攻取,那就困难了。
渡过洛水之后,王世充还需要将隋军的哨楼箭塔拔除,才能顺利的进兵,不过,那些哨楼箭塔的隋军并不多,为此,王世充想出了一个办法,既拔除了眼中钉又不被隋军发现。这样,当他的大军到达青阳宫外围的时候,才能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取得预期的结果。
瞧了瞧天空的太阳,应该有消息了吧!王世充想着,摸着鄂下的短须。
这个时候,已经是辰时末了,太阳已经高高的升起,阳光明晃晃的洒在地上,即使不动,也是晒出了一身的臭汗。这个时节,已经是秋老虎了,虽然有着丝丝的凉意,可是还很热。
这是隋军在前线的一个哨楼,因为地处邙山余脉的关系,显得很是孤零零的,此时,一名满脸虬髯胡须的隋兵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瞧着远方。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守好此处,就能防止郑军偷袭青阳宫。
“哎,我说,据说王世充已经率兵出击了!”一人说着。
“哼,王世充若来,还不是大败而归?”一个年轻小子很是不屑。
“那倒是,郑军屡战屡败,并不可怕!”那人笑着道。
年轻小子忽然很是惆怅的叹了一口气,说着:“真希望这一仗能够赶快结束啊!”
“怎么,想家了?”那人忽然笑着,声音之中,带着一丝的戏讪。
那年轻的小子忽然面色一红,说着:“这次收复中原,据说有功者赏赐不少。”说着,那小子瞧了一眼北方。
那人忽然沉默了,年轻小子他很熟悉,知道他的爹娘已死,只留下他一个孩子。偏偏乱世之中,他又从了军,虽然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可是也着实危险。他看上了卖豆腐花的街坊小红,可是小红的母亲,是一个寡妇,丈夫就是从军,战死沙场。
因此,她坚决的反对小红嫁给他,当年,她的夫君死在了辽东,虽然分到了抚恤金,可是随后不久天下大乱,物价飞涨,那点可怜的抚恤金那里够用?若不是杨浩到了河北,平定张金称、高士达等人,稳定了河北,恐怕小红母女就死在战乱之中了。
那年轻小子本来这有雄心,可是自从遇见了小红之后,就改变了打算,准备挣够了钱币,再想办法退出军队,开上一间小店,和小红长相厮守,那就是他完美的人生了。人生如白驹过隙,把握住时间,珍惜自己的幸福,那就是最好的。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大志,没有崇高的理想,也不像杨浩一样,有着皇室的血统,有着兴复隋室的责任。
两人说着,但是那名脸上长满了虬髯胡须的隋军依旧站在哨楼之上,瞪圆了眼睛,身子挺得笔直。
良久的站立,使得他有些背痛,他不由轻轻哼了一声,道:“小黑子,到你了,我休息一会!”
小黑子就是那名青年,闻言忙站起身来,走到那人的身边,并肩而立着,两人的个子相仿,不过小黑子显得较为瘦弱一些。
然后小黑子就站在那里继续巡视着,而那人取出水囊,喝了几口。
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就在那人叫小黑子接班的时候,一个人影,猛地一闪,接着消失了。
小黑子有些心不在焉的想着,他离家太久了,忍不住的想起那个女子,虽然不是很美丽,可是胜在温柔,对他甚好。温柔乡,还真是女子的杀手锏啊,古往今来,许多男人办不好的事情,交给女子去办,事半功倍。例如西施,例如貂蝉。
小黑子巡视,余下的几人继续聊着,天南地北,什么都说,当聊起河北的收成的时候,人人均是露出了喜色。以前,战乱,就算有着七八亩的良田,也不够用。一来战乱,二来官府的摊派,非常重,加上群盗路过,堪比蝗虫,所到之处,是寸草不生,尸骨遍野,荒冢满目。
而如今,是第几次丰收了?应该是第三次了吧!严格的说来,第一年,并不算是大丰收,只不过,比起当时其他各郡,那便是丰收了,因此,还引来了郝孝德、王薄的窥视,从而成就了苏定方高唐一战,使得郝孝德、王薄反目。
第二年,第三年,有着第一年的良好基础,张金称、高士达又已经被灭了,产量逐渐的提高,使得百姓的食粮充足。
几人说着,脸上均是带着满足的笑容,丝毫没有将即将到来的大战放在眼中,隋军一路所向披靡,郑军之中,不断有人弃暗投明,在他们看来,洛阳的大势已定。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声奇异的声响,虬髯隋兵顿时警觉,喝道:“不好!”就在这时,一支闪着寒光的横刀已经是递了过来,直奔虬髯隋兵的脖颈。
这名虬髯大汉,历经多次战斗,作战经验非常的丰富,只见他身子突然向后一弯,顿时拉了一个铁板桥,避过了那人势在必得的一刀。
“兄弟们,敌人摸上来了!”虬髯汉子站直了身子,大声的吼着,“啷呛”一声,拔出了利刃,就要搏斗。
这个时候,郑军的士兵已经扑了上来,天知道怎么回事,居然一下子冒出了这么多的郑兵?足足有二十多人,不是自己这几个人所能挡住的。
虬髯汉子说着,就是刷刷几刀,逼退了两名郑兵,又喊着,“小黑子,快放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