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大雨纷飞,河东却是艳阳高照。wWW!
镇守太原郡的燕王杨倓带着大将寻相、尉迟敬德巡狩四方,按照计划,他先是视察了马邑、定襄两郡,随后沿着河东西线而行,然后赶赴河东郡。至于留守太原的则是定杨军降将杨伏念。
就在程知节擒获王仁则的同日,杨倓赶到了马邑郡,一路上,杨倓向尉迟敬德学习使用长矛,日子如水。
虽然他已经收集了各郡的情报向杨浩禀告,可是毕竟那些消息都是由各郡郡守上奏的,未必如实或者说恐有虚假,毕竟河东刚刚平定,虽然杨浩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巡游,可是随后就兵出壶关,夺取中原去了,更多的事情还需要燕王杨倓去处理。
留守在马邑的杨公卿得到了消息,随后率马邑的文武出城,在善阳城南接到了杨倓。
当看到杨倓的第一瞬间,杨公卿就微微的愣住了。他自从随着杨浩出征河东,见不到杨倓其实不过四个多月。当初,在他眼中还显得很是稚嫩的燕王,身上已经透露出了一丝成熟的气息,或许是涿郡的战事以及河东的政务,让这个年纪尚轻的王爷出现了巨大的成长,变得逐渐的老练起来。
杨公卿领着以苑孝政为首的马邑降将一一向燕王施礼,杨倓微笑着打着招呼,然后在杨公卿的带领下,缓缓的朝着当初刘武周的府邸前行。
一路上,杨倓瞧见百姓好奇的在路两旁拥挤着看着自己,心中稍安。他的心中稍安,并不是因为得到百姓的拥戴,而是因为他瞧见了百姓的脸色,带着淡淡的晕红,比起当初的面有菜色自然是好上了许多,对于杨公卿、宋金刚两人的政绩,杨倓显然很是满意。
所以他转过了面庞,看着杨公卿笑道:“杨将军,马邑郡诸事,辛苦你们了!”
杨公卿却是笑道:“这都是宋国公以及诸位的功劳,岂敢贪功。”
顺着大路继续前行,一炷香之后,众人终于到达了府邸之中,时值食时,杨公卿早已经备好了酒宴,于是众人入座,开始享受美食。
杨倓瞧了半天,始终没有看到宋金刚,不由皱眉问道:“为何没有看见宋国公?”
杨公卿一笑道:“燕王,前几日宋国公巡视马邑,发现在长城边上,有一处险要,非常适合建关,是以带着士兵留守杀虎口,准备建造一座雄关。”
杨倓点头,对于突厥,大隋虽然不会一度的采取守势,可是在中原未定之前,四处动兵显然是吃不消的,在北方要地采取守势,也是无奈而最为正确的举动。
“不知道突厥人最近可有异动?”杨倓再度问道。虽然可敦是大隋公主,可是雁门之耻,仍是历历在目啊。那个时候,燕王还年轻,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可是他仍然记得那一次,突厥人突然包围了雁门,雁门诸县几乎全下,只余下两座城池仍在坚守。
若不是勤王兵到,同时可敦做出了努力,欺骗当时的始毕可汗说契丹人来袭,恐怕大隋的国君就要被突厥人擒获了。比起被围雁门关,显然国君被擒更可恶。如今明帝虽然不在,可是那个曾经的耻辱仍然印刻在杨倓的心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突厥人,留不得!
可是茫茫的大漠,并不适合中原人定居,中原人过惯了农耕的生活,那里会舍的中原花花世界,转而去荒凉的大漠?那里风大沙大,尤其是冬春两季,天气寒冷,可不是中原人久居的地方啊。
只是,突厥人虽然留不得,可是大隋缺少牧民,不能因此而长期的占据漠北,就算是杀光了突厥人,焉知没有新的“突厥人”出现?草原的历史,杨倓稍微知道一些,匈奴、契丹、羌以及柔然、突厥、靺鞨,无不是在前一个蛮夷衰败、灭亡之际发展起来的。因此,消灭突厥人,虽然看起来可行,可是依旧是治本不治根的办法,无益于大隋。
或许,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亲隋的政权,然后让塞外各族互相牵制,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吧!
“目前尚没有,颉利可汗似乎很老实!”杨公卿微微一笑,他自从到了马邑,也是知道与突厥一战,那是早晚的事情,是以一直派人暗中的调查突厥人的动静。
“没有,那才最危险啊!”杨倓似乎想起什么似的,自言自语的说着,随即陷入了沉思。
就在杨倓沉思的时候,河东离石郡,出现了异动。
刘季真本是匈奴后裔,大汉击败匈奴之后,赐姓匈奴贵族国姓,刘季真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刘季真也弄不清楚他究竟是哪一部的匈奴人,只知道他的身上流淌着匈奴人的血统。被大汉赐姓之后,刘季真一族搬迁到了离石郡一带,他的部族散落在定胡、平夷、修华诸县。
在刘季真的心中,匈奴人刘渊是他的崇拜的对象。当初,晋国衰微,诸王混战,刘渊乘势而起,一举攻下洛阳,建立了匈奴汉帝国,威震一时。他一直觉得,做人一定要仿效刘渊,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
可惜,隋朝一统天下的时候,他的年纪尚轻。大隋国事兴隆,南征北讨,四夷咸服。如果按照这样的势头,他刘季真空有满腹的壮志雄心,也只能终老一生,闲看花开花落。可是他想不到,大隋鼎盛的国势居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就变得支离破碎起来。
因为杨广好大喜功,连连征战,加之国内又在大搞建设,修运河,补长城,极大的耗费了国力,后来东征高丽,终于使得天下出现了变化!一时间,大河上下,民变四起,正是这个时候,刘季真拼命的劝慰父亲,要他趁着这个机会,召集散落在离石郡各地的匈奴后裔,共同举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出来。
他的父亲刘龙似乎也并非贪图享乐之人,心中也有一番的雄心,是以果断的召集了匈奴诸部,一时间拥兵数万,占据了离石郡,并封刘季真为太子,出兵攻打各地。可是在一场战役中,他的父亲被隋虎贲郎将梁德所斩杀,这支以匈奴后裔为主的民变军顿时陷入了低潮,士兵四散。
后来,李渊起兵,太原一带空虚,离石郡的隋军势力顿时空前虚弱,刘季真再次与弟弟刘六儿举兵,同时北联突厥。李渊攻占长安之后,李唐的气势正隆,不得已,刘季真投降了李渊,并被封为石州总管,赐姓李氏,封为彭城郡王。虽然恩宠有加,可是在他的心中,这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所以,当定杨军南下争衡的时候,刘季真一度暗中勾结刘武周,准备配合他们南下。而李渊也派人前来拉拢他,那个时候,他在两大势力之间互相讨好,就是准备两军决出胜负之后,抢夺胜利果实。
可是他没有料到,居然最后是隋杨占据了河东!虽然结果意外,可是刘季真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效了隋杨,止住了奔往突厥的想法。毕竟河东的大势已定,他刘季真自然不会做出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事情来。
同样的,刘季真投降隋杨,也是权宜之计,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平夷县令被杀,更让他坚定了心中的想法。在他看来,百姓不过是生存在最低沉的人,那里需要爱护呢?财富,自然是他这种上层人所享受的。
只不过,或许是定胡比较偏僻的缘故,隋帝并没有经过这里,而是经由离石县、平夷县南下,加上得到消息之后的刘季真非常的低调,这才逃过了一劫。
就在隋帝南下长平郡之后,刘季真一直在暗中的招兵买马,准备趁着隋军主力南下的时候,勾结突厥人,再度作乱。而就在他暗中准备的时候,李唐居然派出了使者,告诉他,请求他出兵攻取龙门,这样唐军就可以出兵河东!
刘季真答应了李唐的要求,只不过,南下攻取龙门,似乎太过于遥远了。一路上的经过龙泉、文城两郡,况且这一路上山势险要,等他达到了龙门,或许兵马已经不多,而得到消息的隋军必然会采取对应之策,无论是攻击他的老巢还是在龙门埋藏伏兵,他刘季真就会损失惨重!
外援自然是需要的,可是李唐远在远在关中,被大河关隘所阻,短期内是不能帮助他的;至于突厥人,他知道颉利可汗刚刚夺取了突厥大权,似乎还向隋军称臣了,虽然这个消息有些不可靠,可是看突厥人的动向,似乎并没有出兵南下的意思,更何况有了马邑雁门诸郡的阻碍,就算突厥人想要帮助他,也变得极为的困难!毕竟雁门关易守难攻,而突厥人并不善于攻城,恐怕雁门未下,他刘季真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刘季真虽然非常喜欢功名利禄,可是也不会贸然的拿自己的性命去搏啊!至此,两个最为强力的外援失去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有占据了雕阴、延安、弘化等郡的梁师都了!
同样是突厥人支持的隋末群豪,梁师都出身于朔方的世家豪族,他以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