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倓虽然收复了柳城郡,可是他也只能将兵马囤积在北平郡,守住卢龙塞,至于柳城郡的百姓,经过一番劝说,大部分的百姓纷纷南迁,这样一来,涿郡、北平郡的人口大为充实。至于柳城郡,几乎成为了纯军事的郡治,用来警报高句丽人的进犯。
对于这两个消息,杨浩很是开心,尤其是杨倓,虽然年轻,可是在宋正本的帮助下,居然力克强敌,意想不到的收复北平郡等地。这样的结果,在杨浩看来,实在是比宋金刚没有反叛的消息更为重要。
随着河北、河东两地北方诸郡的收复,让杨浩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因为这样一来,日后无论是攻击高句丽还是突厥,基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当然,在此之前,杨浩必须要统一了中原,才有足够的力量对付这些可恶而贪婪的北方蛮夷。
而如今,唐军郭孝恪部正挡在了杨浩的面前。
这里是长平郡高平县,在得到隋军南下的消息之后,李世勣派出了心腹郭孝恪准备利用长平郡险要的地势挡住隋军的攻击。
郭孝恪虽然年轻,可是很显然,此人深得兵法之妙,他将唐军分成了两部分,一万人据城而守,而另一万人则是在城外西北两三里外驻扎,互为犄角。
杨浩此次兵出壶关,所带的兵马仅有三万。在攻取河东之后,杨浩就此招募了一批士卒,这些士卒,一部分本来是定杨军的残部,而另一部分则是唐军的残部。唐军的残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本来就是河东人,这部分,杨浩带在了身边,充实隋军;而另一部分,则是关中人氏,李世民大败,这些士卒或投降或被俘,足足有两万余人。实际上,杨浩虽然是击败了唐军,可是并没有全歼唐军,这只是一场击溃战而已,唐军损失接近两万人,过半的唐军被隋军抓获。
杨浩虽然放走了唐俭、殷开山等人,可是对于关中的士卒,杨浩并没有将他们释放。笑话,两万多的关中士兵,都是随着当初李世民大破薛仁果的精锐,其中更有不少属于大隋的禁卫军,非常的剽悍,如果将这些士卒释放,李渊只需要发放武器,就能组成一支精兵。这些士卒,杨浩没有释放,也没有屠杀,而是选择了关押,将他们送到武安郡,在哪里,大隋的石炭矿正在建设生产中,有了这些士卒,只需要提供给他们食物,就能为石炭的生产作出贡献,同时还防止了给李渊“输送”兵力,何乐而不为呢?
在河东郡,杨浩留下的隋军足足有一万五千人,这些人,是真正的河北精锐,杨浩之所以将他们留下,也是为了力保河东不失。王行本,守城非常有一套,御下有术;苏定方,年少但又谋略,河东郡有他两人镇守,杨浩非常的放心。
只是这样一来,杨浩军中的河北精锐就不足万人了,当初杨浩兵出井陉关,仅仅带了三万精锐,杨公卿北上马邑带走五千,河东一万五。河东打了几仗,也有一些损失,若不是带上了当初苏定方留在壶关的精锐,杨浩出壶关恐怕所带的士卒大多是新近招募的士兵了。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缘故,秦叔宝带着三千人马对高平县进行试探的时候,遭受了唐军的有力回击。郭孝恪的计划非常的周详。
隋军的兵力与他相当,可是其中一半是新招募的士兵。而唐军却不一样了,郭孝恪所带的唐军,都是当初瓦岗的精锐,军纪虽然略差,可是战斗力不弱。秦叔宝引兵攻击高平,高平县外的谷口村,也就是另一支唐军驻扎的地方,当即作出了反应,引兵前后夹击。
虽然杨浩作出了安排,让罗士信带着五千人马救援,可是两军的战局绞着,最后战到傍晚,天黑各自收兵回营。
这一仗,隋军暴露出的问题不小,首先就是配合问题。六花阵法虽然奇妙,可是也要将士们心意相通。虽然杨浩将新老士兵搭配,并趁着在上党郡停留的时间里,加紧训练,可是毕竟还是没有河北士卒好用。
在罗士信带兵冲击唐军阵容的时候,本来有机会痛击唐军的,可是因为新招募的士兵迟疑不前,延误了战机。这也使得回营之后,杨浩斩杀了几名畏缩不前的伍长、队正,再度声明,军中命令不可儿戏,就算主帅的将令错误,也要坚决的执行。
次日,两军无战事,杨浩带着秦叔宝、罗士信、杨叙等将领出营。在他看来,若要攻下高平县,就要想办法拔掉在张口村的唐军。要不然,在隋军攻打高平县之时,张口村的唐军总是出兵相互呼应,攻击隋军的后翼,让杨浩很是头疼。
在杨浩看来,张口村的唐军再坚固,也没有高平县的城墙结实,这正是杨浩没有选择先攻击高平县的原因。
先易后难,是杨浩的想法。
杨浩一行人拍马而行,路过一个名叫谷口村的地方的时候,杨浩忍不住微微的皱眉。这里的地势太险要了,远远地,杨浩能够看见有一个颇为简陋的庙宇建在山坡之上,可是众人遍寻了道路,发现仅有一条道路可是通过,经过询问,当地一个老农告诉秦叔宝,此地乃是当年秦赵长平之战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纸上谈兵的赵括贸然进兵,陷入了秦军的埋伏,全军覆没。
杨浩想了想,让那名老农带着自己,向谷中行去。
地势果然险要,经过一炷香的时间,杨浩等人登上了庙宇所在的山包。这个地方,地势较高,山风呼啸,杨浩不由下马,只见视线所及之处,均是连绵起伏的山峰,而中央,则是一个盆地,地方非常的大。
如果能够在庙宇所在的地方建筑营寨,布置弓箭手,借着险要的地势一定能够杀死谷中的敌军。当然,这个计划非常的冒险,那就是,隋军一定要将出口堵上,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唐军,否则,庙宇所在的隋军只能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最终缺水缺粮而败。
计划虽然冒险,可是却值得一试,可是,不知道唐军知不知道这个地方?
此次,郭孝恪领兵前来抵御隋军,虽然是奉了李世勣的命令,可是,却另有深意。
长平郡远离汲郡,其中还有地势险要的河内郡,境内尚有太行山余脉,更有大河贯穿其中,只是可惜,河水湍急,并不能用来运输物资。也正是如此,物资运送艰难。李世勣出兵的目的,就是在于试探。
试探隋军的战斗力,以便作出下一步的安排。那日密探的结果,就是这样,所以李世勣甘冒大不韪,以整顿兵马为由,委婉的拒绝了李渊让他出兵河北的要求。李世勣这样做,也是无奈的举动。
在确保了自己利益的同时,又不至于和李渊拉破脸皮。
在郭孝恪,或者说是李世勣看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和一个国家的强盛,君主的贤明有着很大的关系。
高平城外一战,让郭孝恪感到惊讶的是,隋军的将领非常的勇猛,而且,还是熟人。虽然早些时候,郭孝恪知道秦叔宝、罗士信弃王世充转而投奔河北的事情,可是当时的他,还以为他们糊涂。
秦叔宝、罗士信的勇猛,郭孝恪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在这两个猛将面前,唐军居然一度占据了优势,远处观看的郭孝恪发现,隋军士卒的战斗力并不强。这点让他很是疑惑。这样的军队,似乎没有能力在河东击败李世民。
虽然疑惑,可是郭孝恪还是不敢轻敌。按照计划,他并不会主动进攻。隋军远道而来,连绵百里的太行陉必定造成隋军粮食运输困难,守,才是最好的策略。更何况,郭孝恪可没有想过要攻击上党郡,那并不现实。
只不过,让郭孝恪奇怪的是,隋军除了在到达高平县的第二天发动了攻击之外,就偃旗息鼓了,这让郭孝恪很是奇怪,不得不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隋军的动向。
洛阳。
王世充看着手中的军文,忍不住的想要大发雷霆。可是想想,终于还是按捺住了性子,召集了群臣商议大事。
单雄信在雷夏泽一败涂地,虽然损失对于实力雄厚的王世充来说并不值得一提,可是却让王世充感到很没有面子。
群臣之中,又是一片沉默。众人已经习惯了王世充的唠叨,也知道此人的脾气,除了少部分的心腹,大部分的官员其实对他是暗中不满的。
“陛下,单将军虽然在雷夏泽失败,可是主力尚未折损,不如令人押送粮草,赶赴前线。”说话的是段达。
“陛下,微臣以为,陈国公说的极是!”杨续笑道,站了出来,手中捧着笏板,高声道:“如今隋军气势汹汹,一定要给他们一些教训!”
王世充沉默,对于局势其实他已经看的很清楚,隋军在山东停留不走,应该是有什么大的动作。而且,据安插在河东的密探传递回来的消息,隋军已经兵出壶关。虽然,长平郡等地尚有李唐的势力,可是王世充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