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间,一名隋将带着几名士卒,押解着尉迟敬德、寻相走了上来。
尉迟敬德此刻被五花大绑着,杨浩看了一眼此人,见他长的颇为健壮,满脸的虬髯胡须,虎目,隆鼻,阔口。一眼看去,只觉得此人甚为勇武。尉迟敬德见了杨浩,也不言语,却是冷冷的看着寻相。
隰城一战,若不是寻相的突然叛变,恐怕唐军也不会败落至斯,这样尉迟敬德感到了耻辱。当然,这几天他也想明白了,李世民,哼,当初拿他不过是做诱饵而已,说什么伏兵,全是骗人的话语。早就将自己抛弃了,亏自己还想着为他死战,保他逃回关中。
可笑啊可笑,尉迟敬德,你妄自一身功夫,难道就要死在这里了吗?
杨浩眯着眼睛打量着他,这个时候,寻相上前一步,道:“罪臣寻相拜见陛下!”寻相也被捆绑着,所以他只是微微的下跪。这等降臣,秦叔宝也实在放心不小,更何况这两人非常凶猛,只能将他们捆绑了,囚禁押送至太原。
“你就是寻相?”杨浩打量了一番他,点点头,道:“倒也是个猛将!”对于寻相杨浩对他并不了解,不过能够作为宋金刚先锋,时常与尉迟敬德一起冲锋陷阵的将领,又能差到哪里去?
隋军将领上前,将隰城的战事向杨浩汇报,杨浩这才笑着道:“寻将军能够弃暗投明,是最好不过了!”说着,吩咐士卒为寻相松绑。
杨伏念赶紧上前,为寻相割断绑绳,正要解开尉迟敬德的时候,杨浩却是叫了一声“慢”,随即抽出一把利刃,笑着走上前去。
杨伏念大吃一惊,却道杨浩是要杀尉迟敬德,他想要说什么,可是话语却又噎在喉咙,出声不得,眼睁睁的看着杨浩走上前去,一刀,割开了尉迟敬德身上的绑绳,然后亲手为他松绑。
尉迟敬德有些吃惊的看着杨浩,他不明白,隋帝这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不是要杀自己吗?
“尉迟敬德,你**于贼的事情,朕就不加追究了,日后可要为光复大隋而尽力!”杨浩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尉迟敬德的事情,杨浩知道的清清楚楚,历史上,他投效了李世民之后,就忠心耿耿,所以杨浩并不担心日后他会反叛。
“啊!”尉迟敬德恍如梦中,回过神来,忽然跪在地上,道:“陛下此恩此德,尉迟敬德虽死也不能报!”
哈哈的大笑声响起,杨浩的心情很是高兴,毕竟又收到两员猛将,大隋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能人志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龙门。
瀑声隆隆,声震数十里,黄河到此,因为两岸渐窄,河水千回百转,奔腾澎湃,激山为浪。险要的地势,使得此地历来为秦晋交通要冲,如蒲坂一般,往往有重兵把守。不过此时的龙门显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隋军已经占据了河东的消息纷纷传来,据说,夏县、芮城、桑泉等地均已经雌伏了大隋。因此,原本驻守在此地的龙门守将只能匆忙席卷了金银细软,匆匆逃回关中。在龙门守将的蓄意安排下,龙门百姓以为隋军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当然,也有人怀疑,毕竟大隋立国虽然不久,可是到底尚有一定威信,在文帝的统治之下,百姓也算富足,就算是大业初期,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好的,明帝更是一度减低赋税。如果不是大业末年,明帝想法错误,尤其是攻伐辽东的方法错误,使得国内民变四起,导致如李渊、萧铣等世家起了异心,这才使得大隋风云飘摇。
正当龙门县的百姓惶恐的时候,他们发现,从北部茫茫的吕梁山中,出现了一支军队,很是疲倦不堪的模样,人人均是满身的泥沙,更有一些士卒的身上,伤口发出了浓烈的恶臭,想是受伤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上天气炎热,这才使得伤势进一步的恶化。
“县令可在?”一个看起来稍好一些的士卒上前询问百姓。
那名百姓胆子还比较大,壮壮胆,应声道:“军爷,县令已经逃走了!”
“逃走了?为什么?”那名询问的士卒心中咯噔一声,隐隐的感到不妙了。
“军爷,十几天前,隋军苏定方部赶赴蒲坂,击败了赵郡王李孝恭,如今夏县、芮城、桑泉诸县已经举城投降。据说苏定方的隋军已经向龙门杀来,所以县令带着家人都逃走了!”那名百姓倒也健谈,将所知道的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虽然不是很详细,可是那名士卒已经听明白了。
“什么,赵郡王他也……”那名士卒大吃一惊,道了一声谢,赶紧向后跑去。
“承范,事情怎么样了?”一个声音显得有些虚弱。
“堂哥,据说赵郡王已经被苏定方击败,河东郡已经被隋军占据!”声音显得无比的沉痛。
“什么!”独眼之中,显得有些惊慌。大惊之下,那人站立不稳,踉跄了几步。
“秦王!”守护在他身边的士卒喊出声来,纷纷上前,想要扶住独眼男子。
独眼男子伸出手,示意众人安静,刚才他得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的确受到了颇大的打击,不过他很快的镇定了下来,思索出路。
独眼男子正是从隰城逃出的李世民,那名被他唤作承范的名叫李道宗,与李道玄乃是兄弟。榆次那一战,他保护着李世民逃出,但是李道玄却是战死沙场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道宗暗暗的发誓,一定要击败隋军,为兄弟报仇。
从隰城逃出以后,隋军秦叔宝部紧追不舍,一路紧紧的咬着唐军丝毫不放松,两军发生过几场战斗,在李世民继续实行的丢车保帅的策略之下,李世民险险的逃过了秦叔宝的追击,并且利用军中河东人氏较多,对吕梁山的地形较为熟悉的优势,渐渐的将隋军甩开了。
可是饶是如此,唐军一路急奔,几乎不敢停留,深恐一个不小心就被隋军追上,小命不保。
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士卒,李世民的独眼之中,射出无限的仇恨,其中隐隐的还有一丝无奈。果然,河东已经被隋军所占据,由此看来,当初放弃从介休南下,不走雀鼠谷,实在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啊,否则,恐怕就要落入隋军的包围之中!如今虽然情况不妙,可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难,毕竟已经赶到了龙门,从这里,就可以渡过黄河,回转关中。
一想到回转关中,李世民就激动了起来,这个时候,他感到很累,很累很累!这段时间,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当然,他并没有丧失勇气,李世民可是容忍失败,可是他不能容忍放弃!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放弃!
所以一路上,不管有多么的危险,他都在极力的激励着士兵,给予士兵最大的勇气。在柏壁同宋金刚对峙的时候是如此,而在此刻,也是如此。
“兄弟们,我们已经到了龙门,与关中隔河相望,再加一把劲,就能回到关中了!”李世民大声的喊着,用尽了他的力气,嘶哑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着,让唐军很是振奋,“兄弟们,回家,看望爹娘,看望妻子,看望孩子喽!”
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他绝口不提兵败的事情,这个时候,士卒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提到兵败的事情,只会在士卒的伤口上再添一把盐。谁没有爹娘、妻子、孩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他们来说,很是重要的人,所以李世民提起这些,就是想让士卒们想起家中的爹娘,想起家中的妻子、孩子,最大程度的激励士卒的求生意志。
面黄肌瘦、浑身是伤的唐军们兴奋起来,用尽的声音大声的喊着,让不远处的百姓很是恐惧。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士卒穿着唐军的铠甲,就差点以为这些披头散发,黝黑肌肤裸露的士卒是哪里来的野人了(呃,压力好大)。
“走!”李道宗大声的喊着,唐军的士卒们开始迈动步伐向西边走去。哪里,有一个渡口,当初,他们就是从渡口对面的关中过来的。
这段路,虽然不长,可是仍然走了好久,好久。
黄河的水流声已经传了过来,虽然听起来很是汹涌澎湃,可是却让唐军士卒的身子一震,人人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视线向远处看去,已经能看到黄河的上方,雾气腾腾。在这里的上方,不足两里之处,就有一处渡口,哪里水势较为平缓,平时还有船夫,渡人过河。
而且,就算没有船夫,李世民也不用担心,毕竟,当初唐军就是从哪里过的河,还留下了许多的船只。
离渡口越来越近,唐军的士兵越来越激动,纷纷大喊着,向前奔去,就连李世民也很是兴奋。他大业未成,哪能甘心送死?能有活命之机,那就意味他可以报仇。
可是,为什么欢呼声戈然而止?李世民奔上前去,看见的是一堆废墟。那是大火焚烧的后果。
“为什么,为什么?”看清这一切的李世民喃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