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蠊匾话悖缆废瞻慌允巧罟龋硪慌栽蚴嵌副冢庋牡厥疲沟盟寰乃俣群苁腔郝
当然,相比隋军,唐军的士气无疑低落了许多,李世民也几乎迈不动脚步了,他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可是,抱着复仇的信念,李世民咬紧了牙关,在其他士卒的帮助下,缓缓而行,龙门,还要走很久的路啊!这让李世民有些担心,究竟,还能走到龙门吗?
所有的一切,都显得极为顺利,进驻太原后不久,杨浩就将杨公卿调了过来,同时还有一万隋军,按照计划,是大将宋金刚收复马邑、雁门、楼烦三郡的时候了,杨公卿则作为副将一同而行,而粮草也将在数日之间整顿完毕,降将杨伏念等人表现出了极强的办事能力。
而就在这个时候,杨浩接到了河东南方诸郡传来的消息,苏定方兵贵神速,从上党郡出发,连克临汾、绛郡,想必这个时候,应该到达了河东郡了吧!
河东郡,是杨浩最为关注的事情,只有掌握了河东郡,才能掌握对关中政权的主动性,所以,在计划中,苏定方在解救了蒲坂之后,余下的事情,就是将河东郡各县的唐军残余势力剿灭。
这个时候,蒲坂的李孝恭大败,匆忙渡过黄河,驻守在潼关。芮城、桑泉诸县闻之,纷纷遣使前来投降,苏定方一一接纳,同时快马传递回太原。
就像适才还在踌躇满志的李渊一样,杨浩也对这一切充满了信心,当然,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清河出现了微微的骚乱。
当然这股骚乱并不是清河出现了如宇文士及一样的叛乱,而是接到了涿郡传来的消息。
在杨恭仁的主持下,魏征、赵才、裴矩、宋正本、张文瓘等大臣齐聚一厅。杨恭仁拿起手中的军文,道:“诸位,如今陛下远征河东,李将军也远在山东,却有一件要事,十万火急,是以才召集诸位,商讨一个万全之策,尽快的剿灭这场叛乱!”
魏征对此事已经知道,当杨恭仁停下言语的时候,他站起起来,道:“诸位,高开道狼子野心,趁着河北空虚,悍然起兵,使用诈降之计,令王伏宝将军中计。如今涿郡并不过万余,且王将军深受重伤,无法理事。是以派出快马,请求支援。”
赵才年老,颇为沉稳,听了消息却是不露声色,相反,年轻的张文瓘却是微微一惊。虽然河北尚有三万兵马,可是作为大隋的临时国都,至少要留守一万精锐,才能拱卫清河的安全。毕竟,从魏郡轻骑奔袭,五日之内就能达到清河,而魏郡如今还掌握在伪唐的手中!
其次,就算有士卒,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将领,才能带领这支精兵。皇帝西征南伐之时,手下大多将领随着皇上、李靖、苏定方三支军队而行,当然,杨浩留下了来整,可是,在数日之前,来整居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这才是让杨恭仁忧虑的原因,其他的大臣,诸如魏征、宋正本、张文瓘等人均是文臣,而赵才虽是武将出身,可是如今已经是七十有三,古稀老人,安能上阵?虽然他杨恭仁也曾带过兵,可是当初皇上留下他,就是要他主持清河大局,岂可轻出?
大厅之中,一片沉默,赵才眯起双眼,这样的情况,的确是始料未及啊,只不过,高开道小丑,定然是自取灭亡!环视了众人一眼,赵才站了起来,道:“王爷,微臣不才,愿领兵出征。”
杨恭仁轻轻的叹息,这才正色道:“赵老将军,你已年高,若是本王允你出征,恐怕丽妃就要找我了!”
赵才一笑,道:“王爷,如今的局势……”
他的声音未落,只听门外响起脚步声,来整在几名亲兵的扶持下,走了进来。
“王爷。”来整的声音响起。这个时候,他很是恨啊,居然莫名其妙生了一场病,他虽然卧病在床,可是朝中的事情也是非常关心的。今日的事情,他是听到为他治疗疾病的宫中御医说起,起初还半信半疑,等到确认消息,这才吩咐了亲兵,扶他进来。
“这个时候,还望王爷准许末将出征!”来整勉强站定,眼中流露出对战斗的渴望。
“来将军,你有病在身,还是先养伤为好!”杨恭仁劝道,对于来整的忠心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罢,如果真的没有人,那就自己亲自领兵吧!他走上两步,准备说出自己的决定。
忽然,脚步声再度响起,一个青年,一身的戎装,出现在众人的面前,魏征定晴一看,道:“燕王?”
杨倓微微一笑,扫视了一眼众人,道:“王叔,侄儿愿领兵出征,平定叛乱!”
杨恭仁吃了一惊,道:“燕王,莫要胡闹!”在他看来,杨倓不过十七八岁,又因在宫中,不曾外出带过兵马,如果让他带兵支援涿郡,无疑是送死罢了!明帝的血脉仅此一支,杨恭仁怎么舍得让他去带兵厮杀?
杨倓急道:“王叔,小侄已经十八岁了!更何况小侄跟随在陛下身边,苦练武艺。如今形势危急,还望王叔准许侄儿一行!侄儿愿立军令状!”杨倓的声音斩钉截铁。
“唔!”杨恭仁沉吟,看来杨倓虽然年少,可是也颇有志气啊,这是好事!伪唐李世民,当初第一次打仗的时候,才不过十五岁呢,或许……
杨恭仁正要说话,一个声音响起,带着江南的口音,依旧是那么的甜美,糯糯软软,“王爷,倓儿既然有这一番为国报效的志气,你就不妨许了他吧!”
“太后!”众人大吃一惊,纷纷上前施礼,萧太后示意众人免礼,这才看着杨倓,道:“这段时日,你的武艺大有长进,只是行军打仗,千万马虎不得,务必小心啊!”说着,她笑道:“王爷,倓儿虽然年轻,可是正所谓玉不雕不成器。只要稍加磨练,倓儿或可独当一面。依哀家看,不如选上一两个沉稳有经验的老将,陪着倓儿便可。”
杨恭仁点头,道:“太后所说极是。”说着,他皱眉想了一想,杨倓虽然颇有勇武,最大的缺点恐怕是不沉稳,容易冒进,正如太后所言,配上一两个沉稳的老将是最好不过。诸位大臣之中,或许赵才是个好人选,只是可惜,年纪太大,行军辛苦,恐怕他受不了这等折腾。
“太后,王爷,微臣愿与燕王一行!”说话的是宋正本。
萧太后微微一笑,道:“若有宋爱卿一同前行,定当无忧!”对于宋正本,她也知道一些。
杨恭仁听到宋正本的话,也是大喜,与萧太后的不同,对于群臣,杨恭仁了解不少,他自然知道宋正本的出身,当初他在窦建德的帐下,与凌敬一样,都是窦建德甚为倚重的心腹谋臣,此人老谋深算,燕王与他一行,自当无碍。
宋正本却是一躬身,道:“太后,王爷,微臣再保举一人。”
“哦?”萧太后的眼睛一亮,如果还有能臣相助燕王,那更保险一些。
“微臣保举河间郡守王琮王大人!”宋正本说着,想起当初在窦建德帐下时,与王琮斗智斗勇的时候,不觉微微的一笑。
“如此,甚好!”看着萧太后点头,杨恭仁也捋着胡须,转而对杨倓道:“燕王,一切小心!”
第二十六章 暗涌(十八)
涿郡。WwW、
王伏宝在几名亲兵的扶持下,站在城头,冷冷的看着城外的燕军,燕军的行动,好快啊!
五日前,燕军大将谢稜带领两万余大军杀来,就在燕军到达蓟县的同时,燕军就在谢稜的指挥下,着手攻城事宜,每日在外不停的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
只是,燕军的这番举动,很是大张旗鼓,丝毫没有掩饰他们的企图,就连隋军派出的探马刺探,燕军士卒也只是嬉笑着,并不追赶,似乎并不在意隋军的探查。当然,隋军的斥候也只敢远远的试探,也不敢离得太近,毕竟那可是燕军的数百乃至上千的士兵呢!
这个时候,王伏宝的胸前,缠着绷带,显然是伤势不轻。在六日前,三河口的那场战斗中,王伏宝被一名燕军小卒刺中胸膛,庆幸的是,偏离了心脏还有半寸,王伏宝这才侥幸未死。短暂的醒来之后,王伏宝做出了最为重要的决定,让张副将派人到清河,告知了高开道造反的消息。然后,他就昏迷了过去,整整的两天。
那两天,王伏宝昏迷不醒,燕军杀来,张副将很是称职的担任起了防守蓟县的重任,每日带着士兵巡查,一日不过休息一两个时辰。
终于,在大夫的的精心医治下,三日前,王伏宝终于醒了过来,据大夫说,伤势虽重,却性命无碍。当然,大夫也是千叮万嘱,让他务必安静,不能劳累,更不能激烈运动,以免崩裂伤口,引起伤势的复发。
还真是虎落平原被犬欺啊,想着居然吃了这个大亏,王伏宝就很是愤怒。若不是深受重伤,恐怕此时的他就要披挂上阵,擒杀谢稜,这样,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