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李继一滞,其实在他的心中自有这番打算,可是,毕竟他不是城中的主将,如果让马俞上东城,要是有什么问题,他李继如何担当得起?一时之间,他陷入了沉默。
“李大人,如今情况危急,也顾不得许多了,若是能够击退隋军,力保关口不失,襄邑王又岂会怪罪于将军?”马俞急道,他看出了李继的犹豫是为何。
李继轻轻的踱了几步,面色忽暗忽晴,显然是在思考,如果襄邑王怪罪下来,自己能够承担下来吗?
“轰!”忽然城墙猛地一震,李继站在地上,也感到了地面激烈的颤抖着,想必是隋军还在继续投放大量的石块,击落了某处的建筑,这才引发了这场震荡。
“好!”李继终于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只要能守住井陉关,就算是受到责罚,又有什么关系?
“随我来!”李继喊道,率先走在前方。
马俞微微一笑,使了一个眼色,身后的唐军纷纷取出了一块白布,系在了左臂之上,然后跟着李继向东城行进。
终于,马俞看到了不远处,那座高耸的城墙,这就是传说中的井陉关吗?的确很是雄伟啊。
在李继的带领下,马俞等唐军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就来到了东城城头之下,耳边,是震天的厮杀声,城头下,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碎石,间或有不少的残肢断臂。而城门口处,无数的沙石袋已经将井陉关的城门口堵得死死的。
李继。松了一口气,看这个样子,并没有来晚,井陉关果然不愧是雄关啊,那些隋军妄想一天就攻破井陉关,无疑是痴心妄想啊。
李继冷哼一声,正要转过头,可是,猛地,一阵风声袭来。眼角,他已经看到了一抹亮光!
刀势如风,李继虽然已经发觉,可是他根本来不及躲,头颅就飞向空中,洒出美丽的血花,在这样的天气里,格外的惊心动魄!
“搬开石袋,打开城门!”马俞大喝,士兵们分成几股,一股前去搬运石袋,而其他的士卒,前去抵抗发现情况不妙的唐军。
马俞,不,应该说是阮君明,大声的呼喊着,手中的横刀飞舞,毫不客气的收割着唐军的生命,极力的阻止发现情况不妙,正在拼命反扑的唐军的进攻。
大半年的潜伏,就是为了今日的一战啊,如果攻破井陉关,毫无疑问,阮君明当记第一功!
在上党潜伏的日子,他带着这些士卒,通过冯吕氏的帮助,得到了唐军的铠甲,同时,也通过冯氏与唐军的关系,得到了李安等唐军重要将领的印鉴。在河东城被困的情况下,阮君明每隔一段时间,就通过秘密线路,将粮食送到河东,为王行本的继续抵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最重要的,还是夺取井陉关!占据了井陉关,隋军就可以等待良机,收复河东诸郡!
两天前,阮君明通过信鸽,将消息传达给了杨公卿,告诉了自己的行程,所以,按照计划,杨公卿才会毫不吝惜士兵的伤亡,挥师猛攻井陉关!从而为阮君明夺取井陉关创造有力的条件!
在阮君明的厮杀声中,很快的,士兵们将堆放在关口前的石袋移开,大门一开,城外的隋军蜂拥而入。
十月五日,在李渊做出决定的时候,李唐在太行山的重要关口井陉关陷落,襄邑王李神符战死,井陉关落入隋军之手。
第九十七章 秋日(四)
井陉关激战之时,恒山郡正定县。WWw;
李神通感到了一丝不安。
两军相持,隋军并没有采取攻势,李神通早就怀疑了,他派出斥候,四处打探,可是隋军在外面,广建堡垒,李神通一有风吹草用,隋军的骑兵就快速的抵达战场。李神通派出去斥候,在装备精良的隋军骑兵面前,根本讨不到什么便宜,相反,在隋军的攻击下,唐军的斥候只能落荒而逃。
隋军在占据了上谷、涿郡之后,取得了大量的战马,原来盛极一时的大隋的两大产马地,一个落入了李唐的手中,而另一个,则在杨浩的掌握之下。日后,若是两军交锋,隋军自然没有缺乏战马的困扰。
数次的试探,均是无功而返,这让李神通不仅担心起来,河东的战况,因为地理交通不便的原因,他只知道,太原失守。在这种情况下,李神通更加的担心,隋军莫非是要去取井陉关吗?如果是这样,井陉关恐怕不能支撑啊。
所以在前些日子,恰好是杨公卿领兵围困井陉关的时候,李神通派出儿子李道彦对来整进行了一番试探,双方在正定县外激战一场,是役,隋军斩杀唐军两千余人,自损五百余人。这样的战局,让李神通更加的担心,显然,就河北唐军而言,战斗力显然不能和隋军相比。更何况,隋军拥有众多的骑兵。正是这些精良的骑兵,使得李神通损失很大,不得不引兵退回正定县。既然野战不是隋军的对手,李神通只能和隋军打一场城防战了,希望这样,可以使隋军的骑兵没有用武之地。
对于正定县的防御,李神通信心满满,他经营了多时,正定县的城墙又高又大,粮草充足,固守待援并不是没有可能。可是他也明白,在河东战局仍未明朗的时候,他的固守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或许是半年,或许是一年,就像先后镇守河东城的尧君素和王行本一样,死守,死守,再死守!
李神通一想到河东的那些人,虽然是敌人,可是不免有些佩服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他们一样,誓死捍卫大唐的尊严?!
打定了固守的主意,李神通知道,井陉关或许不保了。也不知道神符怎么样了?在恒山郡被围困的情况下,想要输送粮草至井陉关,无疑是不可行的。唐军连隋军的防御工事都无法冲破,更不要说押送行动缓慢的辎重队了。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李神通只有固守正定县,才有一线希望。等到定杨军一败,李唐出兵河北,就是他李神通反攻的时候。
打定了主意,李神通决定坚守,依托正定县高大的城墙,死守正定县。
清河。
杨浩在书房内,仔细的批阅奏章。
张文瓘的奏章中,详细的说明了如何增加赋税以及鼓励经商的若干措施。杨浩很是满意,张文瓘虽然年轻,可是颇有大才啊,日后的宰相,十之**是他了。
脚步声响起,房门被打开,杨浩抬起头一看,是崔珺然,带着几名宫女,端了什么东西进来。
“夫君,这么晚了,喝点燕窝吧。”崔珺然笑着道。
对于崔珺然,杨浩情绪是复杂的,有时候,他真的不知道,对她是怎样的感情。不过,他知道,今日既然已经结成夫妻,珺然还被立为了皇后,他就会好好的对她。笑着站起来身来,道:“梓童,你辛苦了。”
眼波如水,崔珺然轻轻一笑,道:“夫君,事情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完的,还是注意些身子才好。”
杨浩点头,接过带着暖意的盛满燕窝的小碗,笑道:“梓童,你也喝一些吧。”
崔珺然脸色一红,点点头,伸出皓白如玉的柔荑盛了一碗。
两人喝完燕窝,宫女将东西收拾了,崔珺然挥手,示意他们下去,这才缓缓的道:“夫君,最近为何皱眉不展?”
杨浩嘿嘿一笑,将崔珺然搂在怀中,轻轻的摸着他柔顺的长发,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这些事情,我并不想让你们知道。你们,就安心的生活就好了,其他的事情,我自己能做好。”
“可是,财政上出了一些问题?”崔珺然问道,她的美目瞟过那封仍打开放在案几之上的奏折。虽然只是一瞟,可是他何等聪明,虽然只是看到冰山一角,可是已经明白了。
“哦?”杨浩嗅着她发梢的幽香,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崔珺然挣扎半响,终于放弃了努力,然后道:“如果不是财政困难,稚圭弟弟怎么会上书鼓励经商呢?”
杨浩一笑,道:“梓童,这些年,虽然打了好几次大帐,可是财政目前虽然有些入不敷出,可是还能支持!”
“夫君,你我既已结成夫妻,自当一体,若有什么需要。妾身自会寻求父亲的帮助。”崔珺然缓缓地道。
可是她的话刚说完,杨浩已经有些微微不悦,他虽然知道崔珺然是好心,可是,崔氏的势力已经很大了,他杨浩虽然娶了崔珺然,封她做了皇后,可是,对于那些个世家大族,杨浩的想法和明帝杨广是一样的,那就是坚决的打压。
虽然在初到清河的时候,他受到崔家的多方照顾,同时,严格的说来,他的身上也流淌着崔家的血脉,可是,历史上的教训太多了,外戚势大,就会干预朝政,虽然目前杨浩年轻力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可是他百年之后,谁又能知道呢?
感到杨浩一声不吭,崔珺然猛地挣脱了杨浩的双手,微微躬身,道:“妾身失言,还望皇上恕罪!”
杨浩缓缓的看着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