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李渊为丢弃太原而郁闷的时候,九月下旬,也就是清河还在整顿兵马,准备夺取山东、恒山郡的同时,刘武周再有异动。
刘武周占领太原后,即命悍将宋金刚乘胜南下,迅速攻克了晋州,俘虏了唐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后刘弘基杀了守卫,逃回了李唐。随后,宋金刚又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攻陷了龙门(今山西河津市)。
在这种情况下,李唐在河东的土地,几乎丢失了大半,长安的门户已经豁然洞开。接下来,宋金刚只要一步跨过黄河,兵锋就可直指长安。
李渊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忧虑和张惶,以前,在面对西秦薛氏的时候,李渊都没有这般的惊慌,毕竟,太原,可是自己的根基啊。
该怎么办呢?放弃河东,固守关中?
正在李渊为此而忧虑的时候,河东战场上,身为唐晋州道行军总管的裴寂却消极怯战、毫无将帅之略,根本无力抵挡宋金刚的兵锋,只能一味退缩,坚壁清野。他不断下令催促虞州(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和泰州(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等少数几座未被占领的城池烧毁城邑外围的所有村落、以及所有的粮草和物资,然后把百姓驱赶入城。
这样的做法无疑在自毁长城。
裴寂的做法很快引起了河东百姓的惊恐和怨恨,一时间民间骚然,人人欲反。不久,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吕崇茂聚众起兵,自称魏王,响应刘武周。裴寂出兵攻击,反而被吕崇茂打败。
河东的形势岌岌可危。李渊只好再命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汇集大军援救河东。
可是这个时候,占据河东郡治所蒲坂的王行本因为独孤怀恩的北上,压力大减,如今王行本眼见刘武周大兵南下,而唐军力不能支,顿时喜出望外,立刻派人联络刘武周,与宋金刚部遥相呼应。唐军的形势更为险恶,关中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必须要快速的做出决定了,究竟该怎么办?
当然,按李渊的性格,是绝对不愿意放弃河东的,放弃了河东,就意味着关中随时会受到刘武周的攻击。他在朝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想看看朝堂上有多少人对目前的战局有信心,有多少人还对他建立的唐王朝有信心,然而,从臣下的反应来看,殊为不妙,有许多大臣都赞同他的建议,那就是先放弃河东,凭借黄河天险固守关中,然后再作他图。
当然,在此之前,老谋深算的李渊也做出了安排,就像当年,在霍邑一样。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坚决谏止放弃河东的愚蠢行为。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他在奏折中说道:“太原是帝业的发祥地,国家的根本所在,而河东物产丰饶、民众富庶,是京师的资源供应地,如果一举将其抛弃,臣窃感愤恨!请拨给臣精兵三万,必能平定刘武周,克复汾晋。”
李渊虽然并不想启用李世民,可是他知道,无论他想不想,在这个时候,裴寂是无法击败刘武周的,他已经没有同刘武周交战的勇气!放眼整个李唐,恐怕只有他了。
再度将那份奏折看了一遍,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九十四章 秋日(一)
恒山郡。wWW!
正定县城外十余里,是隋军的大营。
在十多天前,来整与副将薛万钧领着河北军三万到此。
来整穿着一身铠甲,正带着十余名亲兵在外探查。
或许是因为杨浩的到来,恒山郡出现了历史上的偏差,驻守在这里的是李神通。恒山郡于李唐,实是重要,河东郡要东出河北,恒山郡是其中的一条重要路径,所以在控制了恒山郡之后,李渊对这里大力经营,派出了李神通镇守。
听到了隋军前来攻打恒山郡,李神通困守不出,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攻城会造成隋军大量的伤亡,对于来整来说,他并不急。所以,针对李神通闭城不出的策略,来整派出小股的部队,偷袭恒山郡各地。
根据线报,城中的李神通似乎有些坐不住了,所以,来整亲自带着十余个亲兵出来,探查线路,准备一举击溃李神通,然后夺取井陉关。
此刻,李神通坐在城中,眉头皱起。
他自镇守恒山郡以来,看到杨浩的势力日渐强盛,知道早晚必有一战,所以他这几年,除了广积钱粮之外,还不停的对正定县进行修葺。如今的正定县虽比不上长安、太原等大城,可是县城的钱粮也是足够支用两年,士兵也足有两万之多,均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只要依靠城池据守,一年半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去年年末,李神通就接到了唐皇李渊的命令,让他小心谨慎,千万要守住恒山郡,至不济也要保住井陉关,守住太原的门户。可是如今,太原已经不保了啊。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神通的心顿时猛地一颤。
太原一失,李唐在整个河东只剩下了南面的上党、长平诸郡。而最重要的是,他李神通若是在河北的战局不利,想要撤出恒山郡,固守井陉关或是苇泽关都变得极不可能!无论是井陉关还是苇泽关,都是建在崇山峻岭之上的关口,只能依靠其他郡提供粮草辎重,例如井陉关历年来,就是依靠恒山郡提供粮草,而苇泽关则是靠太原郡。
可是如今,太原已经丢失,那么,也就意味着,苇泽关已经失陷了,不管守将多厉害,在缺乏粮草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多久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井陉关运输,可是两关之间,虽有通道,可是连绵百里,大都是羊肠小道,大规模的运送粮食,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恒山郡可以说是四面是敌,能坚持多久呢?这是李神通最为担心的。
而现在,隋将来整并没有攻城的意思,那么究竟,他是要做什么呢?如果两军就这样相持,那么他坚守正定县,两年都没有问题啊。
来整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按兵不动,完全是有原因的,他在等。
根据线报,伪唐秦王李世民已经复出,带兵抗击定杨军,在这种情况下,杨浩早先做出的安排,就可以逐一实现了。
太原郡,平定县。
苇泽关位于平定县东北处,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人称万里长城第九关,它扼守在井陉关之上,牢牢地守住太原郡。乃是太原东出太行的重要关城,本来,这里驻守着数千的唐军,为首的将领,也是李氏家的人物,名叫李琛,是李安的儿子,与李孝恭乃是兄弟。
此刻,李安府邸,唐军将领齐聚一堂,众人的脸上均露出了惶恐不安的神色,大堂内却鸦雀无声,死一般的沉静。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度索原唐军大败,西河郡全境被占。随后李元吉仓皇而逃,太原陷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河东一半的土地,已经不复为李唐所有,而更严重的,是苇泽关即将面临定杨军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苇泽关势必难以守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苇泽关已经成了孤城一座,而更可悲的是,想比正定县,苇泽关更难坚守。虽然,他的城墙比正定县要高大许多,可是,因为地势的缘故,苇泽关的后勤供应全部依赖太原,本身的存粮并不多。如今太原已经失陷,苇泽关已经断掉了后勤的供给来源。关城再是险峻雄伟,也是需要人去坚守的,没有粮食,吃不上饭,士兵就没有力气,如何守关?想要依靠从恒山郡,李安认为并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该何去何从呢?这个问题摆在了李安和他手下地那些将领面前。
在刚才的军议中,将领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大同小异,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不能死守,只有离开苇泽关方才有出路。
根据从太原细作传来的消息,不日,定杨军在占据了太原之后,兵分几路,其中就有一支要来攻取苇泽关。苇泽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刘武周肯定会要先夺取这个兵出河北的要道,否则何以争夺天下?
离开苇泽关有两条路,一是南下上党,二是东出井陉关。
众人商议之后,认为南下上党才是上策,毕竟,如果东出井陉关的话,李唐在河北只有恒山郡一地,若是隋军来攻,还能往哪里去?还不如南下上党,若是战事不济,还可以奔回长安。
李安虽然心有不甘,可是他也明白,这个时候,是该撤退了,不然等到刘武周一来,不需要费什么劲,只要守住苇泽关的出口,几日之内,苇泽关就会陷入粮食危机,届时,这座雄关就不攻自破!
最后的决定,是李安撤出苇泽关,南下上党。
在李元吉奔逃长安十日之后,苇泽关守将李安放弃苇泽关,带兵南下。
为许多人不知的是,在唐军撤离苇泽关之后,有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偷偷的混进了苇泽关,随后,顺着羊肠小道,往井陉关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