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刘翔-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23日,石家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第一名,13秒40



6月29日,国际田联大奖赛萨格勒布站,第一名,13秒25



7月2日,国际田联大奖赛罗马站,第二名,13秒11



8月1日,天津,全国田径赛,第一名,13秒06



8月24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13秒27;小组第一



8月25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小组决赛,13秒26;小组第一



8月26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半决赛,13秒18;小组第二



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冠军,12秒91;平由英国选手科林 杰克逊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打破12秒95的奥运会纪录。



我拉了拉爸爸的衣角,羡慕地说:“爸,看,那就是陈雁浩,真是有王者之相啊!”



我毫不犹豫地找约翰逊一起拍了张照,我承认,那时我确实把他看作是我的偶像。



没有对手,就没有动力,我永远感谢我的对手。


。。。!



第七章第1节

!小$说^网&

小时候喜欢看日本漫画《七龙珠》,里面的主角孙悟空从小到大,遇到过无数的对手,比如小林、短笛、贝吉塔等等,他们一开始都是孙悟空的对手,最后都成了他的朋友,而正是这些对手的存在,才激励着孙悟空不断地超越自我,突破极限。



这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的一生,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对手,我的看法是,没有对手,就没有动力。我永远感谢我的对手,那些曾在跨栏上成为我目标,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对手们。



从小时候打玻璃球开始,我的好胜心便出奇的强,别人比我厉害,我就要比别人更厉害,不知道这点是否影响了我以后的跨栏生涯。但我觉得,给自己设立个目标,总是好事。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刚进孙指导队里的时候,我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水平最差的一个,我的师兄们大多是有冠军头衔在身了。而我的目标,最终锁定在和我同跑110米栏的师兄沈真声身上。



沈真声比我大两岁,在二线队的时候曾和我同屋。进孙指导队里以后,我其实什么也不是,但他已经有一把冠军头衔了:1997年到1998年,他三次打破全国少年跨栏纪录,而最厉害的是,他曾获得1998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110米栏的冠军,那可是世界冠军啊!



他的种种辉煌战绩并没给我造成什么心理压力,反而让我觉得更加刺激,我的对手越强,超过他不就显得更有意义吗?



记不清了,多少个傍晚,我自己留下来单独加练,其实我也想和沈真声他们一起去玩,但我知道不可以。我的底子比别人差很多,要超过别人,就必须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努力。



和沈真声的正式交锋,其实就是那次入队一个多月后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也就是我跑出14秒19的“健奖”级成绩的那次,我前面提到过,那次沈真声是14秒18;就比我快了0。01秒!虽然有点遗憾,但我有种强烈的感觉:“我能超过他!我可以的!”说来很奇怪,每次我有这种感觉,我就会真的在下一次比赛中超过对手,比如之后与陈雁浩的对决,再后来和约翰逊的对决。



果然,2000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南京站,我跑了14秒06;获得第二名,而沈真声是14秒27。我真的超过他了!



而那时,或许是下意识的,我开始留意另一个人的名字,那个名字写在了那次南京站比赛第一名的位置上:陈雁浩。



谈春华:刘翔的这点确很让我佩服。他心里一直有一个超越的目标。这个阶段他要超过哪个队友,下个阶段他又要超过哪个对手,他心里都有一本账,一个个新的目标会激励着他不断去刻苦训练,超越极限。



当时他进队的时候,沈真声比他跑得快多了,但他居然愣是超过了他。而且我发觉刘翔有一个特点,他只要战胜你一次,下次你就别想再战胜他了。南京大奖赛之后,沈真声就再也没有超过刘翔,以后的陈雁浩也是这样。所以有时候我想想也有点后怕,还好我是跑400米栏的,如果我和刘翔也是一个项目的,那我还是提早退役算了。


??



第七章第2节

  

陈雁浩这个名字,当时在我们练跨栏的人听起来,恐怕就像在nba打球的人听到乔丹的名字一样,至少在国内范围里,是这样。当时的陈雁浩从1993年开始,称霸全国,乃至称霸亚洲近六年,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而他也是我师父孙海平的弟子,可以说是我的大师兄,但由于我的年龄比较小,我们基本上属于两代人,所以平时我们的交流并不是太多。



印象里,陈雁浩的走路姿势很特别,昂首挺胸,非常精神。记得有一次我爸爸来基地看我,不远处陈雁浩正经过,我拉了拉父亲的衣角,羡慕地说:“爸,看,那就是陈雁浩,真是有王者之相啊!”若干年后,父亲回忆起当初这段场景,对“王者之相”四个字记忆犹新,因为他认为这个文绉绉的词汇出自我一个小孩子之口,只能说明我从心底里很羡慕人家那种威风凛凛的样子。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我当时的心情,还是和刘邦当年看到秦始皇巡游时大叹“大丈夫生当如此”的感受差不多,还不至于像项羽那样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陈雁浩都是我的一个远期目标,我心底里当然渴望自己能变得更快,更强,有朝一日能超过大师兄,但我知道自己的实力还没达到这个境界。直到2001年4月,在广东中山的一次全国田径大奖赛上,我才第一次产生了“可以超过陈雁浩”的感觉。



在此之前,我和陈雁浩的交手,都以我的失败而告终,但那次大奖赛,虽然我仍输给了陈雁浩而获得了第二名,但我的成绩是13秒70;他的成绩是13秒67;我只比他慢了0。03秒,这是我和他之间最接近的差距。我的心头,又产生了当初和沈真声比赛时的那种奇怪的感觉“我一定能超过大师兄,下次一定能!”



说来很奇怪,广东那次比赛回来后,我每天的训练格外卖力,有时候训练的投入程度,连师父孙海平都有点弄不懂了。他有时候开玩笑对我说:“看不出来嘛,怎么一下子练得那么卖力?”我笑了笑,没有回答。但我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一件你盼望已久、原以为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的时候,那种迫切的心情,会转化为怎样的一种巨大动力。



机会很快就来了。



才过了十几天,全国田径大奖赛又移师宁波,我和陈雁浩作为对手,又一次站到了跑道上。上一次我那奇怪的直觉果然没错,13秒45;我超过了陈雁浩,获得了冠军。陈雁浩的成绩是13秒47;只比我慢了0。02秒,但,毕竟,是我赢了。



这是我第一次超过陈雁浩,尽管有些心理准备,但一度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场比赛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因为那时候,陈雁浩是当之无愧的“跨栏王”,被我这个不满18岁的小孩子战胜,被当时很多媒体炒成了一条大新闻。



那场比赛后没多久,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陈雁浩在被记者提问对那场比赛的看法时,暗示自己是一时大意,才会输给我的。我笑了笑。其实我觉得这很正常,大师兄名声在外,而我是无名小辈,偶尔一次失手确实会有些不好受,换作是我,恐怕早就急得不行了。



但其实,我也想告诉大师兄,你的小师弟一直很努力,很用功,他一直以你为目标在默默努力着。他想超过你,他做到了,而这并不是偶然的。



上苍给的机会是如此之多,2001年5月,全国田径大奖赛移师上海,就在我们共同训练的莘庄基地,我和陈雁浩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于是,一场被当时媒体热炒的新老跨栏王“争霸赛”拉开了战幕。


.co



第七章第3节

...

如果说上一次宁波之战,可以看作陈雁浩偶尔失手的话,那这一次,他必须全力以赴。同样,作为我而言,如果上一次是侥幸获胜的话,那我就必须再战胜他一次,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实力。



另一方面,我迫切地渴望战胜陈雁浩,也是想为师傅孙海平争一口气。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成名的陈雁浩离开了师父傅,自己找了另一个教练。两个人之间的是非曲直我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想了解,我只是觉得,师傅一度很伤心,自己一手带大的爱徒离开了自己,多少会有些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